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肾MPC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7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CT示肾盂肿物.巨检:肾盂及肾实质内见一灰白色不规则结节状肿瘤,2.5 cm×2 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肿瘤实体细胞排列成簇状、索条状或假腺样漂浮在干净的类似淋巴管的空腔中,管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乃属于收缩的纤维间质空隙.肿瘤细胞呈多角形、立方形、长柱状,部分细胞表面可见纤毛;胞质嗜酸性、丰富,部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胞核呈圆形、椭圆形,中等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多见.在肾门淋巴结内及肾周脂肪囊内均发现转移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7、CK20和CEA弥漫(+),EMA部分(+),c-erbB2弱(+),Ki-67阳性率为30%;CD10、vimentin和p53().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 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且预后较差的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6例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PUC组织学形态相似,瘤细胞呈无黏附性弥漫生长,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单一,类似于浆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偏位,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6例CK、CD138、EMA、CK7和CK19均(+);1例CK20(+);2例行HER2染色,其中1例呈(+)。6例E-cadherin、LCA、CD79 a、kappa/lambda和S-100均(-)。结论 PU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尿路上皮癌,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而易误诊,但依靠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学并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U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9例膀胱PUC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PUC组织学形态较一致,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条索状排列,细胞中等大小,胞质嗜酸性,伴或不伴细胞内黏液,无细胞外黏液出现,部分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形态学改变似浆细胞样。免疫组化:所有病例GATA-3、CD138均阳性,LCA均阴性,6例UroplakinⅢ阳性,6例CK20阳性,4例CD38阳性,3例E-cadherin阳性,Ki-67阳性指数10%~75%不等,HER-2染色1例0分、2例1+、2例2+、4例3+。结论 PUC病例罕见,预后较差,且容易误诊,病理诊断应以形态学为基础,联合相关免疫标记物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膀胱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表型和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①4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及尿痛伴排尿乏力为主要症状,或于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②病理学检查肿瘤呈灰白色息肉状或菜花状;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内翻性生长,局灶可见外生性乳头成分,上皮条索较粗且宽度不一,实性上皮巢不规则增生,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容易查见核分裂。③免疫组化仅1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CK20弱阳性表达,尤其在表面增厚的尿路上皮呈全层表达;Ki-67和p53在4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1%~4%和10%~50%。④术后随访,4例患者至今仍无瘤健在。结论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是较为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主要需与内翻性乳头状瘤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urinary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 UBUC)及上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15例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患者,其中UBUC 80例,UTUC 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利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利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UBUC组比较,UTUC患者中,女性患者更常见(28.6%比10.0%, P=0.012),而UTUC患者则更少发生神经侵犯(5.7%比33.7%, P=0.002)及血管侵犯(20.0%比45.0%, P=0.011),UTUC患者伴发原位癌也更为少见(2.9%比23.7%, P=0.007)。UBUC的组织学变异型主体为微乳头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523例单发UTU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本次研究的523例UTUC患者中,女性284例(54.3%),男性239例(45.7%)。术前无含马兜铃酸(AA)药物服用史、肿瘤直径大于5 cm、肾积水和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与术后肿瘤高分期相关;无吸烟史、肿瘤直径大于5 cm和肿瘤位于输尿管与肿瘤术后病理高分级相关;肿瘤直径大于5 cm和肿瘤位于输尿管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别男性(P=0.008)、肿瘤平坦型(P=0.004)、肿瘤直径大于5 cm(P=0.002)、肿瘤高分期(P<0.001)以及肿瘤伴出血(P=0.012)是单发UTU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的独立预测因子。肿瘤位于输尿管(P=0.026)、肿瘤低分级(P=0.009)、输尿管镜检查史(P=0.020)及无淋巴结转移(P=0.027)是单发UTUC患者膀胱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含AA药物服用史(P<0.001)是患者对侧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肿瘤平坦型、肿瘤直径大于5 cm、肿瘤高分期以及肿瘤伴出血是单发UTUC患者CSS的独立预测因子;肿瘤位于输尿管、肿瘤低分级、术前输尿管镜检查及无淋巴结转移是单发UTUC患者术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含AA药物服用史是患者对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不同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的表达模式.方法 运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罕见的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瘤细胞弥漫分布呈浆细胞样特征,细胞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增大、偏位、深染.瘤细胞弥漫浸润黏膜固有层及浅肌层,可见伴随的低级别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成分.特殊染色:瘤细胞AB/PAS(+).免疫组化:CK20和CK7(++),CK5/6(-/+),CK8/18、CK18、CEA、CD138、EMA和AE1/AE3(+),E-cadherin、p63、CD38、ICA和vimentin(-).结论 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罕见,其不同分子质量角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因其具有浆细胞样特征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62-2465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与经腹腹腔镜治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经腹膜后治疗经腹腹腔镜治疗),观察组(40例,行经腹腹腔镜治疗经腹膜后与经腹与经腹腹腔镜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收集和分析,随访观察术后膀胱转移、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膀胱转移、远处转移情况无明显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在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经腹腹腔镜治疗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有效减少术后出血、尿崩、肺部感染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提高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有效缩减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手术耗时,有较高应用价值,适用于临床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找到与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表达强度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为该基因在膀胱癌发生或进展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逆转录PCR检测83例尿路上皮癌(膀胱癌48例,肾盂癌23例,输尿管癌12例)组织中UCA1的表达强度,同时用Northern印迹法分别检测3例尿路上皮癌(3种癌各1例)的UCA1表达.