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莹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099-110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发病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8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采取合理调控血压、预防心功能衰竭,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休克、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措施,以减少ATN的发生。结果:本组术后并发ATN12例,因肺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心梗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心衰、低血压、缺血时间过长、灌注不良或灌注过多是致ATN发生的关键因素,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最常见原因,在尸肾移植中,其发生率高达20%~65%[1],主要原因是移植肾热、冷缺血时间长,患者术中血压不稳定.透析治疗可以期待移植肾恢复功能[2].我们对12例尸肾移植术后发生ATN的患者采取以透析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经过细致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尸体肾移植术后近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导发生率高达10-60%,本文从1995~1998年6月间,在移植肾185例(均为尸体肾移植)中进行详细观察,共发生ATN14例,仅占7.5%。通过抗排异、抗感染和血液透析(简称血透)等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20余天见尿,移植肾功能从ATN中恢复,获得满意肾功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4岁。10例在开放血流及术后无尿,4例术后12小时有尿,尿量1000~2000ml,以后~直无尿。1.2临床表现术后第2天均出…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2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由于肾缺血、中毒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病理特征,肾功能急骤恶化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引起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10%~20%。1999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98例,其中27例术后早期出现ATN。经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肖黎  何娟  刘红艳  沈勤  昌盛 《山西护理杂志》2011,(10):2591-2592
肾移植术后早期由于腹胀可以导致腹腔压力升高,从而间接引起腹膜外(髂窝)压力的升高,导致移植肾受压,灌注不足、缺血,严重可引起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造成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临床护理发现,术后这种由于明显腹胀导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的情况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感染、血液透析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结果:本组46例移植肾功能恢复;3例移植肾功能丧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发生DGF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促进其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肖黎  何娟  刘红艳  沈勤  昌盛 《护理研究》2011,25(28):2591-2592
肾移植术后早期由于腹胀可以导致腹腔压力升高,从而间接引起腹膜外(髂窝)压力的升高,导致移植肾受压,灌注不足、缺血,严重可引起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造成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临床护理发现,术后这种由于明显腹胀导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的情况并不少见。表明腹胀的程度以及腹压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结合4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护理要点。结果4例均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3例行肾动脉造影确诊。本组患者2例行移植肾及动脉瘤切除术,1例采用带膜支架髂外动脉置入治疗,1例未作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观察。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及预防感染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假性动脉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曾惠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485-48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对27例AR患者(AR组)及13例ATN患者(ATN组)行序列超声检查,常规测量移植肾大小,观察血流显示率,测量肾段动脉及肾门部动脉阻力指数(RI).记录术后首次RI≥0.70的时间及AR患者术后血肌酐(Cr)突然升高的时间,计算移植肾体积增大的百分比.结果 AR与ATN组肾段动脉RI分别为0.76±0.11、0.78±0.05(P>0.05),肾门部动脉RI分别为0.81±0.09、0.83±0.06(P>0.05),血流显示率<4级者分别占33.33%、30.77%(P>0.05),移植肾体积增大>30%者分别占77.78%、38.46%(P<0.05),术后首次RI≥0.70发生的时间≥10天者分别占77.78%、23.08%(P<0.05).结论 移植肾动脉RI、血流显示率对AR与ATN无鉴别诊断意义,移植肾体积增大的百分比、术后首次RI≥0.70发生的时间对AR与ATN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肾移植术后除了应做好常规护理之外,还应根据不同类型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加强对血管并发症的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2例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经过相关护理,无一例死亡,移植肾存活6例。结论加强对血管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和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8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27例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包括2例并友肺部感染的患者,1例患者切除移植肾。【结论】重视术后心理护理、早期的血液透析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均先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造瘘术,再在全身麻醉下行移植肾输尿管再植术,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实施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李慧芸  陈锷  苏翠玲  黄丽娟  肖云 《全科护理》2011,(30):2784-278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 graft function,DGF)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9月—2010年7月33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密切观察,并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护理。[结果]其中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1例,发生率6%。21例病人移植肾功能在30d~90d恢复。[结论]精细的供肾切取技术,有效的器官灌注,术中注意避免移植肾损伤结合术后密切临床观察,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有助于减少DGF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度致敏受者行脱敏治疗及肾移植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高敏受者采用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脱敏治疗后行肾移植术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其中6例为早期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4例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1例并发移植肾破裂,经抢救后行移植肾修补术。1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经血液透析7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结论:做好术前脱敏治疗、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脱敏治疗后肾移植成功和患者尽快康复。术后的护理重点是监测排斥反应和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结果]7例病人出血均得以控制,其中3例病人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经血透过渡后转归,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后续治疗死于其他并发症,6例病人康复出院。[结论]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是提高肾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抢救成功率、延长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玥 《天津护理》2009,17(6):321-322
肾移植术后由于排斥反应或其他并发症可能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移植肾功能丧失后患者可以选择透析或二次移植治疗。近年来,随着活体肾移植的开展,二次肾移植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多。但随着移植次数的增多,风险明显高于初次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移植肾存活率也低于首次肾移植。对二次肾移植患者,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行二次肾移植术23例,现将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再移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肾再移植患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例再移植成功,术后均获得随访,人/肾存活1年2例,3年l例,4年2例;1例再移植出现加速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采取正确、完善的护理是确保再次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杨柳惠 《全科护理》2014,(24):2269-2270
正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病人术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使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加之移植病人特殊体质,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尤其重要。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异位肾移植术病人69例,男42例,女27例;年龄37.6岁±10.2岁;原发病:慢性肾衰竭,术前均行血液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