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文俊  王淼 《中国病案》2023,(12):29-31
目的 分析某儿童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及原因,为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儿童医院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84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影响因素、手术科室、再次手术间隔时间和发生原因4个维度对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 非计划再次手术总发生率为1.14‰,年发生率呈下降趋势;<1岁组发生率为6.36‰,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首次手术等级为三级、四级的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68‰,高于首次等级一级、二级手术的0.22‰;发生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心胸外科18.72‰、普外科1.89‰、骨科0.70‰;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出血22例,占26.19%;未达到预期效果再调整15例,占17.86%;切口裂开或愈合不良7例,占8.33%和梗阻7例,占8.33%。结论 低龄和高级别手术增加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心胸外科发生率最高,术后出血是最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全流程管理模式对有效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某院2012年40例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某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0.55%,术后出血、术中冰冻与病理结果不一致或高度怀疑而需上级医院会诊、切口裂开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5%、13%、10%。结论科室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医院将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及再授权制度,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19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再手术的科室分布、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12%;非计划再次手术主要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做好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提高手术医疗质量.方法 对我院34例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 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几率以高风险手术科室居多,占全部非计划再次手术的40%. 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出血和病理诊断欠准确. 结论 应积极提高外科医生诊疗水平,提高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正确率,落实术前讨论的切实执行,加强医院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管,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实时监管非计划再次手术,从而有效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对照分析应用HIS监管前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实施HIS监管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由1.12%降低至0.46%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是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效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非计划再次手术开展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改进措施,有效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方法 对某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957例同一次住院期间接受2次及以上手术患者进行逐份人工筛选出非计划再次手术97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生原因、高发科室。结果 某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35%;发生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骨肿瘤科(1.90%)、脊柱外科(0.89%)、肝胆外科(0.67%);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切口感染或愈合不佳(48.5%)、未达效果/手术再调整(25.8%)、术后其他症状(12.4%);与对照组手术相比,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急诊手术、手术级别、手术开台时间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数据显示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具有明显专科特点,患者年龄、急诊手术、手术级别及开台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切口感染或愈合不佳为首要发生原因,应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11年-2013年120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住院手术共计14777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率0.81%(120/14777)。游离皮瓣血管危象、术后血肿是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与全部手术患者的平均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要加强监管,关注高危人群、重点病种和手术,加强疑难手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做好早期观察与监测,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某专科医院医疗投诉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寻求预防及减少其发生的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发生的213件医疗投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件医疗投诉中医源性投诉151件(70.89%),非医源性投诉62件(28.77%)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51件医源性医疗投诉中儿童投诉90件(59.60%),针对医务人员的投诉占68.87%(104/151),其中以医生的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服务水平差的投诉占60.58%(63/104)。不同科室医疗投诉发生率小儿内科最低,ICU和手术科室最高。结论:ICU、手术科室及门诊部是医疗投诉最多的部门。预防和减少医源性医疗投诉的最主要措施是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某院重返手术发生率的调查与分析,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对某院一年间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一年间出院患者手术例数20,774例,发生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病例490例,重返手术率为2.36%。其中非计划重返手术96例,非计划重返手术发生率为0.46%。手术切口和手术等级为是否进行非计划重返手术的重要影响因素,非计划重返手术组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计划内重返手术组。结论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加强“三基”培训,建立重返手术管理机制,减少非计划重返手术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保证患者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术后死亡原发系统疾病和死因构成,为医院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从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检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手术后死亡的患者118例,对主要诊断、年龄、性别、出院日期、入院途径、出院科室、手术方式、死亡原因进行系统回顾、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signed-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某院期内死亡总数1335例,术后死亡病例118例,术后死亡病例占比从2018年的10.98%下降到2020年的7.84%,Friedman检验的P=0.024,≥65岁年龄组占比为69.49%,通过Friedman检验的P=0.011,两者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死亡原发系统疾病由循环系统、肿瘤、消化系统、损伤和中毒及其他系统疾病组成;死亡原因中发生并发症的占比为39.83%,术后原发病进行性加重占比为36.44%;≥65岁组术后并发症占比为45.12%;术后死亡病例共涉及10个科室;非预期进入ICU的34例分布在7个科室;非计划再次手术的6例涉及3个科室。结论 研究数据显...  相似文献   

11.
