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缺血期七氟烷后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S组在阻断升主动脉时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0min,开放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0min,C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他处理同S组。分别于切皮前(T0)、主动脉开放即刻(T1)、1h(T2)、3h(T3)、24h(T4)时间点取血测定NO、ET-1、cTnI和CK-MB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S组在T1、T2、T3、T4时间点ET-1表达较低而NO的表达较高(P〈0.05);与C组相比,S组在T1、T2、T3、T4时间点cTnI和CK-MB表达量低(P〈0.05);与TO时刻相比,ET-1、NO、cTnI和CK-MB表达逐渐增高,在T2达高峰后下降(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阻断升主动脉时开始经膜肺吸入2%七氟醚能促进NO释放,降低血浆ET-1的水平,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对心肌亦可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4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Ⅱ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在CPB前(T1),CPB 30 min(T2),体外循环停机后0 h(T3)、6 h(T4),24 h(T5),72 h(T6)分别采集静脉血,应用标记特异性抗体CD146的免疫磁珠技术分离循环内皮细胞(CEC)并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γ放射免疫法等技术分别检测TM、vWF、氧化亚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2组患者在CPB前比较,CECs无显著差异,但在T3、T4、T5、T6,Ⅱ组CECs数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在CPB结束后的T3、T4、T5点Ⅰ组的TM、vWF浓度均较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ET-1浓度在T2、T3、T4、T5均较Ⅱ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NO浓度在T4、T5两个时间点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能够降低CPB后TM和vWF表达,并减少CEC脱落和ET的产生,较好地维持血浆NO/ET的平衡,从而发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丹参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风湿性二尖瓣膜置换术病人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体外循环风湿性二尖瓣膜置换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冶疗组(I组,n=30例)、对照组(Ⅱ组,n=30例),两组灌注方法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冶疗组病人于手术开始前、升主动脉开放后静注丹参注射液0,2mL/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平平衡盐溶液。于手术开始前(T0)、心肺转流(CPB)后30min(TI)、复灌后15min(T2)、6小时(T3)、12小时(T4)、24小时(T5)共6个时点取颈内静脉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体外循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观察心脏大血管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I组CK、CK—MB、LDH、CTnI、MDA水平心脏复灌后明显低于Ⅱ组,而1组术后SOD水平要高于Ⅱ组;Ⅰ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除颤次数明显低于Ⅱ组;术后I组心功能恢复优于Ⅱ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Ⅰ组低于Ⅱ组。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二尖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含参麦、川芎嗪低温氧合血肺动脉灌注对犬体外循环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8条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每组6条.三组犬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实验Ⅰ组、Ⅱ组均于体外循环开始后行低温肺动脉灌注,实验Ⅱ组中灌注液为4∶1低温氧合血和乳酸钠林格液,并加入参麦注射液、盐酸川芎嗪.对照组不灌注,常规进行体外循环.根据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AaDO2/PaO2)测定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后5 min(T2)、体外循环结束时(T3)、体外循环结束后2 h(T4)各时点血浆中TNF-α、IL-6、IL-10含量.[结果]CPB开始后各时点实验Ⅱ组血浆TNF-α、 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T3、T4实验Ⅱ组TNF-α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T2、T3、T4时点实验Ⅱ组IL-6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犬血浆IL-10在CPB后逐渐增高,其中T2、T4时点实验Ⅱ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 CPB开始后对照组RI逐渐增高,实验Ⅱ组在CPB开始后各时点RI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结论]含参麦、川芎嗪低温氧合血肺动脉灌注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提高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而减轻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复合丙泊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高血压患者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Ⅰ一Ⅱ期)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2组:TE组和T组,每组25例。TE组患者采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复合靶控输注麻醉,T组患者采用靶控输注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插气管导管后5min、拔气管导管后5minSBP、DBP、MAP、HR、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和心肌酶谱[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1、cTnI水平的变化等情况,以及术毕苏醒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及躁动等情况。结果术毕至清醒时间:TE组为(10.0±2.8)min,T组为(13.0±5.2)min;术毕至拔管时间:TE组为(13.0±8.3)min,T组为(14.0±2.0)min,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组患者插气管导管后5min、拔气管导管后5rainSBP、DBP、MAP、HR、RPlP值均明显高于TE组(P〈0.05或P〈0.01)。