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Poort SR等[1]对有静脉血栓形成家族史的患者,将凝血酶原(FⅡ)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尝试寻找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新的遗传危险因素,发现在凝血酶原基因3′端非编码区的第20210位核苷酸G→A的改变与血浆凝血酶原水平增高有关,可增加静脉血栓栓死的患病风险.1997年Rosendaal FR[2]首次报道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FⅡ G20210A)突变可增加心肌梗死(MI)的发病机会.据此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的变异与血栓形成的联系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且成为血栓形成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作者就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与血栓形成的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查综合征(BCS)患者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FⅡ)变异频率,观察BCS的静脉血栓形成是否存在基因变异因素。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基因变异。结果:本组12例未发现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表达。结论:BCS患者是否存在该基因变异,有待扩大病例组数进一步研究,以明确BCS血栓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北省地区汉族人群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A6936G变异的分布频率,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应用PCR-RFLP方法在湖北省地区汉族人群中检测380名脑梗塞患者和380名健康体检者的EPCRA6936G变异。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A/A、A/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7.1%、22.1%和0.8%,而健康体检者A/A和A/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8.2%和11.8%,未发现G/G基因型。综上所述作出下述结论:湖北省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EPCR A6936G变异,它与脑梗塞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HBV基因组核苷酸C1913 A/G变异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及体外病毒复制力的影响。方法385例研究对象包括116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 CHB-M)患者,123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CHB-S)患者和14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 ACLF)患者。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 DNA全长,统计分析G1896A,A1762T+G1764A和C1913A/G变异的发生率,C1913A/G变异引起核心蛋白第5位氨基酸残基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或丙氨酸。统计各组变异与不同疾病进程患者间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挑选代表性C1913A/G变异株通过定点突变回复为野生型对照。用BspQⅠ/ScaⅠ双酶切HBV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检测病毒复制力和HBsAg表达水平。结果 CHB-M、CHB-S和ACLF三组患者G1896A,A1762T+G1764 A和C1913 A/G 变异检出率分别为17.45%、27.43%和51.63%( P <0.01),21.32%、32.64%和78.61%( P<0.01),15.52%、33.33%和35.62%( P<0.01), CHB 与 ACLF 患者年龄校正以后两组比较C1913 A/G检出率分别为26.34%和31.13%( P<0.01)。 C1913 A变异株的复制力和HBsAg水平较野生株分别降低了32.6%和9.7%,C1913 G分别降低了50.7%和9.2%。结论 C1913 A/G变异发生率随疾病程度加重依次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C1913 A/G变异降低HBV病毒复制力并进而降低HBsAg表达水平,可能与核心蛋白结构发生改变有关,结果提示该变异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对1例APS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和抗凝血酶活性;用ELISA方法测定PC、血浆纤溶酶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α2-抗纤溶酶抗原和抗心磷脂抗体(ACA)。活化蛋白C抵抗(APC—R)检测结果以受检者血浆加入APC后的APTT与未加APC血浆的APTT的比值表示,比值〈2.0时为APC-R阳性。狼疮抗凝物质(LA)检测使用以dRVVT为基础的商品化试剂盒。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检测PC的基因及FV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的突变。结果:本例患者LA和APC—R阳性,PC:A降低,PC抗原量增加,其他结果正常.PC基因所有外显子测字结果正常,FV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未检出。结论:LA可能通过抑制PC途径导致患者发生血栓,联合检测ACA、APC-R、抗凝蛋白抗原及活性有利于血栓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FⅡG20210A)变异的研究进展。对FⅡG20210A突变在欧美人种的分布频率,该突变作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之一,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栓栓塞,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凝血因子水平升高与静脉血栓形成间有关。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携带者、凝血因子V Leiden(F V Leiden)突变携带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血浆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Ⅷ、Ⅸ、Ⅺ等水平增高的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也显著增高,凝血因子F Ⅷ A Val34Leu多态性是动、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性遗传因素;而凝血因子Ⅴ、Ⅶ、Ⅹ、Ⅻ、ⅩⅢ血浆水平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着重介绍凝血途径中上述各凝血因子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其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性糖尿病伴耳聋(MIDD)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线粒体mtDNA A3243G点突变在这类家系病例中的发生率。方法收集3个MIDD家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标本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目的片段,以ApaⅠ限制性内切酶检测mtDNA A3243G点突变。结果3个家系18例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32岁,其中MIDD7例(39%);线粒体糖尿病3例(17%);遗传性耳聋4例(22%);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及卒中发作(MELAS)4例(22%);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8例患者行胰岛素治疗,遗传性耳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的听力下降;11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查,其中10例发现mtDNA A3243G点突变(91%);所有患者均为母系亲属。结论MIDD家系中mtDNA A3243G点突变有较高的发生率,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对这类糖尿病和/或耳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些研究表明,在动、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中,伴有血中高半脱氨酸(Hcy)浓度增高。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Hcy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催化酶,Frosst等[1]发现MTHFR基因中677位的胞嘧啶(C)被胸腺嘧啶(T)所取代,即C677T,可使该酶中丙氨酸(A)被缬氨酸(V)取代而引起功能异常,使Hcy血浓度增高。但C677T是否为血栓性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仍有争论。本研究中我们对缺血性脑卒中及正常人的MTHFR基因C677T变异频度进行了分析,以判断该基因突变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材料主要试剂包括蛋白酶K、Taq…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基因外显子+73G/A(简称G73A)位点变异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同时观察池州地区汉族AMI患者血浆Cys C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112例AMI患者和110名健康对照者全血DNA中Cys C基因G73A位点变异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检测AMI组和对照组血浆Cys C浓度。结果AMI患者血浆Cys 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AMI患者组中,G73A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3%、28.6%和7.1%,G等位基因频率为78.6%;对照组G73A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3%、28.3%和4.5%,G等位基因频率为8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水平的降低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池州地区汉族AMI患者和正常人群中存在Cys C基因G73A位点变异的多态性,这个位点发生变异可能对AMI疾病的的发生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勇扬  王爱平  唐勤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23-3325
