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复习、查阅相关文献并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行CT扫描10例,MRI检查6例。结果 20例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男性16例,女性4例,发生于股骨7例、发生于胫骨8例,发生于腓骨2例,发生于尺桡骨远端2例、发生于肱骨1例,所有病例在X及CT上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偏心性融骨性骨质破坏,周缘可见骨质硬化边,无骨膜反应及周围软组织肿胀,MR上表现为等T1稍长T2软组织信号影,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晰。结论掌握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上述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特性及临床病理特点,以增加对该病的了解并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行CT扫描10例,MRI检查6例.结果 病灶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均为单发病灶.在X线表现为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周围可有硬化边,无骨膜反应.CT显示病灶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软组织肿块少见.MRI显示病灶在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类似肌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结论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归纳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能够提高诊断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李盛 《医学综述》2014,20(21):4003-4004
目的探讨Bim蛋白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蔚州矿业公司职工医院确诊为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患者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40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40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旁组织中Bim的表达情况。结果 Bim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m的表达与肿瘤部位、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5年生存期及紫杉醇治疗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m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其低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及5年生存期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曹亮  张寿 《海南医学》2016,(6):1023-1024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被报道发生于软组织,如皮肤、真皮、肌肉、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发病年龄在6~74岁,好发于20~39岁,病变可累及管状的干骺端或骨端,但以四肢长管状骨常见,尤以股骨及胫骨多见。发生在髂骨的BFH很少,现报道1例经手术病检证实的右髂骨BFH。  相似文献   

5.
6例恶性骨源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 X 线表现呈多种样的,可有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但主要是骨质破坏,有时可出现皮质膨胀和囊性变。病变都发生在管状骨,位于骨端或干骺端,恶性和良性征象兼有之。后者有时超过前者。主要诊断依据是局部骨皮质内缘不规则,呈虫咬状破坏。对本病与纤维结构不良恶变为肉瘤、原发性纤维肉瘤、低度恶性神经纤维源性骨肿瘤和恶性组织浆细胞瘤的鉴别,从 X 线表现上作了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或骨端,多见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影像学表现呈多种多样,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并伴有明显软组织肿决,骨膜反应少见.本组3例位于股骨下端,3例胫骨上端,1例位于肋骨,下颌骨1例.1例为多骨多发.结论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若在长骨或其它骨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并伴有巨大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应考虑诊断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可能.确诊仍须手术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和CT、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发生于长骨,其中,长骨干骺端或骨端8例,骨干1例。X线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部分病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或肿块,骨膜反应少见。结论: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表现多样,在长骨干骺端或骨端有溶骨性破坏,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且无明显骨膜反应的,应考虑本病可能。  相似文献   

8.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骨科一种少见的骨原发性肿瘤,在分类上属于组织细胞源性肿瘤[1-4].由于此型肿瘤预后有时欠佳,括除后容易复发,极少数病例可以发生肺转移[5],故正确诊断此病对治疗及预后尤为重要.我院近年来收治此类病例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原定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昧关节上下股骨和胫骨的干骺端,10例中,发生于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骶骨、右侧髂骨各1例。X线和CT影像学表现为形态不一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或模糊,无明显或轻微线状骨膜反应,伴软组织肿胀或肿块,肿块较小而局限,可发生病理性骨折。MRI检查边界清,信号混杂,增强扫描呈不均质中等或明显强化。结论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缺乏特征性,应综合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结合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才能对该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纤维组织细胞瘤分良性及恶性二大类。多发生于软组织,也有原发于骨者,但较少见。它可发生在皮肤,皮下、筋膜等浅表部位,亦可深达肌肉及腹腔。最多见于四肢近端、躯干及腹膜后。原发于消化道者罕见。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报导了13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以下简称为MFH)无一例发生在消化道。在A-Ckerman外科病理学中作者见到一例发生于胃的纤维组织细胞瘤。我院在病理检查工作中,自1980年元月-1984年6月见到消化道纤维组织细胞瘤三例,一例为食道MFH,一例为食道纤维组织细胞瘤部分恶变,一例为胃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56~1988年共收治骨肿瘤和瘤样病变1348例,其中恶性骨肿瘤621例(占46.07%);良性骨肿瘤522例(占38.72%);瘤样病变205例(占15.21%)。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骨瘤,骨巨细胞瘤Ⅰ、Ⅱ级,软骨瘤多见;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转移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多见;瘤样病变以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见。良恶之比为1:1.19,并分析了恶性骨肿瘤发生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对乳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乳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及其手术治疗过程,并综合文献复习。结果随访术后4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发生于乳腺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较为罕见,通过病理鉴别诊断,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并经病理证实的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果 病变发生于扁骨或不规则骨3例:颞骨、髂骨及肋骨各1例;长骨1例:位于胫骨干骺端。⑴X线检查2例,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有硬化边。⑵CT检查3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性骨质破坏。⑶MRI检查1例,表现膨胀性的骨改变,瘤灶信号混杂,内有分隔,T1WI、T2WI均以等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内夹杂低信号不强化区。结论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缺乏特异性,与多种骨肿瘤较难鉴别。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骨巨细胞瘤是较常见的一种骨肿瘤。一般认为这种骨肿瘤是良性的,曾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但是按良性骨肿瘤的常规方法治疗后却容易复发。近年来,人们将骨巨细胞瘤放在良、恶性之间,实际上它是一种中间性或侵袭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绝大部分都发生于软组织,原发于骨者少见。近年来由于组织培养、组织化学和电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原发于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自1974年Spanier等明确提出骨的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瘤的诊断后,在国外陆续有报告,国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并经病理证实的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果病变发生于扁骨或不规则骨3例:颞骨、髂骨及肋骨各1例;长骨1例:位于胫骨干骺端。(1)X线检查2例,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有硬化边。(2)CT检查3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膨胀性骨质破坏。(3)MRI检查1例,表现膨胀性的骨改变,瘤灶信号混杂,内有分隔,T1WI、T2WI均以等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内夹杂低信号不强化区。结论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多种骨肿瘤较难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及骨穿证实为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大块状骨质破坏,界限不清,无骨质硬化、肿瘤骨和骨膜增生,多发生于管状骨,早期软组织肿块不明显等。本组5例均为大块骨质破坏缺损,边界模糊不清;3例发生于管状骨占本组病例的60%;无1例软组织肿块影。结论:X线平片对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确诊还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骨纤维黄色瘤(fibmxanthoma)又称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黄色纤维瘤和黄色肉芽肿[1],是1种少见的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良性骨肿瘤.现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肱骨纤维黄色瘤的MRI表现,为今后对该病作进一步影像学总结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预后。方法报告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部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椭圆形肿块,无分叶及毛刺。光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无瘤巨细胞及细胞核分裂相。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已生存4年余。结论肺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临床少见。术前确诊困难,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多层螺旋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多层螺旋CT上,骨巨细胞瘤表现为骨端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多数有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肿瘤内可见骨嵴形成。在MRI上,骨巨细胞瘤在T1WI上呈低及中等信号,在T2WI上呈低、中及高混杂信号,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见囊性信号区。结论多层螺旋CT及MRI对骨巨细胞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