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Wnt1-诱导的信号通路蛋白1(WISP1)/Toll样受体4(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3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VAP患者(VAP组)及60例机械通气非VAP患者(对照组),统计VAP患者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WISP1、TLR4、整合素β5 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指标预测VAP患者28 d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分离出15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1.92%、36.54%、11.54%。VA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ISP1、TLR4、整合素β5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TNF-α、IL-6、IL-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VAP组死亡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ISP1、TLR4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较存活组均升高(P<0.05)。WISP1 m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早期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8例,发生率为45.35%;7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送检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59.05%,革兰阳性菌27株占25.71%,真菌16株占15.2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气管切开、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住院时间有关。结论 ICU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严格呼吸机的相关使用指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无菌化管理,预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黏病毒抵抗蛋白A(MXA)、Toll样受体2(TLR2)、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与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及病原菌属鉴别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患者(研究组)、74例ICU机械通气无肺部感染者(对照A组)及7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B组),比较3组MXA蛋白、TLR2 mRNA、VE-cadherin,采用Pearson分析各指标之间及与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诊断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及鉴别病原菌属的价值。结果 MXA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与TLR2 mRNA、VE-cadherin呈正相关,MXA蛋白荧光阳性细胞率与TLR2 mRNA、VE-cadherin呈正相关,TLR2 mRNA与VE-cadherin呈正相关(P0.001)。MXA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和荧光阳性细胞率、TLR2 mRNA、VE-cadherin均与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具有相关性(P0.001)。MXA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和荧光阳性细胞率、TLR2 mRNA、VE-cadherin均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01)。MXA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和荧光阳性细胞率、TLR2 mRNA、VE-cadherin联合诊断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AUC最大,为0.903。VE-cadherin鉴别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AUC最大;MXA蛋白荧光阳性细胞率鉴别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的AUC最大。结论 MXA蛋白平均荧光强度和荧光阳性细胞率、TLR2、VE-cadherin与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存在良好线性关系,早期检测上述水平可为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诊治、病原菌属鉴别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空白对照组(C组)、正常潮气量机械通气组(V组)、高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V组),每组各24只。C组大鼠不进行机械通气;V组大鼠进行正常潮气量机械通气,HV组大鼠进行高潮气量机械通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症因子-2(MIP-2)]、髓过氧化物酶(MPO)、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HMGB1和TLR4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结果V组和HV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及病理学评分均高于C组(P<0.05),BALF总蛋白、IL-6、IL-10、TNF-α、MIP-2以及MPO水平均高于C组(P<0.05),肺组织HMGB1和TLR4的mRNA表达量、蛋白表达量均高于C组(P<0.05)。结论HMGB1和TLR4与各种炎症介质紧密联系,VAP的机制可能与HMGB1/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杭州某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杭州市某院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143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送检样本内共分离出138株病原菌,包括12株革兰阳性菌、116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革兰阳性菌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常见为白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患者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口咽部微生物定植、湿化器微生物定植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口咽部微生物定植、湿化器微生物定植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杭州某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发生与患者年龄、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等因素有关,而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医师可依据病原菌分析结果合理制定防治措施,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机械通气的96例患者,有26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根据患者有无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在插管方式、机械通气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昏迷等方面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与昏迷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结论:机械通气时间和昏迷是主要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常关键的危险因素,对此需要针对该情况采取措施进行防护,从而能够有效额控制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ICU收治的642例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9月未实施综合性干预策略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0月-2017年6月实施综合性干预策略时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每组32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ICU护理,试验组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性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PCT及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与通气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第4天内及第7天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43%和5.92%,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48%和11.84%(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减轻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增强免疫力,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增强基础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CU重症监护中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感染致病菌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研究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6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群,并对ICU重症监护中心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共检出主要病原菌42种,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05%,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8.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胃内容物反流、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5 d、APACHEⅡ评分≥15分、抑酸剂使用时间>3 d及气管插管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ICU重症监护中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致病菌,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对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5 d、APACHEⅡ评分≥15分、抑酸剂使用时间>3 d及气管插管等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以尽量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护理人员系统化培训及综合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干预前(2011年1-12月)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系统化培训及综合管理期间(2012年1-12月)的12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VAP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2012年1-12月共有48名护理人员参与了预防VAP的系统培训,系统培训完成率95.00%;2011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总天数为523d,全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03‰,系统培训及综合干预后,2012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总天数为959d,全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了6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护理工作人员的系统化教育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呼吸系统治疗医师和ICU护理人员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RSV感染性肺炎患儿8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医院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普通肺炎组,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1β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TLR4蛋白阳性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LR4信号通路表达。