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脉输液能使药物达到高效速效的目的,有利于重症病人的抢救,预防和纠正体液紊乱及感染的病人的大剂量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已占重要地位,然而输液反应也随着输液人次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热学反应。我院从87年开始整建供应室,88年底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2.
3.
静脉输液热原反应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浅析预防静脉输液中的热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也是最快的给药方法。随着输液器具的改革,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第二代输液器,但在输液中热原反应屡见不鲜,热原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化学性热原。通常所说的热原是细菌性热原。而热原是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性的输液微粒。一、热原反应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的热原反应可发生在输液后15分钟至数小时内。表现为发冷、寒战、体温升高。轻度发热38℃左右,立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恢复正常。而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41C,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反应常见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探讨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1 输液器具因素 1次性输液器具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机械性微粒可能成为热源.包装不严、漏气以及管理、存放及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输液器具污染的重要因素. 1.2 液体药品因素①输液瓶身裂纹、封口不严及瓶盖松动造成漏气而引起污染和霉变. ②加药液体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和沉淀,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剂药液多有不稳定性因素存在,因此应注意这类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产生杂质,许多静脉用药针剂也常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静脉输液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3].③不合理用药及药物配伍不当,联合用药过多时,各药的热源加之输液器具迭加在一起就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源反应.  相似文献   

6.
基层医院输液热原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基层医院输液热原反应的发生机理,对机体损害的机制,输液中热原污染的原因,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及加强执业护士的业务培训已成为预防控制输液热原反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已占居重要地位。输液疗法具有很多优点,许多危重病人必须通过静脉给药才能挽救生命。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如常见的输液反应。输液反应分热原  相似文献   

8.
38例输液热原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辉 《现代护理》1998,4(12):2-3
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输液热原反应的发生,对医院近两年来发生的38例热原反应进行原因分析,指出控制热原反应的关键在于预防。新技术软包装一袋装输液的运用将有效地减少致热原,预防输液热原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6-04~2006-10在医院比较集中出现了26例输液反应,对其我们进行了目标监测及评价。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7例。基本情况见表1。表1科室与年龄段分布(例)年龄段儿科神经外科骨科传染科0~14 1715~55 3 155以上2 1 21.2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在输液后15~60 m i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容器隐裂致输液反应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多见于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原、细菌及微粒污染 [1 ]。下面就我院近 7a因静脉输液容器隐裂致药液污染而引起的 6例输液反应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自 1994- 0 1~ 2 0 0 0 - 12发生输液反应共 39例 ,其中因输液容器隐裂致药液污染引起输液反应 6例。年度分布为 1994年 3例、1995年 2例、1999年 1例。科室分布 :急诊输液室 (下称输液室 ) 3例 ,儿科、普外科、呼吸内科各 1例。所涉及的 6例患者当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等输液反应症状 ,其中除 1例患晚期脑胶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临床出现热原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防止此类热原反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全身反应,也称热原反应。轻者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重者会加剧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我科自1997年至2005年11月,据不完全统计,输液中发生发热反应16例。现将其发生原冈和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诊静脉输液过程中配伍禁忌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诊观察输液患越来越多,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也是用药的重要途径。由于采用的袋式输液器和临床新药越来越多,在输液过程中常出现配伍禁忌的现象,极易出现差错事故,增加了护士的负担,也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临床上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93例静脉输液反应的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减少静脉输液的热原反应。方法 :分析 93例静脉输液热原反应情况。结果 :输液反应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登记不全 ;取样范围局限和热原检测比例不足 ;两种药物热原检测方法—家兔试验法与鲎试验法的结论有不一致性 ;医务人员思想认识模糊 ,原因排查不力。结论 :健全医院输液反应管理制度 ,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在输液反应热原检测中 ,鲎试验法更为可靠及时  相似文献   

15.
10万人次静脉输液无严重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反应原因与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归纳与分析发当前静脉输液反应存在的因素。结果:最大限度地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才能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负责。  相似文献   

17.
女,68岁。2006—01-20因脑梗死入院。入院时测T36.5℃,P76次/min,R18次/min,BP130/80mmHg,入院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2006—01—24T9:00患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川芎嗪注射液0.2t。9:35患者出现一过性全身发冷、寒战,此时液体已输入约150ml,立即测体温37.2℃,P88次/min,R22次/min,BP150/90mmHg。印象不是输液反应,但为安全减缓静脉滴注速度,继续观察,患者于12:00静脉滴注完毕,生命体征平稳。01—25下午17:30患者突然出现脸色苍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输液反应致脑梗死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63岁。以"多饮、多食、消瘦8 a,头昏1周"为主诉于2001-04-08入院,入院前曾先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坚持服用消渴丸、降压片,未监测血压、血糖。1周前出现  相似文献   

19.
28例输液反应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对28例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分析属药物因素12例(42.9%);属输液器和操作因素6例(21.4%);属环境和空气因素3例(10.7%);属患者因素7例(25.0%).结论 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就是必须做到与输液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20.
较早的资料表明,13500人次的输液中发生输液意外17人次,占35%[1]。笔者对静脉输液意外及对策概述如下,以引起同道们的关注和重视。1输液渗漏性损伤[2] 输液渗漏性损伤在临床上多见于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如缩血管药、碱性药物、化疗药物、高渗性药液等;小儿、老年人血管通透性大及血管痉挛或硬化以及操作方面的因素也可致渗漏性损伤。其表现为局部可有皮肤及组织苍白、发红、发紫、水肿,甚至坏死,疼痛;深部损伤可形成硬结、溃疡、坏死;严重的渗漏损伤还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