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西平县中医院就诊的160例SLE患者,按照是否处于活动期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各80例;择取同期免疫学检查的8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全部给予免疫学联合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免疫学检查结果。结果 IgG、IgA和IgM 3项免疫学指标比较,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对照组C_3、C_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活动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实现病情的确诊,还能判断病情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2.
肖静  杨元好  刘文毅  吴永国 《河北医学》2012,18(8):1081-1083
目的:研究IgM、IgA、IgG、C4及C3抗核抗体谱(ANAS),可提取核抗原(ENA)与抗双链脱氧核糖(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以及健康者进行免疫学联合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活动组IgG、IgA、IgM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3、C4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LE非活动组IgG与IgA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SLE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进展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在病情活动性期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活动组(36例)、非活动组(44例),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人员均使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把3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分析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结果: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患者的血清 IgM、IgA、IgG、C3、C4各指标与对照组健康人员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在临床上有良好效果,可及时判断患者疾病实际情况并提示患者预后情况,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各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免疫学检验及免疫性检验,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三组IgG、IgM、IgA、C4、C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B组IgG、IgM、IgA水平高于观察A组、对照组,C4、C3水平均低于观察A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A组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A组C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燥综合征A抗原(SS-A)阳性率、干燥综合征B抗原(SS-B)阳性率、SS-A阳性且SS-B阳性率、抗核抗体谱阳性率、ENA多肽抗体Sm阳性率、抗ds-DNA抗体阳性率、抗核糖核酸抗体U1RNP阳性率、Sm阳性且U1RN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免疫学检验和抗体检测,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明显高于对照组,补体C_3(C_3)、补体C_4(C_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免疫球蛋白M(IgM)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抗SSB、抗SSA与抗SSB、ANA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为医师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E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累及多系统并伴有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近年来,由于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更加深入。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也将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测结合起来,尤其是免疫学方面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核抗体谱(ANAs)及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检测,评价这些自身抗体对SLE的诊疗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选择SLE组患者9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74例和正常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免疫印迹法测定ANAs,放射免疫法测定抗ds-DNA,对所选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患者的抗dsDNA、AnuA、抗Sm敏感性为41.1%、32.2%、22.2%,特异性均为97.3%,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5.22、11.93、8.22,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达到62.2%,特异性达到90.5%.结论:抗dsDNA、AnuA、抗Sm是SLE的诊断性标记抗体,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联合检测可以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FE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及监测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于风湿免疫科的146例确诊SLE的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收集本院同期其他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肿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65例为对照组1,随机收集本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105例为对照组2,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抗双链DNA抗体水平、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LE组患者血清F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均P<0.01).血清FET对SLE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 (95%置信区间0.634~0.795,以健康志愿者组及其他疾病组为参考人群);单独测定FET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41.78%)不及检测dsDNA的阳性率高(83.56%),联合dsDNA测定血清FET可提高SLE诊断的阳性率(92.47%).SLE患者血清FET水平与CRP低度相关(r=0.351),与ESR相关程度较弱(r=0.273).结论:血清FET对SLE诊断有一定价值,通过与dsDNA、CRP、ESR等指标的联合检测对SLE诊断及病情监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方凯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14-10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脏受累表现,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及抗心磷脂抗体(ACL)与SLE心脏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5年6月诊断为SLE的入院病人91例. 结果 91例SLE病人中47例(51.6%)具有心脏损害,3例病人具有心脏病相关症状(6.38%).心脏损害包括心电图(ECG)ST-T异常20例(42.6%),心包积液20例(42.6%),肺动脉高压8例(17.0%),心肌损害7例(14.9%),心律失常7例(14.9%),瓣膜病6例(12.8%).心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程差异有显著性(P<0.01).ACL阳性组与阴性组瓣膜损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SLE可以累及心脏各个部分,其中以ECG ST-T缺血性改变和心包受累最为常见.SLE累及心脏时多属无症状型.SLE心脏损害与病程有关,抗心磷脂抗体与心脏瓣膜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标  武加标  李志军 《西部医学》2009,21(6):955-95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主要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70例SLE患者中有38例白细胞增多,发生率为14.1%。该38例中有27例(71.1%)与感染有关,11例与原发病活动有关。