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以往应用该方法治疗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术中咬除椎间盘髓核突出部位相应的上椎板部分下缘及下椎板上缘,呈开窗状,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增生的椎体后缘和关节突内侧皮质骨、钙化的后纵韧带及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全部随访6—36个月,优良率达92%。结论: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对腰椎功能影响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现在 绝大多数骨科医生已认识到大多数腰腿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本病 多发于青壮年,尤以重体力劳动者好发。我科自1989年至2000年6月共收治本病患者392人, 其中手术治疗237人,均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椎板间开窗术治疗。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162例,女性75例,年龄31~62岁,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组共108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31例,年龄31~60岁,平均42岁 ,病程为1~4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01)。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当,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损伤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患者的选择确定手术方式,MED组65例,传统手术组60例。对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分析。按JOA腰痛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段JO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出现3例脑脊液漏、传统手术组2例脑脊液漏。MED组出现3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传统手术组1例复发。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间再次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患者术后腰腿疼痛均明显缓解,参见Epstein法对患者主观感觉评价,术后2月优良率91.3%,末次随访仍达82.6%,术后腰腿疼痛JOA功能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月与末次随访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板间再次开窗或扩大开窗治疗腰椎稳定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双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在各级医院全面展开。我院近3年来选择性地施用双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随访16例,效果优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5岁。病史1个月~6年。临床表现:以单侧下肢疼痛或麻木为主,病变间隙棘旁固定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6例。腰痛伴双侧下肢疼痛或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8例,其中伴鞍区麻木者3例。腰痛及腰部固定压痛点,耳腿抬高试验明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者3例。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SIIF)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03—2020-05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TED组(36例)和SIIF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4—2021-09孟津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侧后路PTED组(PTED组)和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组(对照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价腰椎功能。手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1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后路经皮PTED治疗LDH,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和疼痛改善程度更理想。 相似文献
14.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5例:男386例,女369例;年龄17~55岁,平均41岁;发病时间2h~5年,平均1年2个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分类:双侧型540例,中央型162例,极外侧型53例;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分类:突出物挤出432例,突出物游离323例;发病原因:无外伤史442例,跌伤162例,扭伤151例;合并其他脊柱病变:合并腰椎管狭窄405例,合并腰椎滑脱216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视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V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津县人民医院骨科2018-06—2020-06收治的114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组(FD组)和VPTED组,各5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围术期指标,统计手术优良率.分... 相似文献
16.
小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优良率和脊柱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椎板间小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4例.结果 术后优814例、良120例、可20例,优良率97舯%.远期疗效评价,随访1~5年455例,5年以上105例.优良率分别为94.5%、93.6%.结论 椎板间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能够扩大神经根管,同时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因而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4-01诊治的2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42例,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136例。结果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出血量多和时间短,并发症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Macnab标准优良率2组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优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但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切口经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常规腰椎间盘手术器械,后正中切口2.5~4 cm,在棘突旁椎板间开窗,并行神经根管减压,窗口大小约1.5 cm×1.5 cm,摘除髓核组织,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1 h.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4个月,根据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82例,良30例,可5例,差3例,3例术后半年复发,优良率为93.3%.结论 小切口经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可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39例完全或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考虑为周围软组织疼痛,经局部封闭后疼痛缓解。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的外科治疗方式和手术治疗注意事项.[方法]17例因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住院接受再手术患者,根据术前腰椎过伸过屈位片分为:稳定组、失稳组和严重失稳组.对稳定组和失稳组行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严重失稳组行全椎板减压、360°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15分法)和腰腿痛VA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对稳定组和失稳组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和手术改善率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3年随访,术前JOA评分平均4.94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18分,平均手术改善率为71.74%.稳定组和失稳组患者的改善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存在椎间失稳而以下肢症状为主诉的患者,采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术中有限开窗,摘除髓核组织并保留椎间稳定性,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