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ABO血型不合供受者之间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受者血型的转变、移植后输血的选择等问题.目的:观察ABO血型不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和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2008武警总医院收治的10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资料.总结植入效果,血型转变,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恢复造血功能,血型转变为完全供者型,1例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恢复,但红细胞植入延迟.所有患者在输注移植物时未出现短暂的血红蛋白尿,无严重急性溶血和迟发型溶血的发生,1例出现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见ABO血型不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移植疗效无明显影响,红细胞植入延迟的预防和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ABO血型不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ABO血型不合供受者之间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受者血型的转变、移植后输血的选择等问题.目的:观察ABO血型不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和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2008武警总医院收治的10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资料.总结植入效果,血型转变,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恢复造血功能,血型转变为完全供者型,1例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恢复,但红细胞植入延迟.所有患者在输注移植物时未出现短暂的血红蛋白尿,无严重急性溶血和迟发型溶血的发生,1例出现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见ABO血型不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移植疗效无明显影响,红细胞植入延迟的预防和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供受者间NK细胞表面受体-配体错配产生的具有异源活性的供者NK细胞町以减少aGVHD发生.提高GVL效应和植入率.供者NK细胞异源性活化与供受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KIR)的相配有关.国内外诸多移植中心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各种类型的移植中,NK细胞异源活性对移植预后有利有弊.这主要与移植物是否去除T淋巴细胞.以及分析采用的错配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植入辅助细胞是近来发现的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有辅助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提高移植成功率的作用,具有潜在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植入辅助细胞的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植入辅助细胞是近来发现的一组独特的细胞群,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有辅助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提高移植成功率的作用,具有潜在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植入辅助细胞的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挽救性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岁JMML患儿,采用清髓性预处理的非血缘脐血移植后植入失败,脐血移植后+36 d予以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解救,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氟达拉宾、抗人体淋巴细胞球蛋白、塞替派及低剂量的全身照射)及CSA+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脐血移植后+21 d及+28 d供受体嵌合体检测均为100%受者型,同时患者处于粒细胞缺乏及骨髓低增生状态,提示原发性移植物植入失败.半相合移植后+11 d血ANC>0.5×109 /L,+60 d血小板>10×109 /L,+120 d血小板>20×109 /L.半相合移植后出现重度急性GVHD,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在降低免疫抑制剂过程中出现局限性慢性GVHD,至今已生存6月余,未见复发.结论 减低强度的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治疗JMM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再论造血干细胞研究的若干新动向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当今造血移植物工程发展的方向造血干细胞非血缘移植的继续发展面临四大障碍 :供源少 ,植入难 ,GVHD重 ,恶性病复发多。各种造血干细胞异基因移植方案 ,诸如尽量清除T细胞的骨髓移植 ,固然可以减轻GVHD ,却使植入难 ,复发更多 ;动员的外周血移植 ,如果CD34 细胞的剂量达10 6 kg ,明显提高植入率 ,但由于外周血中过多的成熟T细胞而使GVHD加重 ;动员的外周血超大剂量(megadose)CD34 细胞移植可以提高植入率、减轻或不发生GVHD ,但复发率又增高等。总之 ,目前没有一种造血异基因移植物能全面解决植入、GVHD和复发等问题。供源缺乏…  相似文献   

8.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始终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移植物中的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则是GVHD发牛的关键.然而反应性T细胞的缺失又会严重影响造血十细胞的植入以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用非清髓预处理是否能建立猕猴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采用健康、单倍相合的亲代猕猴为供者,子代为受者。受体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作非清髓性预处理;用环胞菌素A、霉酚酸酯、鼠抗人CD25单克隆抗体作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第0天输注供者动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定期监测造血恢复、造血嵌合水平和GVHD发生等情况。结果表明:4例猕猴用非清髓性预处理后,移植后8天内造血均能恢复,早期均有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例3、例4植入成功,在移植后12、14天出现Ⅱ-Ⅲ度GVHD;例1在移植后7天低比例供者植入,最后出现移植排斥;例2在移植后7天供者成分占50%,后因肾衰早期死亡。结论:用非清髓性预处理可以跨越单倍相合猕猴的MHC屏障,成功建立了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模型。为进一步买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发展、治疗一直是移植领域不懈的研究目标.自从Ruggeri等人证实体外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同种反应性NK细胞可预防GVHD、发挥移植物抗自血病(GVL)、促进植入的特点,同种反应性NK细胞为GVHD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但杀伤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只是预测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一方面,并不代表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全部.随后关于KIR与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文章接踵而至,不同的移植中心结论不尽相同,分析原因可能与移植模式、移植物中T细胞参与、KIR重建规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大了移植的应用范围,是无HLA相合供者患者的一种重要选择。目的:比较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7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LA单倍体相合组26例、全相合组53例,对比两组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复发率、2年生存率等。结果与结论:78例受者获得完全、持久供者干细胞植入;1例受者在移植后28 d尚未植入,后因感染死亡。两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复发率和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倍体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全相合组(P<0.05);2年总生存率低于全相合组(P<0.05)。提示血缘HLA单倍体相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接近于全相合移植,在缺乏HLA相合供者的情况下,行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造血功能重建速度较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慢。因此移植中更易并发感染,而感染是目前导致移植失败与死亡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移植中感染的预防和及时发现与处理显得十分重要。1998年5月~2003年4月我们完成了20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发生早期感染(发生在移植后第1个月)有15例,占75%,  相似文献   

