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O及Rh血型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胎ABO、Rh血型不合造成胎儿或新生儿以溶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病理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自然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核黄疸.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较常见,但病情轻,危害性较小,Rh血型不合溶血病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常致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核黄疸.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重要而常见的血型血性输血反应,临床上由RH同种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比系统,RH阴性的个体若输入RH阳性的血液可发生严重的溶ABO新生儿溶血病更严重.了解全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血型分布,对稀有血型应急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对焦作市2006年~2010年118701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因母子血型不合(ABO或Rh等)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其中尤以ABO溶血病为常见。自1983至1988年工作期间共收治25例,现从临床角度观察分析血型A、B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在诊治方面作进一步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24例患儿之母的血型均为O型,患儿A型13例,B型11例,A型人数略多于B型。性别男12,女12。胎次21例为第1胎,3例为第2胎。胎次特点ABO—NHD常发生在第1胎,本组病  相似文献   

4.
母婴血型不合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原因,存在多个血型系统,如: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等等,然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所致~([1])。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有贫血、肝脾肿大等,在疾病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出现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更有甚者会死亡。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控制溶血程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治疗周期,有效的延缓病情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近年来采用新生儿的脐带血和静脉血分别检测溶血三项,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通过该方法的对比,得出脐带血之溶血检测法对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母婴RH血型不合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常由胆道畸形、G 6PD缺乏、母婴血型不合引起 ,最常见的是母婴血型不合。血型不合以RH血型不合对新生儿的危险性最大 ,严重者可因核黄疸引起脑瘫而死亡。现将我院诊治的RH母婴血型不合 3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输血科血型参比室 ,产后婴儿有黄疸 ,疑为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经血型血清学检查 ,排除ABO母婴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病例。筛检有关RH血型不合 ,母婴同时做RH血型 ,新生儿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鉴定、红细胞放散三项试验的病例。  共筛出母婴RH血型不合 3 1例 ,R…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56例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因黄疸住院的患儿中新生儿ABO溶血病占38.0%(356/937)。发病高危因素为O型血母亲生产的A或B型血新生儿。常见临床表现是黄疸,部分患儿合并吃奶少、嗜睡、水肿、贫血等。平均住院时间为(8.5±4.5)d。预后不良3例(0.84%),均转外院(其中2例换血治疗)。356例生后1月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利于疾病恢复,可防止感染、核黄疸及严重贫血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281例A型或B型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的新生儿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红细胞结合IgG抗-A(B)抗体越多,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越高,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越早。结论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对预判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及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进行分析,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疑为HDN患儿不抗凝血液标本364例,均展开RH、ABO血型鉴定、游离液抗体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与放散液抗体试验。结果:364例患儿HDN总阳性率60.16%,其中ABO—HDN99.54%,非ABO—HDN0.46%;ABO—HDN患儿中A型42.20%,B型57.80%。在多种检测方法中,释放试验阳性检出率为100%,对新生儿溶血病具有最高敏感度,是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准确判定的有力依据。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HDN中以ABO—HDN居多,尤其是母体血型为0型、新生儿血液B型最为常见,且释放试验是HDN最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惠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33-1133
新生儿溶血病ABO(HDN)是由于胎母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中存在免疫性的抗A或抗B抗体,这种抗体可经妊娠或输血产生,也可由食物、细菌或自然界其它带有类似A、B抗原的物质的免疫刺激而产生,因此ABQHDN可发生在第一胎。ABO.HDN占HDN的63%,多见于O型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小孩。本院对371例0型孕妇进行免疫性抗体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发生于胎儿或新生儿早期.ABO血型不合多发生于O型母亲所生的A型或B型的婴儿,而非O型孕妇所产新生儿发生ABO-HDN 的病例很少见.Rh溶血病中以RhD 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0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HDN)发生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预防与诊断.方法 选择血型为O型、RhD为阳性、怀孕周期4个月以上,IgG抗A(B)抗体效价≥1∶64的孕妇120例.同时对其产后的新生儿(血型为非O型)进行血型鉴定和ABO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然后对母亲IgG抗体的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抗体效价为1∶64的有54例,占45%,其所生的新生儿发生ABO-HDN有4例,阳性率为7%;孕妇抗体效价为1∶128的有46例,占38%,其所生的新生儿发生ABO-HDN有9例,阳性率为20%;效价为1∶256的有14例,占12%,其所生的新生儿发生ABO-HDN有7例,阳性率为50%;效价为≥1∶512的有6例,占5%,全部发生ABO-HDN,阳性率为100%.