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六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分为6组,各3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连续治疗4 w后,比较6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6组中,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最高,其次是氨磺必利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组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且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催乳素水平提升幅度不同,故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测定催乳素水平,预防高催乳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陶世武 《内科》2008,3(2):287-29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近十年来有高速上升的趋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全精神疾病人约1600万,广西约50万-60万。精神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为了使患者康复得更完善、更好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对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药物已由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逐渐转变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型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康复较彻底、镇静作用少、回归社会和服药依从性好的特点,对预防疾病复发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与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停经或泌乳、血糖改变等已成为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文琦  刘雪君 《山东医药》2007,47(23):96-9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均有效,且副作用少,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是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及氯氮平。2006年1~12月,我们观察了上述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或有其他重性精神病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二代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派唑、齐拉西酮等。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相比,因作用广谱、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下称第二代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尤其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常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多表现为心电图的各种异常,或发生心源性猝死[1、2]。现综述如下。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3]。精神病者服用第二代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多以不产生严重后果的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50%)[4],多发生在用药初期。氯氮平作为此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与利培酮[5]、阿立派唑[6]等同类药物相比,其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的,可能该药物能拮抗乙酰胆碱受体、抑制迷走神经,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量[7]。其次是窦性心动过缓,利培酮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达65.51%[8],可能与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可抑制钾-...  相似文献   

5.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hPBG、...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目前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1个月法于2003-05-01/2003-05-31.用自制调查表对两所医院住院及门诊1006例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住院病人603例,门诊病人403例)。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单一用药以氯氮平为首位占41.2%,其次为奋乃静占19.8%,利培酮占16.9%;合并用药占前二位的是:氯氮平加利培酮占18.2%;氯氮平加奋乃静占15.0%;最为常用安坦及苯二氮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目前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药物现状,分析典型药与非典型处方变化情况,本文抽取2003~2005年3年处方3500张,按照处方同种药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比较每种药品每年有多少老年病人服用,及典型与非典型药归成二大类进行分析比对,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趋势和未来用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表明党参能清除体内活性氧,减少膜脂质过氧化,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可防止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升高,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其谷氨酸N-思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减退状态〔1,2〕。这也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SDAs)治疗作用机制相似〔35〕。本研究观察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合并党参  相似文献   

9.
王雁  谭兰 《山东医药》2003,43(13):42-43
20 0 2年 1~ 10月 ,我们对服用不同抗癫痫药物的成年男性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3例男性癫痫患者均为本院神经科门诊患者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确诊。年龄 185 5岁 ,平均( 3 4 6± 11 2 )岁 ,发作次数不等。根据所服药物分为卡马西平 (CBZ)组 2 2例 ,鲁米那 (PB)组 18例 ,丙戊酸钠 (VPA)组 2 3例 ,三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上均无明显差异。患者均按常规剂量连续服药至少 3个月以上 ,另选同期健康查体者 2 0例为对照组 ,年龄 2 0 5 1岁 ,平均 ( 3 5 2± 9 1)岁。所有受检查者均无心肝…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严重时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现将我院精神科1990年1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00例,使用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个月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总的发病率为57.5%,以吩噻嗪类及二苯氧氮平类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情况。方法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分别于第一、二、三月复查心电图。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三月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P〈0.05);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与使用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率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常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甚至突然死亡。本文选择1994.1—1995.12期间42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加以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的精神病患者428例。其中男性263例,女性16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5.72 18.03岁,≤20岁23例,21~40岁182例,41—60岁189例,>60岁34例。 1.2 方法 选择入院时体检及用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排除心脏疾患,常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17,(3)
目的分析传统与新型抗精神病治疗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费用情况,为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传统药组和新型药组。传统药组患者134例,采用传统抗精神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等治疗;新型药组患者145例,采用新型抗精神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和氯氮平等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SESE)评价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患者1年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传统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40%,新型药组为71.0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性症状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药组患者嗜睡、鼻塞、体重增加、肝功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新型药组患者(P0.05或0.01)。新型药组患者治疗成本显著低于传统药组(P0.01),成本-效益显著优于传统药组(P0.01)。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比较差异不大,使用新型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成本更低,不良反应更少,量效更高。  相似文献   

14.
陈川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16-3217
随着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老年抑郁症的治疗造成了家庭以及社会的沉重负担,从而导致老年抑郁的治疗较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更加慎重,需探讨更加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法〔1〕。本文采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分析其疗效以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其中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及照料者有重要影响。针对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很常见。抑郁症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或加重抑郁症,而二者均与甲状腺激素密切相关。现就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二者合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在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该院就诊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3组各60例,A组患者服用氯丙嗪,B组患者服用利培酮,C组服用阿立哌唑,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糖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41~68岁患者治疗后1、3、6个月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同期的20~40岁患者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血糖水平均有较大影响,氯丙嗪对患者血糖水平影响最大,会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翁光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80-5281
慢性肾衰竭患者通常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降低或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水平升高〔1〕。肾脏对甲状腺内分泌功能有重要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可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致使各种甲状腺腺素(TH)合成、分泌发生异常改变。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替代疗法,本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氧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使用放免法测定 6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期、2 8例缓解期及 2 8例对照组患者体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 )、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同步测定动脉血中氧分压 (PaO2 )。观察T3、T4 和TSH的变化 ,并分析PaO2 与T3、T4 的相关关系。  结果 老年肺心病急性期的血清T3、T4 水平分别轻度 :(0 70± 0 15 )、(61 7± 12 1)g·L-1;中度 :(0 48± 0 13)、(32 32± 7 9)g·L-1,重度 :(0 2 3± 0 0 9)、(18 7± 4 7)g·L-1。 3组血清T3、T4 显著低于缓解期 (0 88± 0 17)、(75 7± 15 6)g·L-1和对照组 (0 9± 0 35 )、(83 7± 14 6)g·L-1(P <0 0 1)。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与T3、T4 水平是正相关 (P <0 0 5 ) ,轻、中、重度组和缓解组血清TSH较对照组略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缺氧导致肺心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 ,并随着病情加重T3、T4 水平显著降低。监测血清T3、T4 水平有助于判断肺心病危重程度及其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