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丽娟  王爽  肖媛媛  王鑫 《眼科》2011,(5):306-306
患者男性,35岁。吸食冰毒后左眼上方幕状黑影3天来诊。视力:双眼0.4,J1,矫正视力1.0。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视盘鼻侧视网膜水肿,呈灰白色(图1)。Octopus视野检查示左眼颞侧跨水平中线暗点(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示左眼视网膜动脉鼻侧分支充盈迟缓,  相似文献   

2.
刘李平  罗英  宋徽 《眼科研究》2009,27(7):557-557
患者,女,45岁。2008年2月9日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半月余至我院就诊。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否认心血管系统疾病,父亲有高血压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左眼1.0。双眼眼前节正常,玻璃体轻度混浊。有眼视盘边界清,颚侧视网膜可见灰白色水肿,盘斑束区可见“舌状”正常视网膜区域,动脉陡变细(图1)。左眼眼底视盘边界清,视网膜平覆。眼压右眼16.5mmHg,左眼14.2mmHg(1mmHg=0.133kP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右眼动脉期颞侧黄斑支荧光充盈,视盘边界欠清;静脉期颞上分支静脉未见充盈,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后期视盘荧光渗漏,黄斑部可见多个针尖样强荧光,颞上周边仍见未充盈的小动静脉。  相似文献   

3.
关娟  伍春荣 《眼科研究》2003,21(3):245-245
患者,女,54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3d,于2001年2月2日来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0.03,不能矫正。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底仅视网膜动脉稍细、反光增强。左眼屈光问质清,视盘边界模糊,色泽蜡黄。视网膜静脉轻度怒张,动脉细,黄斑部及后极部网膜较多“棉絮斑”,视网膜苍白水肿。化验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均正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右眼正常。左眼ARCT15.6S仅颞上动脉主干充盈,16,8s伴行静脉出现层流,其他动脉充盈延迟达39s,静脉充盈迟缓。黄斑雾样水肿,早期荧光透见度降低。视盘晚期高荧光。诊断:左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合并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右眼视野缺损伴阵发性头痛1月余入院。患者7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于外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0,双眼前节(-),右眼底:视盘苍白,C/D=0.3,A:V=2:3,可见脉络膜色素萎缩斑,鼻上分支血管变细,可见部分白鞘,鼻上视网膜色淡,未发现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底(-)。外院视野检查示:右眼视野向心性缩小,下方视野缺损。眼底造影检查: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鼻上支);MRI示:松果体囊肿。性功能六项检查正常。临床诊断:(1)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2)松果体囊肿;(3)风湿性心脏病。给与营养视网膜、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行伽马刀治疗松果体囊肿。半年后复查视力及眼底情况同前。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碳中毒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18a。--f1996年l月因C()中毒出现昏迷,在当地医院治疗,12h后清醒,发现在眼视物不见,遂转至我院、查眼:右眼视力为1.2,左眼视力无先感。双眼睑泪器、角结膜及屈光闪质均未见异常,房水问辉(一),虹膜纹理清晰。左眼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眼底见:视乳头水肿,隆起约十n),色泽尚红,边界模糊,静脉纤曲、扩张,动脉纤细,后极召P网膜弥漫,吐青灰色水肿。有少量渗出及出血点,黄斑区呈暗红色。眼压正常,眼球运动不受限,眶压正常、眼底荧光造影示;视网膜动脉血管荧光充盈迟缓…  相似文献   

6.
刘丽娟 《眼科》2011,20(6):366-366
患者女,46岁,右眼视物变形1个月。高血压病史1年。双眼前段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眼底像示:双眼视盘边界清,双眼视盘周围血管样条纹,右眼视盘颞侧视网膜下黄色病灶(图A、B)。OCT示:右眼视盘颞侧RPE层限局略欠连续,其上神经上皮层浅间隙,内可见中高密度反射(图C)。眼底血管造影示:双眼与眼底像中血管条纹相对应部位的血管样异常荧光(FFA表现为高荧光;ICG表现为低荧光)(图D~G);造影早期右眼视盘颞侧黄斑中心凹鼻上方可见片状高荧光,随时间延长增强扩大。  相似文献   

7.
