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在小鼠抗缺氧实验中的最佳注射时间。方法:参照常规的小白鼠抗缺氧实验方法,在小白鼠腹腔内注射盐酸艾司洛尔后,分别在注射即刻、5分钟、10分钟、15分钟将小白鼠放入广口瓶(缺氧)中,观察其存活时间。结果:注药后5分钟缺氧的小白鼠存活时间最长。结论:将小鼠注射盐酸艾司洛尔5分钟后放入广口瓶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断药盐酸艾司洛尔替代盐酸普萘洛尔后对小白鼠抗缺氧作用的影响,探讨实验方法的改进。方法:采用传统的小白鼠抗缺氧作用实验方法,用盐酸艾司洛尔替代盐酸普萘洛尔,比较两种药物对小白鼠生存时间影响。结果:盐酸艾司洛尔组小白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盐酸普萘洛尔组(P〈0.01)、实验准备时间短于盐酸普萘洛尔组(P〈0.01)。结论:在β受体阻断药对小白鼠抗缺氧作用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艾司洛尔较盐酸普萘洛尔更能说明实验原理,同时也能解决盐酸普萘洛尔药物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3.
穴位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对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的抗缺氧损伤作用,为针刺效应物质的探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大鼠肾俞、百会穴针刺后不同时间段断脑提取脑组织液,行小鼠腹腔注射,广口瓶密闭缺氧,记录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结果: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没有影响(P>0.05);大鼠正常脑组织提取液使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缩短(P<0.05);穴位针刺预处理后不同时间段脑组织提取液均可使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穴位针刺预处理后0.5小时脑组织提取液效果最好,使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延长至(49.2961±4.9740)分钟(是空白组的2.3倍)。结论:穴位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可提高机体的缺氧耐受能力,具有抗缺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缺氧实验实验装置,提高实验有效率。方法:将钠石灰分别置于广口瓶的上部和中部,得到改良A型和改良B型缺氧瓶。30只小鼠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0只。将Ⅰ组小鼠分别放入10只传统型缺氧瓶、Ⅱ组小鼠分别放入10只改良A型缺氧瓶、Ⅲ组小鼠分别放入10只改良A型缺氧瓶。记录每组中各小鼠存活时间。结果:传统型缺氧瓶与改良型缺氧瓶内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无显著差异,改良A型和改良B型缺氧瓶内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p>0.05。结论:改良型缺氧瓶对实验结果影响小,数据稳定,且能减少药品浪费和准备人员的工作量,在实验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灵素胶囊对小鼠游泳耐力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 小鼠游泳耐力试验是将小鼠放入温度为 2 0℃、直径 2 5cm、深 15cm的水浴中 ,观察小鼠游泳至下沉时间 ;小鼠耐缺氧能力试验是将小鼠置于容积为2 80ml密闭的广口瓶中 ,瓶内放置 10g干燥的钠石灰 ,观察小鼠在瓶内存活时间。结果 脑灵素胶囊 0 .2g/kg、0 .4g/kg能显著提高小鼠游泳耐力和耐缺氧能力。结论 脑灵素胶囊对小鼠游泳耐力及耐缺氧能力呈剂量依赖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的冬眠合剂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先用药和后用药两批,又分别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肾上腺素组和冬眠合剂低、中、高剂量组5个组,先给药的和后给药的分别是给药5分钟后进行缺氧和缺氧5分钟后再给药,分别测定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和亚硝酸盐中毒缺氧存活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中剂量的冬眠合剂能够有效地延长常压缺氧和亚硝酸钠中毒后的存活时间,并能够延长已缺氧后继续缺氧的存活时间(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较,而高剂量的冬眠合剂却缩短了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结论中剂量的冬眠合剂对小鼠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清开灵滴丸对小鼠抗电惊厥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 :①取昆明种小白鼠 14 0只 ,随机分组 ,用清开灵滴丸水溶液分别以低、中、高剂量灌喂小白鼠 ,连续 3d ,以给药前同样的电惊厥阈值分别刺激小鼠 ,观察记录各组小鼠惊厥发生数 ,再计算药物的抗惊厥百分率。