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因交叉韧带断裂行膝关节镜下取自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患者74例,其中32例采用腓骨长肌腱行重建术,42例采用腘绳肌腱行重建术,观测两组手术情况及Lysholm评分。结果:腓骨长肌腱组手术时间、引流量均少于腘绳肌腱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腓骨长肌腱组Lysholm评分结果高于腘绳肌腱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腓骨长肌腱操作更为简单,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自体腓骨长肌腱组(31例)和异体肌腱组(29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和国际膝关节评分(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以及治疗前的ADT试验阳性率、Lachman试验阳性率、浮髌试验阳性率、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肌腱组手术时间为(91.3±12.5)min,短于自体腓骨长肌腱组的(66.1±13.5)min(t=5.225,P=0.000);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胫骨前移距离等指标均改善(P<0.01),但2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的IKDC评分等级、Lysholm评分等级及ADT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较为满意,与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相似。  相似文献   

3.
王瑞 《安徽医学》2018,39(8):936-93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取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住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52例,术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韧带残端重建ACL组(保残组)与不保留任何韧带残端重建ACL组(对照组)并按照单束重建ACL方法完成手术,每组26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客观功能及行为能力,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评估主观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8个月上述评分标准评估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关节异常信号.结果 保残组患者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7.21±5.05)分vs(89.43±4.12)分;(52.18±7.61)分vs(91.4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4.72±4.06)分vs(86.21±3.89)分;(56.24±6.59)分vs(83.5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主观评分保残组优于对照组[(91.43±4.52)分vs(83.56±5.0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并发症,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股簿肌重建内侧副韧带的可行性与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韧带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内侧副韧带重建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不稳评分等一般情况,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51.2±8.3)分vs (52.1±8.6)分]膝关节Lysholm不稳评分[(8.1±2.4)分vs (8.2±2.5)分]均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87.6±11.2)分vs (73.2±10.4)分]及膝关节Lysholm不稳评分[(19.6±2.7)分vs (12.6±2.5)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Lysholm不稳评分的上升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vs 17.6%),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 6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簿肌肌腱可以很好地重建内侧副韧带,且重建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LASR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LASR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LASR人工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究膝关节镜下应用不同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和影像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收治的124例重建AC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自体材料进行分组,观察组实施自体腘绳肌腱(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n=62),对照组实施自体半腱+1/2腓骨长肌移植重建(n=62)。探究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编织后移植物直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变化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编织后移植物直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膝关节X线检查结果的影像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前痛、伸膝受限、切口感染、胫骨骨道偏移、关节肿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与自体半腱+1/2腓骨长肌移植重建相比,对重建ACL患者围术期影响更小,且不影响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常规情况下无需切取腓骨长肌腱来重建ACL,但对于腘绳肌腱比较细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自体半腱+1/2腓骨长肌移植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于我科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5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评价根据膝关节临床检查、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4.7个月,抽屉实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无膝关节不稳症状,术后6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优13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2.0%,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令人满意,取腓骨长肌后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蔡航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335-33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35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Lysholm评分。结果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6~15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浮髌试验均阴性,前抽屉试验均阴性。术后8个月Lysholm评分为95.0±1.2,与术前(47.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避免了自身取材,且在关节镜下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及创伤小的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anteromedial,AM)行自体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0例ACL断裂患者采用AM法行自体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Lysholm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随访20例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53.5±6.9),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88.4±5.2),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为(9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AM法行自体单束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伟明  廖红兴  梁传兴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51-135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两类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8例(完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叉7例,自体腘绳肌腱+异体肌腱重建后叉7例,自体腘绳肌腱+腓骨长肌腱重建后叉4例)接受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的患者作为自体组,将另24例接受异体肌腱重建治疗的患者作为异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稳定性评分(KT-1000)以及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检测结果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及康复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按照定位方法分为改良重建组、等长重建组、解剖重建组,各50例。解剖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股骨止点解剖重建,等长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等长重建,改良重建组接受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重建。对比3组术前、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6、12个月,改良重建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等长重建组和解剖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12个月,改良重建组IKDC评分均高于等长重建组和解剖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束四股自体肌腱移植股骨隧道改良取点法重建,可促使患者韧带、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7例,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和随访观察。结果 107例患者分别取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0.7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42.70±3.65)分,术后(87.60±3.4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7例中优86例、良12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及其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对16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行前、后交叉韧带一期重建术,术后即行膝关节稳定性检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或MRI检查,并按照Lysholm评分、Irgang评分、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及JOA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13例(81.25%);Lysholm评分从术前(46.8±6.6)分提高到术后(83.2±8.8)分;Irgang评分从术前(44.2±7.3)分提高到术后(77.9±8.3)分。JOA评分从术前(33.8±4.6)分提高到术后(82.6±7.5)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骨前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膨胀挤压钉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固定确实,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同侧腓骨长肌腱在青年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可行性及其早期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3年 5月至 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4.8岁,手术取自体同侧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股骨端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固定,胫骨端以界面螺钉固定,术后评估包括临床检查,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月,平均随访时间25月, Lysholm膝关节功能术后末次随访的评分为(92.65±0.44),高于术前的(50.65±0.68),P<0.01。结论 自体同侧腓骨长肌腱在青年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疗效早期令人满意,取腓骨长肌腱后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对12例后交叉韧带3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价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82.7±5.4)明显大于术前(44.8±9.4)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12.11,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后交叉韧带3度损伤患膝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尹振春  庞清江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62-1564
目的 探讨自体同侧腘绳肌腱联合部分腓骨长肌腱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效果.方法 15例经证实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伴后外侧复合体损伤患者,均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部分腓骨长肌腱加强后外侧复合体的手术方法.术前、末次随访时均记录膝关节后侧、后外侧不稳定程度,膝关节IKDC、Lysholm功能评分,以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术后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患者膝关节后侧、后外侧不稳定程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 0.05);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腘绳肌肌腱及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后外侧复合体的手术方法能够恢复膝关节后侧及后外侧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王昶  何平  孙晓安  王立胜 《广东医学》2007,28(4):580-582
目的 三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长期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采用三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3年,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3年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行为活动水平IKDC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三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长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年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行为活动水平IKDC评分,评分结果经统计分析(P=0.000 01),术前和术后3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 三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得到较理想的长期治疗效果,在保证了膝关节良好的活动度的同时又获得一个稳定的膝关节.  相似文献   

18.
张克飞 《中外医疗》2013,32(13):60-6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27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患者63例为对照组,关节镜下双束重建患者64例为观察组,随访1年,分析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结果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IKDC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ysholm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Tegner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Tegn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均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双束重建生物性能和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评估腓骨长肌重建治疗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均在C臂透视下实施微创腓骨长肌重建术治疗,采用Lysholm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评分,同时应用KT-1000测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KT-1000侧-侧差值降低至(2.42±3.36)mm,明显低于术前的(13.52±4.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Lysholm评分均值为(91.04±1.94)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4.25±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关节主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腓骨肌腱重建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抽取40例作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治疗组(n=20)在关节镜下实行同种异体韧带重建治疗,对照组(n=20)则实施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