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原发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 42例患者共47个原发中心结节HCC的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42例患者分为2组,VM阳性组(16例)和VM阴性组(31例).应用CD31和PAS双重染色检测VM表达及形态结构.RT-PCR检测VE-cadherin、EPHA2和MMP-2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42例HCC患者标本中,有16例(38.1%)存在VM结构.VM结构为由肿瘤细胞围成的无内皮细胞衬附的管道样结构或PAS染色阳性的网络样结构.VM的生成与HCC的Edmondson病理学分级、肝内转移、术后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中VM阳性的VE-cadherin、EPHA2和MMP-2基因表达高于VM阴性(P<0.05),其基因表达与VM形成具有相关性.结论 HCC中存在VM.HCC恶性程度越高形成VM的能力越强.VM阳性的HCC更容易发生肝内转移,并且有较高的术后复发率,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MMP-9、Bc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肾细胞癌石蜡标本中MMP-9、Bcl-2和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细胞癌中MMP-9、Bcl-2和VEGF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9、Bcl-2的阳性表达与肾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VEGF在病理分级Ⅰ与Ⅱ和Ⅰ与Ⅲ之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分期中,早期与晚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9和VEGF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结论 MMP-9、Bcl-2和VEGF在肾细胞癌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作用。MMP-9很可能与肾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VEGF可作为判断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整合素αv亚基对肝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v亚基 (αv)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对 4 3例HCC和 6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αv的表达与HCC的病理学特点、微血管密度 (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αv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肝癌卫星灶的形成密切相关 (H =9 0 0 8,P =0 0 0 3) ;αv在癌组织内皮细胞中阳性与阴性表达组的MVD值分别为 (15 1± 5 4 )和 (115±39) ,两组MVD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5 0 3,P =0 0 16 )。结论 αv在HCC中的表达对肝癌的血管生成、侵袭转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分布及与预后的关系,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前列腺癌VM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6例.年龄59 ~ 72岁,平均(66.7±11.0)岁.术前血清PSA为15.6 ~ 76.7 μg/L,平均(34.6±1.7)μg/L.术前经MRI检查及穿刺活检均诊断为局灶性前列腺癌.收集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组织标本,采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免疫组化和过碘酸雪夫氏( periodic acid-sciff,PAS)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后,光镜下观察VM结构,比较VM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预后情况,分析VM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MP-2蛋白表达与VM形成的关系和作用. 结果 96例中24例存在VM结构,VM阳性组平均Gleason评分8.0±0.3,PSA( 37.7±2.3) μg/L,均高于VM阴性组Gleason评分6.2±0.3,PSA(19.5±2.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阴性组无生化复发中位生存期96个月,高于VM阳性组无生化复发中位生存期3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表达和VM的形成呈明显正相关(rs =0.60,P<0.01). 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VM形成与组织恶性程度相关,肿瘤细胞分泌MMP-2可能促进了VM的形成,VM阳性和MMP-2高表达与前列腺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曹斌  陈孝平  朱鹏  关剑  朱虹  侍作亮 《肝胆外科杂志》2005,13(2):150-152,160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血管形成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 4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的COX- 2、VEGF的蛋白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高分化HCC中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0 .0 5 ) ;转移组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转移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 ;无包膜HCC中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有包膜HCC(P<0 . 0 5 )。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COX- 2和VEGF及VEGF和MVD之间表达的强弱呈强正相关(分别r=0 .6 2 6 1,r=0 .6 0 97;均P<0 .0 0 1) ;COX- 2和MVD之间无相关性(r=1.30 4 ,P>0 .0 5 )。结论 COX- 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高分化HCC致癌有关;COX- 2及VEGF均与肝癌的转移相关;COX- 2表达与VEGF表达可能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固生蛋白tenascin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固生蛋白(tenascin ,T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和与HCC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 2例HCC、10例肝硬化和7例正常肝组织内TN的表达情况,观察与HCC病理学特点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 ,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TN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和强度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 χ2 =4 15 ,P <0 0 5 ;t=2 4 73,P <0 0 5 ) ;②TN在有包膜侵犯组、病理分级Ⅲ~Ⅳ组及有转移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 χ2 =5 4 7,P <0 0 5 ;t=2 138,P <0 0 5 )、病理分级Ⅰ~Ⅱ级组( χ2 =6 87,P <0 0 1;t=2 4 79,P <0 0 5 )以及无转移组( χ2 =10 6 ,P <0 0 1;t=2 6 93,P <0 0 1) ;③肝癌>5cm、有包膜侵犯、有转移、病理分级Ⅲ~Ⅳ级组的MVD值明显高于肝癌≤5cm(t=2 0 36 ,P <0 0 5 )、无包膜侵犯(t =2 32 8,P <0 0 5 )、无转移(t =2 4 94 ,P <0 0 5 )及病理分级Ⅰ~Ⅱ级组(t =2 2 71,P <0 0 5 )。