②取昆明种小白鼠 14 0只 ,随机分组 ,按每次 0 2ml/ 10 g灌喂清开灵滴丸水溶液 ,每日 1次 ,7d后断氧 ,观察小鼠从断氧至死亡的时间。结果 :中、高剂量给药组抗电惊厥率分别为 4 5 %、70 % ;中、高剂量给药组缺氧后存活时间分别为 31 83± 3 82min、35 89± 4 16min。各自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说明清开灵滴丸能明显增强小鼠抗电惊厥能力和显著延长小鼠缺氧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甜菜碱抗心肌缺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甜菜碱合用对心肌缺氧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并比较两药单用的效果,为研究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小鼠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累计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甜菜碱合用组5、10 min小鼠累计耗氧量明显降低,且存活时间延长,与单用药物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丹参注射液组与盐酸甜菜碱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甜菜碱联用对改善心肌缺氧效果显著,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石仙桃提取物对小鼠运动疲劳和缺氧的影响.方法:应用5种运动疲劳和缺氧实验,如:常压耐缺氧实验、特异性心肌缺氧实验、亚硝酸钠引起的缺氧实验、对抗脑缺血缺氧和耐力实验等.结果:① 常压耐缺氧实验中,腹腔注射石仙桃提取物呈剂量依赖性,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时间.② 特异性心肌缺氧实验中,腹腔注射石仙桃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时间.③ 在亚硝酸钠引起的缺氧实验中,预防性给石仙桃提取液可延长小鼠存活时间.④ 对抗断头术后脑缺血缺氧实验中,石仙桃提取液能显著性延长小鼠喘息时间.⑤ 在耐力实验中,石仙桃提取液呈剂量依赖性延长小鼠存活时间.结论:石仙桃具有抗疲劳作用、耐缺氧作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肺泡液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艾灸大椎穴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1)选用6-8周雄性小白鼠20只,体质量(25±2.6)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用自制小艾条灸其大椎穴2 min,30 min后测定其5 min耗氧量及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对照组不灸,仅将其大椎穴上的毛剪掉。30 min后测定其5 min耗氧量及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2)将70只小鼠分为7个实验组,小鼠编号,按上法艾灸大椎穴后放入笼中,然后按序号分别于灸后10 min、20 min、40 min、50 min、60 min、70 min,80 min时测定小鼠5 min耗氧量和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结果:(1)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耗氧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经灸疗后,小鼠在灸后50 min时间内,生存时间随时间递增,以后逐渐恢复至接近未灸组水平;经灸疗后,小鼠在50 min时间内,耗氧量随时间递减,以后逐渐恢复至接近未灸组水平。结论:艾灸大椎穴可以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 在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中分别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NS)组、氯胺酮20 mg·kg-1(Ktm20)组和40 mg·kg-1(Ktm40)组.小鼠腹腔注射NS或氯胺酮10 min后,测定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张口喘气时间.结果 与NS组相比,氯胺酮20、40 mg·kg-1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张口喘气时间(P<0.01),而对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 氯胺酮能提高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2.
