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住院患者接受持续氧疗是一项常规,因我院感控科规定氧气湿化瓶的蒸馏水必须每24 h更换1次,湿化瓶则每周二、周五定时更换、消毒.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在每次更换完蒸馏水或湿化瓶时,必须清楚标明更换时间或有效时间.传统的做法是利用输液贴标示好时间直接粘贴于湿化瓶上,这样导致湿化瓶高压消毒前清洗麻烦或困难,有的由于粘性过强而无法彻底洗净.我科利用输液贴标好时间后直接粘于一次性服药袋上作为有效期标示,可避免上述麻烦及困难,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水式鼻导管吸氧在降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进行鼻导管吸氧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取无水式和常规蒸馏水湿化的方式吸氧,对两组肺部感染率、吸氧装置染菌情况、护士消耗的时间及消毒成本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肺部感染率低于B组(P0.05),A组湿化瓶染菌率、湿化瓶管芯染菌率、中央供氧接口染菌率低于B组(P0.05)。结论:改进鼻导管吸氧方法降低了患者肺部感染率,节省护士工作时间,降低消毒成本,提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3.
氧气吸入操作是一项常规操作,操作所需物品一次性给氧管、水杯、棉签、延长管、接头、蒸馏水、湿化瓶、氧流量装置等分散放置,不利于护士取用,给护士操作带来不便.所以对此进行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荣  周燕 《护理研究》2010,(2):545-545
氧气吸入操作是一项常规操作,操作所需物品一次性给氧管、水杯、棉签、延长管、接头、蒸馏水、湿化瓶、氧流量装置等分散放置,不利于护士取用,给护士操作带来不便。所以对此进行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他只是不懂     
总听到有护士在说,3—5床的病人越来越讨厌了,输液,医嘱开3瓶打了2瓶或者只打一瓶之后他就吼叫护士赶紧拔掉,输氧,刚刚输了不到半小时就喊停掉,可是呼吸状况还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由一次性鼻导管吸氧需改为面罩吸氧时,护士需往返治疗室拿取普通湿化瓶及连接管路,重新倾倒无菌蒸馏水,其过程花费1~3min,因此,我们利用一次性头皮针对一次性吸氧装置进行床旁改造,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手术台上,还是手术台下,护士与医生一起奋战,一小时,二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每一把手术刀、每一个缝合针,都带着护士的体温传给医生,每一瓶药液、每一滴鲜血都带着护士的祝福流入病人的血管。因此手术室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在手术中护士与医生的配合中。现将十几年手术室工作与医生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蔡学联  董敏  吕火祥  唐晓英  邬维娜 《护理与康复》2013,(12):1122-1123,1126
目的 研究氧气湿化瓶加液与不加液对低流量吸氧患者用氧效果与湿化瓶污染的影响.方法 按用氧时间先后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壁式输氧装置下低流量鼻导管吸氧4 d,期间不更换湿化瓶.对照组氧气湿化瓶内装无菌蒸馏水,吸氧后4 d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 ml湿化液送细菌培养.观察组氧气湿化瓶内不装无菌蒸馏水,吸氧后4 d在无菌操作下用含培养液的无菌棉签在瓶体内壁取样本送培养.吸氧期间询问并记录吸氧效果和舒适度.结果 不加液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率显著降低,低流量吸氧下两组患者吸氧舒适度无差异,脉搏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使用不加液氧气湿化瓶低流量吸氧可降低湿化瓶污染发生率,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吸氧效果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与《湿化瓶巧除垢》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第5期上半月版燕霞老师的《湿化瓶巧除垢》一文,现将自己的观点介绍如下。文中提到:“湿化瓶长期使用后易在内壁上生成一层碱性水垢,不易清除”。不知贵院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装的是自来水还是蒸馏水,如果是蒸馏水是不会有水垢生成的。我们医院用的一直都是蒸馏水,从未见到湿化瓶内壁上有碱性水垢附着。我们的用法是将用过的湿化瓶清洁后以1∶100的84消毒液浸泡30min,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此方法经济,操作简单,况且符合院内感染管理要求。与《湿化瓶巧除垢》一文的商榷@王艳梅!272100$山东省兖州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鼻道管吸氧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在ICU住院,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24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干燥湿化瓶直接吸氧,对照组患者使用湿化瓶吸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24h后呼吸道反应,湿化瓶细菌污染,患者对吸氧噪声反映情况及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氧疗后不适症状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患者感觉噪声、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比较,均P0.05或P0.01,实验组细菌污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感觉吸氧噪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护士更换湿化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低流量患者采用无湿化吸氧有利于降低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减少工作量及吸氧噪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湿化瓶内是否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内加蒸馏水,实验组的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其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98.7±11.2)% vs(94.4±10.7)%]、心率[(73.9±11.57)次/min