13.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因来源丰富、HLA相合程度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但由于单份脐带血(UCB)细胞有限,应用于成人移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应用于成人移植需从通过改良收集和冷冻复苏、体外扩增、双份UCB移植的方法,从而增加UCB造血干细胞数,弥补干细胞自身缺陷,添加辅助细胞提高干细胞植入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Profiler体系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位点检查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标记STR-PCR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对1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和受者移植前、后STR基因进行检测,了解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情况。结果1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移植后STR基因型与受者移植前STR基因型不同,与供者STR基因型完全相同,提示供者造血干细胞的植入。结论应用Profiler体系进行STR基因位点检查可用于判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入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胞植入,识别和攻击受者白血病细胞以降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从而改善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同时活化型受体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本文就抑制性和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仅是一类重要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还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给供者应用可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而不削弱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而受者移植后早期应用G-CSF可影响免疫重建,并有可能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相关死亡的发生,降低移植疗效.本文就G-CSF及其类似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作-综述.  相似文献   

17.
KIR配体不匹配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NK细胞及其受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供受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不匹配可激活NK细胞,因而诱导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还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降低移植排斥率。本文拟就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all-HSCT中移植排斥、GVHD及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背景: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第一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对患儿是严重致命的,若同时合并有继发性淋巴瘤等多种并发症,治疗就更为棘手,目前无成功方法可借鉴。目的:探讨第二次HL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首次移植失败且并发淋巴瘤的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重型再障患儿的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2011年11月25日行第一次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为8/10相合,血型主要不合),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分别在11 d和14 d恢复,移植后30 d DNA移植植入鉴定和染色体检测均示移植成功植入,术后35 d出现皮肤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激素治疗后消失,术后54 d因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及促红素等治疗好转,激素逐渐减量,EBV拷贝数逐渐升高,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发热、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行B超引导下右侧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考虑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上减停免疫抑制剂,应用美罗华及CHOP方案化疗,淋巴结缩小,且EBV拷贝数下降,体温正常。移植术后5个月复查血象和骨髓象提示继发性植入失败,进而于2012年5月15日行第二次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儿的父亲,预处理方案为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马利兰+米托蒽醌+抗CD52单克隆抗体。回输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同时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环孢素A+短程的甲氨喋呤+CD25单克隆抗体联合霉酚酸酯。回输的有核细胞分别为13.52×108/kg,CD34+细胞数为2.45×106/kg,无关供者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量为1×106/kg。随访时间为移植后24个月。结果与结论:移植后中?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各种恶性疾病或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的发生限制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graftversushostdisease,c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从胸腺、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各亚群和B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抗体四个方面对cGVHD的发病机理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供者来源广泛在临床应用较多,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仍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特点,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的意义。方法: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52例,其中HLA全相合组31例,单倍体组21例。HLA单倍体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HLA全相合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持久干细胞植入。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48%(25/52),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23%(12/52);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9%(12/31)和62%(13/21)(P〉0.05);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0%(3/31)和43%(9/21)(P〈0.05h发生于移植后+30d、+31d-+60d、+61d-+100d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在移植后+30d内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移植后+31d-+60d和+61d-+100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相合组与单倍体组相比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无病生存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说明采用上述移植方案,单倍体组安全性与疗效接近全相合组;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