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陆颖超  徐红星 《求医问药》2014,(15):277-278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的CO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将A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压力的参数设为10mmHg,将B组患者CO2气腹压力的参数设为14mmHg。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肩部疼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肩部疼痛的发生率为12.5%,B组患者肩部疼痛的发生率为33.33%。A组患者肩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的程度与其术中所用CO2气腹压力的参数值大小密切相关。患者CO2气腹压力的参数值越小,其术后发生肩部疼痛的几率就越低,二者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压性CO2气腹(12mmHg)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12mmHg(低压力组)和15mmHg(标准压力组),监测气腹前、气腹后30min、60min和放气后30min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变化;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气腹后30min、60min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较气腹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低压力CO2气腹在后腹腔镜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适合有熟练操作技巧的医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CO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肩部疼痛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许昌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气腹压力选择10 mm Hg,对照组气腹压力选择为14 mmHg。观察两组术后并发肩部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肩部疼痛发生率为13.33%(6/45),对照组为40.00%(22/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多与气腹压力相关,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低气腹压力能有效减少术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与CO2气腹压力、时间的关系。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CO2气腹压力设为9 mmHg,B组(30例)CO2气腹压力设为13 mmHg。观察比较2组24 h内肩痛发生率。另选50例分为手术时间在1 h以内的C组及2 h以上的D组,观察比较2组24 h内肩痛发生率。结果 A组24 h内4例患者发生肩痛,占13.3%;B组12例,占4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C组3例,占14.3%;D组4例,占13.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 54,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肩部疼痛与CO2气腹产生的张力有关,但与气腹时间长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王爱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911-2911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CO2形成气腹,术后出现上腹及右肩部疼痛不适,我们称之为胸-肩痛。为探讨胸-肩痛发生的原因,我们在手术中随机将患者分为二组,一组气腹压为12 mmHg(1 mmHg=0.133 kPa),一组气腹压为15 mmHg。结果:气腹压为15 mmHg者19例出现胸-肩痛,气腹压为12 mmHg者,术后无一例发生胸-肩痛。结论:由此我们认为气腹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为12 mmH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低压气腹和标准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探索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低压气腹组和标准气腹组,两组患者分别为43和49例,术中低压气腹压力和标准气腹压力分别为8mmHg和12mmH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PaO2、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使用镇痛药患者比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低压气腹组术中PaO2、术后VAS、术后使用镇痛药患者比例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标准气腹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标准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而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低压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增加CO2气腹放气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的患者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手术结束拔除腹部穿刺套管前放气30 s,B组手术结束拔除腹部穿刺套管前放气3 mi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大于B组,A组术后上腹部痛的发生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CO2气腹放气时间可以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帅强  辛小平  付星  朱共元 《中外医疗》2012,31(23):40-41
目的观察不同CO2气腹压力对不同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3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高气腹压(15±1)mmHg及低气腹压(10±1)mmHg手术,在气腹后30min进行气道峰压(P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及中心静脉压(CVP)测定。结果高气腹压力下,男性气道压较高,ASAⅢ~Ⅳ级患者的Ppeak、PET CO2较高,不同气腹压情况下BMI较高患者的气道峰压值及ASAⅢ-Ⅳ级患者的CVP值均高(P〈0.05),而高气腹压对Ppeak、PET CO2、CVP均有影响(P〈0.05)。结论高气腹压对患者的呼吸、血流影响相对较大,一些高危因素如肥胖、ASA评级仍是腹腔镜手术时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8):38-41
目的 探讨腹壁悬吊替代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2 月~2018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4 例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采取腹壁悬吊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肩部疼痛、皮下水肿、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壁悬吊替代气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术中气腹压对直肠癌微创手术后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中气腹压力分为低压力组(8~11 mmHg)和高压力组(12~15 mmHg),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压力组禁食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高压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术后并发症(腹泻、下肢深静脉血栓、恶心呕吐、肠麻痹)发生率低于高压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微创手术中气腹压过高会损伤患者肠黏膜,影响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因此,在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条件下,应尽量降低术中气腹压力,以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侯苏 《现代医学》2014,(9):983-986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气的影响,为患儿选择适宜的气腹压提供参考,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方法:收集腹腔镜手术患儿148例,根据年龄分为≤3岁组、4-6岁组、7-12岁组,并对每个年龄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给予不同的气腹压。观察每个亚组间及相同气腹压情况下不同年龄患儿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气腹时各年龄组不同气腹压亚组PetCO2、PaCO2、HR、MAP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但在相同年龄组内较高气腹压亚组升高更明显(P〈0.05),放气后15 min明显下降(P〈0.05)。在相同气腹压条件下,较小年龄的患儿在气腹时PetCO2、PaCO2、HR、MAP变化较明显。