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β、IL-6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4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为期4周,对照组同期选择36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经药物治疗后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IL-1β、IL-6与抑郁症病理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IL-4、IL-6、TNF-α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略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62-2563
目的:探讨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生殖器疱疹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6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及60例正常人血清IL-4、IL-6、TNF-α含量.结果: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IL-6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生殖器疱疹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表达异常是导致生殖器疱疹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VMC患儿(其中急性期24例,恢复期16例)和2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MCP-1、IL-6水平,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对MCP-1、IL-6与cTn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VMC急性期血清MCP-1、IL-6、cTnI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且MIF、IL-6与cTnI呈正相关(P<0.05)。结论 MCP-1、IL-6可能参与VMC发病过程,检测VMC患儿MCP-1、IL-6含量有助于VMC的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体内Ghrelin 水平与 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 2015-2016 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研究组)和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各100 例,研究组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无脑炎)68 例和重症组(有脑炎)32 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三组儿童外周血中 Ghrelin 的含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 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分析手足口病患儿 Ghrelin 水平与 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Ghrelin 水平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 均<0.05);IL-6、IL-1β、TNF-α水平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 均<0.05);手 足口病患儿外周血 Ghrelin 水平与 TNF-α、IL-1β、IL-6 均呈负相关(r 分别为-0.31、-0.33、-0.29,P 均<0.05)。 结论:Ghrelin 可能对手足口病的炎症免疫反应起保护作用, Ghrelin 可以作为预测手足口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 O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OA患者76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经过玻璃酸钠治疗后两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1β、TNF-α水平可作为反映OA病情的辅助指标,且应用玻璃酸钠治疗OA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拔牙后对牙槽窝进行冲洗对牙槽窝液、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口腔科行牙拔除术的90例患者,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搔刮组(对拔牙窝进行搔刮处理)、冲洗组(搔刮+1.0%氧化氢溶液+0.9%氯化钠溶液冲洗),每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并对比牙槽窝液、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结果 搔刮组患者的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高于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搔刮组患者的牙槽沟液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患者血清与牙槽沟液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牙周慢性炎症拔牙患者拔牙后对牙槽窝进行冲洗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清及牙槽沟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联合三黄洗剂熏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19例。对照组予三黄熏洗汤熏蒸坐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当归芍药散水煎剂治疗,其他治疗相同,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GF-β1和IL-4、IL-10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IL-4、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三黄洗剂熏洗对慢性盆腔炎降低IL-4、TGF-β1水平,增加IL-10水平,改善炎症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于波 《药物生物技术》2022,(4):385-388+424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前瞻性选取98例2018年9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 w。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 w后的免疫功能、炎症介质指标水平、相关临床表现和炎症反应评分;分析两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试验组腹部症状消失及肠鸣音、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 w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MGB-1、TNF-α、MCP-1、IL-1β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改良Marshall评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度指数(CT...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宫腔镜冷刀切除子宫肌瘤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冷刀去除术治疗。比较2组肌层愈合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博动指数、阻力指数)、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1β、IL-6)、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6个月2组肌层愈合率均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相较于术前,1个月时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2组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术前,术后3 d2组TNF-α、IL-1β、IL-6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2、IL-23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9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IL-10、IL-22、IL-2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ELISA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清IL-10表达水平为(24.15±13.21)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91±8.23) pg/ml],P<0.05,经抗结核常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10表达水平为(17.11 ± 7.59)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清IL-22、IL-23表达水平分别为(20.56±7.41) pg/ml、(21.12 ± 2.68)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3.78±8.22) pg/ml、(36.42±2.16) pg/ml,P<0.05],经抗结核常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22、IL-23表达水平分别为(38.95±6.35) pg/ml、(29.89±3.74) 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22、IL-23呈正相关性.结论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IL-10、IL-22、IL-23在治疗前后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与机体结核免疫有关,有望作为评价肺结核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常规措施并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 L-1β、IL-6的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的水平而降低炎症反应,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与抑郁性神经症的关系,并初步探讨IL-1β、IL-2可否作为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步骤的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抑郁性神经症30例、正常健康者24例的血清IL-1β、IL-2的含量,并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分表(HAMD)测定其分值。结果表明,抑郁性神经症组IL-1β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而IL-2无明显差异(P&;gt;0.05),IL-1β、IL-2分别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抑郁性神经症IL-1β升高比IL-2快,是可供判断抑郁性神经症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62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依那西普25mg,2次/周,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以及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采取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能降低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症状可得到显著性缓解,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P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NF-α、IL-6以及IL-17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对RA的临床治疗效果好,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α、IL-6以及IL-17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尿钠肽(BNP)、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片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组患者均治疗30 d,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中BNP、IL-1β、IL-6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及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及BNP水平较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体征,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β、IL-6、TNF-α及B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对IL-1β、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8例,分对照组3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mL+阿拓莫兰0.2g+门冬氨酸钾镁30mL分别加入5%GNS 250mL静滴,1日1次;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100μg+10%GS 250mL静滴,1日1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及对及对IL-1β、IL-6、IL-8、TNFα-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28.13%和69.57%,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及对IL-1β、IL-6、IL-8、TNFα-值分别为,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可能与PGE1可减少IL-1β、IL-6、IL-8、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减少胶原纤维的合成或释放,缓解肝纤维化进程,提高肝细胞的代谢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47-149
目的分析血清IL-6、TNF-α在早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根据感染不同时期将患儿分成感染急性期和感染恢复期,其中急性期组(n=50)和恢复期组(n=50),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炎性因子与感染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对照组受检者TNF-α、IL-6均明显低于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P <0.05);急性期组患儿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患儿(P <0.05);10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例中,急性期死亡5例。结论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来说,急性期病情严重,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恢复期和正常新生儿,提示临床发生感染症状后,患儿炎性因子将呈现高表达状态,不同时期炎性因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急性期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8.
晏燕  王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2,(34):17-18,23
目的探讨血浆中IL-6、Aβ1-40、M-CSF、IL-1β、TNF-α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AD患者组74例,另选取100名健康老年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β1-40、IL-6、M-CSF、IL-1β、TNF-α水平。结果 (1)AD患者血浆Aβ1-40浓度[(108.4±6.5)pg/mL]与对照组[(103.5±7.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M-CSF、IL-1β、TNF-α浓度分别为(180.9±50.6)pg/mL、(524.6±68.1)pg/mL、(40.45±6.14)pg/mL、(60.52±5.64)pg/mL,与正常对照组[(75.2±45.1)pg/mL、(320.5±80.8)pg/mL、(30.46±7.50)pg/mL、(36.64±15.32)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AD患者血浆中Aβ1-40浓度对诊断无意义,而IL-6、M-CSF、IL-1β、TNF-α水平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辅助诊断AD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SAKI)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MCP-1)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在某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其中轻度(M-SAKI)和重度(S-SAKI)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各40例,同时选取40例同期的非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N-SAKI)患者和4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并分析各组患者血清中MCP-1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中MCP-1表达水平与APACHE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N-SAKI组患者相比,SAKI组患者的CRP、PCT、BUN、eGFR以及Scr等临床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SAKI、M-SAKI以及N-SAKI组患者血清中的MCP-1、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偏高,且S-SAKI和M-S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并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年龄、NIHSS评分、溶栓时间窗相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醇(MDA),TNF-α、IL-1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SOD、MDA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F-α、IL-1β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可明显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