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红细胞MCV与RDW测定对血尿来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红宝  贾向新  丁旭 《吉林医学》2008,29(11):934-935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测定在血尿来源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68例血尿患者的MCV与RDW来判别血尿来源。结果:显示。肾小球性血尿的MCV明显较非肾小球性血尿的MCV要低;肾小球性血尿的RDW明显较非肾小球性血尿的RDW要高。结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尿红细胞MCV、RDW在血尿来源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测定在血尿来源诊断的价值. 方法 应用sysmex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5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4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结果 肾小球性血尿的MCV明显低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小球性血尿的RDW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尿红细胞MCV、RDW在血尿来源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细胞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 《当代医学》2010,16(18):154-155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测定及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EVDC)在血尿原因鉴别的价值。方法测定76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的MCV、RDW、EVDC,结合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尿沉渣来判别血尿来源。结果非肾小球性血尿组的MCV明显较肾小球性血尿组更大,RDW更小而与正常人静脉血相似。肾小球性血尿组EVDC呈不对称图形分布曲线;且棘形红细胞出现比例高。结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尿红细胞MCV、RDW测定,分析EVDC,结合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尿沉渣来判别血尿来源实用、易行、准确、价廉且无创,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测定在血尿来源中的定位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00例血尿患者MCV及其RDW,其中肾小球性血尿48例,非肾小球性血尿52例。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的尿MCV为(61.6±8.72)fl明显低于非肾小球性血尿MCV的(94.8±7.28)fl,差异有显著性(P<0.01);肾小球性血尿的尿RDW(54.3±4.98)%,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尿RDW(25.8±5.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测定尿MCV及RDW在血尿定位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伟  张金彪  代荣琴 《当代医师》2013,(10):1392-1394
【摘要】目的探讨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检测在血尿来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血尿患者206例分为两组,分别是肾小球疾病患者组和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尿患者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尿MCV为(62.31±15.12)fL,RDW为(34.23±8.52)%,非肾小球疾病患者尿MCV为(115.36±10.22)fL,RDW为(15.62±7.16)%,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血尿患者尿MCV与RDW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虞艳梅 《黑龙江医学》2011,35(11):836-837,880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尿沉渣镜检在血尿来源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同时应用显微镜计算尿中棘红细胞百分率.结果 肾小球性血尿组MCV明显较非肾小球血尿组低,RDW和棘红细胞百分率较非肾小球血尿组高.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联合尿沉渣镜检...  相似文献   

7.
用尿中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分布密度鉴定血尿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鉴别血尿来源。方法 用F - 82 0血球计数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 (meancorpuscularvolume ,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图 (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 ,RDW )。结果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体积与正常人红细胞体积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非肾小球肾炎患者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左移 ;非肾小球血尿与正常红细胞分布曲线图基本一致 ;混合性血尿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出现双峰。结论 采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尿中MCV及RDW ,可用来鉴别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8.
血、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值测定对血尿鉴别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差值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00例血尿患者的血MCV和尿MCV,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分析其差值与肾小球性血尿的相关性。结果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MCV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MCV差值与肾性血尿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为0.824。结论血、尿MCV的差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筛检血尿来源的较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154例肾小球血尿患者(肾小球血尿组)、146例非肾小球血尿患者(非肾小球血尿组)和150例正常血标本(对照组)进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测定,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结果肾小球血尿组MCV低于非肾小球血尿组和对照组,RDW高于非肾小球血尿组和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肾小球血尿组和对照组MCV、RDW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血尿组镜检红细胞畸形者占94.0%,非肾小球血尿组镜检红细胞形态正常者占96.5%;对照组镜检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MCV、RDW可作为血尿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测定自身血和尿红细胞MCV及其比值区分血尿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病人自身血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数值及其比值的变化并用于区分血尿来源。方法: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对300例血尿病人进行血和尿红细胞MCV测定,然后与临床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并将数据按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小球性血尿患的血MCV在85-108f1之间,尿MCV在41-78f1之间,自身血和尿MCV比值为1.3-2.1。非肾小球性血尿血MCV在76-112f1之间,尿MCV在76-136f1之间,自身血和尿MCV比值为0.76-1。结论:尿MCV<77f1,血和尿MCV比值>1.3为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符合率为98.8%;尿MCV≥77f1,血和尿MCV比值≤1为非肾小球性血尿,符合率为98.3%,测定血尿病人自身的血和尿红细胞MCV及其比值不受检验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区分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MCV、血尿中尿红细胞畸形率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检查,用于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定位中的价值。