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产妇胎膜组织中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通路相关蛋白影响绒毛膜羊膜炎(CA)感染的机制。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6月-2021年6月分娩的PROM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合并CA为CA组,未合并CA产妇62例为非CA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胎膜组织中NAMP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和MMP-8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结果 CA组产妇胎膜组织NAMPT、MMP-1、MMP-3和MMP-8 mRNA及血清IL-6、IL-10水平均高于非CA组(P<0.05);晚期CA组高于早期CA组和中期CA组(P<0.05),中期CA组高于早期CA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胎膜组织NAMPT、MMP-1、MMP-3和MMP-8及血清IL-6、IL-10诊断PROM合并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755、0.735、0.762、0.758、0.744。结论 NAMPT...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及绒毛膜羊膜炎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2015年足月胎膜早破孕妇98例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98例作为胎膜早破组,未胎膜早破足月产孕妇98例和早产孕妇98例作为未胎膜早破组,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情况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胎膜早破组患者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未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产患者;未足月胎膜早破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发生率高于早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出病原菌24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13株占54.2%。结论胎膜早破孕妇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升高,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胎膜早破病例资料.结果 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较高,占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76.8%,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在产褥感染、产后出血、胎盘残留、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剖宫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应重视胎膜早破亚临床型的绒毛膜羊膜炎,加强监测与积极治疗,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与绒毛膜羊膜炎中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同时行产后胎膜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在重度和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显著;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结论:母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IL-8水平可作为胎膜早破患者是否患有绒毛羊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60例为A组,同期50例胎膜早破未发生感染孕妇为B组; 5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为C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与羊水样本中IL-6、IL-8的含量变化。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B组和C组(P<0.05); 60例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其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32例,非绒毛膜羊膜炎28例,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与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5)。结论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血清和羊水中IL-6和IL-8均呈现高表达,可以通过检测IL-6与IL-8的含量变化对胎膜早破并发感染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PPROM单胎妊娠孕28~33+6周孕妇103例,依据分娩后胎盘的病理结果,诊断为HCA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5例无HC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特征、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新生儿结局,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CA发生率为66.0%(68/103).观察组破膜孕周明显小于对照组[(28.2±1.2)周比(32.3±1.4)周],其分娩时CRP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8.3±4.7)mg/L比(5.4±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院时羊水过少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颅内超声检查异常、新生儿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过少、破膜孕周<32周、分娩时CRP>8 mg/L、潜伏期48 ~ 168 h是发生HCA的危险因素(P< 0.01或<0.05).结论 HCA可导致PPROM患者的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升高;在期待治疗过程中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48 ~ 168 h、分娩时CRP水平及入院时羊水过少均与HCA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红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06-2108
目的 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预测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和预后的应用比较.方法 入选2009年3月-2011年5月在医院妇产科孕足月住院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146例,产前抽取静脉血5 ml,用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β-hCG和CRP,产后留取胎膜组织和胎盘组织,检查是否存在组织绒毛膜炎,将146例胎膜早破孕妇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β-hCG和CRP,以评价β-hCG、CRP在预测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146例胎膜早破孕妇中,血清β-hCG阳性者47例,发生感染33例,感染率为70.2%,阴性者99例,发生感染19例,感染率为19.2% ;CRP阳性者63例,发生感染41例,感染率为65.1%;阴性者83例,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为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预测胎膜早破感染敏感度为63.5%,特异度为85.1%,二者与CRP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分娩顺利,血清β-hCG和CRP阳性者预后较阴性者差,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剂量大,住院时间延长,但是血清β-hCG和CRP在评价预后无差异.结论 血清β-hCG和CRP均能较好地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发生感染和评价预后,二者之间没有差异,临床上结合血清β-hCG和CRP能够更迅速、更准确地诊断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并能更好地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幼保健》2017,(20)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PROM)产妇243例,其中104例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为研究组,139例无绒毛膜羊膜炎为对照组,对其胎膜早破进行积极处理,对其孕周、破膜到胎儿娩出时间、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情况及其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孕周≥37周产妇比例低于37周产妇(P0.05)。