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UC患者(UC组)86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根据Mayo内镜评分,将UC组患者分为3分组(40例)和<3分组(46例);再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UC组患者分为中重度组(54例)和非中重度组(13例)。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变范围、Mayo内镜评分及改良Mayo评分结果)、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NAR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NA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AR对UC及其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UC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A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内镜表现3分组患者NAR高于<3分组(P<0.05);临床活动中重度组患者NAR高于非中重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AR对UC及中... 相似文献
2.
《临床消化病杂志》2021,33(2)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Mayo内镜下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 MES)的相关性。比较NLR、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独立及联合评价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方法]收集2016-01-2019-06期间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UC患者205例(内镜活动期UC 150例,内镜缓解期UC 55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5例。收集纳入对象的一般临床信息及NLR、PLR、CRP及结肠镜MES等结果。[结果]UC组患者NLR、PL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内镜活动期UC患者NLR、PLR高于内镜缓解期患者;NLR、PLR均与MES、CRP、WBC呈正相关;NLR、PLR区分内镜活动期UC与内镜缓解期UC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05(灵敏度77.3%、特异度60%)、184.77(灵敏度35.3%、特异度90.9%);虽然NLR、PLR独立预测UC内镜活动度的预测效能不如CRP,但是NLR、PLR联合CRP后预测效能较NLR、PLR独立预测时均有提高。而且CRP+NLR、CRP+NIR+PLR预测效能高于CRP独立预测效能,CRP+NLR预测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最高。[结论]NLR、PLR均可区分内镜活动期UC与内镜缓解期UC,且与MES、CRP、WBC呈正相关,NLR预测效能优于PLR。NLR、PLR独立预测UC内镜活动效能不如CRP,CRP联合预测效能较独立预测时均有提高,NLR联合CRP预测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溃疡性结肠炎(UC)内镜下分期、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98例UC患者,根据溃疡性结肠炎内窥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分为镜下缓解期和镜下活动期,进一步将镜下活动期分为轻中度活动和重度活动,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s ratio,ML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马洪升欧阳钦牟家婉李明远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utoantibodies,ANCA)是血清中一类直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的自身抗体,最初在肾小球肾炎和系统...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分别对UC患者 ( 5 8例 )、非UC患者 ( 4 3例 )及健康献血员 ( 5 8例 )进行血清ANCA检测。结果 ANCA对UC诊断的敏感性为 3 7.93 % ,特异性为 10 0 %。UC患者中依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 ,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17 65 %、4 1.67%和 5 2 .94 %。ANCA阳性肠黏膜炎症III~V级者占 78 95 % ,黏膜血管炎发生率为78 95 % ,而ANCA阴性者分别为 3 7.0 4 %和 4 4.4 4%。髓过氧化物酶 (MPO)、杀菌 /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乳铁蛋白 (LF)、组织蛋白酶G(CG)、蛋白酶 3 (PR 3 ) 5种ANCA抗原与UC患者血清的结合率分别为 13 .79%、13 .79%、10 .3 4%、10 .3 4%和 8.62 %。采用Westernblot法对UC患者血清进行检测 ,发现显示特异蛋白条带者占 4 8.2 8% ,其中显示分子量为 4 70 0 0条带者最多 ,占 2 2 .4 1%。结论 ANCA检测可作为UC的辅助诊断手段。目前 ,UC相关ANCA的靶抗原仍未明确 ,研究发现 4 70 0 0蛋白可能是UC相关ANCA的靶抗原之一。ANCA可能参与UC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周围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变化,并检测周围血中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对PMN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UC病人周围血PMN凋亡率。结果:活动期UC患者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和缓解期UC患者。缓解期UC患者PMN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不同病情活动期UC患者之间PMN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活动期UC患者周围血中IL-8、IL-6、TNF—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且与PMN凋亡呈负相关,与病情呈正相关。缓解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UC患者PMN凋亡延迟,且与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可能是导致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探究NPAR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222例住院患者。根据纳入患者的NPAR的中位数(1.78)进行两等分组,分为低NPAR组(NPAR<1.78)和高NPAR组(NPAR≥1.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并收集随访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分析心力衰竭30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PAR对30d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现高NPAR组的患者年龄更大、心率更快,女性比例更高,合并2型糖尿病史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IV级的比例更高,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FBG、血肌酐、脑钠肽、hs-CRP应蛋白水平更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NPAR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30d死亡风险增加独立正相关(OR=2.41,95%CI:1... 相似文献
10.
11.
