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高辛因其控制心室率及正性肌力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心房颤动(房颤)尤其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用药.然而近期的研究却证实地高辛可以增加房颤的发生率,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地高辛并不安全,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既往对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服用地高辛与全因死亡危险关系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从1998年到2012年笔者对加拿大Quebec省入院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房颤的大于等于65岁的患者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根据有无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再根据房颤出院后30天内首个处方是否含有地高辛分为地高辛和非地高辛亚组。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两种疾病常同时存在,且互相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患者心血管事件概率和全因死亡率。房颤导致的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称为房颤性心肌病,特点是一旦恢复窦性心律(窦律)或正常心室率后,心脏扩大与心衰能够逆转。治疗上,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远期成功率不足50%,且其不良反应较严重。导管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恢复窦性节律。理论上,房颤性心肌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生活质量均应明显改善,但这部分人群隐藏在心衰伴房颤的患者中难于被识别,相关研究甚少。目前多数研究是关于多因素导致心衰伴房颤患者的导管消融治疗,术后短期成功率为60~80%,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但远期复发率超过50%。本文对近年来房颤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导管消融治疗结果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高辛用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远期安全性。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房颤患者25 512例,排除行射频消融术,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 810例。根据是否服用地高辛分为服用地高辛组和未用地高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校正。主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3.05年。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用地高辛组相比,基线应用地高辛组明显升高冠心病合并房颤的全因死亡(HR=1.28,95%CI 1.01~1.61,P=0.038)、心血管死亡(HR=1.48,95%CI 1.10~2.00,P=0.010)、心血管原因住院(HR=1.67,95%CI 1.35~2.07,P=0.008)和复合终点事件(HR=2.02,95%CI 1.71~2.38,P<0.001)的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未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但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HR=1.44,95%CI 1.05~1.98,P=0.025)、心血管原因住院(HR=1.44,95%CI 1.09~1.90,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随访研究显示对于接受心律控制治疗的房颤患者应用地高辛与房颤患者死亡率增加的关联性。方法对比永久性心房颤动心率控制治疗作用,严格心率控制与宽松性心率控制Ⅱ(RACE-Ⅱ)研究中入组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评估其应用地高辛与心血管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关联:在研究中对严格心率控制组与宽松心率控制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地高辛在心率达标中的作用进行评估。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患病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病再入院、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再入院。本次研究共患者614例,608例(99%)完成了药物治疗方案调整。终点事件的分析均在随访结束且完成了药物剂量的调整阶段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9年(四分位间距为2.7~3.0年)。结果所有患者中,总计284例(46.7%)经过剂量调整阶段服用地高辛(平均剂量为0.250 mg;四分位间距为0.0625~0.750 mg)。患者大多为女性,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其左室收缩期直径增大,并且随机分组大部分被分到严格心率控制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地高辛与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增高无关。这部分患者经过3年随访发现地高辛治疗组与未应用地高辛组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2.9%vs13.4%[未校正危险比(HR)0.97;95%可信区间(CI)0.62~1.52];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率为19.4%vs19.5%[未校正(HR)1.00;95%(CI)0.69~1.45];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HF)再入院发生率为6.6%vs9.9%[未校正(HR)0.62;95%(CI)0.34~1.13]。结论应用地高辛与患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无明确关联。  相似文献   

6.
盘点2009年,心律失常领域亮点纷呈:①Record-AF注册研究显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室率与节律控制疗效相当。②APAF2、ThermoCoolAF等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③RE-LY研究证实达比加群在房颤抗凝中安全有效。④ATHENA试验显示决奈达隆可显著降低无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或伴轻度心衰房颤患者全因心血管住院率或死亡率,但ANDROMEDA研究显示决奈达隆增加中重度左心衰竭患者死亡率。⑤PASCAI研究显示胺碘酮类似物budiodarone安全有效,且疗效呈剂量依赖性。⑥ACTIVEⅠ研究显示厄贝沙坦能显著降低房颤患者因心衰住院率、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⑦ALTITUDE、MADITⅡ研究再次证实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除颤器(CRT-D)对生存率的有益作用,但不恰当放电占43%,放电是死亡率的高危因子。⑧MEDIT-CRT研究显示对于轻度心衰症状、射血分数降低和宽QRS波心衰患者中植入CRT-D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心衰事件发生率。⑨抗电磁性起搏器及皮下ICD的问世。⑩对于高频率的室性期前收缩伴心功能略有降低患者,如果无其他心衰病因,可采用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此首次被专家共识正式列为消融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李浩虹  张莉 《山东医药》2023,(14):97-10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房颤的发生风险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逐渐增加。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兼具降糖及减少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等多种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依赖或独立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电重构、缓解心脏结构重构、减少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稳定钙调节及改善能量代谢重构,同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进而减少糖尿病患者房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体重指数(BMI)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预后(卒中/栓塞、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及出血)的影响存在争议。既往有研究提出肥胖是房颤患者发病起始、复发和进展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近年又有研究指出,在房颤患者中,低体重与卒中/栓塞、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及出血的风险增加有关,而超重/肥胖可降低这些风险,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肥胖悖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全因、心脑血管死亡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6~2007年度对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和离退职工101 510例进行健康体检,对经12导联心电图检出的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课题组专人每半年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2年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住院期间死亡者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调取住院病历,根据ICD~10疾病编码确定死因。非住院死亡者与所在工作单位工会和(或)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核实。至2013年12月31日完成末次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房颤患者全因、心脑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438例房颤患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和瓣膜性房颤48例,对390例房颤患者平均随访71.5个月,1例因服毒自杀。389例房颤患者累积全因、心脑血管死亡率为35.0%(年37.5‰)、20.6%(年18.7‰)。CHADS2评分分层分析,低、中、高危房颤患者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2.9%、30.2%、47.2%,心脑血管死亡率为4.8%、15.4%、35.4%,经Log-rank检验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或P<...