TE组患者插气管导管后5min、拔气管导管后5rain血清CK、AST、LDH、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T组(均P〈0.05),TE组患者插气管导管后5min、拔气管导管后5min血清CK—MB水平与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复合丙泊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手术能有效地降低机体能量代谢和应激反应,减轻手术麻醉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围术期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栓素(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将60例CPB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UTI1.2万U/kg稀释于10ml生理盐水中和等量生理盐水中,一次性加入CPB预充液中,分别于麻醉诱导后(L)、主动脉开放30min(T2)、术毕(T3)及术后6h(T4)4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6-keto—PGF1a浓度。结果CPB后两组患者T2、T3、T4血浆TXB2、TKG6-keto—PGF1a浓度均较T1浓度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hTXB2、6-keto—PGF1a浓度己降到或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血浆TXA2和PGI2比值升高,可能是CPB后肺损伤的机制之一。乌司他丁对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抑制TXA2/PGI2比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45例糖尿病并冠心病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七氟烷未处理+常规血糖控制组(C组,n=15);七氟烷后处理+常规血糖控制组(SC组,n=15);七氟烷后处理+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组(ST组,n=15)。三组患者分别于入手术室后(T1)、主动脉阻断后60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术后4h(T4)和24h(T5)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cTnI水平。同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与T1相比,三组患者血浆cTn-I水平在T2时开始升高;T3时达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SC组相比,ST组血浆cTn-I水平在T2-T5时间点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CABG的患者,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前提下,七氟烷后处理才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明确围手术期脑糖代谢异常是否为术后POCD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9年7月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根据术后第7天患者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分为POCD组(n=31)和非POCD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阻断后平均动脉压和平均灌注流量,并且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CPB稳定的低温期(T2)、复温至33℃(T3)、CPB结束后30min(T4)4个时点采动脉及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气、血糖浓度,计算出脑摄氧率(CEO2)、脑糖摄取Glu(a-v)。结果发生POCD的患者年龄较非POCD组大,并且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也更长,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在性别、主动脉阻断后平均动脉压和平均灌注流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CEO2变化趋势一致,各时点的值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无差异;非POCD组的Glu(a-v)各时点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CD组的Glu(a-v)T1、T2时点也无明显变化,但POCD组的Glu(a-v)在T3、T4明显降低,并且与非POC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脑糖代谢异常是POCD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七氟醚维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HVR)患者心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60例CPB-HV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B组接受常规麻醉处理后予七氟醚维持麻醉,A组则在B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5 min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然后行CPB-HVR。观察两组诱导前(T0)、主动脉阻断即刻(T1)、主动脉开放即刻(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时心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记录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结局。结果:T0、T1、T2、T3时,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Ⅰ(cTnⅠ)、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但T1、T2、T3时,A组血清CK、cTnⅠ、NT-proBNP、BUN、Cr及血浆MDA水平低于B组(P<0.05);T0、T1、T2、T3时,两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但T1、T2、T3时,A组血浆GSH-Px、SOD水平高于B组(P<0.05)。住院期间,A组术后心肾并发症、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B组,心脏复跳率高于B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七氟醚可减轻CPB-HVR患者氧化应激及心肾功能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围术期胃液pH变化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 44例CPB 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术前留置胃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CPB手术对照组20例,未使用洛赛克治疗;Ⅱ组洛赛克治疗组24例;分别在术前12h、麻醉诱导后、CPB30min、CPB60min、术后1、4、14和38h等时间点进行胃液pH测定、镜检(红细胞计数)和潜血试验.结果Ⅰ组各时间点胃液pH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pH=2左右),Ⅱ组胃液pH在CPB30min后明显高于Ⅰ组(P<0.01).Ⅰ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10%;Ⅱ组无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结论胃液的pH与胃肠道的损伤关系密切,胃液的pH保持在4以上,可能是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异氟醚组,吸入异氟醚用于术中镇静;Ⅱ组:丙泊酚组,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行术中镇静。