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拉米夫定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与耐药性。方法:选择5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治疗组29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天联用阿德福韦酯10mg/天口服,观察96周,并与对照组28例单用拉米夫定100mg/天口服96周比较。结果:在肝功能改善、HBV-DNA应答、Child-Pugh分级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用拉米夫定组96周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明显高于联用组(P〈0.05),两组安全性相似。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较单用拉米夫定者疗效提高、安全性相似、而病毒耐药突变率明显低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用普通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另一组在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鼓胀浓缩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远期随访12—18月,治疗组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腹水复发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可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人数约有3.5亿,在我国HBV携带者约占人口的10%.HBV持续复制是疾病进展,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抗乙肝病毒治疗,持久抑制其复制对防止或延缓病情进展非常重要.为探讨阿得福韦酯(ADV)对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我们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发现治疗组获得更大益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56例HBVDNA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护肝、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1次/天口服,疗程48周。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下降幅度、肝功能各项指标及Child—Pugh计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7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加味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9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的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48周后中医症状与体征好转率、消退黄疸、改善肝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P〈0.05或P〈0.01),两组HBeAg阴转率治疗24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经12周、4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肝功能复常率、HBVDNA和HBeAg阳性的阴转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应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单药或联合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治疗,另外分别予拉米夫定100mg/d(LAM组),阿德福韦酯10mg/d(ADV组),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组),疗程均为72周.结果:治疗72周,3组患者ALT、白蛋白、总胆红素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或单药治疗能有效改善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联合治疗更有效快速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且病毒变异概率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托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纽在综合护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托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结果:两组治疗后ALT、ALB、血清胆红素(TBIL)及Chile—Pugh评分级均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耐药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应用阿德福韦酯片对处于活动性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30 例2005 年前两年在我院就诊的处于活动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确诊患者病例(A 组),再抽取30 例近段时间该病患者病例(B 组).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 组;治疗后乙肝病毒检测的转阴率明显高于A 组;用药前后对的肝功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 组;用药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治疗结束后乙肝病毒检测结果 再次转阳率明显低于A 组.结论 应用阿德福韦酯片对处于活动性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鳖甲软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同时符合抗病毒适应症且中医辨证为湿热瘀毒,肝脾血瘀证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予鳖甲软肝胶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及保肝治疗,疗程72周。结果:在降低证侯积分,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门脉压力及HBVDNA阴转等方面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鳖甲软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次,1 次/d;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一贯煎(由生地黄、沙参、当归、枸杞子、麦冬、川楝子组成),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6.0%;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7例,有效率占69.6%.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周、48周后HBV DNA转阴及ALT复常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肝纤维指标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兆勤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14,(11):1283-1286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沭阳县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3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43例),阿德福韦酯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干扰素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每周1次。阿德福韦酯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和阿德福韦酯片,用法用量同以上两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HBs Ag清除情况、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24、48、72周,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的HBs Ag清除率、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LT、HBV DNA拷贝数、HBs 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患者ALT在治疗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 DNA拷贝数从治疗24周起就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HBs Ag水平在治疗24周、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而阿德福韦酯组HBs Ag水平仅在治疗48周时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一贯煎治疗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和一贯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HBVDNA阴转率检测。结果:治疗1年后,①三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②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治疗组ALT降低和Alb升高幅度、HBVDNA阴转率与一贯煎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联合治疗组在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的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和阿德福韦酯均有一定的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两者联用时抗纤维化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将血清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220例随机分成两组,ADV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ADV(10mg/d)顿服,疗程1年以上;联合组在ADV治疗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6g/次)口服,3次/d,疗程6个月。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症状改善、肝功恢复、HBe Ag及HBV-DNA阴转方面,均优于ADV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纤维化指标水平下降程度优先于ADV组(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效果。方法 120例肝功能异常慢乙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B组60例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A组60例采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肝功能恢复情况及乙肝HBV-DNA检测指标变化和e抗原的血清转换情况。疗程结束时,B组随机分2组,C组30例停药观察,D组30例继续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治疗,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观察乙肝HBV-DNA变化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B组肝功能恢复正常情况及停药后肝功能再次异常方面明显优于A组,停药后D组肝功能再次异常情况要优于C组。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时对HBV-DNA检测指标和HBeAg的血清转换以及停药后HBV-DNA再次异常无明显影响。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能促进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并且能减少停药后肝功能的再次异常,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及肝生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DNA载量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指标变化,评价复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复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为24周。观察用药前、用药12周、24周时的肝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DNA载量、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降低HBV DNA载量,改善肝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解毒汤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用柴胡解毒汤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病原学变化、血常规、肾功能等。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的降ALT、TB il和改善白球蛋白比例的作用(P〉0.05);在病原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sAg的阴转率分别为20.0%、3.3%(P〈0.05);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60.0%、23.3%(P〈0.01);HBV-DNA定量(PCR法)阴转率分别为62.5%、33.3%(P〈0.05);抗Hbe阳转率分别为47.5%、20.0%(P〈0.05)。结论:提示柴胡解毒汤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能提高免疫力,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可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腺胜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1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34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48周,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B组予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2次/周,同时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 1次/d,在治疗24周、48周时观察2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48周B组患者的HBV DNA下降程度都要好于A组,但是只有在治疗48周时2组的HBV DNA转阴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ALT复常率均优于A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