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大多数是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美国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中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超过60%,75岁或以上占37%。STEMI的治  相似文献   

2.
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再灌注治疗的获益与其启动时间密切相关。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推荐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door_to_baloon time ,D2B time )应小于90分钟,静脉溶栓时间应小于30分钟。我国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率、治疗有效率均较低[2]。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技术的普及和静脉溶栓的进一步推广,STEMI早期再灌注的疗效有了一定进步。本文回顾分析647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对我中心早期再灌注治疗质量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STB)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功实施PCI的STEMI患者264例,根据TIMI血流等级将患者分成两组,TIMI 0~2组和TIMI 3组。根据STB水平分成高STB组(>0.9 mg/dl)和低STB组(≤0.9 mg/dl),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因素。结果 TIMI 0~2组96例患者平均年龄(61.5±9.7)岁,其中男68例,TIMI 3组患者168例,平均年龄(59.3±10.4)岁,其中男132例;TIMI 0~2组STB水平明显高于TIMI 3组(P=0.013);院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TIMI 3组(P=0.000 1)。与低STB组相比,高STB水平组无复流现象明显增加(46.0%vs27.5%,P=0.000 9),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更加频繁(19.8%vs 8.7%,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水平(OR=2.15,95%CI 1.87~2.52;P=0.002)仍然是影响PCI术后STEMI患者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B水平可作为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恢复不良的一个可靠而独立的生化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急性病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1,2]。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挽救STEMI患者生命、改善其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3]。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采取早期再灌注治疗可大幅度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率并显著改善幸存者的心功能[4]。再灌注治疗方法主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二者治疗方案及预后不同[1].为了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区别,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表现为持续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不适感,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学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尽早实现心肌再灌注可有效挽救濒死心肌,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内溶栓在实现再灌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从血栓形成的机制、溶栓剂分类、冠状动脉内正向溶栓、血栓抽吸、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内逆向溶栓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186例,对其中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年龄>55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急诊PCI术后更易出现心力衰竭加重,<55岁患者梗死血管更易累及前降支并出现心力衰竭加重;梗死血管闭塞时间、梗死血管重要性、非梗死血管病变程度、侧支循环不良、边支血管闭塞和损伤等均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造影剂、血容量增加、再灌注损伤、缓血流、无再流也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较多,警惕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而使冠状动脉血栓性完全阻塞引发的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早期、持续、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治疗是STEMI的首选治疗方式,明显缩小心肌梗死(MI)面积,挽救心功能,显著改善临床预后。近年,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策略认识的提高和辅助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STEMI 12 h内再灌注治疗成功率提高40%,院内和30 d病死率降低50%。以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主的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已在大多数医院得到建立。同时,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使STEMI 1年无事件生存率明显改善,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影响。方法:符合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术前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药等治疗,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以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组除未加盐酸替罗非班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2组术中都常规应用普通肝素。联合应用TMP(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和sumSTR(sum-ST-segment resolution)方法对心肌组织的灌注进行评价。结果: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治疗组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一种广泛用于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方法,研究表明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NSTEMI患者预后〔1〕。本文旨在评价老年NSTEMI患者行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老年急性NSTEMI患者89例,其中男74例,女15例。根据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青中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初步探讨这类人群的最佳冠脉再通策略。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0月224位因STEMI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脏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入院后给与静脉溶栓或经皮球囊扩张术(PTCA)的首次再通治疗,根据其后8 d的CAG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植入组(n=160,男/女=132/28)和未植入支架组(n=64,男/女=64/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病变情况以及首次再通治疗后8 d和6个月的CAG情况。结果:①未植入支架组患者年龄(32±3)岁,显著小于支架植入组(58±7)岁,P0.01;男性患者比例显著增高;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患者的比例和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植入支架组;无1例既往发生过心梗或心绞痛症状;疲劳和饮酒是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均P0.01)。②首次血管再通治疗后8 d CAG结果:未植入支架组全部是前降支单支病变,而植入支架组有148例患者为多支病变(P0.01);受累血管的前向血流未植入支架组全部达到TIMIⅢ级,植入支架组仅有88例患者(P0.01);受累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前者为(37±10)%,显著轻于后者(82±8)%,P0.01。6个月CAG复查结果:受累血管的前向血流两组患者均达到TIMIⅢ级;管腔狭窄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而且未植入支架组的管腔狭窄程度显著优于首次血管再通治疗后(P0.01)。结论:对下列患者植入支架应慎重:①年龄≤40岁;②梗塞血管再通后CAG示:受累血管壁光滑且管腔狭窄≤50%;③无其他需要行PCI处理的冠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紧急转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外院行静脉溶栓后经绿色通道直接送至我院心导管室行紧急PCI术,观察转运途中的安全性、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术后即刻疗效及出院后短期随访效果。结果:溶栓后立即转诊至我院并紧急PCI的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住院期间未见再发缺血事件,也未见明显出血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短期随访未见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具备抢救设备及医护人员陪同的条件下,外院STEMI患者溶栓后立即转诊实施紧急PCI术是安全的,且对患者有益,手术时间应在溶栓3h之后,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术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76.00%、≥75%的严重狭窄率为53.00%,侧支循环率为36.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10.00%,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T 波幅度值的改变对微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PCI 术前后106 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分析T 波幅度动态变化.结果 T波幅度改变和术后ST段恢复延迟有关,T波幅度值的动态变化能更早的反应微冠状动脉再灌注情况.结论 在PCI 术前后,倒置T波以及T波幅度的动态变化与早期微冠状动脉再灌注有关,是预测微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早期独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缺血分级。方法选择86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群进行心肌缺血分级,其中Ⅱ级缺血40例,Ⅲ级缺血46例,并对两组患者入院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下降(P0.05),但Ⅲ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前和溶栓2 h后的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高于Ⅱ级心肌缺血患者(P0.05),且溶栓2 h后,Ⅲ级心肌缺血患者的ST段回降≥50%的比例显著低于Ⅱ级心肌缺血患者的比例(P0.05);与Ⅱ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Ⅲ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c TNI)峰值、N端-脑纳肽前体(NT-pro BNP)、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显著增加,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强对心肌缺血分级的研究,对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面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的cTnI、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NSTEMI与STEMI病人入院后10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病变类型、范围、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结果:NSTEMI组的多支病变、〉90%的严重狭窄及侧支循环比率高于STEMI组,而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I组(P〈0.05)。结论 NSTEMI的多支病率高于STEMI,前者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后者差。  相似文献   

18.
约1/3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无复流。无复流的常用诊断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和预防策略主要包括降低血栓负荷、改善微循环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诱导受损心肌再生。该文介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9.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常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危急症。目前处理的原则是尽早(12 h)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其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为最佳手段。但由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在最佳时间接受再灌注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是否可行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现对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研究现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将1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胸痛发作到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三组:A组(<4h)40例,B组(4~6h)53例,C组(>6~12h)67例.比较三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率、ST段无回落率、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TIMI血流3级率和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B组和C组,ST段无回落率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和C组比较,以上四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认为STEMI 4h内介入治疗开始可显著提高术后TIMI血流3级率,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心功能和近期预后;4h后介入治疗则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