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切皮前(T2)、术中肿瘤切除后(T3)、术后2h(T4)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浆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丙泊酚组MDA含量在T2、T3、T4点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T1)(P〈0.05),SOD活性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异氟醚组MDA含量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T3点SOD活性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TI)(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降低脑内MDA含量,丙泊酚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肺癌、食道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2组患者麻醉前30 min均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Ⅰ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Ⅱ组采用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入室时(T0)、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和拔管后10 min(T4)的MAP、HR、SpO2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2组患者围麻醉期各时间点的SpO2及T0和T4时MAP、HR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T1、T2、T3时的MAP及HR均明显低于Ⅱ组(均P<0.05).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Ⅱ组(均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凭着镇痛作用强,对呼吸抑制作用弱,且恢复快的特点,能有效地抑制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患者的燥动,易于维持循环稳定,更适合于胸科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注入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术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心功能Ⅱ级或Ⅲ级需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单纯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30例,年龄18~60岁,CPB时间在60~90 min,升主动脉阻段时间在40~60 min,体质量45~75 kg,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静脉组),B组(冠状动脉组)和C组(对照组)。A组(静脉组):麻醉诱导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停跳液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ug/kg,输注5 min,15 ml/kg冷血停跳液5 min灌注完;B组(冠状动脉组):麻醉诱导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停跳液时0.5μg/kg右美托咪定加入15 ml/kg冷血停跳液中5 min灌注完;C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停跳液时用等量的氯化钠注射液5 min静脉输注,15 ml/kg冷血停跳液5 min灌注完。分别于阻断升主动脉前(T1)、CPB 3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1 h(T3)、6 h(T4)、24 h(T5)抽取中心静脉血并测定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本组手术由同一组外科医师完成。结果三组患者T2、T3、T4、T5的cTnI、CK-MB、CK、AST、α-HBDH、LDH浓度明显高于T1;C组患者T3、T4、T5的cTnI、CK-MB、CK、AST、α-HBDH、LDH浓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患者T3、T4、T5的cTnI、CK-MB、CK、AST、α-HBDH、LDH浓度明显高于B组。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心肌保护作用,且其加入冷血停跳液中从主动脉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定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炎症活性的直接证据。方法 随机选择20例接受CPB手术的患者,于CPB前后及CPB期间获取心肌组织样品以ELISA法测定NF-κB的活性变化,同时测定围术期血浆TNF-α浓度,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分析心肌NF-κB和血浆TNF-α在围CPB期间的变化以及与影响因素和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CPB前17例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化,CPB后19例患者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CPB前明显增加;②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血浆TNF-α浓度变化呈正相关;③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临床结果及其它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PB前患者心肌即可能存在炎症活性,CPB可导致心肌细胞NF-κB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5.
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脏直视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体外循环(CPB)注入参附注射液(SFI)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作用。方法择期MVR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Ⅰ、Ⅱ组分别于CPB预充液中加入SFI1.0ml/kg和1.5ml/kg;Ⅲ组在开放主动脉时经CPB注入SFI1.5ml/kg;Ⅳ组分别于CPB预充液和开放主动脉时经CPB注入SFI1.5mLCkg;V组(对照组)手术全程都不用SFI。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3h(T3)、24h(T4)及48h(L)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起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T1、T4和T5进行视觉模拟疲劳评分(VAFS),并记录各组术后呼吸机脱离、重症监护室(ICU)滞留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①Ⅲ、Ⅳ组脱机时间较短;Ⅳ组ICU滞留时间较短;Ⅱ、Ⅲ组和Ⅳ组术后住院时间均较Ⅴ组缩短。②T4时各组VAFS均较术前增高,Ⅲ、Ⅳ组较其他组低;L时只有Ⅴ组VAFs较术前明显增高。③各组术后MDA含量及SOD活性均较术前增高。而Ⅲ、Ⅳ组术后MDA含量较Ⅴ组低:Ⅳ组术后SOD活力高于Ⅴ组。结论①SFI可抑制心脏直视手术后炎症反应,增强机体抗炎能力,减轻POFS。②预充和开放主动脉时经CPB注入1.5ml/kgSFI具有较好抗POFS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凝酶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血凝酶组(n=15)与空白组(n=15)。血凝酶组于麻醉诱导后至CPB前经中心静脉缓慢静注血凝酶1kU,另1kU加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空白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血凝酶,方法同血凝酶组。监测2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以及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min(T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min(T3)、CPB后1h(T4)的血小板(PLT)、GPIb、GPⅡb/Ⅲa、GMP-140变化;记录术后1、3、6h心包纵隔引流量。