vs(80.0±12.31)次/min]、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3.33% vs 6.67%)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院使用STATIM2000卡式高压蒸气消毒灭菌器消毒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使用前准备工作1-1 护士将蓄水器盖打开,倒入3330ml蒸馏水(不允许倒入纯净水或冷水),然后将盖拧紧。1-2 护士检查负压瓶水位,不得超过1/3。1-3 护士将电源正确插入。1-4 将使用过的车针、手机、剔刮器装入打孔消毒盒内,保证一定间距,平行装入炉内轻轻推入消毒锅内。1-5 护士登记消毒时间。2 STATIM2000卡式高压消毒灭菌操作2-1 设专人负责消毒。2-2 消毒盒置入炉内,护士按下开始键,电…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介绍了一种制备浓缩质控血清的简单方法。这种浓缩质控血清的特点是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接近正常,蛋白和脂质的浓度高。材料和方法将400ml 混合血清分成四等份,分别装入4只聚乙烯瓶中(瓶_1与瓶_2直径为58mm,瓶_3瓶_4直径为48mm),瓶_1和瓶_2贮-20℃,放置72小时,瓶_2和瓶_4置-70℃72小时,然后将四只瓶移至6℃,16小时,注意不要摇动瓶。待充分融化后,小心地吸出上部血清50ml。将剩余的50ml 血清混  相似文献   

14.
氧气吸入可改善缺氧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湿化液一般采用蒸馏水,长时间使用,湿化瓶内壁会形成一层水垢,清理困难,影响美观,也易导致患者误以为造成消毒不彻底。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自2010年始,笔者用食用白醋联合84消毒液清洗氧气湿化瓶内壁污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更换静脉输液液体瓶是临床护士的必做工作内容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在更换液体瓶时会造成错换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工作量较大的外科护理中,发生换错液体瓶的现象概率较高,针对此种现象,我们科在更换液体瓶的管理中执行了一种“一秒钟效应”的做法,在临床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7-11成立以来,到2009-04止,共收治手术患者约,平均每人每日静脉滴注的液体瓶数为8-10瓶,合计更换液体瓶数为次。2临床使用方法和结果“一秒钟效应”的临床使用方法是护士从治疗室取出患者更换的液体瓶后,到患者床边更换液体瓶之前,护士这一段时间停止一切操作,专门用来再次校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校对后,患者回应,确定无误后,再更换液体瓶。这一做法在临床中实行一年多来,在更换液体瓶的工作中没有发生过差错,收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在以往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液体外漏、接瓶、拔针等,常依靠患者或家属使用呼叫器或到护士站找护士的方法 解决.输液量多的情况下护士不了解本组输液人数、瓶数以及患者流动情况.由此带来很多的弊端.因此,各家医院设计了各种输液巡视单以减少弊端.我们在学习总结各种方法 的基础上,改良了输液巡视单,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同时也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一次性三腔水封瓶降低胸腔引流水封瓶更换频率,减轻护士工作负荷的可行性。方法对57例肺叶切除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48~144h的胸腔引流液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 163例次48~144h的胸腔引流液细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胸外科患者术后应用一次性三腔水封瓶,每周更换1次,可显著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塑瓶液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急诊患者需要将临时医嘱的液体和经静脉输注的药物全部取出并交给护士,护士在摆药过程中常常因病员多、药液多会不慎将药液碰倒甚至破碎.我科将逆向思维应用于护士摆药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较以往的摆药方法简单、省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4个标准原株和从腹泻患者分离的114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按下法制取不耐热肠毒素(LT)。从琼脂基上取下菌株的24小时培养物,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两次,将沉淀悬浮于蒸馏水中,以光电比浊法制成1000亿/ml悬液,置37℃孵育2小时,然后在25℃经两次高速离心(8000rpm),每次离心1小时,所得上清液[即蒸馏水溶解物(L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自密封瓶吸取粉剂药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患者治疗用的血栓通粉剂80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各40瓶,由低年资护士(工龄1年)吸取,用1ml注射器吸取密封瓶内残余药量进行对比。结果改进组残余药量、进针次数及活塞来回抽动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进针手法可有效减少密封瓶内药液的残余量,省力、省时,更适合护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