结论SLE患者白细胞增多不要盲目加大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剂量,注意并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抗心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93份血清(包括NPLE患者33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35例,非SLE所致脑血管意外患者25例)和17例脑脊液(包括NPLE患者6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5例,非SLE所致脑血管意外患者6例)中的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IgG、IgM阳性率分别为59.1%、57%,其中33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阳性率为90.9%,87.9%,35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阳性率为34.3%,2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意外患者阳性率为52%,48%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NPLE患者组与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组及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意外患者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脊液中ACA—IgG、ACA—IgM阳性率分别为6/17、5/17,NPLE患者组与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狼疮患者组及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意外患者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3例NPLE患者,血清ACA—IgG、IgM检测、认为、弥漫性表现患者与局灶性表现患者比较,血清ACA、抗体水平不同,局灶性表现患者升高较明显(P〈0.05)。结论血清中ACA与NPL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SLE死亡患者47例,同期住院患者94例,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死亡组发热、肺部感染、神经精神症状、狼疮肾炎的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0.05);SLEDAI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间贫血、血小板、ANA及抗Sm抗体、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死亡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多脏器损害合并感染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抗collectin 1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诊断和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同时纳入SLE活动组、SLE缓解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组以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5组患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ollectin 11抗体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5组各纳入30例患者,SLE活动组和SLE缓解组之间抗collectin 11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16.8 vs. 89.7±24.7,P=0.896)。SLE组作为一个整体,其抗collectin 11抗体水平(89.1±19.4)显著高于RA组(49.1±22.0)、SS组(56.9±30.1)以及HC组(72.7±24.6)(P<0.001,P<0.001,P=0.007)。抗collectin 11抗体诊断SL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提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与其他SLE特异性自身抗体有一定的互补作用。结论: 血清抗collectin 11抗体在SLE组中显著高于RA组、SS组以及HC组,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可能成为SLE新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郭旭武  陈楚鹏  郭俊雄  郑永平 《河北医学》2005,11(12):1087-1088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至2005年收治的38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结果: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196例(占50.9%),119例(30.9%)无明显酒精、药物、感染等病因,且多与SLE活动有关.结论:SLE消化系统累及发生率高,不具特异性,易误诊,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探讨Treg细胞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四色分选流式细胞仪检测103例SLE患者及58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数(%)。SLE活动性的判断采用SLEDAI评分方法,其中非活动期(SLEDAI≤9分)患者37例,活动期(SLEDAI〉9分)患者66例。分析以上SLE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数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①SLE患者组Treg细胞(%)(1.59±1.2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2±1.76),P〈0.05;②SLE活动组Treg细胞(%)(1.53±1.28)显著低于SLE非活动组(2.14±1.97),P〈0.05,SLE活动组Treg细胞(%)(1.53±1.2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2±1.76),P〈0.05,SLE非活动组Treg细胞(%)(2.14±1.9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62±1.76),P〈0.05。③Treg细胞百分数与SLEDA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数存在显著异常,并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说明Treg细胞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SLE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8例初诊未用激素治疗、32例已用激素治疗的SLE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病情资料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组血清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降低(P〈0.05)。有肾脏病变SLE患者组TG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病变SLE患者组(P〈0.01),TC和HDL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应用激素治疗组血清TC和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DL水平与血沉(ESR)呈负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异常主要系肾脏损害和大剂量激素使用所致。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状况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晋梅  杨静  刘毅 《西部医学》2011,23(2):356-358,360
目的研究SLE死亡患者相关的感染状况,分析SLE合并的感染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正确预防并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0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绵阳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死亡患者,分析死亡SLE患者的直接死因、该组病例感染情况、病原学情况,并将该组患者分为死于感染者和死于非感染组,分析感染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686例患者中死亡52例,占7.58%,感染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7例,占51.92%),其中肺部感染最常见,占21例。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肺部感染、合并狼疮性肾炎与感染导致的死亡有相关性。结论感染是SLE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合并狼疮性肾炎与感染导致的死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3种血清学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3种血清学指标,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P)和抗脂蛋白酶抗体(anti-LPL)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肾炎的关系.方法 分析该院自2001年以来71例SLE患者各主要相关血清学指标与SLE肾炎的关系.结果 SLE肾炎anti-dsDNA、anti-P和anti-LPL有较高的阳性率,而且它们之间存在较高的协同相关性(P<0.05).结论 anti-LPL的升高和anti-LPL与anti-P的协同相关性,及anti-LPL与anti-dsDNA的协同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SLE肾炎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