≥37周产妇破膜到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37周产妇(P0.05);研究组孕周37周、≥37周产妇破膜到胎儿娩出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5.8%)显著高于对照组(0.0%)(P0.05)。其中革兰阴性菌2例,占33.3%;革兰阳性菌3例,占50.0%;真菌1例,占16.7%。结论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及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观察组1,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观察组2,同期正常足月孕妇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LBP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血清LB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血清LBP和IL-6水平高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感染率分别为25.0%、36.3%高于对照组3.8%;胎膜早破患者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绒毛膜羊膜炎Ⅱ级和Ⅲ级孕妇血清LBP水平高于绒毛膜羊膜炎Ⅰ级(P<0.05),绒毛膜羊膜炎Ⅲ级孕妇血清LBP水平高于绒毛膜羊膜炎Ⅱ级(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升高,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升高更显著;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LBP水平升高,且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脐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因子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idizedα1-antitrypsin,ox-AAT)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肺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PPROM产妇90例(PPROM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中的sCD14、sTREM-1、IL-6、ox-AAT及NE水平,并根据PPROM组是否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PPROM组的脐血中sCD14、sTRE...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羊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0例为研究组(其中合并绒毛膜羊膜炎60例为研究A组,未合并者20例为研究B组),同期足月胎膜早破产妇40例为对照C组,同期孕周相同的健康产妇40例为对照D组,测定并比较4组血清PCT、IL-8的浓度及阳性率,评价单一标志物检测及联合检测对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A组的PCT、IL-8浓度以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研究B组、对照C组和对照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和对照C组的PCT、IL-8浓度以及阳性率也高于对照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IL-8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均较高(83.3%、90%),但特异性均较低(70%、65%),且误诊率均较高(30.0%、35.0%),但PCT联合IL-8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83.3%、90.0%),经一致性检验,其K值为0.763,表明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极好。结论相较于单一指标,血清PCT联合IL-8能大大提高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多态性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组,另择同期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胎膜早破患者73例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NF-κB基因多态性,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两组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孕次、产次、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较对照组,研究组NF-κB(-94ins/delATTG)基因的基因型DD型比例更高,基因型II型比例更低,等位基因D比例更高(P<0.05); 60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共分离病原菌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72.73%(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比27.27%(粪肠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5.00%),对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0.00%);粪肠球菌10株对利奈唑胺、庆大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菌株数分别为9、8株。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阴道冲洗液白细胞介素 - 6(interleukin-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在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 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对 42例晚孕胎膜早破及 38例正常足月待产孕妇阴道冲洗液 IL- 6、 TNF。进行定量测定 ,产后胎膜送病检。结果 :胎膜早破组阴道冲洗液 IL- 6、TNFα测量中位数值分别为 1 0 55.0 0 ng/ ml及 1 36.75ng/ 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 51 .0 0 ng/ ml及 79.2 5ng/ml,(P<0 .0 1 )。以 IL- 6 2 4 8.75ng/ ml或 TNFα90 .0 0 ng/ ml为 Cut- Off值 ,对胎膜早破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 85.70 %及 83.30 % ;特异性分别为 78.90 %及 68.40 %。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 2 2例 ,IL- 6及 TNFα水平分别为 1 1 97.50 ng/ml及 1 75.0 0 ng/ ml,高于胎膜早破未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组的 80 3.0 0 ng/ ml及 1 2 0 .2 5ng/ ml和对照组 (P<0 .0 1 )。结论 :阴道冲洗液 IL- 6、 TNFα检测有助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 ,并指导临床正确、合理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8)
目的 探讨胎膜组织人β防御素2(HBD-2)、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铜仁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106例PPROM孕妇,根据分娩时胎膜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n=51)、非绒毛膜羊膜炎组(n=55),并将绒毛膜羊膜炎组按照炎症程度分为轻度炎症组(n=16)、中度炎症组(n=18)、重度炎症组(n=17)三个亚组,观察不同组别胎膜组织HBD-2、NF-κB p56、TLR-4 mRNA表达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三项指标对疾病的诊断评估价值,分析P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组织HBD-2、NF-κB p56、TLR-4 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胎膜组织HBD-2、NF-κB p56、TLR-4 mRNA表达水平联合检测评估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ROC曲线面积0.787、0.818、0.75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肥胖、合并阴道炎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HBD-2 mRNA高表达、NF-κB p56 mRNA高表达、TLR-4 mRNA高表达是P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膜组织HBD-2、NF-κB p56、TLR-4表达水平升高,其升高趋势是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三者结合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75例(观察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两种标志物的浓度值,并通过ROC曲线分析PCT和CRP水平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4.62±2.58)μg/L和(13.92±0.80)m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36±0.83)μg/L和(9.12±5.