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胰岛素抵抗(IR)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CHF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空腹胰岛素(FINS),检测空腹血(FPG)水平。比较空腹血糖、胰岛素乘积的倒数(IAI)和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FPG/FINS)的应用价值。结果:CHF组IAI低于对照组(P〈0.01),并随心功能恶化进一步降低(P〈0.055);CHF组FPG/FINS也低于对照组(P〈0.001),但在心功能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IAI在心衰的IR评价中明显优于FPG/FINS。  相似文献   

2.
观察发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脑梗塞(CI)患者的血糖、血脂与血糖度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1中P〈0.05);合并CI组的血8糖汲血粘度水平较未合并CI的糖尿病组亦明显增高(P〈0.01),提示DM患者糖代谢紊乱血流变学异常可能是其易发生C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凌志  黄建群 《急诊医学》2000,9(5):308-3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清丙二醛(MDA)和心肌梗死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成AMI动物模型,检测血浆CGRP和血清MDA的动态变化,并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家兔AMI即刻及AMI后1、3、5、6小时与结扎LAD前相比,血浆CGRP及血清MDA均升高(P〈0.05或P〈0.01)。CGRP峰值与MDA峰值和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分析17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临床资料,CCU组82例,普通病房组92例。发现CCU组卧位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1),心绞痛发作时心率、血压增高者多(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P<0.01)而AMI发生率和病死率低。结论:UAP患者在CCU得到更好的护理,将UAP病人作为冠心病危症收入CCU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见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 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AM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 P<0.01),以AM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式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AM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果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地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检测AMI早期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丙二醛(MDA)浓度的动态变化,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探讨AMI早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家兔AMI即刻及AMI后1、3、5、6小时民LDA前相比,血浆ET及血清MDA均升高(P〈0.05或P〈0.01)。ET峰值与MDA峰值呈正相关(r=0.7925,P〈0.01),与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7.
抵克力得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群英 《新医学》1996,27(11):577-578
TP治疗NVAF80例,并与ASA组78例作对照。结果:TP组近期(1年)及远期(3-5年)脑栓塞、TIA、外周血管栓塞、心梗、心衰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SA组(P均〈0.01-0.005),且LVEF明显高于ASA组(P〈0.01),STI明显低于ASA组(P〈0.01),尤其是远期观察中,TP组脑栓塞年发生率(1.5%)明显低于ASA组(6.5%),P〉0.005,心脏了性病死率明显低于ASA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 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流变变化。AMI及 UAP 与NC组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I 组减少更 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不同程度增高(P<0. 05 或 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 0.05或 P<0.01),以 AMI组增高更为明显。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 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血液透析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40例正常对照及2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测定,并监测透析前后血压、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CR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BP显著升高(P〈0.01),AOE降低,LAD、RAA、IVST、LVPWT及LVMI均明显增高(P〈0.01),心脏收缩功能代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咏言  王学清  刘聪  潘莉莉  李强 《临床荟萃》2000,15(11):485-48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对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IGF-1浓度进行测定。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IGF-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糖尿病肾病组血IGF-1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②IGF-1与Ccr呈正相关(r=0.368,P〈0.05);③IGF-1与FPG呈负相关(r=-0.4573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514MC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ICH)和硬膜外血肿(EDH)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组)的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并与同期腰椎麻醉手术的20例非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DAI组CSF中MBP含量与ICH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间血清MBP含量差异显著(P<0.01);EDH组CSF和血清MBP含量均低于DAI组和ICH组(P均<0.01),但稍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CSF中MBP含量增高,其上升水平与脑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检测了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清IgG,IgA,IgM,IgD,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gA、IgD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IgM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IgG则较对照组降低(P〈0.05)。CD3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D8低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对37例AMI患者入院即刻、溶栓治疗(或非溶栓组一般治疗)后1、6、24h,第2、3、5、15d测周围静脉血中D-二聚体(DD)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PA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纤溶酶原活性(PLGA),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梗死相关冠脉(IRA)再通的关系。结果表明,AMI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P<0.01),PAA无变化,PAIA显著升高(P<0.01),PLGA亦显著升高(P<0.05);溶栓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溶栓前差异非常显著(P<0.001);溶栓治疗后IRA未通组与再通组相比,溶栓后6、24hPAIA前者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PAA、PLGA及D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PAI在AMI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部分血栓之所以出现溶解抵抗可能与溶栓后血浆中PAI大幅度回跳有关,而IRA再通组与未通组血浆DD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DD不能作为监测IRA是否再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AH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1例AHCVD合并MODS患者(MODS组)、20例AHCVD患者(AHCVD组)及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ET1和CGRP水平。结果:MODS组及AHCVD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MODS组ET1水平又明显高于AHCVD组(P<0.01)。AHCVD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ODS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1/CGRP(E/C)比值明显高于AHCVD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E/C比值严重失衡与MODS的发生相关;检测血浆ET1和CGRP水平对评估AHCVD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宪武  曾宪平 《中国康复》1999,14(4):200-201
为探讨复发性脑梗死(RC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检测了46例RCI患者和38例无心脑血管病证据,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患者的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血浆比粘度(RVP比)。结果 RCI患者的GLU呈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5),而FG呈极显著升高(P〈0.01),RVP(比)也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16.
复方红景天和参芪花粉合剂防治高原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红景天(RCO)和复方参芪花粉合剂(ACO)对高原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兔和12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CG)、盲肠结扎穿孔(CLP)致伤组(IG),ACO防治组(ACOG)、RCO防治组(RCOG)。致伤前后按时测定体、肺血流动力学,血气和血、组织匀浆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各指标参数。结果: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致伤前已出现差异,RCOG和NCG及IG比较,P均<0.05。术后4小时、8小时各组PaO2、TXB2、6ketoPGF1α变化更明显,ACOG、RCOG与NCG及IG比较,P<0.05或P<0.01。术后12小时,ACOG和RCOG的平均体动脉压(MAP)仍保持NCG水平,与IG比较,P均<0.01。结论:藏药RCO和ACO在防治高原ALI中可能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中心  陈碧 《新医学》1995,26(12):626-627
测定144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SO)的脂蛋白(a)[LP(a)]及载脂蛋白A1、B(APOA1、APO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其HDLC与TC之比值(H/C)。LP(a)的SO全组与9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每10岁分一组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30岁以上各组增高(P<0.05)。其他脂质的SO各分组对应比较,APOB、TG、TC较对照组增高,APOA1、HDLC、H/C0降低(P<0.01)。LP(a)的增高及各脂类的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强调对SO早期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与血清铁,血脂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清铁、血脂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对2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5例心绞痛(AG)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铁和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AMI及AG两组患者的血清铁及TC、T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血清铁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5),血清铁与HDL的含量呈负相关(r=0.62,P<0.01)。提示:血清铁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AMI40例(A组)的AMI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收治的老年单纯冠心病AMI289例(B组)作对照。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40.0%)显著低于B组(76.8%)A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60.0%与24.2%,47.5%与22.5%,(P〈0.01);A组病死率(42.5%)显著高于B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一个早期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指标。方法对MDS患者45例,AML患者40例,对照组50例,利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中的人降钙素(hC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并对MDSRA组、RAEB组中部分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转归及与hCT、CGRP血清水平的关系。结果MDS各型及AML初发组患者hCT、CGRP血清水平均有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RAEB组高于RA组(P<0.05),在RA向RAEB、RAEB向AML转化过程中hCT、CGRP均逐渐升高。结论hCT、CGRP血清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早期预测MDS向AML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