病例1男性,62岁,晨起右眼突然视物不清4h来院就诊。既往有糖尿病史10年,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血糖11.02mmol/L,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均正常。视力:右光感,左1.0;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4mm×4mm大小,直接光反射迟钝,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泽正常,动脉纤细,视盘颞侧及鼻侧动脉呈串珠状,血液缓慢向前流动,视网膜后极部水肿,黄斑区有较淡的樱桃红斑,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荧光血管造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ry occlusion,CRAO),患者眼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观察26例26眼CRAO患者荧光片的眼底血管充盈情况。结果 CRAO患者FFA示:(1)动脉前期明显延长;(2)视网膜动脉完成充盈循环时间延长;(3)视网灾光素充盈前峰;(4)静脉回流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35岁。因左眼视力突然下降2周,于2022年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患者2周前出现左眼视力突然下降,期间视力偶有好转,无头痛、眼痛及畏光流泪等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患者初次就诊时,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02,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晰中等深度,瞳孔中等散大,直接光反射迟钝,晶状体透明,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动脉细,静脉迂曲,黄斑区水肿,呈暗红色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眼视盘晚期呈高荧光,视网膜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动静脉充盈迟缓,动脉血管纤细,静脉迂曲扩张,点片状荧光遮蔽,晚期视网膜荧光渗漏。见图1A~图1F。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仪检查结果显示左眼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紊乱,黄斑区水肿,上方可见线状高反射信号。见图B1。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显示黄斑区毛细血管迂曲扩张,深层血管因出血不清晰,浅层血流密度明显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增厚。见图2A~图2C。颈部血管超声、头部磁共振平扫、脑动脉血管磁共振成像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8岁,2020年12月于外院健康体检时发现 右眼眼底异常,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遂于青岛市 市立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3,矫正 视力1.0,左眼视力0.4,矫正视力1.0;眼压为右眼16 mmHg (1 mmHg=0.133 kPa),左眼18 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 深度适中,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基本透明。散瞳后, 眼底检查:右眼颞侧视盘可见深褐色病灶,视盘及视网膜 血管走行可,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 常。彩色眼底照片示:右眼眼底视盘上有 1个约1/4视盘直 径(Papillary diameter, PD)大小的近圆形黑色肿块,隐约可 见隆起。边缘清晰,突出于视神经视盘表面。左眼眼底未 见明显异常(见图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右眼视 盘偏颞侧局限性隆起可见单一的高反射带,后部伴有光学 阴影(见图2—3)。Humphrey视野计30°视野检测示:右眼 未见明显视野缺损(见图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示: 右眼视网膜动静脉荧光素充盈迟缓,造影早期右眼视盘外 周强荧光,视盘边界模糊,中央为低荧光,随时间进展荧光 强度增强,晚期视盘无渗漏,双眼颞侧视网膜血管呈柳树枝状,末端血管动静脉异常吻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 示:右眼视盘晚期低荧光(见图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示:右眼P100波潜伏期延迟,振幅降低;左眼P100波潜伏 期略有延迟,振幅正常(见图6)。诊断:右眼视盘黑色素细 胞瘤(Melanocytoma of the optic disk, MCOD),目前尚未造 成明显的视神经及神经纤维束损害。为求确诊,建议患者 进一步行活体组织学检查,但患者并未接受,遂建议患者3 个月后来我院复诊,但患者并未按照医嘱复诊,逐失访。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0岁。因双眼视野缩小4月余于2013年4月26日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双眼视野缩小。患者外祖母、母亲及小姨均有类似病史,具体病情不详。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眼压:右眼13.5 mmHg,左眼17.8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房水闪光阴性,前房中深,瞳孔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眼底:双眼视盘周围及视盘上方、下方和鼻侧网膜可见片状灰白色变性病灶,其间可见色素不均,伴以点片状色素沉着,病灶内可透见脉络膜大血管。