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 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中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慢性病共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阻碍健康中国行动的进展,探讨其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目的 了解宁夏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及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情况,分析中老年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为中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于2022-06-27—08-27调查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固原市的10个区/县1 997名中老年人的健康相关数据,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宁夏地区中老年人的共病模式,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宁夏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宁夏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人数418例,慢性病共病率20.9%;关联规则结果 显示有14条共病模式,其中11条与冠心病有关,9条与高血压有关,9条与糖尿病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60岁、子女数量为2~3个、已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状况为离退休和无业、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P<0.05),夜间睡眠时长为7~...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趋普遍。目的 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基础,系统了解我国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3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8年追踪数据库中选取年龄≥60岁的样本(n=10 779),剔除研究涉及变量有缺失的样本后,最终纳入样本7 354例。以是否发生慢性病共病(患≥2种慢性病)为因变量,根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的5个维度纳入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65.16%(4 792/7 354),患2种慢性病者居多〔32.16%(1 541/4 792)〕,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二元慢性病共病组合为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16.42%(253/1 5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71(1.177,1.596)〕,>70岁者高于60~70岁者〔OR(95%CI)=1.189(1.061,1.333)〕,夜晚睡眠时...  相似文献   

3.
背景 主观认知下降(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预防的目标阶段,AD与慢性病共病关系密切,但二者间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目的 探究老年人SCD与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性,为AD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市城市生活小区和养老机构以便利抽样法抽取≥60岁的老年人612例。采用基础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临床痴呆量表(CDR)、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评定客观认知功能水平,通过SCD标准诊断框架和SCD问卷(SCD-Q9)进行分组,将整体客观认知水平无异常、符合SCD标准诊断框架和SCD-Q9≥5分的老年人分入SCD组,将整体客观认知功能无异常和SCD-Q9<5分的老年人为认知无异常(CN)组。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类型、月收入)和健康相关资料[体质指数、腰围、吸烟习惯、饮酒习惯、饮茶习惯、锻炼频率、午觉习惯及平均时长、睡眠质量、抑郁及焦虑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其中睡眠质量、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ADL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的慢性病及共病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北京市多个地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北京市多个地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情况,认为大多数地区仍面临着高患病率的负担,究其原因,主要是慢性病管理经验不足。通过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的管理经验,为北京市相关部门进行整体规划提供依据,协助制定老年人慢性病和共病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其患慢性病共病模式,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共病的患病率差异,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1―12月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年龄≥60岁的接受体检的2 506名老年人,通过社区老年居民健康体检报告获得相关信息,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 506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7.10%,共病患病率为22.60%,排在前3位的慢性病分别是高血压(14.33%)、糖尿病(9.18%)、心脏病(6.23%)。患有2种、≥3种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7.16%、5.4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合模式的患病人数最多,为58.60%。不同年龄组、性别、血脂、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均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且多种慢性病存在共享危险因素,应针对慢性病的患病特点和共享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慢性病防治及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黎艳娜  王艺桥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3955-3962
Background Multimorbidity,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is common in older adults,and is an ongoing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However,only a few studies on multimorbidity have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providing scient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multimorbidity in this population. Methods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involving 10 836 adults aged 60 and older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 of key variables(chronic disease prevalence,age,sex,education level,marital status,and type of hukou).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single and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by sex. Chi-square test for trend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rend in prevalence of single and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by age. Weighted networks were adopted to present the complex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Gephi was used for visualizing the patterns of associative multimorbidity. Results Up to 86.23%(n=9 344)of the participants had at least one chronic disease. Hypertension〔46.46%(5 034/10 836)〕,arthritis or rheumatism〔44.68%(4 842/10 836)〕,and gastric or digestive diseases〔31.64%(3 429/10 836)〕 were top three most prevalent chronic conditions.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increased with age(χ2 =31.953,P<0.001),with a greater prevalence in women than in men〔88.30%(4 899/5 548)vs 84.06%(4 445/5 288),χ2=41.069,P<0.001〕. At least two chronic diseases coexisted in 7 059 cases(65.14%). Women had higher prevalence of multimorbidity than men〔68.71%(3 812/5 548)vs 61.40%(3 247/5 288),χ2=63.650,P<0.001〕. The prevalence of multimorbidity increased with age(χ2=31.118,P<0.001). The 14 chronic condition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91 pair multimorbidity patterns. The top three pair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with corresponding prevalence were hypertension & arthritis or rheumatism〔22.13%(2 398/10 836)〕,arthritis or rheumatism & gastric or digestive diseases〔19.15%(2 075/10 836)〕,and arthritis or rheumatism & heart disease〔16.67%(1 806/10 836)〕. The age-specific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had certain differences. For those aged 60 to 69,the top three multimorbidity patterns were hypertension & arthritis or rheumatism〔19.81%(1 290/6 512)〕,arthritis or rheumatism & gastric or digestive diseases〔18.54%(1 207/6 512)〕,and hypertension & dyslipidemia〔16.68%(1 086/6 512)〕. For those aged 70 to 79,hypertension & arthritis or rheumatism〔25.33%(813/3 209)〕,arthritis or rheumatism & gastric or digestive diseases〔20.91%(671/3 209)〕,and hypertension & heart disease〔19.79%(635/3 209)〕were the top three patterns with the highest prevalence. For those aged 80 and older,the top three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were hypertension & arthritis or rheumatism〔26.46%(295/1 115)〕,hypertension & heart disease〔17.67%(197/1 115)〕,arthritis or rheumatism & gastric or digestive diseases〔17.67%(197/1 115)〕.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multimorbidityhy among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was high. And the patterns of multimorbidity varied by age. To realize the co-management,co-prevention and co-reduction of multiple conditions,public health practitioners should provide integrated healthcare servic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linical guidance on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multimorbidity should be developed,taking influential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as a breakthrough and along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by age and gender.  相似文献   

