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林医学》2020,(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通过呼叫120,经院前救治送至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选取同期未经院前救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结果:两组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死亡及颅内感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的风险因素,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对相关因素建立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为61.2%,患者年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损伤类型、CT分级、脑疝、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显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类型及CT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特点是骨折以凹陷性骨折和颅缝分离多见(61.36%);颅内血肿主要来自静脉系统,硬膜外血肿发生率高(52.83%);癫痫(33.67%)、高热(64.28%)及低血压(31.63%)发生率高;根据GOS判定疗效:经3~12个月随访,结局良好60例(61.22%),结局不良38例(38.78%),其中中残15例(15.31%),重残12例(12.24%),植物状态生存3例(3.06%),死亡8例(8.17%).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特点是原发损伤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应积极救治,GCS评分是评估小儿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刘昌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0):1245-1246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评估88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在8分以下。结果术后继发性颅内出血5例,肺部感染18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长期脑脊液漏1例,植物人生存3例,死亡16例,生存率81.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部分需急诊手术治疗。快捷、有序、规范的术前准备是争取手术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及引流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促使病情的稳定及逐渐恢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防止继发性损伤及并发症。护理重点是高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及褥疮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0年高压氧治疗≥30次的STBI患者171例,按开始HBO治疗的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15d)、B组(16—30d)、c组(〉30d),观察三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的GCS评分和疗效明显提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C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STBI的效果好,越早开始HBO治疗效果越好。STBI患者应尽早行HBO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互关系,以及高血糖的防治对策。方法:所有病人均在入院6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依GCS评分将65例患者分为两组:Ⅰ组(GCS>8分)39例,Ⅱ组(GCS≤8分)26例。按GOS评分,在伤后1个月时将病人分为良好(包括恢复良好和中残)、差(包括重残和植物状态生存)、死亡组。结果:Ⅰ组血糖(6.2±1.1)mmol·L1,Ⅱ组血糖(10.3±3.0)mmol·L1,两组间的血糖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预后良好组血糖为(6.3±2.0)mmol·L1,差组血糖为(8.4±1.8)mmol·L1,死亡组血糖为(12.3±3.3)mmol·L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是GOS=3.52-0.31×GCS+0.060×血糖,P<0.01。结论:入院时血糖浓度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测定入院时血糖含量,对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5例经影像学证实为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标准随访6个月,治愈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和格拉斯哥评分与病人预后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1634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变化与GCS和GOS的关系。按GCS评分标准,将本组划分为13-15分(Ⅰ组)556例;9-12分(Ⅱ组)464例;6-8分(Ⅲ组)446例;≤5分(Ⅳ组)168例。综合分析结果:Ⅰ、Ⅱ、Ⅲ、Ⅳ组测入院72h内血糖平均值分别为:6.02mmol/L、7.55mmol/L、11.76mmol/L和17.32mmol/L。致死率依次为0.431%、13.67%、59.52%。从中观察到GCS≤8分患者血糖浓度明显高于9分以上者,且GOS预后较差,说明血糖升高加剧颅脑损害,血糖水平高低对GOS预后有直接影响。因此随时测定血糖为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因外伤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按照GCS标准对其进行评分疗效判断,良好24例,中重度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患者颅脑外伤后,可出现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等,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早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及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是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5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342例,非手术治疗210例。治疗效果良好370例(67.0%),中度伤残8例(6.7%),严重伤残16例(2.9%),死亡158例(28.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与合并伤密切相关。尽快明确诊断,针对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施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高血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3例脑外伤患者分为GCS3~4分组,5~6分组及7~8分组,检测其入院时及5~7d的空腹血糖值、静态血压并作比较。结果:血压与血糖无直线相关关系;3组病人各组间及与正常值之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与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值≥10mmol/L,死亡率增高。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伤情的指标,应重视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监测,努力控制高血糖,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按颅脑损伤GCS计分≤5分者26例,5~8分者52例,所有伤者入院时经简单包扎固定后行头胸腹及骨盆CT检查,52例行急诊开颅手术,胸腔闭式引流24例,8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伤口清创术17例。出院时按GOS分级评分:良好36例(46.2%),轻残14例(17.9%),重残7例(9%),植物状态3例(3.8%),死亡18例(23.1%)。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应及早诊断,避免漏诊,密切监护,多科协作,重视并处理好颅内高压和休克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7天。分别于入院后1、3、7、14天进行GCS评分、应激性溃疡厦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于治疗后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③结果 观察组GCS评分,应激性溃疡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6个月后的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亦明显下降。④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可降低其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氧代谢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ICU治疗的27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集其颈静脉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测定,计算脑氧利用率(O2Ucc),以及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血乳酸差(V-ALac)、血糖差(V-AGlu)的绝对值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根据近期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V-ALac显著降低(P0.01),O2Ucc、V-APCO2、SjvO2明显升高(P0.01),而V-AGlu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存在脑氧代谢异常,O2Ucc、V-ALac、V-APCO2、SjvO2等指标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12—2009.12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COS)评分法,本组29例患者出院时GOS1分(死亡)9例,GOS2分(植物生存)4例,GOS3分(重残)5例,GOS4分(中残)7例,GOS5分(良好)4例。结论二次手术患者多数有多发性损伤、病情危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原因,掌握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术后严密监测及积极处理复合伤等,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的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唤式治疗护理。于伤后不同时间段评定2组临床疗效、清醒率及清醒时间。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清醒率及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呼唤式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期患者,能加速患者清醒,提高清醒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4-7,封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液体治疗时每搏变异度(SVV)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平均动脉压(MAP)持续低于80 mm Hg时,以250 m L生理盐水于10 min内输注完毕,并分别于液体治疗前后测量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依据液体治疗前后心排指数(CI)增加(ΔCI≥15%)的患者作为有反应组,共26例,将ΔCI15%的患者作为无反应组,共21例。分别对MAP、中心静脉压(CVP)、SVV、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ΔCI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MAP、CVP、SVV、HR、SV、S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SC评分、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治疗前有反应组的SVV高于无反应组,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MAP、CVP、CO、CI、HR、SV、SV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治疗前SVV与ΔCI呈直线相关(r=0.767,P=0.000);CVP、MAP、HR、SV、SVI与ΔCI无明显相关(r=-0.146,P=0.326;r=0.140,P=0.346;r=-0.028,P=0.851;r=-0.138,P=0.354;r=-0.191,P=0.199);SVV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 0.792~0.976,P=0.000),以SVV12.5%为切点预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6.2%。结论 SVV可用于评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容量反应,作为指导容量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