视盘颞侧虽可见片状变性区,但未及黄斑中心凹,其余部位视网膜形态尚可,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整个视网膜动脉管径未见明显变细,静脉未见明显的充盈和迂曲体征(图1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示:病变区内,双眼视网膜感光细胞层明显变薄,RPE层次结构欠清近消失,内层视网膜结构欠清,未见病变的视网膜结构基本正常(图1B)。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示:双眼早期病灶内即可见透见高荧光(色素脱失)和低荧光(充盈缺失和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充盈未见明显延迟,但病灶内脉络膜血管充盈不足;静脉期,双视盘周围荧光强度逐渐增大,随时间延长可见荧光增强,晚期荧光着染,其余部位脉络膜和视网膜均未见明显的荧光异常现象(图1C)。中周视野检查示:双眼与病灶部位对应的象限性视野缺损,均与盲点相连,但黄斑回避,未受影响(图1D)。临床诊断:双眼象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9岁,因“右眼视力骤降半天,伴上方视野缺损”于2005年3月29日入院。入院检查:右眼上方1/2视力为弱光感,下方1/2视力为0.1,右眼压正常,眼前节正常,瞳孔圆,对光反射迟钝。右眼扩瞳后眼底示:视乳头边界清,色正常,A:V≈1:(2-3),呈银丝状,右眼视网膜颞下支动脉闭塞,可见栓子,后极部视网膜水肿,色灰白,黄斑区暗红色水肿(见图1)。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4 1岁。因突然右眼视物模糊约 1个月 ,门诊收入院。入院检查 :右眼视力数指 / 1m,结膜无充血 ,屈光间质清晰 ,瞳孔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阳性。眼底检查 :视盘边缘清楚 ,颞下支动脉栓塞 (图 1) ,颞上支动脉末端栓塞 (图2 ) ,颞下方视网膜锯齿缘截离 ,黄斑区苍白 ,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电脑视野检查 :上方及下方颞侧视野缺损。左眼视力 1. 0 ,左眼外眼及眼前节正常。左眼底 :视盘边界清楚 ,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清楚 ,颞下方视网膜锯齿缘截离。电脑视野检查 :周边视野缺损。右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臂视网膜循环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3岁。因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3天,于2006年8月2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右眼颞下支视网膜动脉阻塞”收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史2年,未系统治疗。否认既往眼病史。入院检查:血压135/75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甘油三酯1.09mmol/L,总胆固醇1.04mmol/L,葡萄糖5.19mmol/L,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眼科查体:视力:右眼0.05,左眼1.0,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5mmHg。右眼:角膜透明,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密度高。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楚,色泽正常,颞下方视网膜横行羽毛状灰白色水肿区,累及黄斑区,颞下方视网膜动脉及…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0岁,主诉右眼前小片状黑影3d。2019年 9月15日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门诊,黑影无明显飘动,无眼胀及眼痛,无明显视力下降,无眼球转动痛。既往史:右眼屈光不正;否认外伤史及其他眼病史,无家族遗传史。专科检查:双眼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右眼视盘表面上方、下方及鼻侧火焰状出血灶,出血区下方可见玻璃体腔相连的凝血块,视盘鼻侧视网膜下可见半月形出血灶,视网膜在位,血管走行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射阳性(见图1)。余双眼未见明显异常。眼压:右眼 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辅助检查: 右眼为-4.00 DS-0.25 DC×80=1.0,左眼为-0.25 DS=1.0。 B超显示,右眼玻璃体腔可见积血,与视网膜相连,未见视网膜脱离(见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视盘隆起, 鼻侧较重,未见视盘玻璃疣(见图3)。双眼底荧光造影未查 (荧光素钠造影剂皮试阳性)。追问患儿病史,患儿诉3 d前曾有舞蹈训练,期间有过深吸气后摒气,再呼气动作,即 Valsalva动作。门诊诊断:右眼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Intrapapillary hemorrhage with adjacent 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hemorrhage,IHAPSH),右眼屈光不正。治疗方法: 给予维生素C口服,暂时停止舞蹈训练,密切观察病情。随访:患儿自觉眼前黑影逐渐消失,眼底照片示视盘和盘周视网膜出血灶逐渐吸收(见图4)。视盘出血吸收后可见视盘向颞侧倾斜,鼻侧隆起(见图5)。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32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2h,于2011年4月19日来山东省烟台开发区医院眼科就诊.否认高血压病史.