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体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并纯化,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胰蛋白酶、胶原酶和Dnase酶消化后,采用差异黏附法获得纯度高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HE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经不同的消化酶消化和差异黏附法筛选后能获得纯度较高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羊膜上皮细胞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并能连续传代8-10次,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其胞浆中呈阳性表达。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分离、纯化、培养并增殖,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4种建立滋养细胞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寻求一种简便高效的人早孕滋养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早孕绒毛通过胰酶联合胶原酶消化分离后,分别采用直接接种、差速贴壁联合差速消化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法、完整绒毛消化联合简化的 percoll 密度梯度分离法4种方法纯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 HE 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纯度。结果直接接种、差速贴壁联合差速消化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法得到的细胞细胞角蛋白7(CK -7)表达阳性率不足60%;简化的 percoll 密度梯度分离法得到的细胞 CK -7表达阳性率达90%以上。结论完整绒毛消化联合简化的 percoll 密度梯度分离纯化可以得到大量较高纯度的滋养细胞以供后期实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人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的方法,提供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 采用酶消化、筛网过滤、离心的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与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鉴定采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荧光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上皮细胞角蛋白(CK)和间质细胞波形蛋白(Vim)的表达。结果 经诊刮获得的18份标本中有17份分离培养成功;细胞形态符合腺上皮细胞特征,CK免疫荧光及免疫化学染色阳性,Vim染色阴性,纯度达90%以上;正常原代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不能传代,培养5~6d后细胞逐渐衰老。结论 改良后的原代培养方法取材简单,克服了污染问题,可获得高纯度及足够数量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取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 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体外可连续传8~10代.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从足月分娩人胎盘剥离羊膜,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使用含表皮生长因子LG—DMEM培养基培养。结果采用低速旋转胰蛋白酶消化法从羊膜分离的hAECs数为(6.13±1.42)×10^7,份(n=12),所分离的hAECs明显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CK19,不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不同程度地表达CD29、CD44和CD71。在表皮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hAECs生长增殖较快,培养至第6天细胞总数可增殖171倍。结论建立了人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hAECs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异标志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某些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羊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通过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鉴定,从而获得人羊膜成纤维细胞,为后续的干细胞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足月分娩人胎盘剥离羊膜,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后分离人羊膜成纤维细胞,采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表现,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细胞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人羊膜成纤维细胞的纯度。结果: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先后消化获得人羊膜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放射状或旋涡状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人羊膜成纤维细胞明显表达成纤维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不同程度地表达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不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19(CK19)。流式细胞术分析,人羊膜成纤维细胞的纯度为86.1%。结论:成功建立了人羊膜成纤维细胞分离和鉴定方法,获得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标志和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法  杨建英  秦翠丽 《重庆医学》2011,40(22):2236-2237,2240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为子宫疾病的发病机制或治疗药物筛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和有价值的的实验模型.方法 用酶消化、过滤、离心与差速贴壁纯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以上皮细胞角蛋白为抗原的免疫荧光法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纯度鉴定.结果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4~...  相似文献   

8.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低速旋转-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使用含10%FBS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结果从羊膜分离的hAMSCs数为(6.72±1.21)×10^7/份(n=12),所分离的kAMSCs明显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不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CK19,高表达CD29和CD44。培养10天hAMSCs数量可增殖167倍。结论建立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hAMSCs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完善人羊膜上皮细胞(AECs)的原代培养技术,检测肝细胞特异性蛋白在AECs中的表达.方法采用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获取AECs并进行原代培养.分别向培养液中添加10、20、4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和10 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从中选择最适宜AECs原代培养的细胞培养液.以培养液中未添加生长因子的原代培养细胞作为对照.将羊膜组织石蜡切片和AECs细胞爬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种肝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分别为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18 (CK-18)、α-1-抗胰蛋白酶(AAT)和α-1-甲胎蛋白(AFP).结果 经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获得大量较纯的AECs,间杂少数间充质细胞.当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 EGF时,AECs生长和增殖速度显著加快,故最终选择添加10 ng/mL EGF配制细胞培养液.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羊膜组织和体外传代培养的AECs中均有Alb、CK-18、AAT和AFP表达.结论 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及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的EGF是AECs较为适宜的原代培养方法.