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肝X受体及其下游的一些目的基因的表达和胆固醇外流的特点。方法分离冠心病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并用佛波酯转化为巨噬细胞。各组巨噬细胞用或不用TO-901317刺激,观察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变化和肝X受体及其下游一些目的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影响胆固醇代谢的肝X受体α基因、ATP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和磷脂转运蛋白1基因表达下调,涉及炎症反应的基质金属蛋白醇9基因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基因表达上调,同时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能力下调;其对刺激肝X受体后的反应性也是降低的。结论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的胆固醇外流功能下降,一些影响胆固醇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对刺激肝X受体信号,其反应性下降。提示巨噬细胞肝X受体信号途径可能是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冠心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正>1人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介绍1.1 MIF基因及蛋白结构人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因小于1kb,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为66、107、172个碱基,内含子为94个和188个碱基。D-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的基因(DDT)是唯一与MIF具有同源性的基因,与MIF共同定位于22号染色体[1]。提示,MIF与DDT基因可能来  相似文献   

3.
利什曼原虫专一寄生于宿主的巨噬细胞内,通过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感染巨噬细胞。最近,用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巨噬细胞cDNA微阵列分析所得到的分布图显示,37%的巨噬细胞基因表达下调,这其中包括一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抑制因子(CKIs)。细胞分裂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CDKs)诱导细胞周期向S阶段过渡,随后启动了有丝分裂。在正常的情况下,CDKs的功能受细胞周期抑制因子如p21、p27蛋白周密调节,而未受控制的CDKs的活性经常导致肿瘤发生。在利什曼原虫感染期间,一些巨噬细胞基因可以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至感染部位。至今尚无任何单一的机制或因子被确定可以解释利什曼原虫感染期间巨噬细胞的活化或失活。Kuzmenok等最近从亚马孙利什曼原虫克隆了一个细胞内黏附分子样(ICAM-L)表面分子,该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重组的ICAM-L蛋白被能抑制利什曼原虫对宿主巨噬细胞的黏附,表明该蛋白是巨噬细胞表面受体的识别分子。该基因仅存在于利什曼原虫。Kuzmenok等就ICAM-L对巨噬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探讨。在MTT试验中,用ICAM-L蛋白和2个巨噬细胞系J774G8、RAW264.7共同孵育比用M2蛋...  相似文献   

