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管片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结果 化学毒物定点采样中有4个电焊岗位的锰及其化合物测定值不符合限值;粉尘定点采样中有4个电焊岗位的电焊烟尘测定值不符合限值;22个噪声测定点中有12个测点超标,超标率为54.55%;职业体检中发现6例噪声作业者高频听阈提高.结论 粉尘、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该建设项目对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某建筑工程机械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项目存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电焊工种1个点锰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287 mg/m3、4个工种的噪声强度区间为85.3~103 dB(A),超过国家标准,其他检测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电焊烟尘及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扬州市集装箱企业作业产生的电焊烟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性地检测了扬州市8家大、中型集装箱企业158个电焊作业点的电焊烟尘和其他粉尘总粉尘浓度.并以机关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作业工人按测定点粉尘浓度分为超标组和达标组,比较3组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全部电焊测定点电焊烟尘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达标率为40.1%(57/142),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达标率为20.4%(29/142).3 044名工人中新诊断Ⅰ期电焊工尘肺14例,患病率0.46%.粉尘浓度超标组工人与达标组和空白对照纽工人在高千伏胸片检查、鼻甲肥大、眼损伤的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集装箱企业电焊烟尘控制仍然存在不足,并导致工人相关系统发生健康损害,需要加强除尘和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电焊烟尘中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浓度的相关性,选择30个机械加工行业的电焊作业地点,采用型号DS-31C恒流粉尘采样器,依据GB 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及参考GB 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测定电焊烟尘中总粉尘浓度与呼吸性粉尘浓度。结果显示,总粉尘浓度的STEL与呼吸性粉尘浓度的STEL两者直线回归方程为Y=0.038 7 0.492 7X,r=0.957(P<0.01);总粉尘浓度的TWA与呼吸性粉尘浓度的TWA两者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6 5 0.381 3X,r=0.986(P<0.01)。提示,电焊烟尘中总粉尘浓度与呼吸性粉尘浓度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可为制定呼吸性粉尘浓度职业接触卫生限值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四川某机械加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找出关键控制岗位和关键控制点,为制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等评价方法。结果根据职业卫生检测结果,找出了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岗位。其中,角钢手工冲孔工等11个岗位为噪声防护关键控制岗位,板材下料等4个区域为噪声防护的关键控制点;电焊工为电焊弧光防护的关键控制岗位;焊接车间电焊工等2个岗位为粉尘防护的关键控制岗位,电焊操作位和打磨操作位为粉尘防护的关键控制点;焊接车间电焊工为锰及其化合物的关键控制岗位。结论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分类为严重,应根据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岗位进行工艺上的整改,并正确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6.
某全面通风除尘设备除尘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某全面通风除尘设备除尘效果,为推进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革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通风除尘设备关闭和开启两种条件下对电焊区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粉尘浓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风除尘设备开启后粉尘浓度出现降低,粉尘超标率从75.0%下降到12.5%,平均粉尘浓度从4.9mg/m^3降到2.0mg/m^3,降低了59.2%。结论该全面通风除尘设备除尘效果良好,粉尘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具有在全市同类机械行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重型装备加工技改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定量分析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粉尘、锰、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弧光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粉尘、电焊弧光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85.7%,锰合格率66.7%,苯及苯系物合格率85.2%。