结果相比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单核细胞TLR4 mRNA和A20 mRNA表达升高,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率升高,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SV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高表达,单核细胞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RSV感染性肺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60例,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相关因素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例,发生率为31.25%;单因素检验12个变量是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APACHEⅡ评分高(OR=4.56)、机械通气时间长(OR=3.23)、头部仰卧位置(OR=3.02)、年龄大(OR=2.98)、应用抗酸剂(OR=2.23).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125例急诊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结果 125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36例,发生率为28.8%;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心肺脑复苏、再插管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等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缩短上机时间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论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复杂,缩短上机时间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72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SPSS20.0软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和常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1.11%(4例)和27.78%(1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插管发生率分别为5.56%(2例)和8.33%(3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4.94±3.44)h和(10.42±3.0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3.78)h和(16.90±3.60)h(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72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SPSS20.0软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和常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1.11%(4例)和27.78%(1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插管发生率分别为5.56%(2例)和8.33%(3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4.94±3.44)h和(10.42±3.0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3.78)h和(16.90±3.60)h(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对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目标性监测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后使用机械通气>48 h患者,以2011年1-12月为干预前,2012年1-12月为干预组后,采用集束化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通过集束化干预后,床头抬高30~45度、声门下吸引、手卫生、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消毒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干预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5.40%,干预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68‰,经卡方检验,干预前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患者病房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ICU病房2019年1-6月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并回顾性统计该院ICU病房2018年7-12月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机械通气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比较及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10例(10.00%)而对照组发生20例(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861,P=0.00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8.00%、95.00%高于对照组89.00%、81.00%(χ~2=14.011、14.332,P=0.009、0.007)。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常见致病菌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0例,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及致病菌特征,制定有针对性防治对策。结果 50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34例(68.0%),死亡23例(46.0%)。3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机械通气平均10 d,其中≤4 d发病率为43.5%(10/23),5~14 d发病率为86.5%(19/22),≥15 d发病率为1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50例患者标本150份,其中78份为阳性标本,占52.0%。共检出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0株,占15.9%;革兰氏阴性杆菌43株,占68.3%;真菌10株,占15.9%。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ICU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较高水平,需重视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风险,保证患者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引起ICU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有120例患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共有20例,作为观察组;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中随机选择2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ICUsb)L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为28.12±3.32,体质量指数为23.78±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50±4.24和22.1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插管天数、插管次数、吸痰次数和住院天数与ICU小儿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提取20例患儿的尿液标本,从中分离出病原菌49株,对其施用3种抗菌药物。结果发现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吡肟的抗药性强,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ICU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患病率极高。临床中应严格控制呼吸机的使用,合理使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从而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1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发生组(n=47)与未发生组(n=65)。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呼吸机通气时间、营养支持途径、是否使用抑酸药、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留置胃管、有无吸烟史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4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59株,革兰氏阳性菌24株,占比38.98%;革兰氏阴性菌31株,占比52.54%;真菌4株,占比6.78%。发生组患者中年龄≥60岁、呼吸机通气时间≥4 d、全静脉营养支持、使用抑酸药、合并糖尿病、留置胃管、有吸烟史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呼吸机通气时间≥4 d、全静脉营养支持、使用抑酸药为AECOPD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较高,且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AECOPD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呼吸机通气时间≥4 d、全静脉营养支持、使用抑酸药等。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对AE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调整机械通气时间,尽早让患者脱机;加强患者身体机能训练,尽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术后饮食结构,进而降低胃内致病菌大量繁殖及转移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剖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儿150例,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进行分组:A组37例均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B组113例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A组中的病患施以痰标本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深度挖掘先心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痰培养提示阳性者有36例,阳性菌株共46株,包含3株真菌、5株格兰阳性菌、38株格阴性菌.对A、B两组的插管次数、白蛋白浓度、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镇痛时间等信息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临床医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还应视其药敏试验和病原菌分布的情况,为其制定最佳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