4.
目的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中MIF能抑制巨噬细胞游走,促进巨噬细胞在炎症局部浸润,其过度调节可能在单核巨噬细胞的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慢性炎性反应贯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全过程,并在斑块破裂所致急性心血管事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MIF)是两种新兴炎性因子,本文主要综述了Galectin-3和MMIF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综述冠心病相关细胞凋亡及中药抗凋亡机制,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异常凋亡密切相关。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线粒体、死亡受体和内质网应激介导的途径是细胞凋亡的3个主要方式,其受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多种凋亡因子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节。中药复方或提取物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的3条途径,或调节凋亡途径中的关键因子、信号通路或靶基因等,发挥显著的心肌或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方法 150 nmol/L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48 h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并用抗人CD68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以不同浓度的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1、5、10、20和30μmoL/L)作用于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及20 μmol/L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作用于THP-1源性巨噬细胞0 h、6 h、12 h、24 h及48 h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10、20和30μmol/L的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作用于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与0 h组相比,20 μmol/L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作用于THP-1源性巨噬细胞12、24和48 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可上调THP-1源性巨噬细胞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可能通过诱导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最初是由于能抑制体外巨噬细胞随机迁移而被发现,现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一系列炎症性疾病过程.我们最近发现,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的缺失使一些由炎症介质诱发的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减弱,提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作用的机制之一是促进白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9.
朱毓  吴美华 《心脏杂志》2008,20(1):101-103
Lp-PLA2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是一个新的炎症标志,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Lp-PLA2是冠心病危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抑制Lp-PLA2可能有抗AS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免疫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免疫介质CD40及其配体广泛存在于T、B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血小板及上皮细胞表面 ,二者相互作用可诱导上述细胞产生许多致炎因子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阻断CD40 CD40L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生与发展 ,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浆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9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4例和冠心病组73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JD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动脉血浆MIF和MMP-9水平。结果ACS组MIF血浆水平(17.96±1.58)μg/L,高于对照组(9.62±1.70,P〈0.01)及SAP组(10.39±1.25,P〈0.01),对照组与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MP-9血浆水平(51.18±2.26)μL,高于对照组(26.74±2.99,P〈0.01)及SAP组(28.06±3.01,P〈0.01),对照组与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浆MIF、MMP-9可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重塑有促进作用,对冠心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激活蛋白-1(AP-1)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亚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亚组、B型病变亚组和C型病变亚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亚组、中度病变亚组和重度病变亚组。通过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裂解液中磷酸化c-Jun吸光度,反映活化AP-1的数量。血浆MIF通过ELISA法测定。结果冠心病组磷酸化c-Jun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43±0.33比0.71±0.13,P〈0.01),MI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97±4.11 ng/mL比9.07±1.28 ng/mL,P〈0.01)。冠心病组中,ACS亚组磷酸化c-Jun表达量明显高于SAP亚组(1.56±0.28比1.14±0.25,P〈0.01),MIF水平明显高于SAP亚组(16.66±3.56 ng/mL比11.01±2.12 ng/mL,P〈0.01)。磷酸化c-Jun表达量和MIF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AP—1和MI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显著相关,其可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AP-1表达量与MIF浓度越高,斑块不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29例经冠脉造影术证实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指征的冠心病患者,依照其意愿分为支架组和非支架组;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EECP亚组和非EECP亚组。两个EECP亚组于术后1周开始进行EECP(每日治疗1h,每周5次,持续7周)。分别于术前,术后1h、1周和9周时测定血浆MIF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①支架组:MIF和P-选择素水平在支架术后1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术后1周时降至术前水平,而在术后9周时则降至最低(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9周时EECP亚组MIF和P-选择素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EECP亚组(P〈0.05)。②非支架组:术后1h、1周时MIF和P-选择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无变化。术后9周时,两个亚组的MIF和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P〈0.05),EECP亚组MIF和P-选择素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非EECP亚组(P〈0.05)。③术后9周时,支架组的EECP亚组与非支架组的EECP亚组之间MIF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ECP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MIF和P-选择素水平,对接受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的患者疗效等同。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酶体α6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蛋白酶体d6亚单位基因PSMA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从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选取冠心病患者369例和匹配的对照组360例。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及其它流行病学资料,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CLP)检测各组PSMA6基因rs1048990位点C/G的基因型并统计各组的基因型频率。结果冠心病组rsl048990G等位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0%VS57.8%,P=0.011,OR值=0.674)。将冠心病组进行疾病分层后发现,冠心病亚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42.4%VS57.8%,P=0.001,OR值=0.669),而在心肌梗死亚组中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MA6基因rs1048990位点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冠心病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10例冠心病患者、6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无冠心病史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3.6%、60.5%比26.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AGT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4%、78.6%比42.5%、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②男性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GT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O.05)。女性CHD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以及AGT基因‘rr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分析ACEDD型及AGTTr型罹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其比数~L(OR)为4.904,高于单基因ACEDD型(2.175)及AGTTT型(2.669)。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及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CHD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具有ACEDD型及AGT TT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ACEDD型及单基因AGT‘丌型。性别也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Glu298Asp基冈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以89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男性62例,女性2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对照组78例(男性44例,女性34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方法检测eNOS Glu298 Asp基因的多态性,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及对照组eNOS Glu298 As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结果eNOS Glu298 Asp基因型分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D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10.11%)与对照组(10.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结论eNOS Glu298 Asp基因变异与冠心病的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87例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MIF及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并分别分析血浆MIF与RAGE、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MIF浓度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MIF与RAGE呈正相关(r=0.357,P=0.035),与cfPWV呈负相关(r=-0.293,P=0.042)。结论血浆MIF浓度升高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患者的血浆MIF浓度将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a central cytokine of the innate immunity, has been repor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IF is expressed i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humans, and gene deletion and antibody inhibition studies in animal models indicated that MIF may be cause rather than consequence of atherosclerosis. We sought to assess the triangular association between MIF genotypes, circulating MIF levels and risk for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 the large,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MONICA/KORA case-cohort study (Augsburg, Southern Germany).

Methods

MIF genotypes, haplotypes and serum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in 363 individuals with incident CHD and 1908 individuals without CHD during follow-up (mean follow-up time 10.3 years).

Results

Circulating MIF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for CHD. In women, carriers of the minor alleles rs755622C and rs2070766G had a higher risk for incident CHD, and a haplotype that contained these two minor allel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CHD (HR 2.44, 95%CI 1.30–4.59).

Conclusion

The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s and incident CHD indicates that MIF may not be a novel biomarker for CHD risk.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of a haplotype containing the rs755622C allele,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before to increase the susceptibility for various other proinflammatory conditions, with CHD points towards a role for MIF in local vascular inflammation and atherogenes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结合珠蛋白(Hp)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其易感性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9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45例合并糖尿病)及74名健康对照者,应用PCR-SSP技术检测Hp基因;采用Gensini冠状动脉评分系统(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的Hp2-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48%和54.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单纯冠心病组的Hp2-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7.78%和42.5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Hp2-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Hp1-1、Hp1-2、Hp2-2基因型Gensini积分分别为25.16±11.13、42.05±20.04和65.32±32.78,Hp2-2基因型积分显著高于Hp1-1基因型(P<0.01).结论 Hp2-2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和A379V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61例冠心病患者、263例正常对照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和A379V基因型。结果(1)92H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92R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75倍(P〈0.01);(2)冠心病组中单倍型379A92H的频率分布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92H位点等位基因92H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与汉族人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