结论该项目建设可行,但部分作业场所仍需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造船改建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存在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粉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其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噪声存在超标,其余各种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通过有效的整改措施,把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当前主要工业企业生产性粉尘的分布特点及危害现状,为该地区粉尘危害的控制及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在2012-2013年间委托开展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的企业中,按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制药、电力、化工、食品饮料等9种主要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67家企业,对其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和粉尘检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出19种生产性粉尘,其中主要类型有电焊烟尘、有机粉尘、金属粉尘、煤尘、砂轮磨尘、矽尘、铝合金粉尘、其他粉尘等8种。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和砂轮磨尘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有机粉尘集中分布在医药、食品饮料和橡胶塑料制造业,煤尘主要分布在电力产业,矽尘分布在建筑建材和机械制造业。企业超标率为16.4%,点超标率为2.95%,以I级危害为主,粉尘点超标率最高的是有机粉尘的7.14%。粉尘作业超标的行业以食品饮料、制药及机械制造业为主。 结论 广州市67家主要工业企业总体粉尘超标情况尚可,对人体危害性大的粉尘(矽尘、煤尘、电焊烟尘)超标率低,控制效果较好,而有机粉尘、金属粉尘等对人体危害性小的粉尘超标情况较突出,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某重机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碳钢粉尘、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噪声、激光、工频电场。经检测,电焊烟尘合格率为80%,碳钢粉尘为98.5%,噪声仅为20%,其余均合格。 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电焊烟尘、噪声为重点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移动式电焊烟尘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研制一套移动式焊接烟尘处理装置,为非固定电焊烟尘治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对该套除尘系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用除尘装置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进行检测,CSTEL为2.8 mg/m3、CTWA为0.98 mg/m3,比治理前分别下降了4.5倍和5.3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套移动式电焊烟尘除尘设施符合局部通风排风系统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足以将产生的尘源吸入罩内,达到高捕集效率,效果良好,可供同行业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控制乡镇砖瓦厂排放粉尘对室内外空气的污染,在改进工艺的基础上,于各产尘点设置了密闭吸尘罩,有效地控制了粉尘向周围环境扩散。根据破碎、筛分等工序排放的含尘空气及粉尘特性,采用了冲击水浴除尘器除尘,针对风选粉碎机等工序排放的含尘空气及粉尘特性,采用了冲击-喷雾联合除尘器除尘。采用上述有效控制技术后,车间工作地点粉尘浓度由原来的每立方米数百毫克降到卫生标准2mg/m3以下,两套通风除尘系统排放粉尘浓度降到排放标准150mg/m3以下。冲击水浴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7.6%,阻力为1400Pa;冲击-喷雾联合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为97.3%,阻力为1900Pa。两种除尘器排出的污泥可返回作生产原料,无二次污染问题。该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管理,成本低,便于自行制作。文中还给出了两种除尘器的粒径分级除尘效率,便于其它场合下准确的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识别、分析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水平,并提出关键控制岗位。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个岗位电焊工、2个岗位打磨工接触粉尘浓度超标,粉尘超标率为21.1%;6个岗位冲压工接触噪声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0.0%。汽车制造过程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电焊、打磨和冲压。结论生产企业应加强车间通风,焊接、打磨工位优先选用局部通风设施;冲压车间应采取倒班,减少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的时间,并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供玉石雕刻行业适宜的防尘技术措施。方法 车间粉尘浓度的测定按照GB/T5748-85、通风除尘系统的测定按照GB/T16157-1996的规定进行,使用WY-1型7级冲击式尘粉分级仪测定排气中粉尘的粒径分级组成和除尘器的粒径分级除尘效率。结果 采用了湿式作业,设置了适用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了专门的条缝型吸尘罩,其侧上吸罩罩口风速为2.5m/s、风量为600m^3/h;根据吸尘罩的数量及各风管的风量选定各支、干风管及总风管的直径;选择了冲击式水浴除尘器或滤袋除尘器,对玉石雕刻通风系统排出的含尘空气进行了除尘净化,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前者可达97.0%,后者可达98.0%;根据通风除尘系统所需的风量、克服该系统最大阻力管线所需全压及除尘器的阻力确定了风机的机型和参数。结论 实践结果表明,所提供的玉石雕刻作业粉尘控制的适宜技术,可使作业地点粉尘浓度降低到国家卫生标准或接近卫生标准的要求;通风除尘系统排出的含尘空气可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武文方  孙玉雷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43-2246
