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ombas-Bact系统可以在4小时20分钟内将33种肠杆菌科细菌鉴定到属或种.该系统包括16种生化反应:精氨酸脱氢酶,赖氨酸和乌氨酸脱羧酶,枸椽酸和丙二酸盐利用,硫化氢产生,尿素水解,侧金盏花醇,阿拉伯糖,纤维二糖,葡萄糖、肌醇,乳糖,甘露醇,鼠李糖和山犁醇发酵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MicroflexTM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采用MicroflexTM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同时对545株肠杆菌科质控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不一致者采用沙门菌血清凝集试验或细菌16S r DNA基因测序予以确证。结果 MicroflexTMMALDI-TOF MS对545株细菌的种和属的鉴定率分别为97.1%、2.9%。Vitek 2 Compact对545株细菌的种、群、属的鉴定率分别为83.3%、13.9%和2.2%,鉴定错误率为0.2%,未鉴定率为0.4%。结论 MicroflexTMMALDI-TOF MS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符合率高于Vitek 2 Compact,且操作快速、简便,成本低,可用于临床肠杆菌科细菌的常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谱,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VITEK-60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从住院老年患分离而来的83l株肠杆菌科细菌和670株非发酵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是主要病原菌。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多,较多引起泌尿道感染;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较多见,大多引起呼吸道感染。所测定菌株的耐药程度均较高。结论:对老年人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感染,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4.
作者将过去定为肠道菌46群的9株细菌进行了一系列生化反应鉴定,发现它们与肠杆菌科其他菌属的区别为:靛基质、V-P、硫化氢、尿素、苯丙氨酸脱氨酶、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D—葡萄糖产气、海藻糖产酸以及动力等试验均为阴性;甲基红、枸橼酸盐(西蒙氏)、乳糖和棉子糖产酸试验均为阳性;所有菌株对大肠菌素有抗性。作者将其中1株(CDC 2896-78,ATCC 35017)  相似文献   

5.
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中 ,克氏双糖管已沿用了多年 ,由于其生化反应项目较少 ,在细菌鉴定中只能起到粗筛作用 ,为了减少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环节 ,缩短患者候检时间 ,我科采用了综合鉴定培养基 (又称多糖管 ) ,通过临床标本分离到的 94 5株菌株生化反应观察 ,认为该培养基可同时观察葡萄糖、乳糖、甘露醇的产酸与产气、硫化氢、动力及尿素的分解 ,根据以上生化结果 ,结合血清学凝集试验 ,具有快速筛选肠道致病菌的优点 ,对非发酵菌结合氧化酶试验亦能初步作出鉴别 ,现将其配制及反应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培养基  1底层成分 :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该院2011~2013年临床首次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6 498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耐药情况。结果 6 498株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产气肠杆菌等,主要来自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送检标本主要为痰液、尿液和血液等。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较高,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已经出现。结论该院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且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89-8389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常见菌种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73例可疑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检出94株肠杆菌科细菌,占阳性标本的34.1%。主要菌株大肠埃希菌22株、阴沟肠杆菌18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其他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和耐药率高临床应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抗生索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和编码手册鉴定细菌;通过二倍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棒酸纸片扩散法对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从临床标本中鉴定出4种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3.4%;肺炎克雷伯菌占25.2%;粘质沙雷菌占12.9%;阴沟杆菌占8.5%。四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和头孢拉定的耐药率分别为51.2%-67.1%,72.4%-80.5%和48.8%-57.5%,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是26.8%-48.1%、47.6%-59.8%和40.2%-58.8%。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7%和20.4%。结论在所鉴定的四种肠杆菌科细菌中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紊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分离趋势及耐药谱.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分离自住院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的肠杆菌科细菌5980株,采用VITEK 2 Compact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种类,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参考有关资料,设计了一种细菌生化反应快速系统鉴定装置.参照肠杆菌科编码,可以对肠杆菌科的所属细菌,13个属.上千种细菌进行鉴定,而且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兹将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生化反应盘:由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厚1mm,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呈色素原和荧光素原作底物的酶定性试验已被用于多种细菌的鉴定。作者报道了肠杆菌科47种菌对14种4-甲基伞形酮结合糖苷底物的水解结果,对糖苷酶应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价值进行了评价。共试验712株经TTE-AS 系统鉴定属肠杆  相似文献   

