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0.80时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日至2018年3月7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进行冠...  相似文献   

2.
随着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问世与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已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解剖学时代进入功能学时代。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精准性,但FFR的使用也带来了手术时间延长、操作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等其他问题。近年来,新兴的无导丝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技术——定量血流分数(QFR)不需要额外介入操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测量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临界病变各项指标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以FFR为金标准,从QCA分析测量ISR临界病变各指标中筛选理想的评价心肌缺血的影像学参数。方法共纳入21例患者26处ISR临界病变。所有病变均行QCA及FFR测量,依FFR值分成两组,FFR≥0.8组(病变n=16)与FFR<0.80组(病变n=10),采用相关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CA测量参数与FFR相关性。结果两组病变在直径狭窄百分比[RS%,(52.00±12.00)%vs(60.0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LA、MLD及DS%与FFR呈不同程度相关性(均P<0.05),以DS%与FFR的相关性最强。以FFR≥0.80为界限值,绘制关于DS%的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为0.70(P<0.01)。DS%<57.00%为截断点,预测FFR≥0.80灵敏度为70.00%,特异性为62.50%,阴性预测值为76.92%。结论在冠状动脉ISR临界病变中,MLA、MLD及DS%与FFR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DS%可较准确预测冠状动脉ISR临界病变的血流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冠状动脉(冠脉)功能学评估指导下的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纳入多项指南。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评估冠脉病变生理学意义的金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型无创的冠脉生理学功能性评估方法——定量血流分数(QFR)的出现和应用弥补了FFR的一些不足。该文主要介绍QFR的测定原理、相关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FR)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诊断错配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FFR检查的患者进行离线QFR分析,分别以0.80为临界值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37例患者分为四组:FFR(+)QFR(+)、FFR(+)QFR(-)、FFR(-)QFR(+)、FFR(-)QFR(-)。比较四组间基线数据、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QFR和FFR诊断错配的预测因素。结果 离线QFR和FFR功能分类的一致率为81.01%,273例病变分类一致,64例病变分类不一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FR≤0.80时QFR错配预测因素为较小的直径狭窄百分比(DS%)(OR=0.837,95%CI 0.774~0.904,P<0.01)和较短的病变长度(LL)(OR=0.931,95%CI 0.893~0.971,P=0.001);FFR>0.80时QFR错配预测因素为较大的年龄(OR=1.055,95%CI 1.003~1.111,P=0.039)、较大的DS%(OR=1....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计算生理学快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衍生的定量血流分数(QFR)用于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狭窄,与侵入性检查指标血流储备分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文介绍QFR的原理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和预后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超声诊断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但收缩功能正常,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  相似文献   

8.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金标准。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数据为基础,重建冠状动脉三维结构后即可计算冠状动脉各处的FFR值。CT-FFR通过一次CT即可实现冠状动脉的解剖和功能学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研究证实了CT-FFR的诊断性能,并探索了其在临床决策、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随着国产CT-FFR软件的问世,涌现了许多针对国产CT-FFR软件诊断性能的研究。该文介绍了CT-FFR的应用领域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中愈发受到重视.定量血流分数(QFR)作为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的无创手段,弥补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不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基于国内外文献,阐述QFR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综合评述近年来"基于血管内超声的QFR"和"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QFR"这两项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myo)用于评价冠状动脉中等程度的狭窄病变及其对血管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以胸痛原因待查收住院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中等程度的狭窄,并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试验,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并与FFRmyo值进行比较。结果 14例FFRmyo值<0.75的患者,至少一项无 试验明确证实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阳性试验均恢复正常。11例FFRmyo值≥0.75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非介入性检查呈阴性,均未行介入治疗;经6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生心脏事件。结论 对冠状动脉存在中等程度狭窄的患者测量并计算FFRmyo值,可用以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病变及其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并考虑是否行重建术,该值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狭窄程度为70%~90%且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每处病变均行FFR测定,仅在FFR≤0.80处行支架植入,对照组常规CAG检查后行PCI。记录两组术中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FFR为选择性进行PCI治疗提供参考,能够减少平均支架植入数量、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植入和造影剂使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初步探讨我国自主研发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检测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入选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及有创FFR检查的已知或疑似冠心病患者9例。