目的 初步探讨乙肝病毒基因变异、基因型及亚型与HCC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 特异探针杂交法检测乙肝病毒C启动子变异,分别用特异探针杂交和特异引物PCR两种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鉴定部分HCC乙肝病毒的基因亚型。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相关性。 结果 HCC组与NHCC组HBV-DNA载量无显著差异,两组HBV中A1762T/G1764A变异株分别占77.8%和44.4%。B和C型为HBV主要基因型,基因型B和C在HCC患者中分别为3例(11.11%)和24例(88.89%),在NHCC患者中分别为29例(42.65%)和21(50.85%),HCC组24例基因型C的HBV中21例为C2亚型。 结论 乙肝病毒C启动子A1762T/G1764A双变异、基因型C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HCC患者HBV基因亚型主要为C2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介素-10(IL-10)基因G1082A和C819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移植术后外周血微量巨细胞病毒(CMV)DNA的关系。万法采集176例移植术后受者,429例次的外周血。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检测微量CMV DNA。通过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技术检测IL-10基因G1082A与C819T的变异情况。分析IL-10各基因型在微量CMV DNA受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对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人群中IL-10 G1082A和C819T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CMV DNA阳性组IL-10 G1082A和C819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3.75%、A=96.25%和C=32.50%、T=67.50%;CMV DNA阴性组分别为G=5.51%、A=94.49%和C=36.03%、T=63.97%。CMV DNA阳性组两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其在CMV DNA阴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IL-10基因G1082A与C819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移植受者微量CMV DNA阳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凝血因子水平升高与静脉血栓形成间有关。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携带者、凝血因子V Leiden(F V Leiden)突变携带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血浆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Ⅷ、Ⅸ、Ⅺ等水平增高的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也显著增高,凝血因子FⅧA Val34Leu多态性是动、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性遗传因素;而凝血因子Ⅴ、Ⅶ、Ⅹ、Ⅻ、ⅩⅢ血浆水平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着重介绍凝血途径中上述各凝血因子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其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a基因C870T及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基因A1622G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在本院急诊内科病房住院患者中入选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后)190例,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病例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对GPⅠa基因C807T及P2Y1基因A1622G的基因位点进行直接测序法检测,然后进行基因频率的对比,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807、G1622与AR的关联性。结果55例(29%)患者存在AR,其GPⅠa基因C807T的T等位基因频率及TC+TT基因型的频率(χ2=12.848,P<0.05及χ2=6.138,P<0.05)和P2Y1基因 A1622G 的 G等位基因频率及 AG +GG基因型的频率(χ2=8.527,P<0.05及χ2=5.346,P<0.05)均显著高于AS组。 Logistic回归分析GPⅠa T807和P2Y1G1622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显著相关(OR=4.36,95%可信区间为2.86~9.38,P<0.05;OR=3.76,95%可信区间为2.87~10.52,P<0.05)。结论 GPⅠa基因807C>T以及P2Y1基因1622A>G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和基本C区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变异对拉米夫定(LAM)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LAM或LAM+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共48周,应用TrugeneHBVgenotyping试剂盒测定分析治疗前(0周)、治疗过程中(24周)、治疗结束时(48周)及随访结束时(72周)RT区YMDD变异;采用HBV基因多态性检测芯片试剂盒测定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在治疗前有9例患者检测出前C区G1896A变异,均为HBV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例前C区G1896A变异患者中7例治疗应答(77.8%,7/9),BCP区A1762T/G1764A变异在治疗应答者与无应答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分别在治疗24和48周时检测到YMDD变异,对治疗均无应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HBVDNA变异状态可能影响LAM抗病毒治疗应答及YMDD耐药变异株的复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CTLA-4基因CT60标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CT60标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45例SLE患者和6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CT60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FQ)-PCR法进行3'-非翻译区(3’-UTR)微卫星阵列(AT)n多态性基因分型,对CTLA-4基因3’-UTR微卫星阵列(AT)n与-1722T/C、-319C/T、+49A/G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求证CTLA-4单倍型与SLE的关系。结果在CT60A/G分型中,SLE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 vs 25.4%),P=0.003,校正后P(Pcorr)=0.009,优势比(oddsratio,OR)-0.58,95%CI 0.40-0.85。即病例组G基因表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0.0% vs 74.6%),P=0.009,Pcorr=0.006,OR=1.71,95%CI 1.18~2.49。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明显不同(P=0.01),Pcorr=0.02,OR(等位基因G)=1.32,95%CI 1.06~1.65。结合不同基因多态性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2个中性单倍型基因:+49A;(AT)7;CT60A和+49G;(AT)8~19;CT60G。此外,也发现易感性单倍型基因+49A;(AT)〉19;CT60G。结论CTLA-4基因3'-UTR为SLE易感性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7.