<正>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计划外再次手术,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即手术或特殊诊治操作造成严重并发症必须施行再次手术;非医源性因素,即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而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国外研究表明,非计划再手术是非常有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也是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经验教训,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01-2013.12年收治的10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7.2天,最常见原因为术后出血(4例,40%)和肠瘘(3例,30%)。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术式选择和严格的手术操作是降低再次手术发生率的关键,合理实施再次手术可避免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3.
吴雪  于亚滨 《中国病案》2011,12(12):37-39
目的调查某院妇科各专业科室现状和需求,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更科学和合理的分配。方法调查2010年4月-2011年9月3个专业科室出院病案3871份,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对各专业科室现有工作量、医疗资源配置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肿瘤科病床使用率最高,妇科次之,计划生育科病床使用未达饱和,分别为108.86%、101.29%、86.3%;肿瘤科门诊患者住院的比例最高,住院患者手术率最低占61%,对手术室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而妇科和计划生育科住院患者手术率分别为98%和94%;妇科开展的微创手术比例最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肿瘤科最长,肿瘤科和妇科的总手术时间均高于实际工作日。结论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增加病床,加强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手术室资源的配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眼科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情况,探讨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和管理方法.方法 对某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眼科住院手术患者进行监测,检索出非计划行2次及2次以上手术的病例,并结合各临床科室通过医疗不良事件系统上报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信息,共筛选出6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病案,由多名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腹部外伤术后近期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预防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对2001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9例腹部外伤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发生并发症14例,占73.68%;术中漏诊3例,占15.79%;术中处置不当2例,占10.53%.结论 腹部外伤患者术前应尽可能全面检查,术中全面细致探查、正确处置,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尽可能避免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常见原因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疾病治疗质量、改善医院管理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的184例患者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对比实施PDCA模式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和满意度等指标,并运用鱼骨图等质量工具评估PDCA循环模式前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结果实施PDCA前,再手术量排于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普通外科、脑外科和妇产科,再手术常见原因主要为伤口开裂、出血过多、VSD调整和病理与术中冰冻不一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发生再手术量排于前三位的是普通外科、脑外科和泌尿外科,再手术常见原因为出血过多、伤口开裂、VSD调整和钢板断裂。PDCA实施前生活质量评分为(73±14)分,PDCA实施后评分为(75±13)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满意率方面,PDCA实施前为51%,PDCA实施后为6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面,PDCA实施前发生人数为37例,PDCA实施后为12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控制手术常见原因,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在医院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某医院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供管理依据。方法对某医院行非计划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年间该院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61%,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情况、手术难度有关,术前估计不足、术后感染、出血、未达预期效果是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术前评估、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规范手术操作规程是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普外科非计划再手术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出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对某医院普外科两年间2 460例手术中17例非计划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不同原因的构成比及非计划再手术率。结果: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69%,切口问题、胃肠漏、吻合口漏、胆漏、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是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对非计划再手术事件引起重视。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提高手术和护理质量,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的切实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加强手术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结合病案统计系统采集的手术信息,对某医院2012年所有非计划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住院手术共计8673例,非计划再手术病例7例,非计划再手术率0.08%,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基本身体状况、手术难度有一定关系,术区感染是造成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 严格执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手术操作规程,可以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级过程管理策略对促进医疗安全建设的作用。方法该研究分成两组,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分级过程管理策略前的医院医疗安全情况为基线组,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该策略后的医疗安全状况为干预组,分析该策略对医院医疗安全系数、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基线组和干预组在手术科室数、手术医生数、手术例次及总出院人次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该策略实施后,医院医疗安全系数(MSC)从(0.62±0.31)提高到(0.73±0.25)(P=0.007),医疗纠纷发生率从0.56%降低至0.33%(P=0.002),医疗差错发生率下降39.8%(P=0.000)。结论分级过程管理策略可提高医院医疗安全系数(MSC),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的发生率,这种低成本的管理策略可以成为医院医疗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