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拟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降低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采集前建立术前访视制度,消除患者焦虑情绪,评估患青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方式;采集中改良抗凝策略,严密观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采集后重视术后回访,进行血管通路的护理、饮食发生活指导。结果4例患者采集炉品总量(125±29)mL,CD34+含量(2.5±13)×100/kg,采集后红细胞比积(HCF)下降5.6%,血小板(PLT)下降25.5%,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确保足量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为成功行干细胞移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姚丽  周虹  林娜  赵闽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0):79-81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决定的、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免疫异常性、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患病率约为0.123%[1]。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primary systemic amyloidosis)是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或轻链片段以异常淀粉样纤维结构的形式沉积在组织,导致进行性器官功能不全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也称AL型(amyloid light chain)淀粉样变性,是最常见也是预后最差的淀粉样变性,平均存活12~15个月,若累及心脏则不足5个月[2]。国内报道其发生率是每年5.8~12.8/100万人[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取得较高的血液学反应和器官反应,是目前治疗AL型淀粉样变性最有效的方法[4],同时可恢复机体正常的免疫平衡系统,有可能达到治愈银屑病的目的。本科室于2011年10~11月应用自  相似文献   

3.
赵闽  姚丽  王榕榕 《护理研究》2013,27(2):132-1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10月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病人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出血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并降低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快,肿瘤细胞污染少等优点,现已成为白血病,淋巴瘤及实体瘤等恶性疾病根治性治疗的方法之一。APBSCT成功的基础是获得足够数量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除了患者自身因素、动员方法和动员剂外,采集的时机及各参数的设定也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高危AL型心脏淀粉样变性(CA)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012年梅奥分期应用于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患者评估中,帮助早期正确识别高危CA患者,根据围术期不同阶段心脏风险,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重视患者心理危机干预,细化PICC置管及药浴流程,改进预处理及回输方式,加强粒缺期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的管理等。结果:患者均移植成功,术后门诊随访1年,均存活,血液学完全缓解(CR)11例,理想的部分缓解(VGPR)1例,部分缓解(PR)2例;心脏缓解10例,效果良好。结论:梅奥分期应用于高危AL型心脏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评估中,有利于早期识别高危风险,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减少移植心脏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总结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饮食护理.对28例患者在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阶段、粒缺阶段、康复阶段给予3阶段持续个体化饮食指导,饮食原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予无菌饮食,蛋白质、脂肪、糖类合理搭配,增加饮食量的同时选择促进造血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28例患者在预处理阶段,通过计算患者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能量需要量和热量需求提供饮食;根据粒缺阶段相应症状提供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如粒缺发热、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康复阶段逐渐增加食量,由半流食物逐渐过渡至软质食物,然后至正常饮食.结果28例原发性系统淀粉样变性干细胞移植患者,通过3个阶段持续制定个体化饮食指导,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加强患者机体营养,保证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重建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7.
总结恶性实体瘤并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19例患儿38例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的护理,采集前全面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做好健康教育、做好造血干细胞动员期的护理、建立与维护有效的静脉通路;采集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处理并发症;采集后预防枸缘酸钠抗凝剂中毒、以及预防出血与感染的发生等对患儿实施相应护理,使患儿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3518-3521
目的探讨对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不同阶段实施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进行APBSCT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根据其移植的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施行全环境保护、合理饮食、全身皮肤黏膜清洁消毒、心理支持等护理活动,有效地减少了移植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进行APBSCT治疗的患者中,护理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影响APBSCT成败和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护理使癌症患者的生命得到真正的延长。  相似文献   

9.
姜薇  章霞梅 《护理学报》2013,(15):37-39
回顾总结7例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观察与护理重点。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状态、做好用药护理,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预防用药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感染、口腔黏膜炎、植入综合征、心律失常、静脉炎,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7例患者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恢复造血及免疫系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 ,在临床应用上已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1] 。 2 0 0 1年 11月与市人民医院合作成功实施了首例APBSCT治疗 ,笔者承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的采集工作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0岁 ,体重 86kg。下颌部实体瘤切除后复发 ,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2 仪器与试剂2 1 仪器 :MCS 3P血细胞分离机 ,PBSC专用一次性封闭耗材。2 2 试剂 :ACD A血液抗凝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3 PBSC动员采集方法3.1 …  相似文献   