12.
孙敬 《江西医学检验》1989,7(3):24-25,26,16
86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徐虹编写并推荐的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方法,具有结果准确,鉴定思路清楚等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科实际,摸索了一套简易的适合一般医院日常使用的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及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分离出的202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用复合纸片法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β-内酰胺酶(AmpC-BLA)。结果20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高产ESBLs的细菌74株占36.6%,高产AmpC-BLA的细菌39株占19.3%;产β-内酰胺酶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2种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且各具特点,各临床实验室应重视β-内酰胺酶的检测,这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敏感性试验,使用K-B法补充;采用CLSI M100-S24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及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5 987株,第一位是大肠埃希菌,占51.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8.5%;第三位为阴沟肠杆菌,占5.8%。泌尿系统是肠杆菌科细菌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44.9%;其次为呼吸系统,占29.0%。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偏低。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54.3%、39.3%和42.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CRE的整体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该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建立一种用电脑来处理肠杆菌科细菌编码的程序,可以对肠杆菌科的所属13个属细菌进行鉴定,方法如下.1.器材:PZ—80型电脑一台(附录放机,显示器,优于本机的其他型号也可).  相似文献   

16.
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的研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将自行研究的生化基质置聚苯乙烯条中脱水制干组合成鉴定条,辅以细菌编码技术对13株标准菌株、56株质控菌株和127株临床菌株进行鉴定,并与AP120E和微量生化管方法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鉴定13株标准菌株和56株质控菌株的准确率达98.5%,与AP120E同时鉴定127株临床菌株符合率达96.8%(P〉0.05),与微量生化管方法比较,生化反应结果的符合率达97%(P〉0.05)。结论 该系统能准确、快速、简单、经济地鉴定肠杆菌科细菌。  相似文献   

17.
酒石酸盐、粘液酸盐试验是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常用生化试验。我们发现原法指示剂颜色变化不明显,结果难以判断,改进后有利于结果判断.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互酒石酸盐、粘液酸盐生化培养基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检疫所,阳性对照德尔卑沙门氏菌本室分离自从业人员粪便,阴性对照甲型到伤寒沙门氏菌由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提供.1.2将阳性菌、阴性菌各自分别接种在酒石酸盐、粘液酸盐生化管中,各种2支,一支不加液体石蜡(以下简称原法),一支加灭菌液体石蜡覆盖(以下简称覆盖法).置36”C培养,变黄色为阳性,保持蓝色为阴性,连…  相似文献   

18.
纸片法快速鉴定肠杆菌科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杆菌科在发达国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已用多种微量快速商品诊断试剂进行鉴定.主要原理是使用浸渍的纸片,小反应孔和相对大的接种量,利用细菌已形成的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形成可检出的足够浓度的生化产物.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自制16种生化纸片,快速鉴定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取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应用微机鉴定细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我们利用 CEC—I 微机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中做的一些工作和几种实用的 CEC—I 微机细菌鉴定软件。1 基本原理人工鉴定细菌的传统方法是先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简单生化反应初步确定其科或属的分类,然后通过详细的生化反应试验鉴定到种。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近海海水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02份海水共分离出肠杆菌科6属6种2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2株,聚团泛菌2株,弗劳地拘橼酸杆菌2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蜂房哈夫尼菌1株。药敏结果显示,16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氨曲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陛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在90%以上,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氯霉素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在80%-9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在70%以下。结论 海水中肠杆菌科细菌调查及药敏试验对海水细菌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