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当归与川芎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川芎的124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有当归、川芎的1242首方剂中,两者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68.0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妇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最多,分别为39.53%和39.29%。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药处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2.3对筛选出的处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获取药对配伍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组合,并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 826首处方,应用中药30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川芎、茯苓、牛膝、当归等,药性以温、平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属肝、肾、脾经,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以活血化瘀、补肝肾、祛风湿类为主。结论: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常用偏温性中药,以补虚和活血化瘀药为主,兼用补肝肾药,为当代医家临床诊治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当归与川芎不同配伍比例的中医应用及其抑制子宫痉挛性收缩的生物效应。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川芎的方剂4804首,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进行统计,用大鼠痛经模型和家兔离体子宫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结果:在含有当归、川芎的4804首方剂中,两者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53.7%,大鼠痛经模型试验和家兔离体子宫试验表明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有不同的止痛效果。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当归芍药散"辛润"的理论价值,探究该方中辛温药物当归、川芎在辛润法中的组方规律。方法:纳入《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当归、川芎"辛润"相关方剂,使用R语言,R-studio软件,进行数据透视,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提取、分析相关方剂的药物频次、药物组合、以及核心药组的关联用药情况。结果:纳入川芎"辛润"方剂共91首,得到22个核心组合及19条关联规则,其中15条规则置信度为1,"白芍=当归","川芎,白芍=当归","茯苓=当归","川芎,茯苓=当归"4条规则的提升度大于1;纳入当归"辛润"方剂共284首,得到25个核心组合及19条规则,置信度均为1。高频次药物主要有理血药、补气药、清热药、祛风药、理气药;核心用药组合有"川芎-当归"(74%),"川芎-甘草"(55%),"川芎-白芍"(48%),"当归-甘草"(46%),"当归-白芍"(42%),"当归-地黄"(36%);高支持度核心药组关联用药常见当归、川芎、芍药、甘草相关配伍。结论:"辛润"治燥方剂当中,当归、川芎重点与补益肝肾、疏肝理血药物同用,常配伍补气健脾、祛风解表药物,体现出"辛润"流津布液治燥法的组方规律;核心用药规律与当归芍药散的配伍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含川芎膏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膏方精华》中含川芎的膏方227首,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227首含川芎的膏方共涉及36种中医疾病;高频次药物包括丹参、茯苓、当归、白术、苍术等;与川芎配伍的高频次药物包括补气类(白术)、养血类(当归、白芍)、活血类(丹参、蒲黄)、化痰类(茯苓)药物等;置信度≥1的关联规则包括"赤芍-川芎""茯苓-川芎""丹参-川芎""白芍-川芎""白术-川芎"等。结论要在"衡法"辨证思想的框架下,理解颜老膏方中川芎的用药规律,才可掌握颜老处方遣药精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连-厚朴药对配伍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揭示其配伍规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出含黄连-厚朴药对的方剂475首,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药对的配伍比例、主治疾病及疾病所属科属。结果:475首方剂中,黄连-厚朴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215次,占总数45.2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出现频次最多,为329次,占总数69.26%;普通感冒及流感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10次,占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感方剂总数50%。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药对配比及其应用规律,可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治疗妇人诸疾用药规律,为当代医家中医临证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统计《局方·卷九》中妇人诸疾的使用药物,并分别查出其方、药(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设计建立原始数据库并录入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对药物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Weka 3.8软件对药物间潜在关联规则进行挖掘及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对所得药物间关联规则进行网络视图化展示。结果《局方》中治疗妇人诸疾的高频药物为当归、甘草、地黄、川芎、肉桂、党参、干姜、白芍、白术、附子等,多属补虚药、温里药,药性多温平,药味多辛甘,归经多属脾肝肾。根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则如甘草-当归、川芎-当归、地黄-当归、肉桂-当归、党参-当归;地黄-川芎-当归;甘草-肉桂-当归;甘草-川芎-当归和川芎-党参-当归等。结论《局方》治妇人诸疾方中药物的性味、归、配伍及关联关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提供参考。方法:筛选CNKI收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 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190首,涉及204味中药,活血、益气中药出现频次较高;常用药对36个,频次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3味中药组合为地龙、当归、黄芪,4味中药组合为川芎、地龙、当归和黄芪。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黄芪常配伍应用;演化核心组合48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重在益气活血通络,标本并治。按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选方用药,以药性温热、味甘辛,归肝、脾经者为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药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用药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22年3月的中药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提取相关处方药物,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药物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3.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中药进行使用频率统计分析、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7篇,处方47首,共计120味中药,药物使用总频次为479次,其中单味中药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川芎、当归、地龙、石菖蒲、丹参;常用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主要归肝、脾经,药物功效分类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川芎-当归、川芎-赤芍、当归-赤芍-川芎等高关联药对共16对;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药物聚类组合。结论 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主要为肾精亏虚,而标实则为痰、瘀等,其治疗多以补肾填精、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开窍醒神等法为主。  相似文献   

