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省合水县自1971年在人间首发布鲁杆菌病(布病)以来,20年累计发病3086例。最高发病年为1971年.共发病1800例.立即采取气雾免疫、布鲁杆菌疫苗接种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到1990年治愈了最后1批病人。经过近10年定点连续监测未发现疫情.2000年按照卫生部、农业部《控制区考核标准》,达到了稳定控制县要求。为了总结防治工作经验,回顾分析布病流行特点、临床特征、消长趋势.制定长期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作者对历年布病流行病学资料作以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3年8月~2005年12月巴彦地区布鲁杆菌病(布病)的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治对策。方法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对黑龙江省巴彦县人群进行连续监测,并对高发乡镇人群进行了布鲁杆菌素皮试,对阳性者和易感人群做琥红平板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2003年8月~2005年12月巴彦县共发生布病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10万,其中2004年最高,达8.4/10万,并有2名临床医生被感染。结论巴彦县布病疫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原因是病区牛羊大批私自屠宰和外卖,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布鲁杆菌病疑似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病因预防和人群干预提供数据资料。方法收集吉林省松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门诊2010-2012年就诊的布病疑似感染人群及阴性人群病历资料,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布病疑似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2.65±12.36岁,41~60岁人数所占比例最高(54.65%);男女性别比为2.32:1;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占94.80%;职业方面以农牧民居多,占91.82%;文化程度以小学学历为主(67.66%);动物接触史方面以接触牛者居多(62.08%),接触因子主要为疫畜流产物(41.26%),接触途径主要为通过皮肤黏膜接触(82.53%);经多因素分析,影响布病疑似感染的因素有家住农村(OR=3.520,P=0.004)、牛接触史(OR=173.568,P=0.000)和疫畜流产物(OR=2.050,P=0.000)。结论男性青壮年农牧民是布病疑似感染的主要人群,文化程度偏低,家住农村、接触牛和疫畜流产物是布病疑似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06~2010年网络报告的布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分析。结果 2006~2010年累计报告布病213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4/10万、0.42/10万、0.77/10万、1.65/10万、1.51/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男女比约为2.4∶1(150/63);≥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高(31.46%,67/213);患者职业分布主要以农牧民为主(82.63%,176/213);地区分布中,汝州市所占比例最高(49.76%,106/213),其次为郏县(16.90%,36/213)。结论平顶山市人间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春、夏季发病较多,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汝州市是平顶山市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流行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大城市爆发流行并不多见。2004、2005年,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诊断了西安市雁塔区和莲湖区2例城市布病首发病例.并以此为线索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1对象与方法采用布病爆发调查方法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布鲁杆菌素皮肤变态试验(简称皮变试验)筛查,皮变试验阳性及有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北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及疫情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省布病2006 - 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 - 2010年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3 632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4068/10万、3.4851/10万、4.5701/10万、4.6045/10万、3.5582/10万.11个市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保定、邯郸和石家庄5个市,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0.02%(12 271/13 632).各年各月均有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集中于25~ 65岁,占84.57%(11 529/13 63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56:1.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1.15%(12 425/13 632).结论 河北省布病疫情较为严重,疫情范围逐年扩大,局部地区疫情活跃.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加强卫生、畜牧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深入开展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杆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所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神经型布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脓肿、多颅神经炎及脊髓炎等~([1]),机制不清。近年来,神经电生理作为周围神经损害重要辅助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研究分析了26例神经型布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26例神经型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26例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山东省淄博市人、畜间布鲁杆菌病疫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4-2011年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资料,人、畜间感染情况调查资料,畜间主动免疫等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和预测.结果 1954-2011年,淄博市有37年报告布病疫情,累计报告病例3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512/10万,分布在全市5个区3个县56个乡镇118个村;1954-1988年,仅14年有布病疫情报告,累计报告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573/10万;1989-2011年每年均有疫情发生,累计报告2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158/10万,其中,2011年报告发病数最多(45例).1958-2011年累计监测牲畜140 154只(头),布病抗体阳性1162只(头),阳性率为0.83%,;羊累计免疫接种88.49万只,其中28年未开展免疫接种工作.结论 淄博市布病疫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年下降,1989年后,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新发疫区不断出现,历史疫区依然严重,布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7—2016年阿克苏地区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布鲁杆菌病数据,描述性分析统计数据,主要分析指标为报告发病率。