人羊膜组织及体外培养AECs能表达肝细胞特异性蛋白,提示AECs具有肝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完善人羊膜上皮细胞(AECs)的原代培养技术,检测肝细胞特异性蛋白在AECs中的表达.方法采用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获取AECs并进行原代培养.分别向培养液中添加10、20、4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和10 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从中选择最适宜AECs原代培养的细胞培养液.以培养液中未添加生长因子的原代培养细胞作为对照.将羊膜组织石蜡切片和AECs细胞爬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种肝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分别为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18 (CK-18)、α-1-抗胰蛋白酶(AAT)和α-1-甲胎蛋白(AFP).结果 经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获得大量较纯的AECs,间杂少数间充质细胞.当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 EGF时,AECs生长和增殖速度显著加快,故最终选择添加10 ng/mL EGF配制细胞培养液.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羊膜组织和体外传代培养的AECs中均有Alb、CK-18、AAT和AFP表达.结论 胶原酶-胰蛋白酶联合消化及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的EGF是AECs较为适宜的原代培养方法.人羊膜组织及体外培养AECs能表达肝细胞特异性蛋白,提示AECs具有肝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体外培养条件下人原代表皮干细胞与传代细胞的生物学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5-12月在我科医学美容门诊行包皮环切术后的包皮标本共20例,从包皮标本获得人原代表皮干细胞,利用0.25%胰蛋白酶冷消化4 h获得传代细胞,利用CASY系统计数后计算细胞的黏附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干细胞及传代细胞的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44%、34.83%及52.81%;三基因同时检测时,至少1个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表达率为71.91%,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CK20、CEA可作为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生物学标志,RT—PCR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为了解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00列肺癌手术病例标本中CK17及CK18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例肺癌手术标本中CK17、CK18的表达.结果肺高分化及中分化鳞癌(CK17)及腺癌(CK18)阳性表达为100%;肺低分化鳞癌CK17表达及肺低分化腺癌CK18表达平均大于50%;而肺未分化癌中CK17或CK18表达率均小于20%;CK17、CK18表达与肺癌瘤大小及发病年龄无关;CK17、CK18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0.05;此外CK17、CK18的表达与肺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CK17、CK18的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并且通过肺癌组织中角蛋白CK17及CK18能正确区分肺低分化鳞癌及肺癌,对于肿瘤内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深对横纹肌溶解症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横纹肌溶解症(1"habdomyolysis)是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杨天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40-1341
在临床生化中经常通过检测酶的活力来诊断疾病,CK、LDH、CK—MB、HBDH、AST都是常用的项目。之所以能根据酶活力的变化来诊断疾病,主要是根据血清酶在脏器和组织中的分布有一定特异性。AST主要在心、肝、骨骼肌及红细胞中分布,当肝脏心脏有损伤及标本溶血时它都会升高;LDH分布在肾、心、骨骼肌、肝、肺、红细胞,LDH是由H、M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有五种分于形式即五种同功酶,正常成年人血清中这五种同功酶的含量存在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的表达,探讨其I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喉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19mRNA、CK20mRNA的表达。结果48例喉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阳性率为37.5%(18/48),CK20mRNA阳性率45.8%(22/48)。10例肿瘤组织中CK19mRNA阳性率为100%(10/10)。CK20mRNA阳性率80%(8/10);10例声带息肉患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CK19mRNA阳性率为10%(1/10),CK20mRNA阳性率为0。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喉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表达与喉癌T分期、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巢式RT—PCR技术,对喉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K19mRNA和,或CK20mRNA的检测,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对喉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及局部扩散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为肾结石病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方法:采用机械研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肾小管节段,在含10%胎牛血清和1%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上皮细胞培养基中培养,0.25%胰蛋白酶消化后传代培养,并用原代和传1代细胞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细胞培养至第3天完全贴壁,4~7d处于对数生长期,为多边鹅卵石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cytokeratin18表达阳性。结论:机械研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结合使用上皮细胞培养基可以培养得到较纯的肾小管,是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泌尿系结石病因和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女性盆、腹腔转移或种植性粘液癌常见部位是卵巢和胃肠道,来自胃的转移性粘液癌和卵巢粘液癌在形态上非常接近,在缺乏原发性临床资料时诊断较为困难,而临床上又要求尽可能的区分,因为这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K19mRNA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2例甲状腺手术新鲜标本的CK19mRNA的表达。用光密度扫描仪测定并计算样品的CK19//3.actin比值,代表CK19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在甲状腺癌中CK19mRNA阳性率为95.0%,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CK19mRNA阳性率为45.5%,两者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恶性肿瘤组CK19mRNA的表达率高于良性肿瘤组。表达CK19mRNA病例的半定量观察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的CK19mRNA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19mRNA在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可视为恶性肿瘤的标志,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CK1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K13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CK13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K13在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意义;在不同组织分级的宫颈鳞状上皮癌中,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H-CK表达强度逐渐下降。结论CK13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K13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宫颈鳞状上皮癌的生物行为和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