11.
基于Apriori算法与网络关联的大黄-甘草药对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药对的中医方剂用量、配比与方剂功效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组成含甘草、大黄的方剂共2 361首,利用计算机算法将方剂文本信息整理为表格形式,统计方剂中甘草和大黄的用药量、配伍比例及方剂功效,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图对三者间关系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大黄常用剂量在25.16~35.16 g,甘草常用剂量在0~5.16 g,15.16~35.16 g;常用配伍比例为1/1,占总数的37.85%;方剂功效以止痛、清热、利水渗湿、消肿散结、解毒为主,且剂量、配比与功效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应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关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可发现药对组成规律,为方剂配伍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为临床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成方制剂》含山楂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山楂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山楂方剂收集整理,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次统计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疾病证候、常用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含山楂方剂共308首,涉及中药499种,常用药物组合34个,主治疾病18种,选取其中高频药对"山楂-陈皮"、"山楂-茯苓"及2种高频疾病"积滞"、"腹泻"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山楂不同药对中作用方向大致相同,在不同疾病中治疗作用各异。《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山楂方剂多具有消食导滞之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常与理气健脾药同用,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组方规律反应出山楂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为山楂临床科学化应用及健康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当归常与其他许多药物配伍使用,体现出良好的协调或制约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药对,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当归系列药对的潜在规律。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出含当归的方剂16 529首,基于频次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方剂中与当归配伍频率高于200次的药物有170味,高于1 500次的药物有22味。对这22个常用当归系列药对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们在方剂中都是以1∶1配伍最为常见,其次是1∶2,2∶1和3∶2;并且这些药对相关方剂所治疾病主要集中在内科与妇科。结论:本研究首次对当归系列药对进行系统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发现了中医临床遣药组方过程中当归药对应用的一些规律性特征,为相关药对与方剂的现代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指引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霞  裴丽珊  张柯瑶  谭从娥  陈莹 《陕西中医》2018,(10):1462-1465
摘要 目的 : 探究温病学古方中以连翘为核心的药对及其配伍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中医大家的温病方剂为主要来源,搜索整理含有连翘的方剂,建立温病方剂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挖掘连翘在温病学古方中的核心药对和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342首方剂,其中43首温病方剂中含有连翘。在此基础上统计与连翘配伍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薄荷、栀子、黄芩、桔梗、金银花等。由此推测其核心药对为连翘-薄荷、连翘-黄芩及连翘-金银花。分析药性后发现其配伍规律以清热药频次最高,解表药次之。结论:初步分析了连翘在温病复方中的配伍规律。常配伍清热解毒药,解表药,再根据扶正祛邪的辨证论治辅助以补虚药。数据挖掘方法能够全面分析连翘在温病古方中用药规律,为连翘复方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相恶药对生姜与黄芩临床配伍应用规律。方法系统检索生姜与黄芩配伍文献,以Excel数据分析平台为数据贮存和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生姜与黄芩配伍治疗的疾病、用药剂量、配伍比例、剂型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生姜与黄芩配伍处方主要用于治疗内科疾病(746例,占76%)、妇科疾病(62例,占6%)、耳鼻喉科疾病(43例,占4%)等;中医内科疾病中脾胃系病证数量最多(193例,占26%),其次为肝胆病证(189例,占25%)、肺系病证(185例,占25%)。黄芩用量以10、12、9、15 g居多,69%(532/772)处方中的黄芩剂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内;生姜用量以10、6 g居多,84%(356/424)处方中的生姜剂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内。生姜与黄芩多以1∶1比例配伍(32%)。结论相恶药对生姜与黄芩配伍处方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多类病证,二者一寒一热,温肺与清肺相宜,共奏相制相成之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挖掘的相恶药对“干姜与黄芩”配伍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相恶药对干姜与黄芩临床配伍应用规律。方法:系统检索干姜与黄芩配伍文献,应用Office 2007中Excel进行数据贮存和分析,对处方中干姜与黄芩配伍治疗的疾病、用药剂量、配伍比例、剂型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干姜与黄芩配伍处方主要用于治疗内科疾病(878例,90%),其次是外科疾病(52例,5%),妇科疾病(17例,2%)等;内科疾病中脾胃系病证705例(占内科疾病总数的80%),肺系病证63例(占内科疾病总数的7%),肝胆疾病46例(占内科疾病总数的5%);黄芩用量以10,9,6,15 g居多,82%处方中的黄芩剂量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内;干姜用量以10,6 g居多,95%处方中的干姜剂量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内。干姜与黄芩配伍用量比例以1∶1最多(36%)。结论:相恶药对"干姜与黄芩"广泛应用于内、外、妇科等多种病证,两者寒热并举,相制而相成,适用于寒热错杂等病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复杂网络方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有效病例的方剂数据挖掘的可行性.方法:以龙华医院近3年综合治疗COPD的有效病例为基础,建立相应方剂的药物配伍网络,通过对网络的统计信息进行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COPD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通过对网络的中心性研究,发现了中心度相对较高的核心药物,通过对网络的凝聚子群分析发现了相应的核心处方及加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用于COPD方剂的数据挖掘,是研究总结方剂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Over the past decades,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inly focused on developing potential candidate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while the wisdom of applying these traditional herbs has not been paid as much attention as it deserves. As is well-known, multi-herb 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CM, but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of this conventional wisdom has faced many obstacles due to its unimaginable complexity. Herb pair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the simplest form of multi-herb formulae, are a centralized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herbal compatibility. In light of their simplicit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formulae, herb pair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studies of herb compatibility.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systematic search of herb pair related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using multiple online literature databases, books and monographs published in the past 20 years.