结果 2007—2016年阿克苏地区累计报告布鲁杆菌病病例3 834例,2014年报告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达10年间最高值(50.91/10万),人间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趋势χ~2=3 454.44,P<0.01);发病时间集中在5—9月;报告病例数主要集中在20~60岁之间、占75.45%(2 893/3 834),男性50~75岁年龄组发病率与发病数峰值曲线不一致,其他年龄组报告布鲁杆菌病发病率高峰与发病人数高峰基本吻合,男女发病比2.53∶1,以农牧民为主80.95%(3 104/3 834);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县(市)为拜城县、温宿县和阿克苏市。结论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杆菌病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在地区、人群、年龄和职业分布等不同维度呈现出流行趋势;拜城县和温宿县是阿克苏地区布鲁杆菌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持续开展牛和羊免疫和分级净化措施仍是控制布鲁杆菌病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对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所2002-2008年的布病疫情资料和布病患者个案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8年济南市共报告布病病例52例,其中章丘市检出39例.2002-2006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的0.02/10万~0.10/10万,2007、2008年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25/10万、0.26/10万.各年各月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夏季高峰[38.46%(20/52)],春夏季发病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r=0.92,P<0.01),30~59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69.23%(36/52);男女发病比例为1.67:1.00;农民发病占总数的94.23%(49/52).共发生家庭聚集性布病疫情5起,涉及病人12例.45例患者接触过羊只,占86.54%(45/52).结论 济南市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以春夏季发病增长为主,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农民居多;章丘市是济南市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黑龙江省黑河市近几年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至2003年,黑河市布病发病率一直不高,但2004-2006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流行规律及发病的影响因素,现将黑河市2004-2006年布病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布病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合其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为降低该疾病的误诊率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布病患者血清中Ig G、Ig M的阳性率分别为91.0%、39.1%,随着疾病分期由急性向慢性的转变,血清中Ig G水平逐渐升高,而Ig M水平逐渐降低;有73.1%的布病患者血清中CRP水平超过正常值范围,随着患者疾病分期由急性向慢性转变,CR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结合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检测血清中Ig M及CRP水平可降低急性期患者的误诊率,而检测Ig G水平对慢性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宁夏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规律及趋势,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4-2009年,对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五地市网络报告的布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分析,资料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就诊情况及病史病程等方面信息,分析指标包括报告发病率;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城乡分布情况;转为慢性期率及其影响因素;病例报告单位的分布情况等.结果 2004-2009宁夏累计报告布病349例,无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17/10万、0.543/10万、0.151/10万、0.563/10万、1.771/10万、2.692/10万;男女比约为5.5∶1(295/54);≥3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27.5%,96/349);患者职业分布主要以农牧民为主(70.2%,245/349);在布病患者人数的地区分布中,吴忠市所占比例最高(61.9%,216/349),其次为银川市(22.9%,80/349);农村的布病患者所占比例(97.4%,340/349)高于城市(2.6%,9/349);患者转为慢性期的比例为11.2%(39/349),随着年龄的增长,布病转为慢性期的机会有减少的趋势(优势比为0.96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病例占74.8%(261/349),医院报告的病例占25.2%(88/349).结论 宁夏人间布病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发病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转慢率较高,医院发现报告病例的能力较弱.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监测、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布病的预防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Brucella disease in Ningxia,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Methods Data of Brucella cases reported through city network from 2004 to 2009 in Yinchuan city, Shizuishan city, Wuzhong city, Guyuan city and Zhongwei city of Ningxia were review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include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conditions and medical history so on related information. Analytical indicators include reported incidence;with patients' gender, age, regional distribution, urban and rural distribution;become chronic and associated factors;distribution of the cases reporting unit and so on. Results From 2004 to 2009, Ningxia had reported 349 cases of Brucellosis, no deaths,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s reported were 0.017/10 million, 0.543/10 million, 0.151/101 (295/54);The proportion of 34- to 40-year-old age group was higher than other age groups(27.5%, 96/349);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as mainly farmers and herdsmen(70.2% ,245/349), in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patient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was Wuzhong city(61.9%,216/349), followed by Yinchuan city(22.9%,80/349);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in rural areas(97.4% ,340/349) was higher than urban(2.6% ,9/349);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converted to chronic was 11.2% (39/349). With age, the chance of patients converted to chronic was in a decreasing trend(odds ratio was 0.966);cases reported by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ccounted for 74.8%(261/349), by hospital accounted for 25.2%(88/349). Conclusions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Brucellosis in Ningxia is in a rapid upward trend year by year, the patients is mainly young men, the rate of converted to chronic is higher and the ability of hospital in founding and reporting of the cases is weaker.