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小剂量肝素加西咪替丁联合雷公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率居儿科继发性肾脏疾患之首,且有逐年增高之势.为探究有效治疗方法,近些年来,笔者用小剂量肝素、西咪替丁加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并与既往的治疗方法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 )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但病因病理改变不尽相同的疾病 ,目前尚无理想疗法 ,且复发率高 ,预后差 ,成为临床医师棘手的难治性疾病。我院自1977年始应用雷公藤治疗各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 ,取得较好疗效 ,但对慢性肾炎某些类型的疗效尚欠满意。故我们近年来探讨雷公藤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肾炎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按 1992年第三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肾炎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 。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实验室及相关检查 ,排除继发性者 ,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2 …  相似文献   

4.
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狼疮性肾炎 (LN)采取糖皮质激素 (GC)标准治疗和环磷酰胺 (CTX)冲击治疗 ,使其预后已有较大改观 ,存活率已明显提高 ,但LN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主要死亡原因 ,其并发症和药物的副作用直接影响药物疗程的完成。我们应用雷公藤多甙片配合GC及CTX治疗 2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在被动性Heymann肾炎中抑制沉积物沉积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片加益肾活血治疗IgM相关性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M相关性肾炎是一免疫病理诊断名称,又称为IgM肾病。为Bhasin及Cohen分别于1978年首先报告。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颗粒状免疫球蛋白IgM沉积于系膜区或毛细血管袢。以前认为IgM是大量蛋白尿时在系膜区的非特异性沉积,近年来发现IgM可能有其特殊的免疫遗传学背景.IgM系膜沉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致病,具致病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过泼尼松标准治疗,激素无效或部分有效、激素依赖、反复发作(1年内复发3次或半年内发作超过2次以上)者.我们将1999年~2003年门诊和住院32例RNS患者,随机分为为两组,对比观察肾炎康复片和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雷公藤多甙片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据临床统计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约有 35 %~ 90 %出现肾炎症状 ,如蛋白尿、红细胞尿、管型尿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改变。病理检查发现 90 %患者可在光镜下出现异常。低发人群中 ,每年每 10万人中约有 6个新病人发生 ,在相对高发人群中每年每 10万人约有 35个新病人。S  相似文献   

9.
紫癜性肾炎(HSPN)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其发病涉及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异常。雷公藤治疗HSPN的疗效肯定。本研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增殖及分泌水平,以探讨HSPN的发病机制以及雷公藤治疗HSPN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火把花根片合雷公藤多甙片二联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雷公藤多甙片和火把花根片二者临床作用类似 ,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合应用于肾小球肾炎的治疗〔1~ 3〕,为了解二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提高肾小球肾炎疗效以减少或避免治疗中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及由此导致的并发症 ,我院于 1995年开始采用火把花根片和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肾小球肾炎 ,取得良好结果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病人  1995年以来在本院就诊的肾小球肾炎患者30 9例 ,按就诊顺序分为火把花根片治疗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二联治疗组 ,各组间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无显著差异 ,各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2005年1月~2013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846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治疗后临床有效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治疗紫癜性肾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红素防治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实验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BWF1为自发性狼疮小鼠模型。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小鼠进行连续 2 0周腹腔注射。运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 4h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Ⅰ、Ⅳ型胶原及MMP - 2、TIMP - 2的表达、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GF - β1的表达。结果 :①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小鼠蛋白尿产生 ,降低其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组织中MMP - 2而减少Ⅰ、Ⅳ型胶原、TIMP - 2及TGF - β1的表达 ,改善小鼠组织学病变并提高其生存率。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 3mg·kg-1·w-1和 6mg·kg-1·w-1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明确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Ⅰ、Ⅳ型胶原的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组织局部MMP - 2而抑制TGF - β1及TIMP - 2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已有报道,但用于紫癜性肾炎少见。我院自1998年起采用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紫癜性肾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41例均为我院1998年以来住院的紫癜性肾炎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12-60岁,以青少年为主,12-23岁者32例,占78%。急性紫癜性肾炎11例,慢性紫癜性肾炎16例,紫癜肾病综合征6例,无症状性血尿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性蛋白尿机制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等功效。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TW)是从雷公藤植物根中提取的总苷,经现代制药工艺加工而成,主要成分为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1981年黎磊石院士等报告应用雷公藤治疗肾小球肾炎,对降低尿蛋白有显著疗效。这一结论经过20年的实验研究及大量临床应用,现已被多数肾脏病学者所认同。本文就近年来对其治疗肾性蛋白尿机制及案例作一简要分析,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对消化道癌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正常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分析,有力地阐明了由于细胞生长的畸变牵涉到多个步骤与途径,此外,胃肠恶变的各时期的分子标记也有进展。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对胃肠癌发生的许多细胞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与实验资料均显示,蛋白尿不仅能反映肾小球损伤,而且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个导致肾脏病变进展的独立因素,大量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1]。因此,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极为重要,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近年来我们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Heymann肾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330和受体相关蛋白(RAP)是Heymann肾炎的病理性抗原,基分子上存在症病理性抗原决定簇。循环中抗gp330和抗RAP抗体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抗Crry和/或抗CD59的参与下激活补体,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导致肾小球上皮损伤、肾小球基底膜损害,最终形成蛋白尿。在主动型Heymann肾炎发病中,细胞免疫导致的肾小球上皮细胞损害及基底膜的破坏可能是主要机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发现及其各通路中关键靶点的明确,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方向。骨碎补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味常用中药,目前骨碎补中被证明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单体成分包括柚皮苷、柚皮素和新北美圣草苷。研究显示,骨碎补通过调控骨代谢相关分子信号通路,如OPG/RANKL/RANK通路、组织蛋白酶K通路、Wnt/β-catenin通路、骨形成蛋白通路上相关靶点,发挥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本文综述了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调控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发现研究者使用的干预药物以骨碎补总黄酮为主,其次是单体成分柚皮苷,尽管有研究表明柚皮素及新北美圣草苷可能比柚皮苷具备更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但相关研究较匮乏。另外,目前相关研究仅停留在单一分子信号通路中的一个或数个调控靶点上,为了阐明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抗骨质疏松的多靶点、多环节生物学机制,发掘中药防治骨代谢疾病的潜在价值,今后有必要进行骨碎补活性单体成分的进一步分离、鉴定以及各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交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狼疮性肾炎尿毒症可逆性及其治疗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向终末期肾脏病发展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主要的死亡原因。LN需要透析治疗者,通常被认为是终末期肾脏病,有不少医师认为已属不可治性,因而不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然而,我们临床研究发现,很多LN尿毒症并不等同于终末期肾脏病,经积极治疗,可逆转其尿毒症,有的甚至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正确认识LN尿毒症,并予以积极治疗,是挽救病人的关键。 1狼疮性肾炎尿毒症可逆性及其形成机制 1991年我们在国内首次对狼疮性肾炎尿毒症可逆性进行了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