全身体检:血压190/130 mm Hg(1 mm Hg=0.133kPa).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眼前指数,左眼为1.0;右眼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余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右眼视网膜弥漫苍白水肿,视乳头与黄斑之间残留舌状正常色泽视网膜(精粹图片1中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右眼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视乳头鼻侧可见舌状睫状视网膜循环(精粹图片1中B).临床诊断: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的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图像特征性表现。方法 对9例患者(9眼)进行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9例有明确医源性病史诱发的患者中4例为中央动脉阻塞,FFA表现为早期中央动脉静脉充盈迟缓,晚期视盘高荧光,黄斑周围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充盈缺损;4例为中央动脉阻塞合并中央静脉阻塞,FFA表现为中央动静脉充盈迟缓,后极大量片状低荧光遮挡,黄斑拱环破坏,周围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充盈缺损,后极及周边广泛无灌注区;1例为眼动脉阻塞,FFA表现为脉络膜背景荧光及中央动脉充盈迟缓,血管出视盘后荧光素充盈中断,至晚期不充盈,视网膜周边广泛无灌注区。结论 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可引起中央动脉阻塞,中央动脉合并静脉阻塞及眼动脉阻塞,严重程度较重,阻塞范围较广,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有所不同,但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相似,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行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眼底彩照、荧光血管造影及黄斑OCT改变,了解溶栓前后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收集在我科行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17例,溶栓前、溶栓后48h行眼底彩照、黄斑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记录溶栓前、溶栓后48h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臂-视网膜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术后1个月复查眼底彩照和OCT改变。结果患眼溶栓前及溶栓后48h,OCT显示黄斑明显增厚,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265.00±105.93)μm及(269.00±99.04)μm,与对侧健眼的(161.00±18.06)μ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黄斑变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39.00±34.11)μm,与治疗前、治疗后48h及对侧健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底彩照显示,溶栓前视网膜中央动脉明显变细,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黄斑樱桃红;溶栓后48h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恢复,视网膜水肿仍同前;溶栓后1个月,视网膜水肿逐渐减轻,但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溶栓前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30.65±7.11)s及(39.82±7.06)s;溶栓后48h则显著缩短,分别为(14.58±2.79)s及(22.76±4.84)s,溶栓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及时有效恢复视网膜血供,缩短臂-视网膜显影及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但即使迅速恢复了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仍可出现视网膜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组织形态学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一名20岁男性因右眼无痛性视力下降就诊。右眼视力20/200,眼底检查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中度的视盘水肿(图1)。  相似文献   

20.
李××男44岁因为右眼视力突然下降9d入院。既往视力好,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入院检查:Bp116/76mmHg,OD手动/眼前,OS1.5,TA OD15mmHg。眼部异常所见:双外眼及眼前节、左眼底未见异常。右眼后极部呈现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部呈现樱桃红色,乳色束表面可见小片状出血,(见图1)。FFA检查,右眼底12s动脉显影,15s静脉层流,23s静脉充盈完毕。黄斑部可见花瓣样透见荧光,整个视网膜可见团块样渗漏,伴静脉壁渗漏,晚期视乳头及整个眼底呈现弥漫性高荧光。左眼黄斑中心凹可见透见荧光,(见图2)。右眼OCT检查,黄斑部水肿,黄斑部可见外板层裂孔,(见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