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房颤和心衰的危险因素变得更加普遍,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两者的发病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并常常共存和相互影响,加速疾病进展,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增加脑卒中风险、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本综述围绕房颤合并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讨论,为房颤合并心衰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房颤是与不良预后紧密相关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除外心脏相关情况和危险因素后,房颤和过高的死亡率是否相关仍不明确。该文旨在利用Framingham心脏研究资料并校正同时存在的心脏状态和危险因素,以确定房颤是否与死亡率增加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的再认识(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心脏术后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房颤发生率因检出的方法和入选患者不同而异.在12项大的临床调查中报告,37 112例心脏术后患者,其中88.6%接受的是单纯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术后房颤总的发生率为25.6%(15.4%~36.7%),CABG术后发生率为11%~40%.进行瓣膜手术或CABG和瓣膜联合手术者,术后房颤的发生率更高.心脏术后发生房颤时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正性肌力药物、IABP等支持.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1%~6%,发生后死亡率高(13%~41%).心脏术后发生房颤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中风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和长期死亡率都增加,住院费用也会增加.因此,积极预防心脏术后房颤的发生,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心衰)和心房颤动(房颤)是两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疾病常共存,且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加速疾病进展,导致患者脑卒中风险、全因死亡率增加,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预防心室重构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临床专家进一步探索了其在治疗心衰合并房颤方面的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都为房颤的流行奠定了基础,故在未来50年房颤将可能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并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经年龄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校正后,房颤仍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因此需高度重视对房颤的治疗。本文简要阐述房颤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5):447-452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伴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住院并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年龄≥65岁、房颤伴左房增大、二尖瓣运动及形态正常、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分析组间临床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随访记录全因死亡及因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的事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入选120例患者,中位年龄86岁。重度MR组女性、NYHAⅣ级占比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MR,重度MR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MR组;重度MR组BMI明显低于轻度MR组;重度MR组脑钠肽、收缩期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轻度MR组。在中位时间为26个月的随访中,44例(38.9%)发生全因死亡,37例(32.7%)因心衰再住院。3组间全因死亡率、因心衰住院率有显著差异(Log Rank P=0.042、0.006)。随着MR程度增加,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增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HYA分级(HR:1.924,95%CI:1.293~2.863,P=0.001)、MR程度(HR:1.717,95%CI:1.032~2.856,P=0.037)与因心衰再住院相关。结论:老年房颤伴功能性MR患者,随着MR程度增加,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增加。NYHA分级、MR程度是老年房颤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房颤对CRT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01至2014-12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首次CRT植入的25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定义随访终点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对CRT植入患者临床终点的预测作用。结果:基线数据显示,42例(16.3%)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房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比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血尿酸、大内皮素、超声左心房直径、胺碘酮使用比例与非房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死亡33例(12.8%),心脏移植5例(1.9%),心力衰竭再住院72例(27.9%)。生存分析显示,房颤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χ~2=6.651,P=0.010),全因死亡率与无房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468)。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非LBBB、血肌酐高、大内皮素高、左心房大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可疑危险因素;血肌酐高、大内皮素高、左心房大为全因死亡可疑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不是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左心房大[HR=1.041,95%可信区间(CI):1.007~1.075,P=0.018]是心力衰竭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房大(HR=1.045,95%CI:1.001~1.091,P=0.048)和血肌酐高(HR=1.008,95%CI:1.001~1.015,P=0.03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增加,尚无确切证据支持房颤是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超过10%~([1])。房颤不仅显著升高患者脑卒中和系统性栓塞的风险,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2])。心脏瓣膜疾病常与房颤伴发,约30%房颤患者合并各种类型的瓣膜疾病~([3])。心脏瓣膜疾病与血栓栓塞风险升高相关,因此其可能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4])。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是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es,fQRSs)对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患者心脏事件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504例LVSD病例入选,常规ECG检测,分为f QRSs组和非f QRSs组2组;随访比较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32·8±13·8)个月,f QRSs组全因死亡率[54例(34·62%)∶83例(23·85%),P=0·012]和心脏事件[97例(62·18%)∶151例(43·3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 QRSs组(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 QRSs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明显降低(P<0·001),生存率降低(P=0·012);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揭示f QRSs是LVSD患者心脏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警指标。结论:f QRSs是LVSD患者心脏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独立预警的指标,f QRSs与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和生存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84例心房颤动患者,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动脉血压、心率及既往史等资料;记录患者药物及手术治疗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对患者的终点事件及房颤的治疗方法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是否全因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以及治疗情况,分析其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184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全因死亡,死亡率高达40.22%。两组患者在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阿司匹林、华法林、其他抗凝药的应用方面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房颤类型、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成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房颤类型以及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基础性疾病、未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未用阿司匹林、未用华法林等均为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牟姗  伍佳佳 《临床血液学杂志》2022,(11):767-770+775
<正>1836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相关的贫血被首次提出。1922年有研究指出CKD会使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肾性贫血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脏负担加重,甚至会使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CKD进展加快。肾性贫血的发展是由多种机制共同推动的。失血、铁吸收受损和慢性炎症等会导致CKD患者绝对和功能性缺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