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胆红素代谢     
1847年Vichow首先发现胆红素。1883年Ehrich发现胆红素的偶氮反应。1913~1916年H.Van Den Bergh用凡登伯试验发现直接和间接胆红素。1942年Fishcher与plienmger化学合成胆红素。1958年Watson将凡登伯试验应用于临床。近30年来国外对胆红素的研究很少,直至近几年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和放射学的进步,对于胆红素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对于了解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和代谢异常时的临床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今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SpectRx公司研制的BiliChek胆红素分析仪获得美国FDA的销售许可 ,并获得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 1 999年医学设计银奖。  BiliChek通过自婴儿额际反射出来的光分析测定胆红素。临床试验表明 ,不论婴儿肤色、体重、性别和孕龄如何 ,该仪均能立即测知结果 ,其准确性与血液检验一致。胆红素分析仪@中太  相似文献   

3.
目前血清中胆红素的测定主要有重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胆红素氧化酶法(BOD)、Kedak干片法、分光光度法等。其中J-G法为全国医学检验学会推荐测定胆红素的常规方法。近年,国内外有许多文献报告应用BOD测定血清胆红素,其原理均是基于BOD在不同PH条件下可催化不同种类胆红素。1993年,卫生部临检中心与北京发酵工业研究所合作研制出了应用BOD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试剂盒,一些医院的实验室已采用。我院于1994年开始使用.并将酶法与目前人多数实验室所采用的重氮法测定胆红素比较,共计80例,以观察两法的相…  相似文献   

4.
用国产胆红素氧化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结合脐血胆红素浓度测定和经皮测胆红素早期预测和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方法:采集408例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浓度,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动态监测生后3天内新生儿的TCB值,与其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组的脐血总胆红素平均浓度为41.61μmol/L。高胆发生率随脐血总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浓度≤50μmol/L时高胆阳性预测值均较低,≥50.1μmol/L时高胆发生率最高(62.07%),其阳性预测值(62.07%)、阴性预测值(81%)和特异度(96.54%)均优于其他各组,但其敏感度仅为20%。高胆组TCB日均值在生后24 h、48 h、72 h分别为13.65、17.19、19.54,TCB日均差值72~24 h(3~1天)、72~48 h(3~2天)、48~24 h TCB(2~1天)分别为5.98、2.5、3.52,均高于非高胆组(P<0.01)。结论:脐血总胆红素浓度测定可早期预测高胆的发生,但敏感度低,结合动态监测TCB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高胆。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相关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描述了胆红素相关性及了损伤的表现(行为发迹听力损伤、语言障碍等)及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平均IQ值、脑干听力诱发电位、器声分析、行为量表等),为临床诊断胆红素相关性脑损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描述了胆红素相关性脑损伤的表现(行为改变、听力损伤、语言障碍等)及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平均IQ值、脑干听力诱发电位、哭声分析、行为量表等),为临床诊断胆红素相关性脑损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测定的影响因素及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因素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发生胆红素血症250例患儿经皮胆红素值与经末梢血和血清测定的总胆红素值进行对照,同时对患儿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婴儿经皮胆红素与末梢血胆红素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分别为(145.6±23.5)、(148.3±20.1)、(155.2±1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因素为围产因素107例,占42.8%,感染因素81例,占32.4%,感染因素主要包括脐炎、脓疱疹、败血症、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弓形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先天性梅毒等.结论 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感染因素占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次位,治疗应根据感染具体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生儿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东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8例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同期收治的11例胆红素脑病患儿(胆红素脑病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儿的详细资料,包括体温、是否合并酸中毒、新生儿Apgar评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白蛋白水平、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的比值(B/A比值)、开始治疗时间等,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新生儿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的关系。结果胆红素脑病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高胆红素血症组(P0. 05),B/A比值1、开始治疗时间48 h的患儿所占比例大于高胆红素血症组(P0. 05)。两组患儿体温、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B/A比值增大、开始治疗时间越晚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仇波 《中国保健》2009,(18):699-700
目的:探索本地足月健康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正常值。方法:同时测定46例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指数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值,求证两者相互关系。用经皮胆红素仪测定113例是足月健康新生儿,生后1~8d的经皮胆红素指数。结果:根据统计学原则,将本地正常新生儿,生后4~5d时的第95个百分位数作为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值≥270.9μmoL/L,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早期黄疸的发生情况,探讨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法监测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胆红素,同时对82例新生儿测定血清胆红素,以比较经皮胆红素与血胆红素之间的关系;记录有可能影响新生儿胆红素的围生因素;记录全部母亲的ABO血型;测定黄疸较显著的新生儿ABO血型51例。结果:发现皮肤黄染并测定经皮胆红素2 461例,早期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76.5%,经皮胆红素平均峰值为245.5±25.2。≥256.5μmg/L的1 286例,占监测对象的40.0%。<24 h内出现黄疸者12例,占0.37%。早产、出生低体重、围生期缺氧对黄疸程度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出生时窒息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O型血母亲所生A、B型血的新生儿黄疸程度高于其他新生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早期黄疸发生率较高,1/2以上的新生儿胆红素峰值高于传统的生理性范畴。绝大部分经过顺利、预后良好,无需特殊的处理。经皮测胆红素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监测方法,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18例无胆红素脑病表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啼哭信号进行了声谱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基频各值、第一共振频率变异值及双音百分比高于正常,第一共振频率最小值低于正常.基频各值及第一共振频率变异值的改变与胆红素水平值呈正相关关系.本结果说明在非胆红素脑病状态下,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早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的价值。结果认为B/A比值是预测胆红素脑病的良好指标,对于足月高胆患儿B/A比值>5.0×10-3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无胆红素脑病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啼器声谱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例无胆红素脑病表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啼器信号进行了声谱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基频各值、第一共振频率变异值及双音百分比高于正常,第一共振频率最小值低于正常。基频各值及第一共振频率变异值的改变与胆红素水平值呈正相关关系。本结果说明在非胆红素脑病状态下,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早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检测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脑脊液和血液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计算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警告期和痉挛期的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UCB)、脑脊液(CSF)中UCB和血B/A比值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出现痉挛期的新生儿CSF中UCB高于警告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血中UCB、CSF中UCB和B/A比值NBNA异常组患者均明显高于NBNA正常组新生儿,其中CSF中UCB与NBNA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CSF中UCB检测不但能早期诊断胆红素脑病,并且能准确地反应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脑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峰值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按相关标准分为轻中度组(121例)和重度组(79例);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的胆红素峰值以及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胆红素峰值与尿素氮、血肌酐的关系。结果三组的血浆胆红素峰值、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以重度组最高、轻中度组其次、对照组最低。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胆红素峰值与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峰值与尿素氮、血肌酐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胆红素峰值对评价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concentration,UCB)浓度对早期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意义,为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9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CSF、血清UCB量及白蛋白量,对胆红素脑病组与对照组新生儿UCB量及血未结合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红素脑病组CSF中UCB量(13.62±2.6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9.16±2.34)μmol/l(P0.01);胆红素脑病组B/A值11.3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1±0.82(P0.01)。两组CSF中UCB与血清UCB均无相关(P0.05),而与B/A值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CSF中UCB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指标,B/A值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