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白内障三种术式后发障形成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48例(57眼)儿童白内障,其中先天性白内障41眼,外伤性白内障16眼,年龄3—14岁。57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都行小切口、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Ⅰ组行后囊抛光,保留完整后囊;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Ⅲ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18月,平均12月,观察并记录各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及其它并发症。结果 后发障≥3级者发生率Ⅰ组为42%,Ⅱ组为21%,Ⅲ组为0。各组均无玻璃体癌、视网膜脱离或囊样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矫正视力≥0.5者40眼(70%),0.1—0.4者11眼(19%)。结论 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品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小切口先天性白内障单纯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58例9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使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3~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切除术,以避免后发障的发生。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50眼。能合作检查视力者中,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6者18眼,0.5以下42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6者20眼,0.5以下46眼;术后6~12个月矫正视力≥0.6者21眼,0.5以下50眼。术后一个月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障,3个月周边部后囊膜混浊40例,撕囊区清亮。6~12个月16眼发生新生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混浊,瞳孔不圆18眼,人工晶体偏位10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治疗儿童白内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MS  Ye YJ  Wang Y  Liu Y  Wu L  Luo WX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5):400-402
目的评价连续环形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83只眼)因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行连续环形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术中共75只眼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成功,手术成功率占90.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占48.0%(36/75),夹持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人工晶状体表面沉积物。结论连续环形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办法,尤其有效预防了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手华眼群杂志,2006,42:400-40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65眼儿童白内障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或后囊中央切除术,并进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26例47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18例18眼.随访3~36个月.结果 60眼(92.31%)保持视轴透明,5眼(7.69%)出现视轴区白色纤维机化浑浊,2眼(3.08%)瞳孔区少量玻璃体嵌顿人工晶状体偏位,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连续环形后囊撕除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对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61例(6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其中55眼术中连续环形撕除后囊,52眼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61例(68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41眼(70.7%)与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10.5者42眼(72.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未行连续环形后囊撕除组的13眼中分别有5眼和8眼发生了后发障(分别为46.2%和61.5%),而连续环形后囊撕除组分别为1眼和4眼发生后发障(分别为1.82%和7.3%)。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术中未能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组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组分别有8眼和4眼发生后发障(分别为50.0%和7.7%),差异亦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连续环形后囊撕除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可有效减低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儿童白内障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对儿童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2例(48只眼)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前施行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有21只眼,占48.3%,随访期间有40只眼(83.3%)保持中央视轴区透明或基本透明。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施行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 a以上,观察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结果 68眼中有5眼在术后3个月至2 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占7.35%,平均出现时间为16个月.术后2~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2~0.4者17眼,0.5~O.7者28眼,≥0.8者20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经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惠儿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方法 50例(79眼)年龄2月~8岁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摘出手术(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21例(31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9例(48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浑浊的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Ⅰ组11眼(35.48%),Ⅱ组31眼(64.58%);视力0.3~0.4者,Ⅰ组14眼(45.16%),Ⅱ组14眼(29.17%);视力≤0.2者,Ⅰ组6眼(19.35%),Ⅱ组3眼(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浑浊≥3级者),Ⅰ组9眼(29.03%),Ⅱ组2眼(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均未出现眼底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方法 对 46例 ( 4 6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注吸I/A系统吸净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 ,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 (A组 ) ,同期施行的3 2例 ( 3 2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同样的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进行单纯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不做前段玻璃体切除 ,作为对照组 (B组 )。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后发障发生的情况 ,A组 2眼 ( 4 4% ) ,B组 7眼 ( 2 1 9% )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均未发现眼底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防治后囊浑浊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192例(192眼)并发性白内障和术中发现后囊浑浊的老年性白内障,施行常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6~24月,观察视力、视轴区浑浊、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以上的92眼(47.91%)、0.5~0.9者60眼(31.25%)、0.2—0.4者40眼(20.83%)。随访期间人工晶状体位置正、视轴区透明、眼压正常。并发症:4眼黄斑囊样水肿(2.08%),无视网膜脱离等出现。结论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并发症少、方法简便、是防治后囊浑浊有效、经济的好方法,但需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