④TN阳性表达HCC中的MVD值明显高于TN阴性表达HCC中的MVD值(t =2 4 87,P <0 0 5 )。结论 T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其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形成血管生成拟态(VM)的差异,探讨VM形成与细胞外基质和粘连分子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MHCC97-H、MHCC97-L三维培养体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血管样结构形成差异.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无转移人肝癌细胞株Hep3B及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作对照.应用细胞外基质和粘连分子基因芯片筛选MHCC97-H和MHCC97-L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芯片的结果.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三维培养24h,MHC097-H形成的血管样结构长度为(474±16)mm/cm2,MHCC97-L为(320±41)mm/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9,P<0.05).Hep3B及HL-7702均不形成血管样结构.在113个细胞外基质和粘连分子相关基因中,MHCC97-H表达较MHCC97-L上调的有7个,下调的有3个.选取差异性表达的腱糖蛋白-C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经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体外形成VM能力明显较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强,其原因可能与MHCC97-H差异表达某些细胞外基质和粘连分子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在胆囊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胆囊癌74例和胆囊腺瘤、慢性胆囊炎各10例的石蜡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测定上述病变组织的MMP-1、MT1-MMP表达。应用Kaplan-Meier生存比较、Cox风险模型分析与胆囊癌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①胆囊癌MMP-1、MT1-MMP表达明显高于胆囊腺瘤、胆囊炎(P0.000 1);VM(+)胆囊癌MT1-MMP表达明显高于VM(-)胆囊癌(P=0.003 9),而MMP-1则无差别。②MMP-1表达与VM(-)胆囊癌的Nevin分期(P=0.003 6)、分化程度(P=0.010)、肝转移(P=0.003)和淋巴结转移(P=0.002)正相关;MT1-MMP表达与VM(-)或VM(+)胆囊癌的Nevin分期(P=0.013或P=0.033)、浸润深度(P=0.045或P=0.035)、淋巴结转移(P=0.046或P=0.025)和肝转移(P=0.030或P=0.027)正相关;MMP-1、MT1-MMP表达与VM(-)胆囊癌正相关。③VM(+)胆囊癌MT1-MMP表达在Nevin S3~S5期(P=0.000 1)、侵犯浆膜(P=0.001)、淋巴结转移(P=0.000 2)和肝转移(P=0.004)同样分组条件下分别明显高于VM(-)胆囊癌;MMP-1仅在肝转移组,VM(+)胆囊癌表达显著高于VM(-)(P=0.038)。④无论在MMP-1、MT1-MMP单独表达阳性或二者均阳性,VM(+)胆囊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都明显短于VM(-)组(P=0.025 1或P=0.022 5或P=0.025 0)。Cox多因素分析表明,V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手术方式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胆囊癌MMP-1、MT1-MMP高表达,MT1-MMP表达与胆囊癌VM相关,MMP-1则与胆囊癌VM无关。MMP-1、MT1-MMP可作为评判胆囊癌Nevi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或肝转移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而MT1-MMP还可作为判断胆囊癌否存在VM和VM胆囊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探讨NF-κBp65、VEGF的蛋白表达与HCC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及相关性,阐述二者在HCC血管生成中的机制.方法 选用45例HCC组织和32例癌旁肝组织、15例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其NF-κBp65、VEGF的表达和计数MVD值,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中NF-κBp65、VEGF的表达和MVD值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组织中NF-κBp65、VEGF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NF-κBp65、VEGF的表达在有血管侵犯组显著高于无血管侵犯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NF-κBp65与VEGF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2,P<0.05).结论 HCC中NF-κBp65、VEGF的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有关;HCC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与VEGF存在相关性,它们之间在肝癌血管生成中可能存在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10.
凋亡及血管生成因子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o RP  Zhong C  Shi M  Zhang CQ  Wei W  Zhang YQ  Li J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626-1630
目的 研究部分凋亡及血管生成因子在肝细胞肝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肝癌标本中p53、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p53、Survivin、MMP-2、MMP-9及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33.3%、51.1%、60.0%、37.8%及76.7%。经相关性分析,VEGF与MMP-2、VEGF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MMP-2、MMP-9及VEGF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P〈0.05)。MMP-2阴性组的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显著高于MMP-2阳性组中的相应指标(P〈0.05),MMP-9和VEGF中亦发现类似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播散结节、镜下微转移灶、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以及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53和Survivin与肝癌术后复发无关;MMPs和VEGF与肝癌术后复发相关,可用于评价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IS)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AIS Ⅰ组(每日1 mg/kg)、DAISⅡ组(每日15 mg/kg).