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ncrease funding,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awareness and diagnosis of medical personnel for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吉林市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地防止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吉林市2005~2014年布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剔除重卡后产生,人口资料由吉林市公安局提供。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将资料整理后,导入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2.1发病概况吉林市2005~2014年共报告布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了解2003-2006年唐山市人间布鲁杆菌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有牛羊接触史人群(422例)、疑似病例(22例)和部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41例)的血清共485人份,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根据血清学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病例诊断.结果 2003-2006年唐山市布鲁杆菌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12/137)、12.7%(8/63)、13.1%(22/171)、16.2%(19/114),呈逐年上升趋势.2、3季度呈现明显的感染发病高峰,占总感染人数的77.0%(47/61).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史人员占总感染人数的98.4%(60/61).职业分布上,以牛羊养殖人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86.9%(53/61),均为散养户人员,其次是兽医,占总感染人数的8.2%(5/61).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唐山市部分县(区)人间布鲁杆菌病发生在高危人群中呈上升趋势,直接接触病畜尤其病畜流产物或胎盘足人间布鲁杆菌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尚未发现布鲁杆菌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迁安市2007 - 2010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点,为制订布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 - 2010年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 - 2010年共报告了86例布病患者,男性68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3.7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55岁,并以40~<45岁组患病最多,所有患者均为本地感染,职业多为畜产品收购、加工和养殖人员。建昌营镇报告病例最多,为51例,占59.30%。其中,2007年,报告发病13例,报告发病率为2.01/10万(13/647 983),2010年共报告了39例布病患者,报告发病率为5.63/10万(39/657 380),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07年仅有2个乡(镇)发生布病,到2010年波及全市的8个乡(镇)和城区。结论 迁安市的布病疫情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建议政府加强对牲畜的检疫和染疫病畜的及时处理,在重点加强建昌营镇布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加强全市的布病防治工作。同时加大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职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非布鲁杆菌病流行区布鲁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提高非流行区医务工作者对布鲁杆菌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收治的7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有与来自布鲁杆菌病流行地区羊的密切接触史;临床上以非波状热型的中高热、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关节痛等症状为主,同时呼吸系统症状亦较为突出,多汗、肝脾肿大等多不明显,同时有较为少见的帕金森样震颤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比例异常,血培养耗时较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布鲁杆菌对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阿米卡星敏感,而对头孢类抗生素则多有耐药;经左氧氟沙星联合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布鲁杆菌病有从传统流行区向外扩散的趋势;发热待查患者如有羊密切接触史,应考虑布鲁杆菌病的可能,且临床上需注意呼吸系统损伤、帕金森样震颤等非常见的表现;治疗上可选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承德市2005-2016年人患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状况,为当地开展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汇总2005-2016年承德市监测的5361例人患布鲁杆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承德市布鲁杆菌病疫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比对分析。结果承德市布鲁杆菌病疫情总体趋于加重,二三季度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64.17%;患者人群主要集中在31-60岁的劳动人群,占总发病数的76.40%;职业分布以农牧人员为主,农民、饲养员和放牧人员占比高达93.04%;区域分布以丰宁、围场和隆化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0.95%。结论承德市人患布鲁杆菌病疫情比较严重,区域分布明显,今后应加强综合防控力度,防止疫情加重。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杆菌病(布病)又称为波浪热或马尔他热,是布鲁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随着养殖业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发病人数有逐年增多趋势。布病的神经系统发病率相对较低,仅为1.7%~10%~([1]),主要累及脑脊髓膜及近膜结构,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布鲁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因此多发生误诊。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不可逆性原发和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