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RP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4、0.666(0.6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45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labor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孕妇外周血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因胎膜早破入院的pPROM孕妇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发生HCA分为HCA组(17例)与无HCA组(33例),另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4例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通过qRT-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miR-145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Th1细胞、Th2细胞占PBMC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 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以及Th 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6水平,Pearson法对miR-145与Th1、Th2细胞以及细胞分泌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外周血血浆miR-145对pPROM患者HCA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无HCA组相比,HCA组外周血血浆miR-145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无HCA组相比,HCA组外周血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无HCA组相比,HCA组外周血血浆IL-2、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Pearson分析显示:外周血血浆miR-145表达与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IFN-γ、TNF-α、IL-2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h2细胞比例、IL-4、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45水平预测pPROM患者HCA发生的截断值为0.56(曲线下面积0.859,敏感度89.3%,特异性68.2%)。结论pPROM合并HCA孕妇外周血血浆miR-145低表达,PBMC呈Th1优势,miR-145可能通过调控Th1/Th2平衡影响H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近足月胎膜早破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以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5例近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分成3组,<8 h 35例,8~12 h 41例,>12 h 39例。其中,<8 h 35例又分成服药组18例,未服药组17例;8~12 h 41例又分成服药组21例,未服药组20例;>12 h 39例均服药。产后(包括剖宫产术后)胎盘送病理检查,检测各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和CRP水平。结果:近足月胎膜早破<8 h服药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11.0%,未服药组11.7%,两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 h服药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57.1%,未服药组70.0%,未服药组明显高于8~12 h服药组(P<0.05)。>12 h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84.6%,而且程度较重,与前两者服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足月胎膜早破>8 h均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监测C反应蛋白,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胎膜早破(PROM)患者胎膜和血清中的表达,探讨IL-18与发生PROM的关系,分析IL-18作为诊断PROM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ROM患者42例(PROM组)和正常孕妇28例(正常妊娠组)血清和胎膜中IL-18的表达。结果:PROM组血清中IL-18水平和胎膜IL-18表达强度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但随破膜时间的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中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IL-18水平和胎膜IL-18的表达强度均较非绒毛膜羊膜炎者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胎膜IL-18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PROM组血清和胎膜组织中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这一趋势在破膜早期即明显表现出来,且与破膜时间无关。因而IL-18有可能作为1个对PROM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水平,为其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100例,其中并发绒毛膜羊膜炎57例,为研究组,43例无并发绒毛膜羊膜炎,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CT、CRP和白细胞计数,评估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11.46±1.13)ng/mL、(13.61±1.08)mg/L和(11.48±1.83)×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4.25±0.78)ng/mL、(6.42±0.91)mg/L和(7.65±1.4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9、10.17、9.74,均P<0.05);患者血清PCT、CR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7%、88.37%和82.46%、79.09%,均高于白细胞计数的59.65%、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8、8.93、8.82、9.11,均P<0.05),且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6.58±1.06)ng/mL、(6.90±0.97)mg/L和(7.11±1.24)×109/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1、9.60、9.22、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血清PCT、CRP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白细胞计数,有助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中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分娩的60例pPROM产妇为研究对象,将60例pPROM产妇分为观察组27例(合并HCA)和对照组33例(未合并HCA);检测孕妇、新生儿和胎膜中ox-AAT、NE、ox-AAT-mRNA)及NE-mRNA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ox-AAT、N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胎膜组织ox-AAT、NE、ox-AAT mRNA、NE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6.67%和62.96%,高于对照组的30.30%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AAT与NE的水平与HCA的发生及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ox-AAT与NE的水平对pPROM合并HCA的发病进行早期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