方法使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外周血MCV、尿中红细胞畸形率和尿红细胞MCV值。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的MCV和外周血的MCV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肾小球性血尿和外周血MCV无显著性差异,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小球性血尿MCV≤73fl,畸形红细胞2种以上,畸形率≥76%。结论肾小球性血尿的红细胞比外周血的体积小,红细胞畸形率比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畸形率高,通过尿红细胞形态、红细胞畸形率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检查,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定位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家华 《中外医疗》2013,32(1):180-181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血尿定位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为以后“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分别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MCV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测定和统计,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的平均值为65.6fl,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尿MCV值为92.4fl,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测定患者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MCV值.可以准确、灵敏地对“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进行鉴别,能作为血尿定位检验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友兰 《中外医疗》2012,31(15):11-12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尿液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差值在血尿的定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血尿的诊断带来新思路。方法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100例血尿患者的血MCV和尿MCV的值,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分析其差值以及尿MCV与肾小球性源性血尿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尿MCV比较,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U和MCV差值均与肾性血尿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709和0.792后者的相关性要高于前者。结论与血MCV相比,尿MCV以及血尿MCV的差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而血尿MCV的差值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更高,可以作为筛检血尿来源的较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应用Sysmex F-800 Microcell Counter鉴别血尿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ysmex F-800 Microcell counter在区分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ysmex F-800 Microcell counter对400例血尿病人进行了自身血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其比值测定,然后与临床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并将数据按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血红细胞MCV在83-108 fl之间,尿红细胞MCV在40-78 fl之间,自身血和尿红细胞MCV比值为1.3- 2.1。非肾小球性血尿者血红细胞MCV在79-112 fl之间,尿红细胞MCV在76-136 fl之间,自身血和尿红细胞MCV比值为0.76-1.0。结论尿红细胞MCV<77 fl,血和尿红细胞MCV比值>1.3为肾小球性血尿,论断符合率为98.8%;尿红细胞MCV≥77 fl,血和尿红细胞MCV比值≤1为非肾小球性血尿,符合率为98.3%,测定血尿病人自身的血和尿红细胞MCV及其比值不受检验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区分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15.
MCV和RDW值在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测定值在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贫血患者的MCV和RDW值。结果:依据MCV和RDW可将贫血分为6种类型。结论:MCV/RDW分类法较传统分类法更能反映出病因学的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莉 《当代医学》2013,(23):20-21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及红细胞形态检查在判定血尿来源中的价值。方法对69例肉眼血尿标本红细胞平均体积及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组MCV(值63.91±7.02)fL,非肾小球血尿组MCV(值95.24±10.37)f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球性血尿组红细胞多形性≥80%,大部分红细胞为2种以上类型变形;非肾小球性血尿组红细胞多形性<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红细胞。结论观察和分析尿中红细胞形态特征及红细胞平均体积有助于判断血尿的来源,可作为血尿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能否采用血球仪对肉眼全程血尿进行定位诊断。方法:对肉眼全程血尿的病人同时采集其血和尿用血球仪进行平行测定,通过比较同一病人的血和血尿的RDW、MCV、RBC/WBC的比值、RBC直方图的变化来判断其血尿的来源。结果: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疾病血尿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可采用血球仪对肉眼全程血尿进行定位诊断,尤其是肾小球性血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贫血患者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Ret)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等参数的变化。方法 检测缺铁性贫血(54例)、慢性病贫血(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患者的MCV、RDW、Ret和IRF,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MCV下降,RDW、Ret、IRF升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四项指标均升高;慢性病贫血患者Ret、IRF下降,MCV、RDW变化不明显;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MCV、IRF升高,Ret下降,RDW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联合MCV、RDW、Ret、IRF检测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近年来国内外常作为贫血的一项诊断指标,通过检测新生儿MCV、RDW探讨其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以112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缺铁性贫血(IDA)组40例。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MCV、RDW。结果:健康对照组RDW均值为0.159,MCV均值为95.40fl。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的正常人;缺铁性贫血患者MCV降低,RDW升高。结论:MCV降低、RDW升高对缺铁性贫血有诊断性意义,可以作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鉴别血尿来源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CD-1500血液分析仪检测了44例肾小球肾炎、39例非小球病变尿中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MCV及RDW等参数,观察了其在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肾小球肾炎与非球性病变红细胞分布曲线特点不同,峰值差异很大。两者MCV均值分别为60.26±15.57fl,86.56±15.9fl,如以≤72fl为鉴别小球性肾炎的标准,敏感性为84.1%,特异性84.6%,约登指数为0.6g,显示观察曲线变化及MCV值对鉴别血尿来源有重要意义。但RDW用于鉴别诊断临床价值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