用药2周后观察肿瘤体积和重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血清肝肾功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mRNA的表达,肿瘤组织切片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AIS能抑制肿瘤生长,对照组、DAIS Ⅰ组和DAIS Ⅱ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0.78±0.25)、(0.42±0.17)、(0.38±0.21)cm3(P<0.01);DAIS抑制肝癌细胞VEGF mRNA、MMP-2 mRNA的转录(P<0.01).DAIS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DAIS组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DAIS可以抑制肝癌细胞VEGFmRNA和MMP-2 mRNA的转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肝移植术后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10(ANXA10)在人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这些作用是否与已知的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相关的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关.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80例患者肝细胞癌(H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NXA10、MMP-9、VEGF的表达,分析ANXA10与MMP-9、VEGF之间相关性及ANXA10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NXA10在HCC中阳性率为65.0%(52/80);在癌旁肝组织中阳性率为91.3%(73/8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ANXA10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肝硬化、临床T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ANXA10与MMP-9之间显著相关(P<0.05);ANXA10与VEGF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NXA10表达缺失或失活可能是恶变的人肝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消炎痛(Indomethacin)对有转移潜能的人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和对裸鼠肝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1)体外实验:采用0.2 mmol/L的消炎痛分别作用于MHCC97L细胞,观察细胞增殖、侵袭实验、运动实验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体内实验: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后,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炎痛组.6周后处死动物,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肺转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MMP-2、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1)体外实验:0.2mmol/L消炎痛明显抑制MHCC97L细胞增殖(P值均<0.01),消炎痛组穿过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和上室底膜(运动实验)的细胞数分别为2.2±1.3和4.4±1.1,明显低于对照组(11.4±1.9和12.8±1.8,P值均<0.01);ELISA法检测发现,消炎痛组VEGF蛋白和MMP-2蛋白含量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值均<0.01).(2)体内实验:对照组、消炎痛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700 ±422)mm3 和(1170±585)mm3(P<0.05),肺转移率分别为75%和50%(P>0.05),平均肺转移灶数目分别为2.92±2.07和1.33±1.56(P<0.05);与对照组比较,消炎痛组的抑瘤率为3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消炎痛组VEGF、MMP-2、COX-2蛋白的表达和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P值均<0.01).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消炎痛可抑制肝细胞肝癌的生长转移,其作用和抑制VEGF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ndomethacin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line MHCC97L with metastatic potential and the effect of indomethacin 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HCC. Methods (1) In vitro; Proliferation, Transwell invasion assay, cell motility assa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protein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after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0. 2 mmol/L indomethacin. (2)In vivo: Mice bearing xenografts in the li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indomethacin groups. At the end of sixth week, the mice were killed and tumor volume, inhibitory rate,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 (IHA) and metastasi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1)In vitro; 0. 2 mmol/L indomethacin coul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MHCC97L cells markedly (P <0. 01). The average amount of invading cells per field in cell invasion assay and motility assay was 2. 2 ± 1. 3 and 4.4 ± 1. 1 respectively in indomethacin group,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control group ( 11. 4 ± 1. 9 and 12. 8 ± 1. 8 respectively, P <0. 01).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MMP-2 in cells treated with indomethac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P <0. 01). (2)In vivo; Tumor volume, incidence and number of lung metastases in control and indomethacin groups were (1700 ±422) mm3 and (1170 ± 585) mm3 (P < 0. 05), 75% and 50% ( P > 0.05), 2. 92 ± 2. 07 and 1.33 ±1.56 (P<0. 05) , respectively. Inhibition rate in indomethacin group was 31.2%. IHA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VEGF, MMP-2, and cyclooxygenase-2 ( COX-2) was down-regulated in indomethacin group (P <0.01). Conclusion Indomethacin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HCC, which was in part mediated by down-regulation of VEGF and MMP-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 (EC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肝癌组织及17例正常肝组织中ECM1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ECM1和MMP-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65.0%,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23.5%和11.8%.ECM1和MMP-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侵犯及TNM分级相关,而且MMP-9还与肿瘤的大小、结节数、分化程度和肝硬化程度有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FP水平、HBsAg、Child分级及肿瘤包膜无关(P>0.05).ECM1和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ECM1与MMP-9两者在肝癌中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585,P<0.001).