11.
对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进行了自体外周血CD34^ 细胞移植治疗,患合并相关并发症22例次,除1例移植后3月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其他病情均缓解,取得了良好疗效。Eh于患移植前已经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因此在动员及移植期间应密切观察心、肾功能的变化,如尿量、尿色、中心静脉压等,移植后期注意病毒、真菌、结核杆菌感染的发生,及早发现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娜  韩英  王美霞  刘俊  王琰璐 《全科护理》2008,6(31):2825-282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79.2%的病人症状改善,术后2周,白蛋白逐渐升高,术后4周丙氨酸转氨酶逐渐降低,白蛋白逐渐升高;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显效率为30.8%,随访12个月~24个月显效率为37.5%。[结论]加强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79.2%的病人症状改善,术后2周,白蛋白逐渐升高,术后4周丙氨酸转氨酶逐渐降低,白蛋白逐渐升高;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显效率为30.8%,随访12个月~24个月显效率为37.5%.[结论]加强终末期肝病病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对5例MM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PBSCT前和预处理中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中均应用硼替佐咪治疗。选择预处理方案为:硼替佐米(bortezomib)+马法兰(melphalan)。输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数为4.06×108(4.09×108-4.37×108)/kg,CD34+细胞数为3.98×106(2.49×106-8.2×106)/kg。结果表明:5例患者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ANC)大于0.5×109/L中位时间为14(13-25)天,Plt大于50×109/L中位时间为28(21-58)天。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5例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能是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ESAs) are used in treating cancer- and chemotherapy-induced anemia with the aim of accelerating the recovery of red blood cells (RBCs), reduc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RBC transfusion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reas covered: A systematic review has been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current evidence for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ing ESAs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 (HSCTs).

Expert opinion: Despite the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ESAs in treating different malignancies, there is a lack of guidelines for their u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SCT. An evaluation of published clinical trials shows that there are no available powerful studies concerning the use of ESAs in this setting, with only heterogeneous and small numbers of patients reported so far. Nevertheless, the more robust and intriguing of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ESA’s administration at an appropriate time after the infusion of stem cells may be effective both in autologous and allogeneic HSCTs. New guidelines are required, overseen by an expert in the in the field of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7.
程莉  黄文荣 《临床荟萃》2021,36(10):901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由于发生率较低,不少医生对整体治疗流程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作用还不甚了解。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诱导治疗使得PCNSL的早期控制率明显提高,但不少患者缓解深度不够,国际上大型临床研究提示完全缓解(CR)率多低于50%;缓解维持时间短,多在1年内复发。ASCT作为巩固治疗措施应用于初治或复发难治PCNSL使得CR率明显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PFS)显著提高;初治PCNSL患者长期PFS可达70%,复发难治PCNSL患者长期PFS可达50%。目前的临床实践证实,PCNSL多见于老年人,器官功能状态良好的老年PCNSL患者仍然可以耐受ASCT,并明显获益于ASCT。PCNSL的ASCT预处理方案以含大剂量塞替派的方案为佳,年轻、身体转态较好、前期诱导治疗未获得CR的患者,以预处理强度更强的TBC方案为佳;年龄偏大的患者可以选择TT-BCNU或减量的TBC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曾艳  刘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205-1208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3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结果 31例患者移植成功,无移植相关死亡;截至随访时间,移植后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1%和78.5%,3年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9%和75.5%。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IPI评分>2~5分、肝脾肿大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年龄<60岁、IPI评分1~2分,无肝脾肿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行APBSCT安全有效,APBSCT可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而年龄、IPI评分、肝脾肿大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