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感是临床用来判断针刺是否得气的标准之一,穴位局部的组织结构是产生针感的基础,穴区局部的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针感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梳理针感的性质,对针感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医者针下的跳动性针感与穴位局部的肌肉或神经干受到突发性刺激有关;医者针下的沉紧涩滞感多因穴区结缔组织缠绕针身,或源于穴区局部肌肉中的肌梭感受器受到针体刺激。患者接受针刺时的酸胀感源于穴区局部肌肉、肌腱或骨膜受到针体刺激,而针尖刺激穴区神经干多可使患者产生麻感、蚁行感、跳动感、放射感;毫针刺激到穴区周围的血管或神经末梢可使患者产生痛感;针刺时患者自觉穴区局部的“寒”或“热”感与该区域皮肤中温度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相关。但由于针感多复合出现,且针感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故未来可结合具体影响因素或病种,探索得气针感产生的机制及针感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得气针感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中,也很重视针刺感应(即受针者有酸、胀、重等感觉,以下简称“针感”)。目前一般都认为针感是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感”是在穴位内什么部位产生?穴位“针感”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了解穴位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这里说的穴位是体针穴位,针感以酸重胀为主,痛不计在内。祖国医学指出:“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现代医学临床实践也证明,无论是针刺治疗也好,针刺镇痛也好,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也好,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把产生针感的组织结构——穴位针感感受器搞清楚,对于阐明针麻原理,探论经络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伟  相似文献   

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道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治疗素体虚弱、久病痛缓或针刺耐受程度较差的患者时,往往不宜产生过强的刺激效应,而采用“弱针感法”治疗后反获良效。“弱针感法”的应用要素主要包括刺法、留针方式、出针方式等方面。本法取穴秉承“穴不离经”的思想,避免刺中穴位周围易引起强烈感受的组织;留针期间不行针,或仅予小幅度、低频率、短时间的行针手法;起针时,采用手法轻巧的阴性出针法。本针刺疗法打破了以往“针感越强则疗效越好”的临床思维定式,并通过驾驭针感的方法为针刺耐受程度较差等类型的患者提供了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1放电感与得气的“麻”感出现的形式不同众所周知,针刺治疗时,若针尖刺中神经干,就会产生由针刺部位向远端的放电感,即象一股电流瞬间由针下向远端传导。病人常将这种感觉描述为“象触电”或“一直麻到某处”。针刺穴位时,常产生“麻”感,大多数人在针刺时所感到的常常是一种以“酸、胀、麻”为主的混合感觉。而酸、胀、麻是最常见的得气感应。“麻”感属于传统的得气范畴,它与酸、胀等其他性质的得气感应具有共同特点。而“放电感”与“麻”感虽然也被不少患者称为“麻”,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大区别。放电感一旦在针下产生,便迅速向…  相似文献   

6.
滞针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滞针术及其临床应用(317000)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李小军蔡凌威1滞针术的起源及概况滞针术是指针刺到穴位内一定的深度后,单向捻转针柄,使针尖与周围组织缠紧,针下出现“滞针”感,以扩大针感,激发经气的手法。历代医家均未明确提及滞针术,近年来才有学者提到...  相似文献   

7.
通经接气针法是通过针刺远端手部穴位,针尖朝上,并加针以引气,使针感反应直通病灶,达到消除炎症、痛症的目的;转移兴奋灶针法是取穴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针刺用泻法或用药物穴位敷贴发泡法,使穴位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强于局部病灶的兴奋度,从而抑制局部病灶兴奋,使局部疼痛消失,炎症吸收消退和增生组织吸收、软化、消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刺运动针法即针刺局部的同时结合缓慢咀嚼、吞咽和深呼吸运动达到增强针感、尽快缓解病痛的目的;综合剌营微创针刀疗法是采取针刺或针刀丛刺患部(咽病刺患部,喉病则不刺)、点刺拇指三商穴和耳轮三点(即耳轮上、中、下各一点,等距离)放血的方法达到清泄热毒、消肿止痛之目的;而经验穴“开音1号”和“开音2号”穴分别位于人迎穴及水突穴旁开1.67cm处,更靠近喉窍,该二穴之针法对急慢性喉病所致的声音嘶哑疗效明显。以上五种针法单独或结合运用,对五官科疾病炎症、痛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笔者将一穴多针刺法应用于临床20多年,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一穴多针刺法,是在同一穴位上连续刺入2-4条同样的毫针。各针针体互相平行,针距2-4毫米,排列要尽量集中,如三条针可排列成“∴”形,四条针可排列为“∷”,不宜排成一线,捻转时将针柄收拢为一排(但针体不要扭转交叉),同时捻转,或用双手分别持针柄同时捻转。一般强刺激3-5分钟,不留针。该刺法与一般的一穴一针刺法比较,其特点是能产生很强的刺激量,针感产生得快而明显,出针后针感保持时间也较长,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体穴位针感的感受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扎到穴位的什么结构才能引起针感?哪种结构在哪类针感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至今尚无定论。鉴于以往有关针感感受结构的知识多得自尸体解剖或动物体的神经生理学实验,本工作着重利用美蓝微量注射法,对人体穴位针感点进行组织学观察,望能为搞清产生针感的穴位结构提供较直接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以人体截肢或手术切口部位的穴位组织为材料。手术麻醉前在需要截肢的肢体或切口部位选定穴位,用装有美蓝并灭菌的微量注射器的针具代替针灸针,垂直进针后不捻转,不提插,慢慢下插,尽量避免牵引附近的组织,待病人主诉有针感时即停针,注射1%美蓝注射液1~2微升,把针尖使之产生针感的部位染成蓝色,然后去针。术后选取半径约1.5毫米大小的  相似文献   