结论 ECM1和MMP-9的表达与肝癌的侵袭特性相关,与肝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作预测肝癌患者手术预后及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浸润性肝细胞肝癌(HCC)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根治性手术切除的HCC标本123例,通过对肿瘤的个数、包膜是否完整、门静脉有无癌栓、有无肝外转移等标准的划分,将其分为浸润转移组(74)及无浸润组(49).术前所有病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测定两组术后标本癌组织的MT1-MMP蛋白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癌组织MT1-MMP mRNA的表达.结果 浸润组术前血清VEGF:(1 33.89±68.56) μg/L;无浸润组:(100.64±81.3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1-MMP主要定位表达在肝癌细胞的胞膜和间质.在浸润组中,MT1-MMP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浸润组(P<0.05);浸润组MVD:11.24±1.49,无浸润组:8.11±2.51,两者比较浸润组MVD的形成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 在浸润性肝细胞肝癌中,MT1-MMP的表达明显增高,并伴随血清VEGF的表达上调、癌组织内新生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增多.MT1-MMP高表达可作为浸润性肝癌的判定指标,并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西环索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模型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作用.方法 C57/BL小鼠47只建立黑色素瘤模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每日腹腔注射盐酸多西环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7 d后处死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各10只.继续给药14 d后处死剩余小鼠,比较两个时间点多西环素对MMP-2、MMP-9、VEGF表达的影响.并用检测MMP.9、MMP-2酶原、活性MMP-2的活性变化.结果 多西环索给药7 d抑瘤率为52.36%,给药14 d抑瘤率为35.63%.给药组的MMP-2、MMP-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给药组的MMP-9和活性MMP-2的条带酶解量以及活性MMP-2与MMP-2酶原比值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MMP-2酶原条带酶解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西环素可以抑制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病人门静脉癌栓 (PVTT)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PVTT形成的生物学行为与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5年至 2 0 0 2年间的 2 6 0例HCC伴PVTT病人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①肿瘤切除并门静脉取栓组 (S1 =6 2 ) ;②门静脉取栓组 (S2 =5 4 ) ;③介入治疗组 (N1 =4 8) ;④保守治疗组 (N2 =96 )。比较各组间不同的疗效。实验研究对 1 2 3例HCC病人手术切除标本分为 3组 :无PVTT肝癌组 (B)、伴有PVTT的原发癌组 (A1 )及门静脉癌栓组 (A2 )。分析多种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PVTT形成中的意义。结果 S1 组中位生存期为 1 7.2个月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7.7%、4 0 .3%和 2 0 .9% ;S2 组中位生存期为 1 2 .6个月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2 2 .2 %和 7.4 %。N1 组中位生存期为 4 .8个月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0 .8%、6 .2 %和0 ;N2 组中位生存期为 1 .5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2 %、0、0。各组生存率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VEGFmRNA、蛋白的表达率及MVD计数A1 组、A2 组织组均高于B组 ,表达强度A2 组高于A1 组 (P <0 .0 1 ) ;uPA、uPAR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A2 组和A1 组均高于B组 ,表达强度A2组高于A1 组 (P <0 .0 1 )。E CD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DR抗原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O与HLA-DRBl基因多态性及DR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SSP方法与免疫组化技术对61例吉林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62例HCC病人及5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进行了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以及肝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HLA-DR抗原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RB1*1201-3等位基因表达频率为17.2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00%(P=0.0427,RR=2.391);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肝癌组HLA-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48%、12.50%、11.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P=0.0066,RR=6.35;P=0.0046,RR=7.00;P=0.0073,RR=6.236);HLA-DRB1*1501-5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在肝癌组为18.5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00%(P=0.0423,RR=2.303);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组织肝细胞中HLA-DR抗原表达阴性,而34.2%的肝癌组织肝细胞膜和(或)胞浆中可见HLA-DR抗原表达,呈灶状分布,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癌周血管浸润及转移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HLA-DRB1*1201-3、HLA-DRB1*0701等基因型与吉林地区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相关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病与HLA-DRB1*0701等位基因型相关联,肝癌患病与HLA-DRB1*1501-5、HLA-DRB1*0701等位基因型及DR表达量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