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1999~2003年性病的流行趋势,评价5年来该区的性病防治效果。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近5年来的性病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指标主要是总的发病率、各种性病的发病率和构成比等。结果:广州市番禺区1999~2002年性病的发病率基本持平的趋势,2003年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一直高于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淋病是三种主要的性病。结论:广州市番禺区1999~2003年性病发病率仍然较高,仍未得到根本的控制,对其防治和控制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8,他引:20  
目的:分析2003年广东省性病的流行情况,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材料: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及其所属的79个县(市)的性病防治机构每月上报的性病疫情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2003年全省上报性病病例85405例,较2002年下降10.40%,年发病率为95.62/10万,较2002年下降13.31%。病种构成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和淋病为优势病种。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以20岁~39岁性活跃人群居多,文化程度以高学历人群逐渐增多,男女比例为1.25:1,差距逐年减少,地区分布仍以沿海地区(如广州、深圳、江门等市)占多数,城市与山区的发病数差距在缩小。结论:2003年广东省性病发病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这是我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在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取得的明显效果。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在全社会开展性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加强综合监测,才能更有效控制性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泰安市1994~2003年的STD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资料来源病例资料来源于各级性病防治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预防保健科报米的疫情报告卡。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病种:结果流行趋势:1994~2003年全市累计发现各种性病患者15256例,性病疫情呈增长态势,前9年年均增长51.28%,其中淋病年均增长42.25%,非淋菌性尿道炎增长159.33%,尖锐湿疣增长41.89%。这三种病增长幅度最大,梅毒、生殖器疱疹增长比较平稳。全市性病总数自2002年开始出现负增长(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惠州市大亚湾区2002年~2004年梅毒、淋病流行特征.方法:对大亚湾区2002年~2004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和淋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亚湾区梅毒、淋病占惠州市同期发病数18.96%,平均发病率122.4/10万.结论:大亚湾区梅毒、淋病得到初步控制,但是梅毒、淋病的流行已成为社会问题,政府必须加强综合治理,普及科学知识才能有效地遏制梅毒、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0~2004年江门市新会区性病的流行情况。方法:对来自新会区2000~2004年每月上报的性病疫情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新会区2000~2004年登记上报性病病例7125例,平均年发病率166.95/10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自2002年起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发病一直高于女性,男:女为2.31:1;病种构成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淋病和尖锐湿疣为优势病种;HIV感染者也首次在性病高危人群中被发现。结论:新会区性病发病率近年虽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明显高于全省水平,应进一步加大性病防治和控制工作力度,切实控制性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梅毒及其他性病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开展干预工作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惠州市艾滋病监测性病门诊哨点男性就诊者相关信息,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性病门诊每年调查400人,共2000人,发现HIV抗体阳性21例(1.05%),梅毒64例(3.20%),HIV、梅毒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等其他性病也有增加。结论:惠州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就诊者HIV的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HIV检测及监测。  相似文献   

7.
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84,自引:15,他引:284  
目的:了解我国性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0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种法定报告和监测性病的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①流行趋势:1991-2000年全国8种报告性病发病呈增长趋势,由1991年的175528例(报告发病率为15.48/10万),增至2000年859040例(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年均增长19.30%(增长幅度范围2.59%-36.88%)。2001年报告性病795612例,较上年下降了7.38%,为开展性病报告工作以来出现的首次下降。②地区分布:全国性病发病较高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江地区、东北三省、京津地区和重庆地区,1997年后其报告发病率普遍高于80/10万-100/10万,有的地区性病报告发病率起过1000/10万;发病较低的地区为华北与中原部分地区、西北部分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其报告发病率一般低于30/10万-50/10万。③人群分布: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逐渐缩小,由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1.60:1-1.69:1缩小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35:1-1.40:1;以2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80%以上。结论:我国性病已成为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活动控制性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兴化市1994~2003年性病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兴化地区1994年-2003年十年性病流行情况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性病在本地区增长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流行趋势,以便为更有效地防治和管理性病提供参考。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河源市麻风病的流行情况,评价近50年防治效果。方法:对河源市1956年~2003年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源市1956年~2003年累计发现麻风病1326例,现有现症病人15例。我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性下降,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分别由1956年段的5.29/10万、8.10/10万、0.259‰下降至1999年段的0.044/10万、0.10/10万、0.004‰,下降幅度分别为99.2%、98.8%、98.5%,1994年后未发现儿童患者,1992年后未发现病人家属发病。结论:河源市麻风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性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1—2002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①流行趋势:1991~2000年全国性病发病呈增长趋势,由1991年的175528例(报告发病率为15.48/10万),增至2000年的859040例(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年均增长19.30%(增长幅度范围2.59%—36.88%)。但在2001年和2002年全国性病报告病例数出现轻度下降。②地区分布:不同省份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性病发病率相差很大,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高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全国性病发病较高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如广东、海南、广西)、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闽江地区(福建)、东北三省(辽宁、黑龙江、吉林)、京津地区、重庆地区,1997年后这些地区发病率普遍高于50~100/10万;发病较低的地区为华北与中原地区(河北、山西、河南、内蒙)、西北部分地区(陕西)和西南部分地区(四川、云南和贵州),其报告发病率一般低于30~50/10万。③人群分布: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逐渐缩小,由90年代早期的1.60:1~1.69:1缩小至90年代后期的1.35:1~1.40:1;以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30~39岁和40~39岁,10~14岁组最低,20~39岁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80~85%以上。结论 全国性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