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global epidemic)[1],目前全球10亿以上成人超重,其中3亿肥胖.  相似文献   

2.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科  范歆 《医学综述》2009,15(16):2489-2491
随着肥胖儿童人数的增加,儿童代谢综合征(MS)发生率不断地升高。儿童期肥胖是成人肥胖的危险因素,也是MS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肥胖儿童的MS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质量超标及正常的儿童,并且MS及其各组分(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发病率)随着体质量指数的上升而增高。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及早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遏制儿童肥胖和MS的流行和发展。治疗包括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增加运动,必要时辅以药物。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肥胖及超重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和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对439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者129名,超重者115名,正常对照者195名)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并行121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①肥胖、超重者MS患病率分别为20.9%(27/129)、10.4%(12/115);胰岛素抵抗者、非胰岛素抵抗者MS患病率分别为17.9%(35/195)、1.6%(4/244)。MS、各代谢异常患病率和多个代谢异常的聚集均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呈增加趋势。②BMI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更强,可独立预测MS风险。结论广州市肥胖及超重儿童、青少年MS患病率较高;BMI可作为儿童、青少年MS肥胖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李耀武  罗荣 《医学综述》2012,(20):3447-34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儿童代谢综合征(MS)亦有此趋势。儿童MS与成人MS相似,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常并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等,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是成人心脑血管及肾脏疾病的前奏。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现对儿童M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汪翼 《中级医刊》2010,(11):8-10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MS是WHO推荐使用的定义一组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异常[高三酰甘油(TG)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等代谢紊乱症候群.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MS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儿童中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家庭因素、饮食行为及膳食因素与儿童MS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上海市卢湾区和宝山区各1所小学1 707名儿童,筛查出超重和肥胖儿童364名,将其中同意抽取静脉血的94名儿童根据筛查结果进一步分为超重组(n=34)和肥胖组(n=60);同时设立正常体质量的对照组(n=120).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压和血液生化检测,分析M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 707名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8%和9.1%;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女生(P=0.000);卢湾区小学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宝山区(P=0.000).采用Cook诊断标准.发现Ms发病率在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中分别为0.8%、2.9%和6.7%.肥胖组儿童中,腹型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TG)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6.7%、46.7%、11.7%和6.7%,具有1、2和3项MS组分者分别占51.7%、35.0%和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质、钙、维生素C、维生索E的摄入量高是MS各组分的保护因素,父母肥胖、食量大、进食速度快、祖父母为其烹饪、父母对其饮食行为的影响是MS各组分的危险因素.结论 被调查儿童的MS发病率较高;家庭因素、饮食习惯及膳食因素与MS各组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儿童中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家庭因素、饮食行为及膳食因素与儿童M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卢湾区和宝山区各1所小学1 707名儿童,筛查出超重和肥胖儿童364名,将其中同意抽取静脉血的94名儿童根据筛查结果进一步分为超重组(n=34)和肥胖组(n=60);同时设立正常体质量的对照组(n=120)。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血压和血液生化检测,分析M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 707名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8%和9.1%;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女生(P=0.000);卢湾区小学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宝山区(P=0.000)。采用Cook诊断标准,发现MS发病率在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中分别为0.8%、2.9%和6.7%。肥胖组儿童中,腹型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TG)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6.7%、46.7%、11.7%和6.7%,具有l、2和3项MS组分者分别占51.7%、35.0%和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质、钙、维生素C、维生素E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方法  2 0 0 2年在市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中选择 15 2 2 1例 ,其中男生 80 0 2例 ,女生 72 19例。测量身高、体重 ,并计算体质指数。结果 男生超重率 13.5 9% ,肥胖率 3.4 7% ;女生超重率 6 .83% ,肥胖率 1.78%。结论 单纯性儿童青少年肥胖是造成成人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MS是WHO推荐使用的定义一组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异常[高三酰甘油(TG)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等代谢紊乱症候群.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MS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李辉 《中国医刊》2005,40(5):7-9
1 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 目前全球大约有1760万5岁以下的儿童超重,有1.55亿学龄儿童超重,有3000万~4000万肥胖儿童.根据欧美国家的统计,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儿童超重肥胖率增长了2~3倍.在美国,有10%~15%的学龄前儿童超重或肥胖,近十年增幅为50%~70%.英国从1989~1998年间3~4岁的儿童超重的发生率增长了60%,肥胖的发生率增长了70%,4~11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为9%~13.5%,10年增长率约50%.日本1~6岁儿童的肥胖率为6.5%,6~17岁为 13%~15%.世界卫生组织对94个发展中国家的160个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1995年全球发展中国家学龄前儿童的超重发生率为3.3%,最高的在拉美和加勒比海(4.4%),其次是非洲(3.9%)和亚洲(2.9%),但在绝对数量上亚洲占第一位,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肥胖儿60%生活在亚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苏州市沧浪区6~12岁儿童超重、肥胖的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沧浪区体检的23所小学6~12岁的1382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3年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对苏州市沧浪区儿童超重肥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3822名学龄儿童中,超重儿童1997人,总超重率14.45%;肥胖儿童1672人,总肥胖率12.10%,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 苏州市沧浪区学龄儿童超重率、肥胖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并及早予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干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林艳  黄金 《医学综述》2013,19(3):525-5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已逐渐降低,而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发病率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和儿童代谢综合征(MS)及其并发症逐渐增多。因此,探寻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及MS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将生活方式干预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有效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城乡5所中小学(其中2所城市学校,3所农村学校)7-16岁在校生共4481名进行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体质指数法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对各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对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结果: (1)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9.8%,其中男生12.0%,女生7.4%。总肥胖率5.4%,其中男生7.3%,女生3.4%。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5)。(2)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有升高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降低趋势(P<0.05)。(3)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6.9%)明显高于超重组(0.5%)和正常组(0.0%)(P<0.05),且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P<0.05)。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出现单项异常的检出率依次为高腰围(37.9%)、高甘油三酯(22.7%)、低高密度脂蛋白(19.7%)、高非高密度脂蛋白(7.4%)、高血压(4.4%)、高空腹血浆葡萄糖(2.0%)。(4)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高血脂家族史均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男生高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3两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组分异常已在重庆地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发生。高腰围、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是重庆肥胖儿童最常见的代谢异常,应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4.
