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失语症(PSA)是脑卒中的高发并发症,病程迁延难愈。中医治疗中,针灸治疗PSA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全面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但相关研究中仍缺乏对针灸治疗PSA的系统性评述。本文从PSA病因、机制、针灸治疗类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PSA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PSA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异常患者血清PSA和游离PSA(f PSA)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老年PSA异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环丙沙星治疗3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SA相关参数水平变化,同时对研究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血清PS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总PSA(t PSA)及PSA密度(PSAD)水平明显下降,f PSA密度(f PSAD)水平未表现出明显变化,而f PSA/t PSA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各指标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15例(37.5%)前列腺癌;11例(27.5%)前列腺炎;14例(35.0%)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SA水平无显著变化,而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抗生素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结合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D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经皮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的股动脉PSA进行了UGTI,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4482(63.5±10.8)岁。造影术后发生11例,支架置入术后发生25例。凝血酶注射成功后平卧4~6h,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1~3d复查超声,30d临床随访。结果36例患者,单囊腔PSA32个,复合囊腔PSA4个(≥2个腔),瘤腔平均为(2.98±1.30)cm×(1.84±0.75)cm,凝血酶注射剂量为250~1000(644.29±239.10)U,34例患者1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2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导压迫下5min闭合。UGTI治疗PSA成功率为94.4%0(34/36)。1例注射凝血酶1000U后虽然瘤腔闭合,但股浅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瘤腔闭合,但2min后出现寒颤、高热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d复发2例,1例超声引导压迫后瘤腔闭合,另1例再次注射凝血酶1000U成功闭合,30d临床随访无复发,UGTI治疗PSA复发率为5.6%(2/36)。结论UGTI治疗股动脉PSA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自1979年首次发现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学标志物,一直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观察、随访和筛查。多年的研究一致认为PSA>4.0ng/ml是筛查前列腺癌(建议前列腺活检)的标准上限,但缺乏对PSA≤4.0ng/ml(尤其是PSA<2.5ng/ml)人群中前列腺癌发病情况的有价值的研究。由美国癌症研究所(NCI)发起的前列腺癌预防试验中的安慰剂组人群,由于该研究结束时行前列腺活检,这为研究正常PSA范围(PSA≤dNno,/mn内前列腺痛的发病情况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检测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患者PSA水平异常升高是进行前列腺活检穿刺的有效指标.通常除前列腺癌也有其他原因导致PSA的升高,如前列腺按摩、导尿等操作或前列腺炎症,会影响PSA作为肿瘤标记物的特异性.单纯PSA的升高,直肠检查和经B超检查未发现结节及可疑病灶者穿刺阳性率仅有20% ~ 30%,说明其余的80%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穿刺检查.炎症会导致PSA的升高[1],临床会在进行活检前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以此来降低炎症所致的PSA升高.本研究分析抗生素治疗前后PSA参数变化同前列腺活检关系,探讨活检前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琳  孙微 《山东医药》2011,51(12):29-29
随着有创血管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未经处理的PSA可能会出现瘤体破裂、血栓形成、压迫周围组织等不良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安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SA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PSA的早期发现及其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PSA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2例可疑前列腺病变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点穿刺活检。结果经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46例,各个PSA区间前列腺癌的检出情况:PSA0—3.9ng/ml 12例,检出率20.7%;PSA4-9.9ng/ml 20例。检出率11.8%;PSA10-19.9ng/ml 22例,检出率19.8%;PSA20—49.9ng/ml 38例,检出率30.2%;PSA50-99.9ng/ml 45例,检出率91.8%;PSA≥100ng/ml 9例,检出率100%。结论PSA检测对于前列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法治疗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疗效。方法:对3060例介入术后发生股动脉PSA的41例患者采取改良的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法,压迫30~150min不等,观察PSA闭合情况。结果:41例患者成功闭合37例,总成功率为90·2%,均无复发。1次压迫成功闭合25例,2次压迫成功闭合9例,3次以上压迫成功3例;失败4例,最终3例转外科行PSA修补术,1例拒绝再手术出院随访。结论:改良的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法治疗介入术后PSA安全可靠、疗效高且容易掌握,可以作为治疗大部分PS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有共同患病人群,BPH的有创治疗均可影响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从而影响对前列腺癌的筛选,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有创治疗对血PSA水平的精确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PKRP)是治疗BPH广泛开展的新技术,但其对血PSA浓度的影响仍缺乏了  相似文献   

10.