新生儿血型为A型的有52例,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阳性率为45%;新生儿血型为B型的有47例;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阳性率为43%;新生儿血型为AB型的有21例,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阳性率为39% 结论 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的高低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随着其效价的升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新生儿的血型与ABO溶血病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115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数病例在第1胎发病(44.3%)黄疸出现时间:12h内18例(15.7%)13~24h34例(29.5%);25~48h41例(35.6%);49-72h22例(19.1%).黄疸程度:总胆红素342 μ mol/L以上18例(15.6%),最高411.4 μmol/L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89例,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均为阳性.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第1胎可以发病,且A型发病率略高于B型.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可引起神经损害,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胆红素的损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包括ABO血型不合与RH血型不合,在我国主要是ABO血型不合。本文主要讨论母儿血型不合的病因病机,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提出用茵陈蒿汤合寿胎丸加减(茵陈、栀子、大黄、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真阿胶等)以"清热"与"安胎"并举进行干预以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对优生优育提高婴儿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红细胞比例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的O型血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胎儿红细胞比例,同时应用新鲜正常脐血作校正.新生儿出生后采集脐血,血清学试验明确新生儿血型及有无溶血(HDN),以最大(灵敏度 特异度)确定孕妇外周血胎儿红细胞比例诊断HDN的最佳临界点.结果 (1)新生儿脐血证实为A/B型血,发生HDN者为溶血组,共10例;新生儿未发生HDN者为无溶血组,包括7例脐血证实新生儿为A/B型血(无溶血组1)及10例脐血证实新生儿为O型血(无溶血组2).(2)胎-母红细胞比例经校正后,溶血组为2.312±0.303,明显低于无溶血组7.168±1.050(P<0.01),而校正前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溶血组1和无溶血组2的胎-母红细胞比例,无论校正与否,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校正胎-母红细胞比例诊断HDN的最佳临界点为每10000个孕妇血细胞中3.035个胎儿红细胞.结论 溶血组的校正胎-母红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无溶血组.每10 000个孕妇血细胞中3.035个胎儿红细胞可作为产前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型血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型血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溶血病16例,溶血病发生率为16.00%,而对照组新生儿未发生溶血病,并且IgG抗A(B)效价越高溶血病发生率越高,ABO新生儿溶血病与抗A(B)效价呈现一定正比例关系。结论0型血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密切,测定各项数值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正>母婴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主要原因,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它主要见于O型血产妇,胎儿为A或B型的病例[1]。笔者对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输血科检测的417例O型孕妇ABO特殊抗体(Ig G)效价滴度结果及其新生儿发生溶血反应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临床早期预测新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ABO溶血病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浩彬  俞明 《广东医学》1997,18(9):589-590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主要病因,严重病例可发生核黄值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重视了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提高了治愈率。我院儿科自1986年5月一1996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ANO溶血病86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占同期新生儿高胆住院人数的7.8%.其中男39例,女47例;足月儿73例,早产地13例72例为第1胎,14例为第2~第4胎,入院日龄1小时~10天,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乙型肝炎2例,曾分娩重复黄疸儿5例,自然流产史4例。患儿合并富内窘迫7例,生后窒息9例,头颅血…  相似文献   

18.
早期监测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武华 《广西医学》2010,32(10):1205-1207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并经早期干预新生儿34例为干预组;与同期在本院出生未经早期监测、干预,出现病理性黄疸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新生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峰期胆红素值、换血例数、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亚临床胆红素中毒症及需要同步换血治疗2例;对照组换血疗法11例,发生亚临床胆红素中毒症12例,发生胆红素脑病8例,干预组胆红素脑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型血母亲所生血型为A型或B型的新生儿,早期监测黄疸并开始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换血治疗,降低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 ,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妊娠 4mon以上和曾有不明原因流产 ,死胎或可疑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 ,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 ,早期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病的孕妇。结果 :共检出有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者 2 5 6例 ,对其中血清免疫抗体效价高于或等于 1∶32者给予治疗。结论 :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 ,可做到早期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病的孕妇 ,给予有效的治疗 ,可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的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较为常见,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较为少见,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2006年3月收治了1例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通过换血治疗,疗效显著,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