结果PLT值血凝酶组T2、T3、T4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GMP-140血凝酶组T2、T3、T4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GPⅠbN凝酶组T2、T3、T4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GPⅡb/Ⅲa2组比较,T2、T3、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h心包纵隔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h血凝酶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血凝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血小板的激活,积极保护GPIb,减少CPB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强力霉素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体重300~35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I/R组(n=24)和强力霉素预处理组(n=24).分别观察在体大鼠心肌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后的心肌I/R损伤,以及强力霉素预处理对其心功能、血浆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MMP-1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再灌注120 min时,I/R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均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左室舒张末压(LVEDP)、血浆CK和LDH以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均显著升高,且MMP-1和MMP-9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而强力霉素预处理组心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血浆CK、LDH均明显改善,MMP-1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受抑,与I/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力霉素预处理在减轻在体大鼠心肌I/R损伤的同时,还可抑制MMP-1和MMP-9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丹参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风湿性二尖瓣膜置换术病人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体外循环风湿性二尖瓣膜置换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冶疗组(Ⅰ组,n=30例)、对照组(Ⅱ组,n=30例),两组灌注方法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冶疗组病人于手术开始前、升主动脉开放后静注丹参注射液0.2 mL/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平平衡盐溶液。于手术开始前(T0)、心肺转流(CPB)后30 min(T1)、复灌后15 min(T2)、6小时(T3)、12小时(T4)、24小时(T5)共6个时点取颈内静脉血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体外循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观察心脏大血管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Ⅰ组CK、CK-MB、LDH、CTnI、MDA水平心脏复灌后明显低于Ⅱ组,而I组术后SOD水平要高于Ⅱ组;Ⅰ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除颤次数明显低于Ⅱ组;术后Ⅰ组心功能恢复优于Ⅱ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Ⅰ组低于Ⅱ组。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二尖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的保温效果及对患者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患者行择期开腹手术者50例, ASAⅠ~Ⅱ级,根据术中温度处理措施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温度处理组(C组)和充气加温毯保温组(T组),C组25例,T组25例。T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采用充气毯42℃预加热20 min并保温直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即刻(T1)、诱导后30 min(T2)、60 min(T3)、120 min (T4)、180 min(T5)以及术毕(T6)时点鼻咽温度;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6)两个时点采集静脉血检测皮质醇(Cor)、胰岛素(Ins)和血糖(BG)。结果2组体温不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趋势显示T组各时间点温度变化较为平稳,而C组体温下降较快,在T2~T3时段下降最快,T3以后C组各时点平均温度低于36℃,而T组各时点温度均在36℃以上,且2组患者在T2时点后温度差值进一步增大。2组患者术毕血浆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浓度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C组术毕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浓度增高较T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采用充气毯加温可以对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体温保护,减少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且可以降低血浆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浓度尤其是降胰岛素升高的幅度,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二尖瓣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和方法。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6月80例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CPB采用中、浅低温,全部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并在CPB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吸引,术中全部采用HTK液灌注心肌予以心肌保护,对CPB建立方法、CPB过程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80例心脏二尖瓣疾病患者全部予以痊愈出院。全部患者CPB转流时间为97~308(192.2±54.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0~233(130.8±46.9)min;辅助转流时间为30~53(41.8±8.1)min。术后呼吸辅助时间6~24(20.6±14.1)h;术后ICU时间为2~6(3.3±2.6)d;术后住院时间7~10 d;术中及术后无股动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脱机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院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满意。结论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中,CPB方法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传统手术时间较长,应加强CPB的管理,避免术中术后产生CPB相关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