玉竹对缺氧模型小鼠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竹对缺氧模型小鼠的抗缺氧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小鼠给予玉竹浓缩液灌服4周后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并对心、脑组织中MDA、GST、SOD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玉竹可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亚硝酸钠中毒实验的存活时间,延长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中断头小鼠的喘气时间,升高血清中SOD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作用效应与玉竹浓度存在计量依从关系.结论:玉竹对缺氧模型小鼠具有抗缺氧作用,与提高小鼠的抗氧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常压缺氧和化学性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 40只 ,体重 2 0± 2g ,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组分 2 5mg·kg-1、5 0mg·kg-1、10 0mg·kg-13个剂量组注射川芎嗪 ,30min后 ,放于缺氧瓶内 ,观察小鼠存活时间 ;化学性缺氧动物只数、分组、给药同上 ,30min后分别腹腔注射氰化钾和亚硝酸钠 ,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 川芎嗪各组均能显著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 (P <0 .0 1) ;5 0mg·kg-1和10 0mg·kg-1川芎嗪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有显著延长作用 (P <0 .0 1) ;10 0mg·kg-1川芎嗪能显著延长氰化钾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P <0 .0 1)。结论 川芎嗪对常压和化学性缺氧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东楤木抗应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课题从实验的角度研究辽东楤木抗应激作用。方法根实验要求将不同剂量的辽东楤木灌入小鼠胃中并计算小鼠的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和脑缺血缺氧存活时间。结果辽东楤木能显著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和脑缺血缺氧存活时间。结论辽东楤木具有突出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红毛五加总苷抗缺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耐缺氧实验方法使小鼠密闭缺氧及注射空气、KCN、NaNO2致缺氧,测定小鼠的存活时间、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血乳酸水平及整体耗氧量.结果 200~800 mg/kg红毛五加总苷使常压、低压密闭缺氧小鼠及注射空气、KCN、NaNO2致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缺氧小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血乳酸水平及整体耗氧量显著降低.结论 红毛五加总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降低血乳酸水平和整体耗氧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小鼠与大鼠急性重复缺氧时的抗缺氧耐受时间与缺氧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急性重复缺氧模型,观察小鼠及大鼠在密闭广口瓶中每次的抗缺氧存活时间,小鼠在16℃时缺氧5次,在24℃时缺氧7次;大鼠在20℃时缺氧4次。结果应用最小二乘法将缺氧耐受次数与耐受时间进行拟合,小鼠在16℃时的线性关系为y=8.9629x+2.2976(r^2=0.9966)和在24℃时为y=5.1556x+12.1800(r^2=0.9770);大鼠在20℃时为y=2.5796x+12.1090(r=0.9364);结果表明,缺氧耐受次数与耐受时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小鼠和大鼠的急性重复缺氧耐受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和缺氧次数呈线性相关,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这种线性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生脉散对小鼠整体耐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散对小鼠整体耐受力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每天灌胃1次,10日后进行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影响实验和小鼠游泳实验,分别观察小鼠在密封含钠石灰广口瓶中的存活时间及在水深化30cm、室温28℃、水温22℃的水槽中游泳致死亡时间。结果:生脉散小、中、大剂量组耐缺氧存活时间及游泳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生脉散能提高小鼠整体耐受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速效救心丸的抗高海拔缺氧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速效救心丸组、参麦注射组3组,分别给药3天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密闭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以及断头后张口喘气维持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速效救心丸能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效救心丸组和参麦注射液组能显著延长小鼠张口喘气维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具有明显的抗高海拔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小白鼠常压缺氧实验方法,观测各组小鼠在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其结果表明:小鼠在灌胃给予心肌宁冲剂,剂量分别为2.5g/Kg和1.25g/Kg,早晚给药两次,连续给药5天,可显著地延长小鼠常压缺氧条件下存活时间(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筛选出猪牙皂中具有祛痰与耐缺氧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对猪牙皂总浸膏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法"进行有效部位的分离,采用经鼻给药的方式进行祛痰实验和耐缺氧实验的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给药7 d后检测酚红的排泌量及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急性脑缺氧存活时间。结果:(1)祛痰实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石油醚、乙醚、正丁醇、水溶物这几个部位和盐酸氨溴索对照组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正丁醇部位的祛痰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耐缺氧实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正丁醇部位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正丁醇和水溶物部位均显著延长小鼠急性脑缺氧存活时间,水溶物部位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牙皂中极性大的部位可能具有祛痰和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