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短期治疗效果及步态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18例患者,所有患者膝关节OA分级在Ⅱ~Ⅲ,术前常规摄下肢负重位力线片,并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股骨远端...  相似文献   

2.
读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 0 0 1,8(2 ) :10 9~ 112“胫骨平台下截骨关节清扫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一文后 ,有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195 8年由Jackson首先报道 ,该手术在国内开展已有 3 0年历史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累积了一定经验。作为一种成熟的术式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 ,术中矫正畸形确切 ,术后矫正度不丢失 ,又不犯技术性错误 ,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膝内翻导致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最多采取的术式是胫骨高位楔形截骨 ,也有作倒V、弧形等截骨的 ,目的是矫正下肢力线 ,截骨…  相似文献   

3.
陈鸣  季峰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2):274-277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双平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胫骨高位双平面截骨术治疗3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测量手术前后膝关节站立负重位X线片胫股解剖角、髋—膝—踝角,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KOOS评分、K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截骨处愈合良好,患者膝内翻畸形情况均得到矫正。3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18.6±7.0)个月。胫股解剖角、髋—膝—踝角、KOOS评分、KSS评分、VAS评分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胫骨高位双平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够纠正下肢异常力线,缓解或者消除膝关节疼痛症状,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软骨退行性变为主的疾病。该病常见于老年患者,病程末期可致严重的关节畸形,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极大的痛苦。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作为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手术方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现已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接受,特别是年轻患者的接受度更高。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下肢畸形力线,以延缓或解除内侧间室KOA的退行性改变。HTO一直被认为具有技术简单、手术创伤小、畸形矫正精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多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内固定的不断改良,手术的适应证变得更为广泛。目前普遍认为HTO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长期临床效果良好。本文对近年来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术前选择、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长期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胫骨高位截骨(HTO)联合关节镜治疗胫骨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膝内翻畸形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患者,男性7例,女性13例。纳入标准: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症状局限于膝内侧;膝关节内翻畸形,且胫骨近端内翻畸形。排除标准:膝关节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外侧半月板损伤或有手术史;膝关节屈曲挛缩>10°;严重肥胖。手术方式为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测量术前、目标及术后的机械胫股角(mT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关节线会聚角(JLCA),测量术前及术后的Lysholm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本组20例患者,平均年龄(55±7)岁,平均随访(11±3)个月。术后mTFA、MPTA、JLCA及力线位置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Lysholm评分与HSS评分均高于术前[67(60,75) vs. 51(46,61)(Z=-4.22,P<0.001),67(59,71)vs. 55(49,59)(Z=-3.64,P<0.001)];术后mTFA、力线位置、矫正角度及撑开高度与术前规划目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探查发现6例患者伴有内侧半月板撕裂(其中2例患者为内侧半月板后脚根部撕裂),5例存在内侧肥厚或纤维化的滑膜皱襞,4例股骨内侧髁明显骨赘增生,均予以相应处理。 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胫骨高位截骨能获得与术前力线矫正计划一致的精确性;关节镜探查时处理关节内半月板、滑膜及骨赘增生等病理性改变,改善内侧间室的局部环境,是提高胫骨高位截骨术疗效必要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HTO组和UKA组,每组30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HS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33(18.53±6.74)个月。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HTO组均明显多(长)于UKA组(P<0.05)。两组VAS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HSS评分末次随访时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软组织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膝内侧间隙疼痛均明显缓解,患膝功能改善明显;HTO组内翻畸形及力线矫正明显;UKA组内翻畸形得到部分矫正。结论HTO与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短期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高位胫骨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是相对有效的方法,使用高胫骨截骨的方法将下肢力线恢复至正常,减轻了内侧间室的受力并缓解了膝关节的疼痛,延缓了膝关节内侧间室的进一步破坏,可以尽量的保膝,避免关节置换。近年来,"保膝"理念被广泛关注,同时HTO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技术改进,减少了手术创伤,提升了疗效,使得国内外重新关注HTO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适用于胫股关节单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较年轻患者,通过调整下肢的力线,减轻受影响的关节间室的负荷,达到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1]。HTO和关节置换术都可以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由于手术本身对关节内没有影响,对于较年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HTO具有保留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的优点[1,2]。2021年9月我们对1例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膝骨性关节炎、膝外翻患者在闭合式楔形胫骨截骨术中使用3D个性化手术器械(patient 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矫正外翻对线不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诊断为膝内侧骨关节炎并行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56例(64膝).纳入标准: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胫骨侧内翻畸形.排除标准:炎症性、感染性关节炎;多间室的关节退变;膝关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槽氏钢板做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方法术前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X线检查评估,测量全下肢立位力线,确定截骨矫正的角度,采用槽氏钢板做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矫正下肢力线。结果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评定,85.8%疗效优良,理想的胫股角为170°~172°。结论采用槽氏钢板内固定矫正下肢力线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方法设计合理,矫正角度易掌握,矫形确切,内固定牢靠,截骨部位愈合好,是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清理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以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生物力线的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5年5月应用关节镜关节内清理胫骨高位截骨共28例(31膝),术前严格按照适应证筛选病人,计算截骨角度。结果本组病人平均随访2.4年,按HSS疗效评定,优21例,良8例,差2例。结论此手术可恢复内侧间室关节间隙及下肢正常生物力线,有利于退变软骨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HTO治疗17例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17膝).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HSS评分,测量膝关节下肢全长股胫角(FTA)和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开始负重时间3~4(...  相似文献   