目的确定某立德粉生产公司湿式炼锌生产线通风排毒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确定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最后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产生或存在砷化氢、氧化锌、氯化氢及盐酸、硫酸及三氧化硫、石灰石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压滤机操作岗位砷化氢浓度超标外,其他岗位毒物的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各工种接触粉尘及噪声浓度或强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通风排毒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可行;但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总平面布局不符合有关要求,人工投料、取样的操作方式待改进,排风系统未安装净化处理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2 年上海市工作场所电焊烟尘总尘的暴露水平,分析影响暴露的主要因素。 [方法]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主动监测。运用三阶段抽样法抽取178 家各类企业204 个车间的534 名电焊工人作为研究对象,个体采样器呼吸带采样,重量法测定现场空气电焊烟尘总尘的浓度。应用调查问卷现场调查、收集可能影响暴露的因素,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混合效应模型及过量暴露概率对电焊烟尘总尘进行定量暴露评估。 [结果] 共获得534 份电焊烟尘样品,浓度检测值呈对数正态分布,几何均数为(1.6±3.9)mg/m3,超标率23.2%。算术均数估算值为4.0 mg/m3,过量暴露概率为0.273。混合效应模型显示,造船行业和金属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和室内施焊电焊烟尘暴露水平明显增高(P 〈0.05);而氩弧焊和良好通风处电焊烟尘暴露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良好的通风可使同等焊接工艺的电焊烟尘浓度降低34%。 [结论] 上海市整体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暴露水平高,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健康风险,应优先制定和开展电焊烟尘防控措施。行业、企业规模、焊接工艺种类、通风效果、作业点特征是影响电焊烟尘总尘浓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证实良好的通风可有效减少电焊烟尘总尘暴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某电子企业酸碱作业工人的肺功能状况。方法对2 224例酸碱作业工人的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定和内外对照。结果通气功能减退率和小气道功能异常率分别为22.66%和10.21%(P0.01)。通气功能轻、中和重度减退率分别为21.72%、0.90%和0.04%;小气道功能轻、中和重度异常率分别为8.72%、1.35%和0.13%。酸碱作业工人的通气功能减退率和小气道功能异常率与粉尘作业工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作业工人的通气功能减退率与整群抽样的垃圾处理工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整群抽样的粉尘作业工人、打磨作业工人及电焊作业工人(P0.01);小气道功能异常率与整群抽样的垃圾处理工人、粉尘作业工人、打磨作业工人及电焊作业工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电子企业酸碱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较严重,应加强对该人群的肺脏健康监测和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8.
王丹  王静  刘创建 《职业与健康》2013,(19):2468-2471
目的识别、分析某石油专用管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企业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改进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法、现场调查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苯、甲苯、二甲苯、铬、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和x射线。经检测,1个电焊岗位的电焊烟尘浓度超标,其他化学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40个岗位的噪声检测结果中有23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7.5%,其中超过90dB(A)的岗位达11个。结论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为严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仍需改进。因此,结合该企业现有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指导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汽车制造企业车架焊接工段通风排尘设施的除尘效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选择14名电焊工作为个体检测对象,在车间内设置28个检测点,在通风排尘设施使用前后分别对电焊烟尘浓度进行检测;个体采样时间6 h,定点采样时间15 min。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体检测中,通风排尘设施使用前后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7,P=0.916 4),个体检测超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356 6);定点检测中,通风排尘设施使用前后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6,P=0.209 4),检测点超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386 5)。[结论]该企业车架焊接工段配备的通风排尘设施未实现预期除尘效果,建议企业对其进行改进,以提高除尘效率,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氧化矿电解锌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探讨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法、类比法和定量分析法进行识别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尘、矽尘、电焊烟尘、其它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工作场所中的一氧化碳、氧化锌、氨、硫酸及其酸雾的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煤尘和矽尘总尘合格率为75%和25%,其中炉前工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分别为4.90、4.86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电解锌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化学毒物较复杂。锅炉房存在煤尘和矽尘的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部位加以控制,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