通过传统CCTA图像,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获得FFRct值后,进一步分析该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κ值,并检验FFRct与有创FFR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纳入9例患者,共计12支病变血管。以患者数目和血管支数为单位,FFR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κ值分别为87.5%、100.0%、88.9%、0.61和66.7%、100.0%、75.0%、0.50。FFRct与有创FFR测定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患者(r=0.671,P0.05)和血管(r=0.734,P0.05),经FFRct技术计算的血流压力值稍高于FFR实测值的平均差值[(0.04±0.06),P0.05],二者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FFRct检测平台为基础,初步证实了FFRct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疗技术,能够识别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学评估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血流储备分数(FFR)是目前公认的评估病变血管狭窄生理学意义的“金标准”,但因其操作复杂且使用的压力导丝存在创伤风险,故而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定量血流分数(QFR)与FFR在诊断效能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在临床实践中更加便捷、安全,能够弥补FFR的不足之处。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进展,对QFR的原理、临床应用、优势和限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70%)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为FFR-CT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67例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根据FFR值评估心肌缺血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A影像数据算出FFR-CT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FFR值和FFR-CT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评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诊断的效能。结果 67例患者中FFR值≤0.8的有35例,FFR-CT值≤0.8的有26例。FFR值与FFR-CT值呈正相关(r=0.666 8,P<0.01)。共评估血管83支,FFR-CT用于心肌缺血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38(95%CI 0.890~0.985,P<0.01),诊断界值为0.8时,其对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87.5%、特异度95.24%、阳性预测值85.29%、阴性预测值79.63%。结论 FFR-CT值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冠状...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球范围内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1]。一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被认为是诊断CAD的"金标准"。然而,随着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发现CAG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中国冠心病人群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 ow reserve,FFR)中冠状动脉内弹丸式注射腺苷(adenosine,AD)的合适剂量。方法以32例冠心病患者的40支中度狭窄病变冠状动脉血管为研究对象,将60μg(A1)、80μg(A2)、100μg(A3)和120μg(A4)的AD随机以弹丸式注入靶血管进行FFR测定。记录FFR值、注射后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是否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结果注射后FFR值由基础的0.891±0.044明显下降了8.99%(A1)、11.24%(A2)、13.48%(A3)和13.48%(A4)(均P〈0.001)。A3和A4则比A1(t=6.331、6.343,均P〈0.001)、A2(t=2.974、3.058,P=0.005、0.004)更低。各剂量组分别有12支(30.0%)、13支(32.5%)、14支(35.0%)和14支(35.0%)靶病变的FFR〈0.75。13例(40.6%)患者出现了AD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我国冠心病人群冠状动脉内弹丸式注射AD与FFR测定值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合适的剂量是100μg。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解剖学狭窄,但不能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尤其临界病变是否可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引起功能性缺血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昂贵,临床上尚未普及应用。基于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实现了无创条件功能学和解剖学的结合,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FFR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定量血流分数(QFR)与静息全周期比值(R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接受FFR和RFR检测的142例患者142支血管病变,分析RFR、QFR与FFR的线性相关性和诊断一致率,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根据性别及靶血管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年龄66(58,71)岁,87例(61.3%)为男性,110支(77.5%)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RFR与FFR相关性r=0.814(95%CI 0.748~0.864,P<0.0001)、QFR与FFR相关性r=0.617(95%CI0.503~0.709,P<0.0001),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FR对应FFR≤0.80的AUC0.786(95%CI0.715~0.857),而QFR对应FFR≤0.80的AUC 0.707(95%CI0.633~0.782),两者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不同性别及靶病变的亚组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被认为是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金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临床中FFR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影像数据应用高级计算流体力学及深度学习等方法获得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能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和生理学信息,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CT-FFR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使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本专家共识介绍了CT-FFR的基本原理及诊断效能、工作流程、临床证据、应用临床路径及局限性。专家组希望本临床路径共识的制订与发布能够对未来CT-FFR技术的临床规范化使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