13.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侧间室严重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严重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以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的生物力线排列。方法:自1992年5月-1998年2月应用胫骨高位截骨共施行手术18例(21膝),要求术前按适应证严格筛选病人,计算截骨角度。结果:本组病人平均随访3.2年,按Coventry疗效评定,优1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此手术可恢复内侧间室关节间隙下肢正常生物力线,有利于退变软骨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AMOA)的短期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分析,为AMOA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AMOA交叉适应证患者,分别接受HTO和UKA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资料,以及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并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4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行膝关节镜并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46例(64膝),平均随访32.4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股胫角,并对患者膝关节进行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股胫角术前平均内翻-4.44°±1.18°矫正到术后平均外翻8/37°±1.10°(P<0.001).HSS评分由术前的(54.25±5.40)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9.67±3.38)分(P<0.001).[结论]膝关节镜并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足治疗轻中度膝关节单问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术方法,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近年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膝外翻性骨关节炎的手术方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膝外翻性骨关节炎截骨手术治疗相关文献,对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对于有症状且年轻、活动度大的膝外翻性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楔形截骨术、股骨远端外侧张开楔形截骨术、胫骨近端内侧闭合楔形截骨术、胫骨近端外侧张开楔形截骨术。不同截骨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不同,选择正确的截骨手术方式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结论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膝外翻性骨关节炎有多种手术方式,为获得良好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最合理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17.
膝内翻使患者下肢负重力线经过膝关节内侧,关节内负重力异常分布,内侧胫股关节面负荷增加.长期的异常负荷导致畸形进一步加重,引起骨性关节炎,出现疼痛不适、膝关节侧向摆动和骨质增生.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改变下肢不正常的力线,纠正内侧胫股关节的过度负荷,使内侧关节软骨修复再造,同时截骨使骨内压降低,血液循环改善,从而消除或减轻膝关节疼痛[1],减缓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自1958年Jackson首先提出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来,该术式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临床效果确切,尤其对于膝内侧间隙退变严重伴膝内翻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8.
刘燊仡  唐先平 《中国骨伤》2007,20(12):868-86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活动量、关节增生的程度及关节间室受累的范围。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很有效的手术方法[1-3]。主要有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圆顶式截骨和内侧张开楔形截骨3种术式,前者在临床应用较多。本文重点介绍该术式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与术后处理。1截骨原理与优点单髁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的内、外翻畸形,会引起关节负重应力分布异常,例如膝关节内翻畸形,造成膝关节内侧应力集中,使内侧的关节退变加速。发生膝关节外翻畸形时,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OWHTO临床应用、疗效与并发症、技术对比及手术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OWHTO是治疗由于膝关节内翻导致的轻中度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截骨矫形将下肢力线调整至无病变的外侧间室,延缓膝关节内侧间室的损伤进程,推迟甚至避免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OWHTO具有手术切口小、动态调整下肢力线、精确矫正畸形、术后康复迅速的优势。结论随着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OWHTO再次广泛用于临床。OWHTO技术可解决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矫正胫骨内翻畸形并重建下肢力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作为目前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一种经典的“保膝”治疗方案,在广大高功能活动需求的年轻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HTO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并延长使用寿命,但术后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仍具有不可预知性。研究并明确这些影响因素,对于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提高术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影响HTO术后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