10.
李学耕应用飞针术治疗小儿急症撷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伟强 《中医杂志》1993,34(12):726-727
李学耕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精研歧黄,从医近五十载,学验俱丰,尤善运用飞针术(为半刺或毛刺的范围)治疗小儿急危重症,疗效卓著。“飞针”是采用银针按中医传统的针刺原理,以刺激人身经络线的特定部位和穴位为针刺目标。针具为0.3cm 直径的毫针,针尖  相似文献   

11.
家兔针刺“得气”与穴位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刺麻醉与针灸临床实践中,针刺“得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得气”的穴位结构基础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争论很多。据报导,在人体“得气”实验中,受试者针感(包括酸、胀、重等感觉)、医生手下沉紧感以及穴位肌电的发放三者有密切的关系。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无法获得针刺时动物的感觉,而只能借助于针刺过程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和穴位肌电的发放两项指标来观察“得气”与穴位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针尖刺激到皮肤下的不同深部感受器时,与感受器相连的传入神经纤维将针刺刺激传入大脑中枢后会激活不同的脑区,经大脑的进一步处理,产生酸、麻、胀、重等针感。针感的产生及其物质基础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感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 36 vs GB 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 6 vs PC 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 36 vs ST 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 4 vs CV 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 36 vs CV 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 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 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及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 36较ST 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 36较CV 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 4较CV 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Wang XL  Fang JL  Zhou KH  Wang Y  Hong Y  Liu J  Wang L  Xue C  Zhao T  Liu BY  Zhu B 《中国针灸》2011,31(10):905-909
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感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 36 vsGB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 6 vs PC 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 36 vs ST 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 4 vs CV 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 36 vs CV 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 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 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及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 36较ST 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 36较CV 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 4较CV 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滞针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偶然滞针过程中发现,病者针感较强。为了加强针感提高疗效,有意使针在穴位组织里滞涩不动。这就是从滞针到滞针术的简单过程。滞针术不仅可提高疗效,也扩大了针刺适应范围。滞针的实质是针体被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活动困难。滞针与滞针术的实质,没有区别;差异就在于滞针术的肌组织缠绕,只限于针尖部分,所以起针较容易,只轻轻倒捻几转即可。我们采用的是“三指式”滞针术。病者针感强烈时,用双手弹拉而闪提,即可使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16.
从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针感普查掌握手针感主要特性、进而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关系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类浅、深感觉机能及手针感反应,从中鉴别手针感与哪些或那种感觉机能关系密切,从而确定穴位感受针刺、产生针感的感受性装置,即物质基础。结果:手针感与穴位深痛觉的关系至为密切,凡深痛觉存在部位都能引起手针感反应,反之,深痛觉缺失部位是不能产生手针感反应的;手针感与躯体其他各类感觉机能之间都不存在此种内在联系。结论: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内经》"三才""五体"的人体结构层次观点,结合现代解剖学的组织结构理论,以及笔者3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将人体针刺的结构层次分为4层,各层产生不同的针感。第一层为皮肤层,针尖入皮肤时,主要表现为"痛"感;第二层为皮下浅筋膜层,针尖在这一层则出现强烈的"胀"感,并可沿一定方向传导;第三层是深筋膜和肌肉层,如针尖刺到深筋膜是"重"感,针尖刺入肌肉时,则为"酸"楚感;第四层为骨膜和骨层,针尖一旦触及,则出现剧"痛"。此外,每一层都有血管和神经分布,针尖刺到血管时则"痛",刺到神经时则"麻",并沿神经走行方向传导。反之,我们通过病人的针感,也可得知针尖所在的层次和部位。掌握针刺层次与针感的关系,对进一步研究针法、针刺的疗效和病人的感觉及调控病人的针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毫针针刺在各种眼科疾病治疗中卓有成效,临床选穴在配合远部取穴同时,眼周选穴必不可少.颜面部尤其是眼周是痛觉敏感区域,因此眼周穴位针刺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恐惧心理.探索一种更舒适同时又保持与针刺治疗等效的治疗方法代替或与毫针针刺交替使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源自古代"九针"之提针演变而来的浅针以其操作简便、无痛、安全等特点,成为我省各级中医院临床针灸的特色疗法之一.浅针治疗时针尖没有插入患者皮肤,因此无痛感,且其具刺激温和、安全等特点,尤适合于眼周穴位的操作.  相似文献   

19.
穴位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无论是针刺治疗,还是针刺麻醉,针刺必须“得气”才能获得良好效果。针刺穴位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针刺的作用机理如何?到目前为止尚不十分清楚。大量针刺临床研究工作指出,经络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感传作为一种机能现象,也必然会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为探讨经络现象的本质,本实验工作从一些穴位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形态等进行观察,试图探索其与经络本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然宓 《中国针灸》2002,22(12):852-853
1 操作方法其基本操作方法分为只能平刺的浅表穴位和针刺较深的穴位两类 ,具体如下 :(1)只能平刺的浅表穴位 在体表定位处沿经络分布路线向合适的一方旁开应针入针体长度的 1/2 ,然后朝向穴位进针 ,待针尖到达穴位深部后 ,再进针一倍长度 (使刺入人体之针体的中点接近穴位传统体表定位点的深部 )。(2 )针刺较深的穴位 先确定所选穴位应该针刺的垂直深度和针之长度 ,然后在该穴位的体表定位点沿经络分布路线向适当的一方旁开一定距离 (略等于常规针刺深度 )处下针 ,朝着该穴位体表定位处的深部斜刺进针 ,待针尖到达穴位深部后 ,再进针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