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6例,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葛根素400mg,1次/d;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静脉滴注硝酸酯药物,口服阿司匹林及硝酸异山梨酯).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1.1%,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和61.11%,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较为危险的状态,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或发生心源性猝死。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笔者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氟伐他汀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所谓中间综合征。是心脏内科急症,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笔者对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不理想的52例UAP患者加用葛根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5月~1999年5月收治UAP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45~73岁。UAP的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8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30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6例。1.2…  相似文献   

5.
6.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5 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葛根素 ,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的变化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9 2 9% ,心电图总有效率为 6 7 86 %。对照组依次为 6 5 5 2 %和 34 4 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此外 ,治疗组可减少住院时间 ,同时不增加住院总费用。结论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经济 ,同时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梅建华  胡昌盛 《医药导报》2007,26(4):375-377
目的比较葛根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缓释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及硝苯地平。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10 mL,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连续应用14 d。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及81.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低切全血黏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初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及89.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及71.05%,且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P〈0.05;χ^2=4.070,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初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可为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葛根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在用药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65.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葛根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使用方便、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12):1644-1647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尔奇D片、阿仑膦酸钠片、硝酸甘油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总有效率、骨质疏松症骨痛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MMP-9和sCD40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MMP-9和sCD40L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中  曾永梅  熊慧生 《中国药房》2005,16(11):848-849
目的:提供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比较2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67.86%(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2.86%(P<0.05);2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立即消失。结论:葛根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单独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病情进展迅速,合理治疗十分重要,故近年对UAP治疗十分重视.在UAP发作频繁的不稳定期,为迅速控制心绞痛,主张早期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常规应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但在部分病例中疗效不明显或出现反射性心动过速,不利于心肌缺血的控制.为选择更适合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我们观察在UAP急性发作期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5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的79%(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职复方丹参滴丸,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率、降低心绞痛发作率、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口服消心痛,同时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d,对照组极化液500ml/d。结果2周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为88.9%,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1.1%,对照组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有心绞痛发作时,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微循环指标改善是安全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是区别于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类心绞痛总称,它包括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病情表现不稳定,常是导致AMI和猝死的前趋信号。不少病人在AMI和猝死前已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但由于重视不够,失去抢救机会,导致AMI和心性猝死的发生。我院1985年以来,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3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熊凤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49-55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日,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血脂水平、心电图改善情况、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程度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结果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6.7%,与对照组的71.1%和57.8%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水平,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6月以来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38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治疗组UPA患者38例 ,其中男21例 ,女17例 ,年龄65~82岁 ,平均年龄 (70 1±4 2)岁 ,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其中劳力型9例 ,变异型12例 ,自发性13例 ,非Q波性心肌梗死4例。对照组为同期老年UPA患者 ,年龄、痛情、分型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治疗方法 :在内科常规治疗 (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及阿斯匹林等 )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