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教学效能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型.方法:采用教师职业承诺问卷、教学效能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45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继续承诺外,中小学教师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绪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呈显著负相关,与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中小学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与情绪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呈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和教学效能对其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除直接影响其职业倦怠外,还通过教学效能间接影响其职业倦怠水平.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学效能对其职业倦怠有重要影响.教学效能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概念与其职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教师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自我概念量表(TSCES)和职业倦怠量表对69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教师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呈显著负相关,与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教师自我概念中教学满意度、自我接纳、人际感知和师生关系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概念与其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对职业倦怠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教师工作满意感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对182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压力除直接影响职业倦怠外,还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职业倦怠。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对其职业倦怠有重要影响;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被试为235名中小学教师,采用自编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问卷和人格五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被动型应对与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主动型应对与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自控型应对与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情绪性有显著的负相关;(2)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对被动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宜人性对被动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性对主动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对自控制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外向性、谨慎性和宜人性对自控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教师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师的人格特征有关,人格各维度对不同应对策略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择业动机、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择业动机类型调查题项、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和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对241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角色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知识枯竭分别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和正向预测作用,职业价值观对去个性化和知识枯竭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职业行为倾向对个人成就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②相比内部动机型教师和复合动机型教师,无动机型教师和外部动机型教师表现出了更低的职业认同度、更强的情绪衰竭感和更高的去个性化水平。结论:激发教师内部动机型,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有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科研事业单位员工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通用量表工作压力调查问卷(OSI-2)中国修订版和MBI-General Survey(MBI-GS)量表对北京303名科研事业单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职业枯竭水平不明显,其中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中等偏高。工作压力总分与职业枯竭中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显著负相关。工作负荷、组织气氛和工作琐事可以预测情绪衰竭;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可以预测玩世不恭;人际关系可以显著但是较小程度的预测个人成就感。结论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显著相关,并对职业枯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职业倦怠问卷和SCL-90对56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教师职业压力各因子和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均高于2.5分;除了偏执、精神病性之外,被试在SCL-90各分量表上的因子分≥3的人数比例均高于4%,男女教师在人际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在除躯体化外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压力的人际关系因子和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路径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分别存在间接和直接的因果关系。结论:教师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和症状自陈量表(SCL-90),以52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情绪衰竭维度与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的相关最高。(2)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三者都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情绪衰竭维度解释率最高。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职业倦怠维度对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银行职员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银行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 (MBI-GS)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 (OSI- 2 )中的压力源分量表对 135名银行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 1)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行政级别影响员工的职业倦怠。 ( 2 )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角色模糊、人际关系对玩世不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职业效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日常烦扰、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控制点的关系.探索控制点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臆对策略问卷和控制点量表对18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或P<0.01);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控制点分别对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低成就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被动策略通过内控中介作用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结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被动策略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控制点在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策略和职业倦怠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方法使用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和教师职业枯竭问卷对北京地区211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低下、认知枯竭和非人性化得分依次下降;2中小学男性教师在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的维度上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F=13.809,P=0.000);36~15年教龄段的教师在职业枯竭上的得分较高;4职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和留职承诺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各个维度,而规范承诺只作用于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下2个维度(χ2/df=6.060,CFI=0.998,TLI=0.982,RMSEA=0.049)。结论不同性别和教龄的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具有多样化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不同维度对于职业枯竭各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In a composite sample of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N = 245), longitudinal relations across 1 year were tested between equity in the professional-recipient relationship and burnout (i.e.,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The 1st research question was whether inequity influenced burnout across time. The 2nd research question was whether 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equity and burnout were curvilinear, as predicted by equity theory.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inequity affects the central component of burnout (i.e.,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that this relation is curvilinear. Feeling more deprived and feeling more advantaged resulted in higher future emotional exhaustion levels. No indication was found for a longitudinal relation between inequity and depersonalization. A synchronous relation was found suggesting that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nfluences equ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边检基层民警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H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33名边检基层民警进行测量。结果1边检基层民警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低下较严重,去人性化中等;2人口统计学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3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因子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的相关均非常显著(P<0.01),个人成就感因子与SCL-90的抑郁和敌意因子相关显著(P<0.05)。结论边检基层民警的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人格与人际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对被试大学生施测社会支持量表、人际倦怠量表和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①精神质对主观支持有预测作用(β=-0.324,P<0.001),内外向对社会支持各维度都有预测作用(0.186<β<0.413,P<0.05);②精神质能预测人格解体(β=0.308,P<0.001),内外向能预测情绪耗竭(β=-0.216,P<0.001)和成就感降低(β=-0.540,P<0.001),神经质能预测情绪耗竭(β=0.513,P<0.001)和人格解体(β=0.169,P<0.05);③主观支持部分中介精神质与人格解体的关系,主观支持部分中介内外向与成就感降低的关系。结论社会支持对人格与人际倦怠的关系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交通警察工作倦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交通警察工作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9名交通警察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测试。结果交警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维度、玩世不恭维度、成就感低落维度评分分别为1.90土1.18、1.84±1.18、3.00±0.89。男性交警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程度高于女性警察;年轻的、警龄短的交警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比年龄大的警龄长的交警严重;未婚交警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程度高于已婚警察;学历高的交警个人成就感低;外勤警比内勤警工作倦怠严重。结论交通警察工作倦怠状况不容忽视,男性、年轻、警龄短、未婚、外勤的警察应列为预防和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团队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ICU护士团队进行干预;采用前后对比评估ICU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41名ICU护士中,20人存在中重度职业倦怠感,干预后下降为8人,效果显著(Z=-3.034,P0.01);干预前情感耗竭、工作冷漠感两个因子达到临界值的人数分别为21、25,干预后人数分别降为11、15(χ~2=5.125,P0.05;χ~2=4.881,P0.05);干预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与工作冷漠感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t=3.088,P0.01;t=2.183,P0.05)。结论:表达性艺术治疗用于ICU护士团体咨询,可有效降低团队中中重度职业倦怠感的人数,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情感耗竭及工作冷漠感的体验,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武警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基层军官工作倦怠问卷对226名基层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压力各因素与工作倦怠及其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军旅生活、工作负荷和领导能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工作倦怠,解决问题和求助与工作倦怠及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与工作倦怠及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能显著负向预测工作倦怠,合理化则显著正向预测工作倦怠,消极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都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消极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