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硫酸镁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和血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ERCP前30min口服50%硫酸镁100mL,对照组不予硫酸镁,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P<0.05).观察组ERCP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硫酸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对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可能有一定积极作用,当需大样本证实.  相似文献   

2.
熊光苏  吴叔明 《胰腺病学》2004,4(4):249-25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l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开展30年来,由于能在诊断的同时进行一些治疗,是肝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熟练的内镜医师ERCP成功率可达95%,但ERCP引起的术后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仍可达3%~5%。其主要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出血和穿孔。尤其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往往给患者增加痛苦,  相似文献   

3.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药物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道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在1%-40%之间,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措施有操作技术方面、术前和术后药物预防和术前对病人的选择。药物预防目的是减少胰酶的分泌、阻断胰酶介导的炎性级连反应和阻断溶酶体的水解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置入胰管支架对困难胆管插管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预防效果。方法120例行ERCP诊疗发生困难胆管插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一组术中置入胰管支架(观察组),另一组未置入(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发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5例(27.3%),PEP5例(8.3%),无一例重症PEP,术后患者腹痛评分(3.82±1.48)分;对照组发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8例(30.0%),PEP14例(23.3%),重症PEP2例(3.3%),术后患者腹痛评分(4.78±1.93)分。2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P、重症PEP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胰管支架可以有效降低胆管插管困难所引起的PEP的风险,并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药物预防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PEP)是逆行胰胆管造影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40%。药物预防PEP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生长抑素、加贝酯等有一定临床疗效,但许多药物临床效果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ERCP术前1 h及术后1 h予双氯芬酸钠栓剂100 mg塞肛,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禁食、补液、抑酸治疗。结果双氯芬酸钠组有1例(1.12%),对照组有7例(7.87%)患者发生了急性胰腺炎,双氯芬酸钠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的患者367例,其中ENBD组309例,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术后2 h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ENBD组术后2 h、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396.6±240.3)U/L和(620.8±345.5)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9±470.5)U/L和(1 074.0±609.1)U/L(P<0.05);ENBD组有4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3.6%)、15例发生急性胰腺炎(4.9%),对照组则分别为13例(22.4%)和8例(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BD能有效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为预测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或持续重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而测定血清淀粉酶的最佳时间。方法 对198例行ERCP术的患者分别测定术前即刻和术后2h、4h、8h、24h的血清淀粉酶值,将2h、4h、8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与24h的血清淀粉酶值及最终临床结果比较。结果 198例患者中15例在ERCP术后24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575IU/L),与其他淀粉酶水平较低的患者比较,在所有时间点上淀粉酶值都有显著性差异。虽然8h点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判断术后胰腺炎的敏感性最高,但考虑实用价值可将4h点作为一可靠预测指标。结论 ERCP术后4h血清淀粉酶水平是有利于随访、具有经济效益、预测术后胰腺炎或重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胰性腹痛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拟行ERCP术的患者分为加贝酯组和对照组。加贝酯组患者在ERCP术前0.5h起开始静脉滴注加贝酯(300mg加入林格氏液500ml),维持4.5h。对照组则仅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ml,也维持4.5h。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加贝酯组48例,对照组46例。加贝酯组有3例(6.3%)、对照组有9例(19.6%)患者发生了胰腺炎(P=0.040);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2例(25.0%)和21例(45.7%)(P=0.036);胰性腹痛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5例(10.4%)和14例(30.4%)(P=0.016)。结论以加贝酯总量300mg持续4.5h静脉滴注(术前0.5h起给药)较安慰剂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减少高淀粉酶血症及胰性腹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胰性腹痛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拟行ERCP术的患者分为加贝酯组和对照组.加贝酯组患者在ERCP术前0.5 h起开始静脉滴注加贝酯(300 mg加入林格氏液500 ml),维持4.5 h.对照组则仅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 ml,也维持4.5 h.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加贝酯组48例,对照组46例.加贝酯组有3例(6.3%)、对照组有9例(19.6%)患者发生了胰腺炎(P = 0.040);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2例(25.0%)和21例(45.7%)(P = 0.036);胰性腹痛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5例(10.4%)和14例(30.4%)(P = 0.016).结论以加贝酯总量300 mg持续4.5 h静脉滴注(术前0.5 h起给药)较安慰剂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减少高淀粉酶血症及胰性腹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双氯芬酸钠对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行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前均给予镇静、麻醉等常规药物;实验组术前30 min给予双氯芬酸钠50 mg塞肛,生长抑素0.25 mg/h持续泵入,维持24 h。