结论:在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时,应根据年龄选择适宜气腹压,其中≤3岁患儿适宜气腹压为8 mmHg,4-6岁为10 mmHg,7-12岁为12 mmHg;如此既可满足手术视野需要,又可减少气腹对血气的影响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CO2气腹压对高海拔地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高海拔地区低气腹压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高海拔地区选择90例慢性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术中气腹内压的不同,分为三组:低气腹压10mm Hg组、中气腹压12mm Hg组、高气腹压14mm Hg组,分别在术前1天、术中0.5h、术后第1、3、5天,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术中分别取三组患者少许肝组织(气腹作用时间点相同取肝组织),分别测定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三组患者年龄构成及术前肝功能无明显差别,在海拔3 300m左右的青藏高原地区,CO2气腹压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引起肝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10mm Hg的气腹压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气腹压力越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尤其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为显著,且以术后第三天最为显著,而对碱性磷酸酶、间接胆红素无显著影响;术中0.5小时,三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与低气腹压组和中气腹压组相比,高气腹压组患者肝细胞内MDA活性显著增高,而SOD、GSH、CAT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地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压应选择与平原地区有区别,应选用低气腹压力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6-06~2011-12期间21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及127例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并针对手术方法、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标本远切端长度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近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标本近切端长度、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可行、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的气腹压力对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研究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儿30例,A组术中气腹压8mmHg;B组气腹压10mmHg;C组气腹压12mmHg。分别记录患儿吸入七氟烷后静卧3min后(R)、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气腹后1rain(T2)、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3)、气腹后10min(T4)、气腹结束后1min(T,)、气腹结束后5min(T。)及手术结束拔管后5min(1r7)各个时间点的心输出量、HR和MAP,观察并记录相关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儿气腹后HR、MAP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而心输出量气腹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20min内的短小腔镜手术,采用8—12mmHg均对患儿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于患者术后各项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入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气腹压力分为低气腹压力组与高气腹压力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肝功能状况。结果高气腹压力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AST、SLT、TBil、IBil均显著高于低气腹压力组,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吲哚氰氯滞留试验机动脉血酮体比值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采取不同气腹压力对于患者术后肝功能可产生不同影响,对于肝脏储备功能及其相关能量代谢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开展的TUSPLC(1组,n=38)及同期完成的LC(2组,n=38)的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是否使用镇痛药物、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7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镇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SPLC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优于传统LC的美容效果以及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气腹压力和上肢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LC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术中采取头高足低左倾位,A组为上肢外展≥90度、气腹压力13mmHg;B组为上肢外展≥90度、气腹压力7mmHg;C组为上肢外展≤60度、气腹压力13mmHg;D组为上肢外展≤60度、气腹压力7mmHg。比较4组患者术后肩痛的发生率。结果:上肢体位和气腹压力对术后肩痛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气腹压力及上肢外展程度小的患者术后肩痛发生率低。结论:上肢体位和气腹压力均是LC术后肩痛的影响因素,选择低气腹压并减少上肢外展程度可以有效减少肩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CO2气腹时腹膜NF-κB表达的变化与非切口疼痛的关系.方法:通过选取手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腹腔镜手术);B组(乌斯他丁+腹腔镜手术);C组(开腹手术).术中取腹膜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定量PCR)测定NF-κB mRNA表达量变化;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  相似文献   

19.
陈龙  胡双飞 《浙江医学》2011,33(11):1606-1608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CO2气腹前静脉给予右旋美托咪啶时血糖(Glu)和IL-6的变化,探讨该药能否减轻CO2气腹的应激反应。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旋美托眯啶(Dex)组(D组),每组20例。D组在麻醉后手术切皮前10~15min静脉泵注Dex1.0ug/kg,其余用药两组均同。记录麻醉前30min(T1)、气腹前即刻(T2)、气腹压达12mmHg时(T3)、气腹压平衡(达12mmHg)后15min(T4)、手术结束关气腹即刻(L)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干T1、T4及T5时抽取血液标本,测定Glu和IL-6。结果C组在气腹期间HR、MAP均升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HR、MAP在T5时较T3有显著升高(P〈O.01),但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GluT5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5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L-6:D组在T4、T5较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T4、T5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辅以Dex能有效减轻CO2气腹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Glu和IL-6的升高,提高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中央型肾癌与外周型肾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手术特点.方法 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64例,中央型肾癌15例和外周型肾癌49例.比较两种肺癌患者手术时间、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例中央型肾癌组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40.1±47.2)min,术中均采用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阻断时间(28.5±9.2)min,平均出血量为(170.3±40.3)mL,术后出现尿瘘2例,肾周血肿1例;49例外周型肾癌组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3.2±39.3)min,术中均采用单纯肾动脉完全阻断,阻断时间(19.3±6.2)min,平均出血量(139.5±35.1)mL,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1例,无尿瘘发生.结论 术前准备细致和手术操作规范,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中央型肾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