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5%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423例连续行单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据LVEF值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76例,男279例,女97例;年龄(58.6±11.4)岁,LVEF均≥45%;B组,47例,男36例,女11例;年龄(60,7±12.1)岁,LVEF均<45%,比较两组患者行CABG的临床效果. 结果 A组术后低心排血量发生率[3 7%(14/376) vs.17.0% (8/47),P<0.05]和院内病死率[1.6% (6/376)vs 6.4% (3/47),P<0.05]均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6~38个月,A组随访335例,B组随访41例,随访率共为88.9% (376/423).A组死亡1例,死于术后17个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或 减轻.B组死亡2例,1例术后9个月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术后31个月死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6个月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51.7%±12.5% vs.38.7%±4.6%,P<0.05),大多数患者活动耐受力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 CABG对于LVEF低下的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术期处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左心室射血分数与缩短分数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 (FS)对术后室性心律失常 (VA)预测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 1999年度 CABG患者 30 0例 ,手术前、后定期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 EF和 FS值 (面积长轴法 ) ,信号平均心电图测心室晚电位 (VL P) ,围术期监测心肌酶确定心肌缺血和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2 4小时 Holter及持续心电监测心律。 结果 术前心肌梗死、室壁瘤、VA和 VL P阳性者术后 EF、FS值明显减低 ,左心功能不全者 (L VD)术后 EF、FS值明显改善 ,L VD、VA、VL P阳性和室壁瘤患者术后 VA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结论 EF和 FS值是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 ,FS较 EF更能准确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 ;术前 L VD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明显好转 ,获益最大 ,所以 L VD不应作为 CABG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反是手术的相对适应证 ;EF≤ 0 .40和 /或 FS≤ 0 .2 4是预测术后 VA的独立指标 ;综合 L VD、VL P和室壁瘤等指标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术后预测 V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右心室射血分数评价肺切除术的危险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术前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以及肺切除术对RVEF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连续对127例接受肺切除术的病人行术前RVEF测定,并对其中61例于术后3周再测定RVEF。结果:有并发症组的术前RVEF较无并发症组显著降低(P〈0.001)。按术前RVEF值(≤35%、〈40%、〈45%、≥45%)分组,各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5),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个月"入院。入院前反复多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并电复律。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查体:血压130/80 mm Hg,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7 mm,左心室增大,后下壁基底段室壁瘤形成(图1,箭头所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左心房增大伴轻度二尖瓣反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肺移植手术麻醉中CVP、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GEDI)、胸腔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I)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左心室室壁瘤(LVA)外科治疗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1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形成患者(LVA组)接受手术治疗。LVA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个月随访期间均行二维超声(2DE)、RT-3DE,通过Qlab软件分析计算获得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EF);同时测量1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局部EF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LVA组(术前、术后4个月)与对照组左心室局部EF。结果 LVA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局部EF呈心尖部至基底部递增方向,与对照组方向相反;除下基底段、下侧基底段和前侧基底段外,其余14个节段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4个月左心室局部EF恢复从基底部至心尖部的方向递增,前基底段和侧壁节段的E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节段的E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3DE是评估LVA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有效检查方法。LVA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恢复正常递增方向,部分非室壁瘤节段收缩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52岁。因反复晕厥2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查体:心律不齐,心率90~110次/分,血压82/67mmHg。心尖区闻及二级收缩期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占位至二尖瓣口重度阻塞,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2.4%。术前腹部B超及头部CT均未提示有占位病变。手术常规经右心房插静脉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见:左心房增大,从左心房后壁, 相似文献
9.
Jean-Luc Fellahi MD PhD Vincent Caille MD Cyril Charron MD Pierre-Herve Deschamps-Berger MD Antoine Vieillard-Baron MD PhD 黄建廷译 喻田校 《麻醉与镇痛》2011,(2):17-24
背景胸阻抗心动图(ICG),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无创性、连续性、可独立操作且经济有效的方法,用于监测心输出量。本研究比较了在静息状态下改变健康志愿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时,胸阻抗心动图(Niccomo装置)与经胸超声多普勒心动图对心脏指数(CI)的测量情况。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25例健康志愿者(7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36±6岁;体表面积1.75±0.17m^2),分别在3种实验条件进行测定:基础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10cm H2O)、下半身加压(用医疗抗休克裤对腹部施加30cm H2O的压力)。结果在所有测量中,胸阻抗心动图的信号质量〉89%。胸阻抗心动图与多普勒心动图测定的心脏指数(CITTE和CIICG)间存在着较弱但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36;P=0.002)。2种技术测得的心脏指数的一致性数值为0.94L·min^-1·m^-2(95%可信区间0.77—1.11);一致性可变范围为-0.47—2.35L·min^-1·m^-2,误差百分率为53%。施加呼气末正压+10cm H2O(r=0.21;P=0.31)或医疗抗休克裤(r=0.22;P=0.30)后,CITTE和CIICG的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胸阻抗心动图与多普勒心动图测量健康志愿者静息状态下的CI,两者测量所得CI的绝对值相关性较差,缺乏一致性。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时,使用Niccomo装置测量心脏指数的变化也缺乏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深低温对吸入麻醉药的MAC,心脏麻醉指数和心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深低温对吸入麻醉药MAC、心脏麻醉指数和心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组。采用夹尾试验法测定常温下(38℃±0.5℃)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行体表降温后测定深低温下(23℃±0.5 ℃)的MAC。维持深低温增加吸入性麻醉药的浓度,同时用50Hz、25V电压胸外电击心脏。记录出现室颤或室性心律失常时的肺泡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结果:从38℃到23℃兔体温每降低1℃,MAC下降值为:氟烷5.1%、安氟醚3.6%、异氟醚4.4%、七氟醚4.3%;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心脏麻醉指数分别为4.4、3.18、6.25和4.6,异氟醚明显高于其它麻醉药;麻醉药浓度8MAC以内安氟醚和氟烷发生室颤的机率(100%)明显高于七氟醚和异氟醚(40%)。结论:异氟醚是深低温麻醉的最佳选择用药,而安氟醚则不宜用于低温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先后将诊断为AMI并急诊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2周和1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两组干预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 min步行距离、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 min步行距离、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心原性休克、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提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自理能力,并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