用Spearman′s非参数分析研究UCA1表达强度与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患者性别,肿瘤分期、分级及数量)的相关性.按照4个临床病理学参数将尿路上皮癌分为不同亚组,用Mann-Whitney检验来比较UCA1在不同亚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UCA1在83例尿路上皮癌中总体表达率达84.3%(70/83),在3种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4%(41/48)、83.3%(10/12)、82.6%(19/23).UCA1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69(P=0.014),且高级别肿瘤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患者性别、分期及肿瘤数量与UCA1表达强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UCA1与尿路上皮癌分级的显著相关性说明该基因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有关,对此需要更深入的功能学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3):734-742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一种在西方国家相对少见的肿瘤,约占尿路上皮癌的5%,而UTUC在中国的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近年来对UTUC预后分子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包括Ki-67,P53和HER-2等在肿瘤病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分子,还有不少有应用前景的膜受体和信号转导分子,以及一些近期较热门的分子,如PD-1和PDL-1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5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先采用尿道电切镜行患侧输尿管口膀胱黏膜袖套状切除,然后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80 r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100~400 ml,平均200 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4~48 h,3~4 d内可拔除引流管.导尿管留置7~10 d,拔尿管时开始行表柔吡星膀胱灌注.随访1~40个月,平均10个月,均生存,1例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的肾输尿管切除术在上尿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先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再取腰部一个切口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评估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23例经尿道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均顺利完成。电切时间平均5min(3~8min)。术后未发生出血、尿瘘及感染等。平均随访28个月(6~36个月),膀胱镜复查未发现切除的输尿管口部位肿瘤种植。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佳。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同时为腹腔镜行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处理膀胱壁段输尿管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尿路上皮癌患者33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后腹腔入路21例与经腹腔入路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膀胱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后腹腔入路组术中失血量少于腹腔入路组,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腹腔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均是安全、有效的,但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转移癌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内镜和病理医师对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例以消化道表现为首诊症状的上消化道转移癌患者以及复习相关文献中的7例患者的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3例患者均以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等消化道表现为首诊症状而就诊。病例1内镜检查发现食管溃疡性病变,病理诊断为转移癌,考虑肺来源,后经影像检查证实;病例2内镜显示胃体隆起占位,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除外转移性,随后经影像学检查和气管镜活检证实为肺癌转移;病例3内镜检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肾细胞癌。3例患者均得到正确诊断,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相关文献中的7例患者多为老年人,也均以各种消化道不适症状而首诊,既往无肿瘤病史,内镜检查病变位于胃或十二指肠,病理诊断过程中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均诊断为转移癌,肿瘤原发部位无器官特异性。结论上消化到转移癌非常少见,特别是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极易误诊为原发癌,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其确诊依赖于内镜和病理检查,并辅以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在上尿路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癌及中上段上尿路肿瘤患者病例,其中21例患者选择改良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A组),另外19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经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切除术(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共40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1);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A、B组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方式相比,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在上尿路肿瘤,特别是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治疗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PSCC) is a malignant tumor that occurs at the tongue base, soft palate, palatine tonsil, and pharyngeal wall. Few studies of OPSCC have been performed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Patients with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related OPSCC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Head and Neck with HPV Status Database of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base between 2010 and 2016. We identified 355 patients with HPV-positive status, and w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elderly (≥65 years) and younger (30–64 years) patient group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ResultsOf the 355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HPV-related OPSCC, 113 constituted the elderly group. Comparing the elderly group with the younger group, the 3-year HPV-positive overall survival (OS) rates were 62.4% and 70.2%, respectively, and the 5-year OS rates were 50.4% and 59.2%, respectively.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umor (T) stage and chemotherapy wer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S.ConclusionElderly patients with OPSCC had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 stage and chemotherapy should be priorities when evaluating the O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OPS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