8.
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浪潮的快速推进,慢性病共病已对公共卫生和临床提出了重要挑战。夜间睡眠状况(睡眠时长和质量)对于调节老年人的身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但当前针对夜间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的相关研究仅局限于部分地区或中青年人群,中国社区老年人夜间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中国社区老年人夜间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4月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调查研究(CLHLS-HF)数据中11 917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的关联,采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并采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方法 分析社区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慢性病共病罹患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11 917名社区老年人中,平均年龄为(84.4±11.4)岁,年龄范围为65.0~117.0岁。研究对象包括6 477名(54.35%)女性和5 440名(45.65%)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在调...  相似文献   

9.
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与慢性病现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基本情况,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和进行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干预,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自编社区老年人健康调查问卷,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一般状况、健康相关行为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结果 调查发现,吸烟、缺乏运动、超体重等在老年人群中存在,慢性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3.9%,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也比较高。结论 应加强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别是应系统地、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行为干预纠正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为制定老年人共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18个市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MCC患病对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2 12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慢性病共病现状、营养状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08%(810/2 127),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81%(230/2 127),超重/肥胖率为46.26%(984/2 127)。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关系(r=0.1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5岁,患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OR=1.369,95% CI:1.205~1.555),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85,95% CI:0.813~0.965)。未婚、离婚和丧偶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791,95% CI:1.164~2.754)。吸烟是老年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58,95% CI:0.408~0.764)。在校正一般资料及健康相关因素后,缺齿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是不缺齿的1.337倍,慢性病共病的老年人超重/肥胖发生风险是未患共病的1.849倍。  结论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缺齿与营养不良之间,共病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基本情况,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和进行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干预,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自编社区老年人健康调查问卷,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一般状况、健康相关行为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结果调查发现,吸烟、缺乏运动、超体重等在老年人群中存在,慢性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3.9%,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也比较高.结论应加强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别是应系统地、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行为干预纠正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角度,分层次探讨老年人的慢性病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探究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因变量,生活习惯、个人特征、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对疾病的感知、体质指数、饮水习惯、家庭人口、是否在职、饮用水获得方式和人均收入是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每加入一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对结果的解释程度也增加,其中人际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两大分类因素增加后对结果解释的程度提高最明显。结论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且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健康生态学模型将近端因素和远端因素相结合,可更加全面地分析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MCCs)的患病情况,分析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随访数据,选取706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健康状况等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概率模型probit两种估计方法分析慢性病共病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50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Health Literacy Management Scale,HeLMS)、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CDSES)、健康信息寻求行为量表(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HISB)进行调查。采用IBM SPSS 26.0软件和Mplus 8.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总均分为(3.30±0.4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居住地、学历、月收入、医保类型、健康信息的可理解程度和可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健康素养和是否曾为亲友寻求信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健康信息的可理解程度、自我效能感、健康素养、健康信息的可信程度、学历、居住地、医保类型、月...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 认知衰弱是介于正常脑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态。认知衰弱老年人负性临床事件的发生率较单纯衰弱或认知障碍老年人明显增高。认知衰弱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尽早识别认知衰弱高危人群并及时进行干预在减少不良预后、提高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调查住院共病老年人认知衰弱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认知衰弱与住院共病老年人出院后2年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老年共病患者临床管理模式及社区延续性医疗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一部分。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入住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的年龄≥60岁的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慢性病患病信息,并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根据衰弱量表(FRAIL)、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判断共病老年人认知衰弱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共病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以患者出院为起点事件,于患者出院2年后,对其进行1次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认知衰弱与住院共病老年人出院后2年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老年共病患者554例,其中15.9%(88/554)存...  相似文献   

19.
张思敏 《大家健康》2014,(1):310-3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孙颖  卢青  龚珂  程标  王丹 《四川医学》2018,39(12):1323-132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构成模式,为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措施及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全年在四川省省级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6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出院诊断。统计共病患病率、共病患者慢性病构成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疾病组成和共病模式。结果共收集8036例患者资料,83. 74%的老年住院患者处于慢性病共病状态,共病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多(P<0. 05)。单病种检出率前6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关节病、广义COPD、脑卒中。主成分分析从检出率>1%的40种疾病中提取出9种主成分,可覆盖81. 27%和100%的病例信息,根据每个成分主要疾病影响的身体功能,将各成分命名为:呼吸功能、心功能、缺血事件、肾功能、肝功能、运动功能、脑功能、消化功能相关疾病组和恶性肿瘤状态。其中缺血事件与心功能、脑功能相关疾病组易相互组合,是最常见的共病模式。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多病共存常见,需要综合管理。老年科医护人员应具备老年常见病的诊疗能力和共病管理理念,医院可根据老年人共病的患病模式进行医疗人力资源配置及人员培训,组建多学科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