广东壮族瑶族和汉族人群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咏梅  张琴 《新医学》2003,34(3):144-145
目的:了解广东壮族、瑶族和汉族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方法:先进行G6PD定性筛查,再取阳性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查。结果:(1)3524人受检者中,G6PD缺乏症362例(缺乏率10.3%),其中壮族295例,瑶族42例,汉族25例;(2)3个民族人群均具有G6PD基因突奕型G1388A(C2)、G1376T(C1)、A95G(C6)、C1024T(C5)及C592T(C7),瑶族的G1376T发生率高于G1388A,而壮族中G1388A发生率高于G1376T;(3)基因cSNPs C1311T壮族6.6%、瑶族7.9%,与汉族(1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东壮族、瑶族人群中具有共同的G6PD基因突变型。壮族、瑶族中的C1311T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两种民族的cSNPs C1311T均不符合其它突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A1762T/G1764A联合突变并对部分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方法]根据HBVBCP区基因设计引物,在G1764位设计MboⅠ酶切位点,根据PCR产物酶切结果判断该位点为G或A。[结果]测序及序列比较显示本文一株突变株:DT-BCP确为1762T/1764A变异株;HBeAg阳性慢性乙肝A1762T和G1764A位点双突变率为60%(18/30),HBeAg阴性组为53.3%(16/30),两组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X^2=0.271,P=0.602)。[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检测HBV BCP区A1762T/G1764A位点双突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 G681A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以期早期筛选和识别CR.方法 共纳入对象136例,其中73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63例为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血管舒张剂刺激磷酸蛋白(VASP)磷酸化程度的检测,按照测得的VASP磷酸化指数(VASP index)将患者分为CR组和NCR组,CR定义为VASP index≥5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联合双脱氧sanger测序法,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的分布.结果 入选人群CR发生率为58.8%(80例),ACS患者的CR发生率高于SAP患者(67.1%vs.49.2%,P<0.05).CYP2C19基因G681A多态性位点三种基因型(CG、GA、AA)在CR组与NCR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7.54%,46.22%,6.24%和69.63%,26.80%,3.57%,在两组间,三种基因型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CR组高于NCR组(29.37%vs.16.96%,P<0.05),A等位基因增加CR的发生风险(OR =2.04,95% CI:1.12~ 3.71,P<0.05).Logistic回归校正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因素后,发现CYP2C19基因G681A单核苷酸多态性仍与CR的发生风险有关(OR =3.259,95% CI:1.476~6.764,P<0.001).结论 细胞色素P450 2C19 G681A基因多态性和CR的发生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CR发生的重要遗传学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启动子-866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儿童肥胖病遗传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选取2010年1~9月于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且无血缘关系的儿童肥胖病患者220例。对照组选自无血缘关系的成年健康献血员220例。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UCP2基因启动子-866G/A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采用PCR-RFLP法,并选取部分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1)UCP2基因启动子-866A等位基因在中国肥胖病儿童中的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44.8% vs.46.4%,χ2=0.224,P=0.685)。(2)GG、GA和AA基因型在患者频率分布为34.5%、41.4%及24.1%;在对照组中的分布为27.3%、52.7%及20.0%,三者在患者与对照中的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包含等位基因A的基因型AA和GA基因型频率之和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65.5%vs.72.7%,P=0.122)。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肥胖病男童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尚无显著性差异( P=0.05),在女童中亦无显著性差异( P=0.512)。结论 UCP2基因启动子-866 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儿童肥胖病遗传发病机制未见显著相关性。 UCP2基因启动子-866 G/A多态性与肥胖病的遗传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人种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