炎症性肠病中,西方国家以克罗恩病多见,我国以溃疡性结肠炎多见,1978年全国杭州消化会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337例,克罗恩病212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会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518例,克罗恩病112例,均不及欧美国家一所大医院随访的病例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对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心包积液(PE)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同时患有AHF和PE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计算NPAR并根据NPAR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组1(0.88≤NPAR≤1.59)、组2(1.60≤NPAR≤1.84),组3(1.85≤NPAR≤2.21),组4(2.22≤NPAR≤4.33)。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及住院死亡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NPAR是否为住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PAR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92例,32例(17.9%)患者出现住院死亡。高NPAR组肺炎、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升高且更多接受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药物治疗(P均<0.05)。高NPAR组住院死亡明显升高(P<0.001)。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1)显示NPAR与住院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组4vs.组1:OR=32.571, 95%CI:4.13... 相似文献
13.
14.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维吾尔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阳性率,确定其对维族及汉族U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同时通过比较维族及汉族UC患者中ANCA的阳性率,了解是否存在同一地区不同种族UC的ANCA阳性率的差异,评价ANCA是UC遗传易感性标志的可能性.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C患者(维族39例,汉族31例)、腹泻患者(维族30例,汉族30例)及健康对照者(维族30例,汉族30例)的血清ANCA,比较不同组间及不同种族间ANCA的阳性率.结果UC组中维族及汉族的ANCA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UC组中维族与汉族间的ANCA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ANCA在维族与汉族UC中的阳性率与病变范围及病情程度无关(P>0.05).结论ANCA对U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UC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并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同时提示,ANCA可能为UC遗传易感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存在、急性加重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NLR在COPD中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PubMed,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NLR在COPD中研究的相关文献,以"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chronic bronchitis"、"emphysema"、"Neutrophil"、"Lymphocyte"、"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及"NL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时间均截止至2018年9月。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质量评分表对所纳入文献逐篇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分析软件以血NLR值在正常对照组与稳定期COPD组、稳定期COPD组与COPD急性加重(AECOPD)组以及生存组与死亡组3组之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初步纳入的318项研究中,最终共有19项研究被纳入分析,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在共纳入643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611例健康对照组的10项研究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期COPD患者血NLR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加权均数差,WMD)1.27,95%CI:0.89~1.66,P<0.00001)。在共纳入601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800例AECOPD患者的12项研究中,结果显示,AECOPD患者血NLR值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患者(WMD=3.94, 95%CI:2.94~4.93,P<0.00001)。在共纳入1 257例生存组COPD患者及311例死亡组COPD患者的6项研究中,结果显示,死亡组COPD患者血NLR值明显高于生存组COPD患者(WMD=4.77, 95%CI:3.00~6.54,P<0.00001)。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期COPD患者血NLR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患者血NLR值明显高于稳定期COPD患者,死亡组COPD患者血NLR值明显高于生存组COPD患者。提示血NLR值对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探讨昆明市近10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患者内镜表现.方法 选取昆明市199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7家大型综合医院379例住院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UC诊治标准,分析UC患者内镜下表现.结果 有98.2%的病例接受结肠镜检查,其诊断符合率为88.4%.100%为活动期,其中轻度38.3%,中度42.2%,重度19.5%.分型如下:直肠型者13.2%,直肠和乙状结肠型26.9%,左半结肠型34.9%,右半结肠型3.2%,全结肠型21.7%.内镜下表现病变呈弥漫性分布90.50%,充血水肿86.20%,糜烂或溃疡76.90%,活动性出血60%,脓性分泌物25%,假性息肉18%.结论 昆明市UC患者的病期以中度为主,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型和直肠和乙状结肠型为主,以弥漫性分布、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18.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粘附分子水平的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 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 UC患者外周血 PMN凋亡 ,EL ISA法检测 P-选择素 (P- sel)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水平。结果 活动期 UC患者 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C患者 (P<0 .0 1)。不同病情活动期 U C患者 PMN凋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活动期 UC患者外周血中 P- sel和 ICAM-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 C患者(P<0 .0 1或 (P<0 .0 5 ) ,且与 PMN凋亡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 0 .72 38和 - 0 .5 2 13,P均 <0 .0 1) ,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各种免疫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 UC患者 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确诊为ACS的患者2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图像结果分为分层斑块组111例和非分层斑块组111例。比较分层斑块组和非分层斑块组血清NPA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非分层斑块组比较,分层斑块组的饮酒史、管腔狭窄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NPAR水平高于非分层斑块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分层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特性比较,分层斑块组脂质弧更大、纤维帽厚度更薄、巨噬细胞浸润率更高、易损斑块、斑块破裂、胆固醇结晶、滋养血管、血栓、钙化小结、钙化斑块检出率更高,纤维斑块检出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PAR与斑块破裂、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表现为正相关(r=0.436、r=0.62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NPAR是ACS患者罪犯血管发生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6,95%CI:3.242~31.999,P<0.001)。 [结论]分层斑块与斑块不稳定特性相关,血清NPAR水平在ACS罪犯血管分层斑块患者中升高,是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我院51例溃疡性结肠炎、15例克罗恩病、30例对照患者血清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32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2.75%及95.56%。15例克罗恩病患者中有2例阳性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33%,30例对照组未发现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高度的特异性,对其检测有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