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 PSA)是卒中后常见的言语功能障碍, 至少累及1/3的卒中患者, 且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现有的干预措施包括言语和语言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 后者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tDCS可通过促进PSA的自我修复、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以及抑制炎症等机制对PSA产生积极影响。文章从tDCS对PSA自我恢复机制的影响以及治疗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和比较超声引导下压迫法 (UGCR)和注射凝血酶法 (UGTI)治疗心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PS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PSA的临床特征 ,以及序贯接受UGCR和UGTI法治疗的经过和结果。在彩色多普勒确定PSA后 ,UGCR法是用手压迫、加压包扎载瘤动脉近端和PSA颈部直至PSA瘤腔中血栓形成 ;UGTI法是超声波引导下将 18~ 2 0G针经皮穿刺使针头进入瘤腔内注射猪凝血酶。均于术后 2 4h、5~ 7d超声波复查。结果 :11例首次接受UGCR法治疗者中 4例成功 (首次成功率 36 .4 % ) ,5例接受重复压迫后有 1例成功 ,总成功率为 4 5 .5 % (5 / 11) ;UGCR治疗成功者的 5例中有 4例股动脉PSA最大直径 <2cm ,其中 2例接受抗凝剂治疗 ;在压迫中 10例有程度不等的局部不适、疼痛 ,有 8例在压迫中因局部疼痛而采用药物止痛 ,有 2例因出现血压增高、心绞痛发作而被迫放弃 ;UGCR治疗失败的 6例中 ,有 1例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 ,5例改行UGTI治疗成功。采用UGTI治疗 15例股动脉PSA ,其中 10例首次接受UGTI治疗有 9例成功 (首次成功率 90 % ) ,6例为经重复UGTI治疗成功 ,UGTI总成功率为 10 0 %。单纯型PSA有 9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 ,而 6例复杂型PSA需 2次或以上重复注射凝血酶。实际注射凝血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及预注射生理盐水引导下使用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股动脉PSA患者11例,经徒手压迫或超声指导下压迫失败后,在超声及预注射生理盐水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结果: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38~75岁,平均(61±13.4)岁。6例发生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5例发生于支架植入术后。8例为单纯PSA,3例为复杂多腔型PSA。11例均采用徒手压迫,平均每例2次,4例还采用了超声指导下压迫,均未成功。平均于PSA发生(3.4±0.5)d后采用超声及预注射生理盐水引导下凝血酶治疗,使用剂量(385±126.5)U,10例首次治疗成功(90.9%),即刻闭合瘤腔,1例多腔复杂PSA注射凝血酶后部分闭合。患者出院时PSA均闭合,无一例发生动脉血栓、感染及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及预注射生理盐水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是一种治疗PSA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和比较超声引导下压迫法(UGCR)和注射凝血酶法(UGTI)治疗心导管术后股动脉PS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PSA的临床特征,以及序惯接受UGCR和UGTI法治疗的经过和结果.男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5±5.2)岁.发现股动脉PSA至接受治疗为平均(2.6±3.7)d,PSA平均直径(3.5±1.5)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前列腺癌患者双侧睾丸切除标本的回顾性研究,找出药物去势治疗前后睾丸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127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按照睾丸切除前治疗情况分为5组,A组为未干预组,B组为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组,C组为短期抗雄激素药物内分泌治疗组,D组为长期(〉3月)全雄激素药物阻断治疗有效组,E组为全雄激素药物阻断治疗无效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年龄、确诊前列腺癌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切除睾丸前PSA值、睾丸曲细精管情况、间质细胞情况等指标。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与A组相比,其他各组确诊前列腺癌时PSA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切除睾丸前PSA值,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E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睾丸曲细精管情况,与A组相比,其他各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睾丸间质细胞情况,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D组和E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D组相比,E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睾丸间质细胞出现增生,而全雄激素药物阻断治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间质细胞的增生可能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列腺癌患者全雄激素药物阻断治疗无效时,药物对睾丸间质细胞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外周血PSA、PSA mRNA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分析和巢式RT-PCR检测22例PCa、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例健康男性和5例健康女性外周血中PSA、PSA mRNA的情况。结果PCa患者血清PSA的水平与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外周血PSA、PSA mRNA与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有关(P〈0.05),而与年龄、Gleason评分无关(P〈0.05);22例PCa标本中PSA mRNA阳性表达15例,阳性率68%,10例BPH和10例阴性对照标本无表达。结论利用外周血PSA、PSA mRNA联合检测是一种早期发现PCa微转移,判断其临床变化过程、分期、预计复发和评价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对98例精液迟缓液化症患者,采用前列腺按摩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精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及其配偶受孕率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汉语卒中后失语症(PSA)的概念、病因、分类及经典大脑皮质定位、评估、汉语PSA失语症类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治疗、康复、PSA产生及恢复的机制、预后及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阐述。本文强调了脑和血管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对汉语PSA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并提倡基于脑和血管解剖定位与语言区和语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饶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血清PSA检查。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PSA、超声联合PSA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及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系数。结果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PSA、超声联合PSA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71、0.87,超声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一致性最高。超声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88.2%,准确度为84.9%,灵敏度为78.1%,均高于单独的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及PSA。结论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联合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均较高,且与病理学诊断一致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血脂水平、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A、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治疗组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PSA、TC及TG水平,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 PSA)及游离 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1 30例前列腺癌 (PCa)、76例前列腺增生 (BPH)以及 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f PSA、t PSA,并计算 f PSA/ t PSA比值 ,评价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 f PSA/ t PSA比值为 0 .1 5为评判上限时 ,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认为 f PSA及 f PSA/t PSA比值可有效区分 PCa和 BPH(P<0 .0 0 5) ,其诊断敏感性为 91 .6% ,特异性为 88.1 % ,准确性为 87.8% ;尤其是当 PSA值界定在 4~ 1 0μg/ L灰区范围内效果更明显优于常规的 t PSA和 f PSA单独测定结果。结论  f PSA和 f PSA/ t PSA比值的应用 ,使血清 PSA测定更具临床意义 ,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