Result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atibility of TCM, the position of herb pairs in TCM and the progresses of several famous herb pairs were provided in this review. Furthermore, the clinical study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f herb pairs were also discussed.

Conclusions

Herb pairs have played, and may continue to play a key role in full investigation of general herb compatibility for their indispensable position in TCM. Much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safety evaluation, and mechanism exploration of herb pairs.  相似文献   

19.
该文筛选《傅青主女科》中的调经门类方剂,通过SPSS,Clementine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结合运用GRI算法、相关分析法、层次聚类方法对筛选方剂进行用药挖掘分析,共筛选15首治疗月经病方剂,涉及中药45味.分析发现方中补血药、补气药出现频次较高;频次最高的单味药为白芍,占总处方数的9.6%;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白芍-熟地,白芍-当归.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傅山在治疗月经病的方剂中关联系数达到0.05以上的药物组合有61对,从中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对.通过分析得知《傅青主女科》上卷治疗月经病方剂组方以补益中药为主,涉及肝脾肾3脏,根据气、血、寒、热、湿之变化而辨证用药,可为深入研究傅山学术思想和中医药临床治疗月经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婷  田硕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9):1360-1363
目的:分析《理瀹骈文》中妇科用药的配伍规律,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理瀹骈文》中收录的治疗妇科的方为数据来源,使用Excel 2013、SPSS 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对《理瀹骈文》方中妇科用药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理瀹骈文》收录治疗妇科疾病的方135首。在纳入标准的全部方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五味中药分别是当归、姜、熟地黄、川芎、甘草。药味甘、辛最为常见,药性主要集中在温、平。归经中脾经、肝经、心经最为常见。对《理瀹骈文》中治疗妇科疾病的方中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24组。结论:通过对《理瀹骈文》中治疗妇科疾病的方进行分析,统计治疗妇科疾病中药的配伍规律,发现治疗妇科疾病多以甘辛药当归为主,吴师机常与甘温药熟地黄、辛温药川芎、甘平药党参等组合使用,并随证配伍活血化瘀。数理统计法是中医用药规律分析的重要工具,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现代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