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索将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运用于传染病预警中适宜基线的选择方法。方法根据当年流行情况选择发病高峰时段结合固定长度基线以及可变长度基线运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模拟实时预警分析,通过不同长度基线的结果比较,探索不同基线在不同流行状况的适用差异并寻找选择适当基线的方法。结果固定长度基线产生了18个信号,而采用可变长度基线只纳入高峰期数据的预警则产生了28个信号,且这28个信号中完全包括了固定长度基线产生的18个信号。其中2009年4月17日及18日固定长度基线的1号信号均被以可变长度基线的时空扫描统计量分为3个较小但发病率更高的信号。结论在发病高峰期选择可变长度基线能够更加精确地区分聚集性区域,并且在经过排除重叠信号后,可以得到更高的探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成都市2009年5、6月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为例,分别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运用SaTScan9.0软件进行聚集性探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扫描结果与成都各区县实际发病轨迹较接近,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发病率较低的区域扫描结果有相对较多的误报。结论由于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考虑了人口数据信息,在低发病区域,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聚集性探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基于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两种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分别基于经典的泊松分布概率模型和较新的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模拟实时监测系统对四川省2009年疟疾病例中6月21日-30日连续10天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基于泊松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效果相当,都能早期探测到疟疾的爆发。结论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关键是及时、迅速地发现突发事件的先兆,起到预警作用。预警是在考虑了资料的不完全性和危害的不确定性之后,在有必要采取措施的地方进行危害警告的方法,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预警系统是由信息来源系统、预警监测指标体系、信息收集、分析、反馈与报警系统和预警反应措施四大框架组成。我国预警机制建设已有了初步进展,基本做到县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建立了信息相互通报的机制,增加了疫情信息的透明度,初步探讨传染病的预警界值等,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预警指标体系和网络不健全、监测报告系统反应速度慢、公共卫生投入不足、预警反应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预警机制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功能完善的监测报告系统;优化预警系统的资源配置,完善预警反应措施;建立垂直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问责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法应用于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早期预警的效果,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深圳市为研究范围,以街道行政区域为研究尺度,使用SaTScan软件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对深圳市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逐日模拟预警。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大疫情系统)上报的病例个案信息、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深圳系统)上报的聚集性疫情事件,核实模拟预警信息的真实性,计算模型的灵敏度、错误预警率、暴发探测时间、预警提前时间等指标。比较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和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CIDARS)时间序列模型、时空序列模型预警效果的差异。 结果 深圳系统2012年共上报29宗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事件,共计纳入深圳市2011年12月3日—2012年12月31日的流行性腮腺炎分析病例9 756例,累计分析366次,其中P≤0.05的预警信号数为88条,被确认为阳性信号的有16次,模型的灵敏度为55.17%(16/29),错误预警率为81.82%(72/88)。暴发探测时间在0~22 d之间,平均6.25 d,中位数为4 d。预警提前时间在-12~41 d之间,平均9.75 d,中位数为5.5 d。CIDARS中2012年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时间序列预警信号发出319次,被判断阳性的2次,灵敏度为6.90%(2/29),错误预警率为99.37%(315/317),时空序列预警信号发出208次,被判断阳性3次,灵敏度为10.34%(3/29),错误预警率为98.56%(205/208)。时空重排扫描模型信号数比大疫情系统时间序列模型和时空序列模型预警分别下降72.41%和57.69%。时空重排扫描模型灵敏度显著高于大疫情系统中时间序列模型(P<0.001)和时空序列模型(P<0.001)。时空重排扫描模型的错误预警率显著低于CIDARS时间序列(P<0.001)和时空序列模型的错误预警率(P<0.001)。 结论 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在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中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扫描统计量在稀有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扫描统计量Sw的定义和Poisson分布下的扫描统计量模型,并以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搜集到的部分地区1992年唇腭裂数据为例说明了本方法在稀有疾病监测中的应用。根据Wallenstein和Neff的近似公式给出了观察期内预期病例数小于50,扫描间隔为观察期的1/24、1/12、1/8、1/6、1/4时Sw的界值表以方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采用SaTScan 9.0软件)对北京市顺义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3月13日~7月16日,回顾性时空聚集分析确定了6个可能的手足口病发病聚集区域.4月10日~5月7日期间,高丽营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1×10-9);5月8日~21日期间,张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3.8×10-8);6月19日~7月16日期间,南彩地区和北小营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5.3×10-5);3月13日~4月9日期间,天竺地区和仁和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4.5×10-4);5月22日~6月4日期间,胜利街道和光明街道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2.5×10 3);5月22日~6月18日期间,牛山镇、赵全营镇、北石槽镇区域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聚集性(P=7.6×10-3).结论 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软件是评价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为阐明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特征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口岸传染病风险预警与快速决策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流程和开放的应用系统平台,提高卫生检疫工作信息化水平。方法以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为基础,利用成熟的Microsoft.NET2.0与AJAX技术。结果本系统的研制为卫生检疫风险分析提供了有关传染病、媒介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专业知识的共享平台;对建立口岸传染病风险预警与快速决策的新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也为建设科学的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分析体系提供技术支持。结论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进程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应继续推进卫生检疫风险预警与决策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综述了我国国家、省级/区域、医疗机构三个层面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特点与发展现状,介绍了三个层面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与存在问题。各系统均存在预警信息来源单一,预警模型设计简单,以不具有学习能力的固定性模型为主;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均不高的特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功能应包括已知传染病的个案预警和暴发预警、新发/突发传染病个案预警与暴发疫情预警。已知传染病个案预警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已知传染病的漏报问题,但传染病暴发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预警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提出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拓宽整合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信息来源,收集医疗机构内和社会相关传染病暴发流行异动信息;应实现预警数据的多元化与集成化,预警模型设计应引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最终建立我国国家、省级/区域、医疗机构三层面的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平台。 相似文献
14.
15.
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系统评价内容及其指标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为及时识别和应对传染病暴发与流行,近年来全球广泛开展了传染病暴发探测预警技术研究,探索利用不同类型和来源的监测数据进行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尝试并建立了各类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系统(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作为一类有别于传统疾病监测系统的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工具,有必要对其性能和运行效果开展专门的评价[1].本文系统回顾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预警系统评价的研究现况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预警系统主要评价内容及其指标,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宁夏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银川市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2009年监测信息的初步判定、现场调查核实等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预警信息的及时性、敏感性和有效性。结果 2009年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号1 129个,经初步判断核实,判定疑似事件67起,占5.9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定疫情62起,预警信号总体阳性率为5.49%,均为人群聚集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到填写异常卡平均时间为0.82 h,初步审核判定及时率100%,12 h内现场调查核实处置及时率98.51%(66/67);67起疑似事件经现场调查核实62起,占94.04%,敏感性较高;1 125个有效预警信息中,预警病种阳性62起,有效性5.6%,总体有效性尚不高。结论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及时性、敏感性较好,但预警有效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对海口市传染病暴发事件的预警效果,为提高预警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以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领先时间为评价指标,应用描述性方法对2008~2010年海口市传染病暴发事件的预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海口市共发生传染病暴发事件27起,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息1 796次,预警暴发事件9起,灵敏度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0.50%,8起事件领先时间出现负值.结论 系统对传染病暴发事件预警准确性和及时性不高,应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同病种调整预警阈值,设置预警病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