林小梅  许贤照  李惠萍  杨天煌 《海南医学》2013,24(24):3729-3730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泉州地区2 060名7~18岁的儿童青少年,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选出超重和肥胖。结果泉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6%和6.7%。其中男生的总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272和9.785,均P〈0.01)。结论泉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日益增多,对儿童的青少年超重肥胖预防和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etablolic syndrome,MS)的流行特点,探讨肥胖与MS的关系。方法: 对蚌埠市2007年自愿参加学生健康体检的921名7~18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随机分为体重正常组334名、超重组253名、肥胖组334名。同时测定空腹时静脉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 共检出MS 128名,其中体重正常组3名(0.9%),超重组30名(11.9%),肥胖组95名(28.4%),3组MS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组间男生及女生MS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超重组和肥胖组中高血压、腹型肥胖、腰臀比、腰高比、低HDL-C、高TG、高FPG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 < 0.05~P < 0.01);除超重组中TC、肥胖组与超重组FPG和TC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其余各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青少年随着体重的增加,MS及MS危险因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学生不同腰围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的关系,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1 427名13~18岁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结合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P75和P90, 将对象分为3组。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代谢综合征标准,分析不同腰围组BMI超重肥胖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关系。结果:高腰围水平组与低腰围水平组相比,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性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降低,其余各指标均值均增加。除血糖和女生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外,各性状在不同腰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腰围水平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除高血糖和女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外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各组分聚集性也显著增加。不同腰围水平组与基于BMI的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有较好相关性。结论:P75和P90的腰围分组能较好地指示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提示心血管危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为MS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本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57例超重及155例肥胖儿童青少年的临床资料[血压、腰围、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青少年MS定义为诊断标准计算MS检出率,并与同期常规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228例非超重肥胖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1)超重组、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腰围、血压及FPG、TG、TC、LDL-C等多项糖脂代谢指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超重组、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除HDL-C外其余MS各组分检出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随体质量指数升高逐渐增加(趋势检验P<0.01)。(3)对照组未检出MS患者,超重组检出MS 3名(5.3%),肥胖组检出MS 56名(36.1%),MS检出率随体质量指数升高而增加(趋势检验P<0.01)。(4)超重组、肥胖组Lg HOMA-IR和Lg HOMA-β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MS各单项指标显著相关(P均<0.01)。结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MS发生率较正常体质量者显著升高。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重视并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芬 《吉林医学》2009,30(6):539-539
代谢综合征(Metaboblic Syndrome,Ms)作为一组症候群,在临床上早有认识,相关概念也早以提出,一直到1998年WHO提出MS工作定义后,MS的概念的发展才逐步得到统一。美国学者Hamen概括了MS的五个最普遍和最明显的特征,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国内外MS患病率在不断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亚果  冉域辰  张琚  李薇 《四川医学》2008,29(3):352-353
目的 为了解成都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情况,及时对超重及肥胖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方法 选取成都市3个城区6所小学共3769名6~12岁健康儿童进行调查,以身高别体重为参数,以WHO肥胖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 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9%和8.5%,总体肥胖-超重比为1.05.肥胖发生率在7~10岁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而在11~12岁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10岁组肥胖率最高.整体人群中男童肥胖的发生率>女童,χ2=29.38,P<0.01.结论 成都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虽然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但与国内城市比较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学龄期男孩的肥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包含了脑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其与脑卒中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MS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的资料显示美国有1/3的成人患有MS,世界1/4的人口患有MS,而且随着肥胖的增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