所有患者ERCP术前3 h及术后3、12、24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ERCP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95.6±101.4)、(353.3±128.5)、(260.6±85.7)U/L,对照组分别为(323.7±180.7)、(495.5±181.1)、(386.9±119.8) U/L,P均<0.05。实验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40%、2.5%)低于对照组(72.5%、15%),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双氯芬酸钠可以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血清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及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对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既定标准入院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长抑素组、ENBD及安慰剂.观察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预后及经济学评价.结果:3组患者中术后胰腺炎总发生率为17.2%(n=19),高淀粉酶血症为4.54%(n=5),对照组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血清淀粉酶变化,生长抑素组(467IU/L±63IU/L)、ENBD组(501IU/L±405IU/L)术后6h较对照组(1323IU/L±46IU/L)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抑素组及ENBD组胰腺炎患者腹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象下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种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方法,生长抑素费用明显低于ENBD,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鼻胆引流管均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生长抑素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为预测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或持续重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而测定血清淀粉酶的最佳时间.方法 对198例行ERCP术的患者分别测定术前即刻和术后2 h、4 h、8 h、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将2 h、4 h、8 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与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及最终临床结果 比较.结果 198例患者中15例在ERCP术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 > 575 IU/L),与其他淀粉酶水平较低的患者比较,在所有时间点上淀粉酶值都有显著性差异.虽然8 h点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判断术后胰腺炎的敏感性最高,但考虑实用价值可将4 h点作为一可靠预测指标.结论 ERCP术后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是有利于随访、具有经济效益、预测术后胰腺炎或重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选择性插管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09年至2011年因胆系疾病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2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插管造影组(常规组)100例和导丝超选组(导丝组)112例,监测两组血清淀粉酶波动情况,统计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回顾性分析选择性插管和PE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超作时间较导丝组长,常规组PEP发生率为13%,明显高于导丝组的5.36%(P〈0.05),常规组有4例出现重症PEP,导丝组有3例重症PEP。结论 ERCP操作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胆管选择性插管不能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但能有效降低PE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广泛开展,ERCP术后致急性胰腺炎及无症状的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0年3月-2004年4月,我们采用乌司他丁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及相关治疗技术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ERCP 术后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研究发现.治疗性ERCP、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Oddi括约肌压力检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插管困难与多次胰管注射、操作者的经验不足为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危险因素.关于预防ERCP 术后AP的药物研究被广泛开展,生长抑素和加贝酯被多数学者认为对AP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更广泛的药物研究其具体效果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内镜技术方面,选择性插管技术的改进、胰管支架和胆道引流技术被认为可有效地防止ERCP术后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拟施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对照组不予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前、术后24hCRP水平。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24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24h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2%),对照组为7例(14%),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对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胆管梗阻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方法 接受ERCP+EST治疗的胆管梗阻患者39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EP分为胰腺炎组(32例)和对照组(36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胆囊炎病...  相似文献   

19.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肝、胆、胰腺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ERCP均为微创或有创技术,仍可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急性胆管炎等,其中以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最为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RCP的广泛应用.为了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目前最为常见的预防措施为药物预防和内镜下胰胆管引流术预防.  相似文献   

20.
ERCP术后胰腺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作为胆道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短期的并发症 ,如胰腺炎、出血及穿孔。其中胰腺炎是 ERCP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 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一、PEP的定义对于 PEP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议。不同中心使用的参数及标准往往不同 ,这也是导致文献报道中 PEP的发生率差异很大的原因之一。很早便有人对 15 0 0 0例接受 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